顶级投资机构Greylock:什么是造就一家超过10亿美金市值公司的关键!

硅谷顶级早期投资机构 Greylock 合伙人 Sarah Tavel 上周二在斯坦福展示了自己评估“非交易性质”的消费级公司的一个评估框架,她称之为“参与层次理论”。特别注意:这家机构曾领投 Facebook 的 B 轮、LinkedIn 的 B 轮,并参与了 Airbnb 的 A 轮融资,是硅谷早期投资机构中不可忽视的一家。

我们一般迷恋那种能建立起一种持久、规模能达到数十亿美元的业务。先来看个总览:2000 年后创立的上市科技公司共有 5 家,总市值 100 亿美金,Greylock 投资了其中 4 家。

Facebook 创立于 2004 年,我们在它创立 2 年后领投了它 B 轮,当时它用户 700 万+,现在约有 15 亿。

Linkedin 创立于 2002 年,我们在它创立 2 年后领投了它 B 轮,当时它用户 120 万,现在全球约有 4 亿+ Members。

另一个案例是 Airbnb,它创立于 2008 年,我们在它创立 2 年后参与了它 A 轮。今年 Airbnb 上已有超过 200 万房源,为超过 6000 万租客提供服务,这已经超过地球上任何一家连锁酒店。

最大一个问题?

对投资机构,最大一个问题可能是:如何判断一家创业公司有潜力超过 10 亿美金估值?

我们认为:这是件考验“艺术+科学”能力结合的事。所谓“艺术”,是指明白产品如何运作;而“科学”,是指明白如何测量/用什么方法测量。

公司发展轨迹很重要。创业早期,投资者需要更投入“艺术”的那部分觉察力,去做评估;而随着公司稳步壮大,量化考核也就是“科学”那部分变得重要起来。

而这之中,最核心就是理解“用户参与度”。

“用户参与层次理论”

以下是我用以评估“非交易性质”的消费级公司的一个评估框架,可以称之为“参与层次理论”。 

其中位于底层的是:发展完成产品核心行为设定的用户数;接下来第二级:留住用户;到第三级:用户自发产生“循环效益”情况如何;而到最顶部那级,就是终极目的:打造一家经久不衰、市值超过几十亿美金的公司。

下面我们来逐个分解一下。

第一级:增加用户 

很多硅谷公司都在研究如何增加用户数,并在产品初期有很大下载量。

但用户数增加过程表现非常不一样。如下图,Snapchat 是波动性增长;Musical.ly 是爆发性增长;而 Yik Yak 曾出现很高波峰值,然后快速下降。

这里重点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整体用户数增长数量,而是那些完成产品核心任务设定的用户数增长情况。

打个比方,Pinterest 核心任务是收藏一张图;Snapchat 是突然发射一个自己快照;Twitter 是发一条推;Youtube 则是上传一个视频。

接下来一个很重要问题是:完成产品核心任务设定的用户能够“规模化”到足够多的量级吗?

这个问题真不好说。社交视频分享软件 Viddy 在 Facebook 宣传后,用户数有难以想象的激增,但并没有发展出完成它产品核心任务设定的用户数量。

Pinterest 则相反:2011 年发展神速,其中有几件事:1)它产品传递的核心价值观非常明确;2)产品实现复合式发展;3)有超过 50% 用户每周会使用 Pinterest 收藏图片。

第二级:留住用户

完成第一步后,关键就在于如何留住用户。

用户粘性很重要,如下图:A 公司每月有 500 万新用户增长,其中 80% 会每月使用;B 公司则每月有 250 万新用户增长,其中 95% 能保证每月使用。

6 个月后:A 每月有 500 万新用户增长,80% 能保证每月使用;B 每月有 250 万新用户增长,其中 95% 能保证每月使用。

再来看下 3 年后数据:

A 依然还是每月有 500 万新用户,80% 能保证每月使用;B 依然每月也还是有 250 万新用户,95% 能保证每月使用。

但现在:A 已经共有 2500 万用户,而 B 已经有 4200 万用户。这里的不同,就和用户留存率有关。

如何判断这个产品是否能留住用户?

投资人往往看两点:

  • 1)用户参与后,产生的“收益”
  • 2)用户离开后,他们的损失。

所谓“收益”,就是指用户用得越勤,收获就越多,这绝大部分表现在用户添加自己数据信息给到产品,然后,公司用这些数据反过来为用户增益去提高产品体验。

“损失”则是指:用户用得越久,他停用后损失就越大,产品已经变得是他需要“依赖”的东西,成为他“身份”一部分,或者这已经是个用户积累了某些价值的产品。

比如 Evernote,它的免费版本就好像是在给用户“试吃”,你在 Evernote 上记了越多笔记,你就越难不用他。

Pinterest:你收藏越多,你就越依赖,毕竟它储存这么多可以反映你个性、爱好的标签。而且当你关注越来越多,收藏图片越来越多时,它会给你推送更多个性化、符合你审美的内容。

另一方面,很多匿名社交软件如 Secret 和 Yik Yak 可以轻松增加用户,但却很难留住用户,它们失败在了第二级。

Twitter 则不是,它可以帮你塑造自己网络形象,你的新 Follower 或新 Follow 你的人就是你的使用收益,而停用后,你整个关系网的消失就是损失。

总而言之:产品要想留住用户,需要提供可观、逐步增长的“收益”,并强调停用后的严重损失。

第三级:产生循环效益

有稳定增长的用户数和让人停不下来的产品后,接下来一个问题是:这些用户可以给我们带来“循环效益”么?

最高级循环效益链是这样的,比如 Pinterest:越多用户通过它收藏 → 它上面有越多内容 → 用户可以探索到越多他们想要的东西。

还有另一些“循环效益链”,比如:用户在 Pinterest 上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 分享给他好朋友 → 好朋友也很感兴趣,继而注册;

又如:B 用户转发了 A 用户的收藏 → A用户收到消息提示  A 用户登录 Pinterest 查看消息,不知不觉在 Pinterest 逛了好久。

但“循环效益链”非常难创造,很多产品甚至都不具备。

比如 Evernote,前文提到它可以轻松增加用户、留住用户,但却在第三级落下马来,它很难实现“循环效益”。其实,它更偏向于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去找内在的循环效益。

Tinder 倒有些“循环效益链”。但仔细一想:一段成功的勾搭,应该会让男女双方都不再使用 Tinder,循环效益链在这里就断裂。

一言以蔽之:是“循环效益链”推动着一个公司前进。

Medium 就正在朝着“参与层次理论”终极目标前进。

现在来看看测量方面最重要的事

我们已经讨论了“参与层次理论”的三个等级,而观察一个公司最直接方式,就是观察它产品的用户表现。

这表现为以下两个指标:1)每周完成产品核心任务设定的用户数;2)完成核心任务设定的用户占比总用户数的比重。

用户表现能揭示出产品的发展趋势、体现产品参与度,并检验产品的用户粘性。

如果你能监测用户表现,你在面对投资者时就一定能很好阐释你产品的“参与层级”。记住:用户参与度,是造就一家超过 10 亿美金市值公司的关键。

小米估值下降?这64个公司估值也被下调了

CB Insights 制作了一个“独角兽时代伤亡公司实时更新系统”:自 2015 年以来业绩没实现预期因而被下调估值的公司名单,目前 64 个。

我想起 Fred Wilson 去年底说的那句名言:“类似估值减记,接下来还将络绎不绝”。但是表格非常干巴巴,我先帮你们来分解一下比较有意思的一些数据:

  • 小米在列:它在表格 Category 里显示为“RumoredTo Be Raising Down Round”,下降数值为“N/A”,“N/A”是英文“不适用”的缩写,因为小米新一轮 F 轮还没确定有人接盘,但因为没完成销售预期而遭到投资者对其 460 亿美金天价估值的质疑在美国最早由《华尔街日报》报道,下图是我从 WSJ 找到的数据图。
  • 较有名公司 Foursquare:1 月完成 E 轮,Down Valuation($M) 250,Prior Valuation($M) 600。这轮新进入者是摩根士丹利,其它 Union Square Ventures、At16Z、DFJ Growth、Spark Capital 都为原有投资者。
  • 独角兽 Jawbone:1 月完成 F 轮,Down Valuation($M) 1500,Prior Valuation($M) 3300。去年 Fitbit 上市后可穿戴火热,不过我们看到的其它美国市场投融资数据:“可穿戴”是美国创业融资活跃度方面下滑较明显的一个分支。
  • 独角兽 Box:去年 1 月上市获退出,但也属于 Down Exit,Down Valuation($M) 1670,Prior Valuation($M) 2400。下表也包括同为 Down Exit 的 Square,但 Square 大家比较熟,这里不列了。
  • 独角兽印度网商 Flipkart:融资都已经到 J 轮,怎么能拉得这么长……但也是和小米一样悬而未决,所以下降数值同为 “N/A”,之前估值是 160 亿美金。
  • 较有名公司美国递送领域 Doordash,一周前刚完成 C 轮,Category 显示“Share Price Decline”,这轮投资机构除 Wellcome Trust 外,以下都为原有投资者:红杉 Sequoia Capital、Khosla Ventures、KPCB,比较奇怪的是我查到:早期孵化器 YC 在投资它种子轮后,这轮 C 轮也跟进了投资。
  • 所属分类:互联网 25 个;计算机硬件&服务 4 个;手机/移动&通讯 14 个;医疗保健 12 个;电子 2 个;消费级产品&服务 3 个;金融 1 个;软件 1 个;媒体 1 个。

请特别注意:

  • 该表格中似乎没包括 Snapchat、Dropbox、Zenefits 等这些由“Fidelity 事件”爆发引发的著名估值下调公司;
  • 表格中估值曾达到“10 亿+美金”即标准独角兽公司为 8 个,但还有不少属曾达到“1 亿+美金”以上的快要独角兽公司。
  • 名单还在不断增加,比如我今早刷了下,发现又多出一个刚完成 D 轮的安全公司 Bromium,涉及较有名机构包括:At16Z、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 这种事情对 VC 们意味着什么呢?请点击这个文章VC们的两难选择》;
  • 私人市场特点是不“透明”,所以应该还有估值被减记公司没在这个表格中“公开”;
  • 中国私人市场则更加属于 Double 的信息不对称:中国目前看到 2 家,除小米外,还有“国信灵通”(NationSky)。不过时间所限,可能我在识别中国公司名字方面有遗漏,欢迎纠错/补充。

63 家业绩没实现预期因而估值下调公司

秒杀美图秀秀! 扎克伯格刚收购的3D变脸MSQRD真是太酷了

先来看一张酷毙的图。此人是谁?

竟然是我。

其实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坐在星巴克,拿出手机打开一个 App,背景瞬间消失,我进入“时光隧道”,酷毙。

最近正重看黄金圣斗士,这样的造型真是非常应景,但为什么我的嘴巴是歪的呢?因为蓝莓冰淇淋正吃到一半,所以我其实是被吓傻了!

接下来,更恐怖的事发生。我按下 App 右下角的拍照/视频切换,几秒钟后出来下面这个东西,请大家认真看:

https://v.qq.com/x/page/b0190zgpokx.html

可我明明是在星巴克,只是对着一个 App 摇头晃脑啊……怎么会在一个头盔里动来动去呢???

实时 3D,酷毙!

好想能 Figure out 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于是我就冲到星巴克外面的大太阳底下。

应用首页就是下面这样:和美图秀秀/所有人类脸部 App 差不多。不过,中间有个明显脸部轮廓,把它对准自己脸,魔术就发生了……

我一开始没去深想:它技术可能和“眼球感应”有关。也就是说:一旦风把头发吹到遮住眼睛,它就不 Work,镜头里又变成你自己的脸。

但没回过神来前,我也是真够傻的。

我竟然以为它放不放电取决于我的“意志力”,黄金圣斗士看多了……于是就拼命爆发“小宇宙”。下面视频,可以看到为了让魔术发生我是多么痛苦。

https://v.qq.com/x/page/d01909jgva5.html

而到“老虎”时,我已经明白过来:头发不能遮住眼睛,所以我就折腾到了密不透风的车上。

但人类本能是多么奇怪啊,会在面具面前情不自禁模拟起面具来,比如我竟然模拟起老虎咀嚼吃东西的样子;而到“深海潜水”,我已经痛苦得像是坐在马桶上大更,但又更不出来了……

扎克伯格 20 天前买了它

这个 App 名叫 MSQRD,我知道它还是晚了些,美国小朋友们已经玩得狠起劲,今早在 Facebook 上问候一个德国朋友,也被告知已经玩了几个月。但是让我们来看下它出生日期:

2015 年 12 月圣诞节之前上线,也就是说出生才 3 个月,除创始团队来自俄罗斯而非硅谷外,其它都很像 WhatsApp 翻版:团队规模也就 10 人左右,然后,小扎 20 天前买了它。

小扎下手前,它下载用户数已经达到 1600 万。下面是我在 Google Maps 上做的 MSQRD 传播路线,它的激情之路从东欧开始蔓延,横跨大西洋一路传到美国。

得到扎克伯格青睐也是让 MSQRD 投资人乐得不要不要,其中一个投资人 Nikolay Davidov 说:这是俄罗斯之梦。甚至,俄罗斯还有个科技园区就叫 “Zuckerberg calls”(现在已经改名),意思是:接到扎克伯格电话,就意味你真创业成功了。

这个投资人还说:MSQRD 最强的是它技术,比如脸部追踪和实时 3D 图形渲染就要比欧洲另一个应用“Looksery”(也是目前一个炙手可热应用)要好,原因是:MSQRD 其中一个联合创始人研究这个应用背后科技已经 3 年。

但为什么 Facebook 会收购呢?

说原因前,我们先来看下另一个收购新闻:就在前天,Snapchat 以 1 亿美金收购 Bitstrips。

这个 App 我以前经常玩,它运作原理是这样:第一步,先选自己卡通 Avatar;

第二步,从 Bitstrips 一大堆漫画堆里选出符合你心情的漫画,然后在上面写一段你想说的话,最后,把它发到社交圈。

想象一下:如果有个人,隔几天动不动就在朋友圈发以她/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漫画,你会不会好奇到爆。反正,我就是因为好奇到爆然后发现这个 App 的。

而我说到 Bitstrips 原因是:

这个 App 去年初还推出了一个独立应用 Bitmoji,提供大量卡通造型,不过作用更像“大头贴”,分发方式更无所不在,类似 Facebook 一年前推出的 “Stickered”。这 2 个 App 特征都是超级傻,走好玩+年轻人路线。

比如 “Stickered”:打开 App,会出来各种萌到爆的动物,随便点一个,动物就长你头上了。更傻的是:你还可以把它捏来捏去,变大变小,甚至各方向乱转。然后,你还可以回到 App 再抓出五、六只或更多动物,把它们全叠在一起。看下图,简直不能再傻了。

所以美国科技界对 Facebook 此次收购说法:1)为了 MSQRD 技术;2)为年轻人市场,尤其是激烈竞争下日益萎缩的移动 IM 市场,需要一些更 Fun 分发方式,它集合到 Facebook 旗下的 IM 应用指日可待。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想得再深入一点,或许还可能与人类情感类数据有关,移动 IM 的”文字输入”只是一种输入方式,这些涉及“情感”类用户数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理解人类情感方面或许可以有所作为。

更吓人一个视频

最后,再来看个更吓人的视频。先给认识我的朋友提个醒:不要打开后笑死或吓死……

MSQRD 目前有两个面具提供“双人换脸”,所以那天,我其实还在星巴克找了位美国朋友测试。显然,他已经被吓坏,属于在惊吓中出的镜,而”换脸“后特别神奇地方在于,认真看:我说话时,是他的脸部在动;他说话时,是我的脸部在动……

https://v.qq.com/x/page/m0190ex7ff9.html

PS:MSQRD 所以能快速从东欧传到美国,和他们推出一个”好莱坞明星“面具有关,不知道如果哪天他们更新版本推出一个和中国语境相关的面具,会不会也在中国迅速传开……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本期#思维方式#,为中国分类信息网站百姓网 CEO 王建硕写于 2010 年的一篇博客,原名为《做好人的原因》。

在一个培训里,我们做了个有趣的游戏。那个游戏是一个“囚徒困境”的翻版,是为证明双赢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简化来说,是这样的:两个人猜拳,每个人都可以出剪刀或布。积分规则如下:

  • 若两人都出剪刀,各得 1 分;
  • 若两人都出布,各得 3 分;
  • 若一人剪刀,一人布,剪刀者得 5 分,布者得 0 分。如此往复很多次,积分最多者获胜。

如果是你参加这个游戏,你会选择以何种逻辑出拳呢?如果是几百个人,两两玩这个游戏,8 小时以后,最高分获胜,你又会怎么玩呢?

局部和整体

如果从个人自私和理性角度判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该出剪刀。在对方出剪刀和布两种情况下,自己出剪刀总比出布得到更多积分:

  • 如果对方剪刀,自己出布,得 0 分;
  • 如果对方剪刀,自己出剪刀,得 1 分;
  • 如果对方出布,自己出布,得 3 分;
  • 如果对方出布,自己出剪刀,得 5 分。

同时,把两个玩家积分相加,就得到总财富的增加。两个人都是剪刀时,总财富加 2,一个剪刀一个布,总财富增加 5,而只有两个人都是布时,总财富增加最多,是 6。从集体角度,每个人都出布最佳。这是一个虽然游戏双方都知道出布对于整体更加有利,却又不得不出剪刀的困境。

最优解

在二十年来的竞赛中,最高分算法如下:第一步永远出布;第二步和对方上一步出的相同,以此类推。

这是个出奇简单的算法。尤其是第一招就出布好像挺傻,但最终,这种做事准则总能赢得最多分数。为什么呢?

出布,可以说是一个友好牌。他向对方表明自己的善意,虽然这对自己而言危险,等于把赤手空拳的自己把一把匕首交给陌生人。现实社会,会有人真么傻吗?

出剪刀,是防卫牌,是不合作牌,是准备损人利己,或至少也是正当防卫的牌。

赢得战斗还是赢得战争

对永远出剪刀的人,他几乎赢得每一次单独战斗(不是比对手多得 5 分,也是至少和对手打个平手)。但最终因为:

  • 没有人会傻到当他出了多次剪刀以后依然和他出布,他每次得到的只是 1 分;
  • 就算有人因为过于善良或仅仅是愚蠢,或他利用第一次接触机会,占了对方便宜,得到 5 分,他的可怜搭档会因为他的欺负,在后面比赛中会尽快被淘汰;
  • 他能利用的人越来越少了,能得到 5 分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使出全力也只能每次 1 分的艰难争分。

如果把这个世界简单的分为好人和坏人,好人喜欢和好人打交道,而坏人也喜欢和好人打交道。最终,是一个好人和好人可以持续生活下去的世界。他赢得所有战斗,却最终失去真战争。因为,从你死我活角度看,他赢了;但从两人整体角度,他输了。

更多出现在整体失败回合中的人,也不会积累多少财富。对永远出布的人,也是死路一条。没有原则的“善良”,是没有原则的放弃自己利益,是最快被淘汰出局的。

而对最终获胜的那个仅仅出于自己私利(就是获得最多个人分数),却展示了如下美德:

  • 善良。第一个回合向对方表达善意,希望以此找到同样善良的回应,并开创一路“布”下去的搭档。
  • 复仇。对不善良的/背叛的行为,立刻不加犹豫的惩罚。因为对方如果处于一己私利,只有在受到惩罚后才会有重新出布的可能性。
  • 原谅。当对方重新回归友好以后,自己立刻给予友好的回应。

这是个很神奇的结论。它从实验和推理的角度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对别人友好,为什么不要做坏人。

现实意义

这个实验的分数设置是有讲究的,它模拟了我们现在社会:这不是个零和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是一个可以双赢的游戏(只有合作,才能让社会总财富增加,自己的那一份也要增加)。

在这样的游戏中,如果只有一次交锋,或许出剪刀是正解。但如果是多次多人游戏,最终,选择做好人是可以被验证的正解。

这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见面时会需要握手,虽然对方不见得一定会伸出手;为什么在电梯里需要向邻居问好,虽然在现在社会,会给与回应的机会不会很高;为什么在竞争时,不要出损人利己的招,因为看似一个公司占了另一个公司的便宜,却实际上伤害了两家公司所处行业,最终伤及自己。

做好人,不仅仅是乌托邦理想,和不切实际的道德要求,更是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全球最优秀投资人前100名出炉

以下是由 CB Insights与《纽约时报》根据数据驱动/算法排名最新出炉的全球最优秀投资人名单,排名参考了几大因素:

  • 退出成绩:包括频率、规模、进入时创业公司阶段;
  • 人脉网络比重:和其他投资者关系,类似谷歌的 Google Pagerank;
  • 一致性:投资阶段和行业的一致性;
  • 不能立即变现的投资组合公司估值:频率、规模、进入阶段(但公司还没退出)。这项所占权重较小,因为都还只是账面估值;
  • 近期表现:专注 2008 年开始的数据,所以下表列出的是“今日”世界上最好投资者,而非上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或 21 世纪早期“历史上”最好投资者。

好了,看干巴巴的下表前,我来帮你 Highlight/分解一下比较有意思的一些数据:

  • 中国面孔中排名第一是红杉中国沈南鹏,他在这份名单中排名第 9,超越《从零到1》作者、Founders Fund 的 Peter Thiel,Peter 排名第 12 ;沈南鹏也超越了 Andreessen Horowitz 两位大佬:Marc 和 Ben 分别排名 15 和 27。
  • GGV 纪源资本的李宏玮排名 17,超越 Andreessen Horowitz 的 Ben,后者排名 27。
  • 俄罗斯 DST Global 的 Yuri Milner,排名 33。
  • 共出现 7 位中国面孔(不包括只在美国投资界出没的华裔面孔),分别是:红杉中国沈南鹏,排名第 9;GGV 李宏玮,排名 17;DCM Ventures 林欣禾,排名 26;IDG 资本李骁军,排名 62;DCM Ventures 赵克仁,排名 63;晨兴创投刘芹,排名 96;IDG 资本章苏阳,排名 99。
  • 看看机构实力:Sequoia Capital 红杉是上榜人物最多且综合排名最靠前机构,上榜 6 位,分别排名第 5、第 9、第 13、第 18、第 31、第 46,没有排名 50 之后的上榜人物。不过红杉其实还有位上榜人物,在下表里排名 75,此人最近被美国媒体爆出一段长达 13 年的性侵丑闻,和一位加拿大脱衣舞娘正打官司,后者称此人强迫其成为性奴,期间使用暴力性侵等恶劣手段,官司目前未有结论,但此人即刻被红杉开除,所以他在这个图表中状态是:ex-Sequoia Capital。
  • Accel Partners 也上榜 6 位,分别排名第 25、57、65、72、77、89;KPCB 上榜 5 位,分别排名第 21、39、69、83 和 85;Benchmark Capital 上榜 4 位,分别排名第 1、8、24、86(但中位值很高了)。
  • Benchmark Capital 的 Peter Fenton 摘取皇冠,而不是其它看似更“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个人 1972 年出生,2007 年时排名”福布斯 Top100 技术投资人”名单第 94 位;2008 年蹿升为 62 位;2009 年第 50 位;到 2011 年排名已到第四;2015 年时排名福布斯榜单第 2。他投资历史上有 2 个神奇一天,第一个是 2012 年 8 月 22 日,他投资的两个公司同在这一天被收购,分别是 FriendFeed 被 Facebook 收购,SpringSource 被 VMware 收购;另一个神奇一天发生在 2014 年 12 月,他投资的两个公司同在这一天上市,分别是 Hortonworks 和 New Relic。

全球最优秀投资人前100名出炉

复制美国模式,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

以下文章,来自欧洲专注“概念轮”到“种子轮”的早期投资基金 Forward Partners 管理合伙人 Nic Brisbourne,他对世界范围内的“复制美国模式”现象进行了批判。

YC 毕业的美国食品递送网站 SpoonRocket 这两天被传即将倒闭,这真是个耻辱,不仅对它员工,还有砸了它 1350 万美金的投资机构。当然,耻辱还因为它激动人心的产品策略:承诺 10 分钟内把价格 10 美金的食品递送到消费者手中。

由于这个承诺,SpoonRocket 在脱离 YC 前就获得大量媒体报道,而且在它募到约 1100 万美元时,英国已出现大范围复制者,包括 Rocket Internet 支持的 EatFirst。就我所知,复制猫就不止三家,但 Eatfirst 目前已调整策略,而除 Eatfirst 外,我还没听说英国哪家复制猫做得还不错。

对 SpoonRocket “验尸”后人们认为:它不太可能在按其承诺价格同时保证服务质量。也就是说它基本面有问题:扣除配料成本后,它在“准备”和“配送”方面赚的已所剩无几,根本不能覆盖顾客获取成本。因此有人强烈建议:削减食材预算,然后把数字做到平衡,但这样一来,它食物质量得不到保证,用户流失惨重。这其实也是我们没投任何一家复制 SpoonRocket 模式创业公司的原因。

今早我们在办公室讨论了 SpoonRocket 这类公司被大量复制的原因,不能忽视的一个现象是:

企业家们为下次创业“想法”而四处寻找创意,其中来自美国的创意又尤其容易引起瞩目,这种情况下,又尤其是那些还是由 YC 资助或是已获很大数额 A 轮投资的美国创意。

而有趣的是:为什么像 SpoonRocket 这样的公司运营模式会被“不加鉴别”就全盘吸收?创始人们在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上,严重偏向了前者:

  • 是否能融到钱?
  • 是否这个“创意”模式能长久生存?

这里,还有发挥了作用的一种假设:即复制美国公司模式,并将其大肆炒作就足以拿到融资了,根本没人去研究模型本身。

是否能长期成功远远要比短期融资重要,这点显而易见,但这种策略很可能一开始会需要更艰苦工作,不过就像 SpoonRocket 展示的,艰苦最终会给你带来红利。

需要注意的是:SpoonRocket 消亡不代表食品按需递送作为一个分支种类走不通,比如 Sprig,它得益于“更高价格、更慢的递送”这样的 Point 赢得了成功/运行良好。

Slack成为“独角兽”的真正原因

最近国内不少 SaaS 创业者在问 Slack 实际使用体会,独角兽 Slack 是个致力解决创业公司内部沟通、杀死电邮的企业级应用。以下文章,来自 Fileboard 市场和产品发展总监 Satya van Heummen,是分析 Slack 比较好的一篇文章。

Slack 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这点对一个 SaaS 公司不可思议,短短 2 年就发展起来,也难怪大家都在研究如何为自己赢得这样的成功,但是如果我们看市面上已经有的分析:

第一种,将其归功于 28 亿美元的秘密武器,在 Metalab 的 Andrew Wilkinson 帮助下像病毒一样扩散。Metalab 是家设计机构,帮 Slack 创始人将他代码转化成有趣产品。作为一个设计师,Andrew 结论是:Slack 注重设计,无论看上去、听上去或感觉上,Slack 都和其他无聊竞争对手不一样,所以 Slack 有很多用户,使它成为“独角兽”。但据我所知很多创业公司看上去、听上去或感觉上都比他们竞争对手特别,但最后都以惨败告终。

所以不久后第二种分析出台:Slack 竞争对手 Hipchat 设计师提出:设计不是 Slack 秘密武器,而是它设计、产品、时机、团队、炒作和市场营销使它成为“独角兽”。这种说法将 Slack 的成功归结于运气,认为只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之后 Slack 创始人自己讲了经验(必读):从一无所有到上亿美元,堪称史诗般的启动策略,结论是:Slack 所以成功是因为团队非常聚焦于教育、用户反馈、用户满意度和计量分析。

我认为上面分析统统不够精确,它们显然没错,但都太笼统。我们使用 Slack 已经超过一年,公司内部交流基本都靠它,现在让我来告诉你 Slack 成为“独角兽”的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

有一天,一个新成员加入我们公司,使用 Slack 不久后,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嗯…我想回复之前一条评论,那个评论是 Satya.Vhs 在 5 月 9 号发布的,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所以,是没办法回复吗?还是他的评论就是条长长的线?”

这让我想起我们刚开始用 Slack 的情景。就像我新同事指出的,Slack 用起来不方便,所以我当时真不喜欢。它就像一条连续的信息流,你必须时刻关注(如果你有 1 个以上频道,那就是好几条信息流)。使用 Slack 很容易漏掉信息,让我分神和紧张。

所以我这样回答他:

Slack 魅力在如果你不时刻关注,你就失去谈话控制权。所以你必须每天 24 小时在线,这样就没事啦:-D.”

这个回答突然提醒我了,并且这就是驱动 Slack 成功的原因:如果你不时刻关注,你就无法再参与到和你组员的讨论中,这就导致了:

1、社交孤立/压力

如果你没时刻关注,你就无法了解其他人所知道的 Slack 上的信息,也就无法参与到他们对话中。在公司,你必须知道当下在发生什么,这不仅仅是工作需要,对你职位和未来发展也很重要。跟随 Slack 潮流,让你开始感受到社交压力,然后每天 24 小时都在关注它。

2、上瘾

你开始时刻关注 Slack,就像上瘾一样,这给你带来无意识的压力,因为你总会觉得错过什么。我一些同事无论半夜、周末、休假或老婆工作时都在刷 Slack,Slack 基本上和邮件、Facebook 和 Whatsapp 处于同一水平了。

3、单一信息源

现在大家都因为 1、2 非常关注 Slack,它上面信息也就越来越多(这正是它拥有成百上千集成的原因,而且每周都在快速增长),Slack 已经获得高额投资。

而在你意识到已经无路可逃时,Slack 已经成为你公司和公司文化一部分,接着,你就意识到你需要付费了。

为什么 Slack 商业模式如此出色?

Slack 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以历史消息为基础,免费信息搜索(以及可见极限)是 10000 条信息,如果你想在 Slack 上查看历史消息,无须付费,你能找回 10000 条消息。

这就意味:如果你没付费,你就无法再看到别人对话,你也就无法摆脱这种社交孤立。但如果你付费了,你公司人越多,你就会越快达到 10000 信息极限。举例:如果你公司每人每天发 100 条信息,而你们团队一共 100 人,那么用 Slack 第一天你就需要付费了,这样才能避免社交孤立。

而在你发现前,已经有一半人错过对话,发现自己已经“与世隔绝”,为防止公司内部沟通和企业文化因此失败,你开始为 Slack 买单。

为什么 Slack 替代品没能发展起来?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 Slack 替代产品没能发展起来,Slack 前还有 Yammer、Campfire、Hipchat 以及 Skype。这些软件我都用过,但没有一款像 Slack 这样让人上瘾。

原因是:这些软件要么是实行嵌套评论,要么就没信息限制。你不用时时刻刻查看,因为即便几年后,你依然能参与到对话中。这些软件产生不了社交孤立效应、上瘾效应,也没必要时时查看。

如果我是 Slack 竞争对手,我会立即在我免费计划中实行这样的信息限制。

Twitter 为什么会失败?

然后我开始思考:商业模式方面 Slack 就像 Twitter,但为什么 Twitter 失败了呢?Twitter 也是这样的连续信息流,如果你不经常查看,会错过大量信息。

但我很快意识到:Twitter 没给人带来这种社交压力,因为它是关注“个人”,而 Slack 关注团队。你错过 Twitter 上信息无关紧要,但如果你错过 Slack 上信息,你错过的就是工作上的很多信息。

这也是 Facebook 成为上亿美元公司的原因:你不经常关注你朋友信息,你还算什么朋友呢?迫于社交压力,你会时刻刷 Facebook;Snapchat 也一样,你需要时刻刷,不然就错过。

该如何复制 Slack 的成功?

Andrew Wilkonso、Matt Hobb 及 Slack 创始人 Steward Butterfield 总结得很到位:想复制,你需要一个设计优秀的产品、经验丰富的团队、完美的时机以及出色执行力。

但说实话,很多创业公司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出色,但却没有获得像 Slack 这样的影响力。所以当你创建、营销、出售一件和 Slack 类似产品时,你还需要考虑心理学。

如果用户因为社交压力而在情感上和你产品产生联系,你就成功了。这种压力会使他们对你产品进行高额投资(Slack 通常需要人们在里面投入 2000 条信息后,他们开始上瘾),这就是 Slack、Facebook 及 Snapchat 这种社交平台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

也是 Twitter 失败的原因。

PS:我们也用 Slack 啦,Slack 这两天在用户内部做的一个调查:以下是他们自己概括的八个可能性优势。

硅谷风投大佬纷纷出场谈人工智能: 人类就业不会被机器碾压?

来看最近一周美国创投界最重要事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人类就业机会不会被机器挤压?

这个图由硅谷早期投资机构 At16Z 合伙人 Chris Dixon 抛出,他在写了篇热文 What’s next in the computing 后,回答了一个问题:自动化的大量发生将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也就是我们担心了很久的:机器/计算机可能对人类就业机会造成什么冲击。

Chris 两个观点是

  • 计算机会自动完成很多工作,但同时带来(商品)价格的下降;
  • 历史性看,新技术会引发工种消失,但人类原先根本没想过的新工种也会由此被创建。

上图就是很好例子:一个工种在 1984 年后持续下降;但另一工种,在这一时间段同时大幅上涨。因此 Chris 表示:

我对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乐观!

不过仔细想一想:这种乐观,只是对整体“人类学”意义上的乐观,因为从微观角度看:还是会有大量人失业,被淘汰掉工种的劳动力,未必就具有新工种所需要的技术含量,人类还是得内部消化……

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依然残酷

拉里.佩奇观点?

如果我没记错,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其实也提出过他思考。他说:人会因为很多东西感到快乐,比如“占有性质”的那种快乐,像拥有房子、安全,以及让自己小孩能有很多机会等等诸如此类。

但这些资源创造,其实不难,而且要满足这些资源供给的劳动力也不需要那么多,可能只需要现在劳动力的 1%,甚至比例还要低。拉里进一步指出:所以认为每个人都需要疯狂去工作,以去满足人类需求,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真正问题是:如果什么事都没得做,人这种动物会不高兴,因为他需要感觉自己“被需要”,包括觉得自己有价值/具备生产力。

拉里认为:这其实也是很多人会去疯狂做那些没必要做的事情的原因,包括破坏环境,因为他们需要释放,以及感到自己在做事情……

拉里的解决方案:

如果一个国家未来因为“自动化”问题产生大范围失业,国家可以把每个人的工作时间缩短,然后,尽可能去雇更多“兼职工”,而不是”全职工“,也就是把岗位需求“平摊”。但恐怕这个问题很难由市场机制解决,因为所有企业主都会喜欢生产力最高的员工,并希望将其占为己有,因此,只能由“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去作出调整,缩短每个人的每周工作时间。

下个 Wave 是什么?

不过,本周最好议题来自 At16Z 的 Benedict Evans,他提出一个命题引人深思,大概逻辑是:

电脑扰乱大型机,移动则反过来破坏电脑,而观察它们如何破坏或替代前者过程可以知道:首先第一步:是新生态系统产生了更大规模的消费级用户群(想想看,Smartphone 其实产生了很多新的不用 PC 的用户),并且只有在此之后,这个新生态系统才可能打败老的那个。

但问题是:未来几乎地球上每个人都会有智能手机,那么也就意味:要看到下个巨大生态系统会来自哪里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困难,因为几乎很难看到还有生态系统在“规模化”上的巨大程度会超过智能手机。

要破这个题狠难

Benedict 继续推导:如果说下个 Wave 是物联网,物联网的确是产生了更多个人的“东西”,但它和 AR/VR 一样都有使用智能手机组件,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和智能手机生态系统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延伸”而非“替代”,这里似乎只有 AI 是例外,它无处不在,且确实会让人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就像移动做到了让人注意力从 PC 上转移一样,由此 Benedict 怀疑:AI 可能是下个 Wave。

他还用微软例子做了比喻

比方说,微软胜利时刻其实是在 1995 年的 Windows 95,之后,科技主题转向互联网,微软再没有在编程语言、文件格式及网络协议方面拥有过决定权。但微软在 1995 年后却销售出了非常多 Windows。毕竟,人们怎么才能上网呢?也就是说:Windows 在其中起到的“重要性”是越来越小了,不过,它的销售量却反而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Benedict 认为自己回答不了有什么和智能手机生态系统没相关性的东西在经济体规模化上会大到可以“替代”智能手机生态系统,因此引入“什么会让人类注意力从智能手机上转移”这一概念,这其实是进行了 Wave 界定的概念切换。

即:不需要彻底 Replace,只要能做到把人注意力转移就是下个 Wave,好比互联网其实没有真正替换掉 Windows,后者“经济体”在互联网成为主宰时实际上是越来越大,但互联网的确做到了把人类注意力从 Windows 转移。

Chris Dixon 则完全跳开这个逻辑推导而提出了另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答案,他认为:如果说以前技术周期都有一个唯一核心主题,比如某个时代是 PC,某个时代是互联网,某个时代是智能手机,那么“移动”可能是这种“唯一模式”的终结者,人类目前很可能已经站在多个而非一个时代的浪头。

可能也只有这个解释,能圆满回答我们如此好奇希望 Figout out 什么是“唯一性未来”的问题了。

这次真的不同?

下面是投资机构 At16Z 刚刚传上的一段音频核心思想,这个机构研究和交易团队的头 Frank Chen 以及 board partner Steven Sinofsky 分享了他们观点。

音频长度 30 分钟,讲了 AI 已经炒作和让人失望一段时间,比如打败这个、打败那个,但几度兴奋后,也没看到什么广义人工智能方面的大东西,那么,为什么“这一次”(谷歌 AlphaGo 战胜李世石)是真的不同呢?

终于讲到 AlphaGo 了……

“以前的话都是资料放在资料库,对方下一步,AI 马上进入资料库里找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不但慢,而且很占空间,这次 AI 采用的是新式对战方法 Deep Learning,通过无数次与别人对战来学习并教会自己如何去下,然后赢得比赛(就像人通过观看其他人怎么下棋,然后自己学习后超越那个人)。

1800-1900 时人们研究 AI 都是从模仿人类大脑等角度切入,比如 1900 年代有个实验,就是通过采访一个人,比如医生,然后问你们是怎么判断病人得了什么病需要什么治疗的?经过千百次的问,终于粗略把所有信息都输入 AI 记忆卡,希望以此可以让他模仿人类思考。

结果非常失败,因为他们终究不能思考,所以单单凭靠着资料还是不能很准确规划或治疗一位患者(医学上,每个患者都很特别,再精准分类也不能达到百分之 100 的正确率),这时科学家们还有各种对未来的规划和野心,因为发展方向不对所以都失败了,导致大家对 AI 很失望。

现在,人们不再以模仿人类大脑为目的设计 AI,因为说到底,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大脑怎么工作,所以科学家们开始试图让 AI 自己思考,以庞大资料库为经验/参考,而不是刻板地把这些东西当作必循教规。

这种方法的确有效提高了正确率,但我们却也因此无法推测机器下一步想法,因此 AI 是通过自己经验来判断,没有规律可循,这方面 Debug 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 Old AI: 有资料,需要用时才去找(死脑筋,不灵活);
  • New AI:有资料,它会看这些资料,然后通过这些资料去做最有利推测,比如:如何分辨一只真猫和一个猫的照片?
  • Old AI: 寻找之前关于猫的信息,根据资料辨别真假;
  • New AI:看完资料后,自己推测它是真猫还是照片;

硅谷最新发Offer方法: 创业公司可以直接复制的一个PPT

eShares CEO Henry Ward 最近秀了一份他们给新员工的 Offer,原意是想帮很多初到创业公司但完全不理解期权为何物的新员工,结果这份透明度/效率很高的 PPT 迅速成为可以效仿的新录取通知书模板,受到硅谷创业公司欢迎。希望这份 14 页 PPT 对国内正计划招聘的创业公司也有帮助,它实在一目了然,非常高效。

第一页,以公司 Logo 作为总起

第二页,说明 Offer 将包括的主要内容,提醒员工来公司报道前务必阅读。

第三页,大局观上的条款大纲,包括员工具体岗位、招聘主管是谁、开工日期、年薪、期权数等等等等共 14 项;

第四页,解释公司组织结构,以及员工具体在哪个 Team;

第五页,解释员工薪水是怎么算出来的

第六页,解释公司资本结构

第七页:告诉员工公司期权计算公式,提醒这只是个说明计算公式的例子,不是实际预测。

第八页:期权授予时间表,比如员工需要“5年”才能获得期权,右边表格则可以看到员工逐步获得全部期权的细化日程表。

第九页:提醒员工以下 6 件事能帮他正确看待股权激励,最后一条是:先以假设你的期权会一文不值的心态生活。

第十页:详细员工福利包括医疗保险、生活保险、健身补助、带薪休假日期数、生病请假日期数等等等等共 12 条。

第十一页:家庭办公和通勤安排。公司需要每个员工每周有一天到办公室上班,你的这一天是每周的周三,以下是我们 Palo Alto 的具体办公室地址。

第十二页:员工第一天和第一周的工作安排

第十三页:以下是律师需要我们告诉你的 7 件事

第十四页: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下面电话,以及签名落款:你已阅读并接受上面所有信息。

敬畏感!

本期#思维方式#,节选自微信号“无处不哲学”(zhexue365)文章《敬畏感及中西比较》,作者为 张伟胜

“敬畏”是一个颇具宗教色彩的哲学概念,但它与现实生活又有相当密切关系。它的基本含义是:敬重与畏惧,用来指称人对某种伟大而神秘力量产生的崇敬和谦卑感。

按照康德说法,真正能使人具有敬畏感的莫过于两方面:一是对头顶苍穹无限星空的敬畏;一是对自己内心道德律的敬畏。

何谓“敬畏感”

人之所以对无限星空产生莫名敬畏,是因为人感到隐藏在旷远幽深的星空之中的那种神秘,它既不是我们知识理性所能洞悉,也不是作为感性存在的人所能控制。

别尔嘉耶夫把这种敬畏感看作“是对达到了最紧张状态,达到极限的忧郁体验”。他理解的忧郁是人的一种“向上”倾向,当人向往某种存在的“高度”却又无法达到,觉得高不可攀时所感到的痛苦。

德国宗教哲学家鲁道夫.奥托则有不同理解,他以希伯来语的敬畏为例,说明敬畏是指“在心中分别为圣”,就是要用一种特殊畏惧感为某物划出界限,用神圣范畴去评价它。人在这种力量前除诚心归顺外甚至不可能产生任何抵抗意识,我们可以在整本《旧约》中看到类似情感。在他看来,这种敬畏感不仅非理性,甚而是反理性的一种情感表达,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概念分析,因而是神秘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理解康德对繁星闪烁的苍穹那种与日俱增的敬畏感,既是对彼岸世界“不可思议”发出的惊叹,也是人面对如此神秘境界而显得这般渺小的一声唏嘘。然而,康德并没有因此而鄙视人。

人虽然在无限面前不敢自大,但人能对其感到敬畏,却正好证明人有自己独到之处,因为一个没有理性的动物是不可能产生敬畏感的。第一个关于无穷量的观点,抹去了人的重要性;而第二个关于道德律观点,揭示了一种不同于动物性甚至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

这个意义上说,人敬畏道德就是敬畏人自身,敬畏唯人才具有的那种德性。而敬畏感又与人所生存的文化背景有直接关联,并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各自生存智慧。

中西方“敬畏感”之不同

“上帝”一直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概念,即使从近代后至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益挤占上帝地盘,上帝在西方人观念中的地位有所动摇,但依然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

根据基督教学说,一方面他们认为上帝是人和世界的创造者与主宰者,上帝万能、至善,是时间之外的绝对和永恒,由此产生人对上帝的一种无限敬畏,人们敬畏上帝就是为能进入上帝的天国和上帝在一起。另一方面,基督教认为人类是与生俱来便带有“原罪”的罪人,人类希望通过爱上帝而得到上帝宽恕,除去自己身上的“原罪”,并重新回到上帝的天国。

因此,人对上帝的敬畏感是人在内心深处对上帝召唤的一种响应,如果不敬畏上帝就是自甘堕落,自绝于上帝,就是抛弃自己,就会永远堕落沉沦下去。由于在基督教世界中,几千年来人们已经从内心深处认同上帝对人的主宰关系,所以世世代代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感大多专一而虔诚。

但在西方人对上帝专一而虔诚的信仰与敬畏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个隐藏于上帝光环背后的影子“人”。如果抛开基督教教义,再进一步分析人敬畏上帝的深层心理,其实不难看出与其说人敬畏的是上帝还不如说人最终敬畏的是自己。

人是因为敬畏自己所以才敬畏上帝,尽管人对上帝的这种敬畏感十分虔诚。假如上帝抛弃人类,再也不来拯救人类,人类对上帝再也不能指望什么,当尼采说“上帝死了”时,人对上帝的敬畏感便荡然无存了。虽然这个结论肯定不符合基督教教义,但它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与西方不同,在中国,自古至今一直没有一种类似基督教、佛教或伊斯兰教那样能对整个民族精神生活进行高度控制的一神宗教产生。真正的宗教信仰在民间始终都只是少数人的事。对神的认识和态度,也与古希腊神话所描述的大不一样。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虽然也有类似人的生活,但他们对人并不关心,人与神之间没有任何亲近感。而在中国远古神话中,神与人相通,神富有人性,它不是高高在上控制和主宰人类的异已力量,而是乐于为人类服务、帮人类排忧解难的神人,例如盘古、女娲、伏羲等莫不如此。所以中国人对神是敬而不畏,很有几分亲切感。倒是从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衍生出的“天”的观念,因为其高远莫测,反而让人产生几分敬畏感。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个主流思想是“天人合一”,但从认识维度看它基本上是单向的,即不是“天”与人合,而是人与“天”合。这个观念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最为典型,因为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认为,天地人是一个相互感应的和谐整体,但其中起主宰作用的还是神秘的“天”、“天命”。

所谓“天命”,就是“天”控制着人的命运,人的命运依赖于“天”,人从生到死一切都得“听天由命”。人对“天”只能祷告、祈求、却不能支配,因此孔子“三畏”中第一畏,就是“畏天命”;而“天”对人却既可以赏赐也可以惩罚,“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且“天命靡常”,不可捉摸。

所以,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是以人对“天”的服从为前提。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感应”。这个“天”有点类似西方人的上帝,其神秘而全能,令人不得不敬而畏之,就连农民造反起义也要打出“替天行道”的招牌,可说是“挟天威以令天下”。

但中国人对“天”的这种敬畏感,与西方人对上帝的敬畏感颇为不同。许多情况下,它不是那种无条件的虔诚无限的敬畏之情

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国人真正最敬畏的只有一个“天”,但人们“敬天”原是为“保命”,为自己命运好一点或至少能公平一点,把“天”当作命运“判官”,人间道理说不通时还有个“天理”作依据,可是当人们感觉到“天”并不那么公道,也不一定能保佑人一生好运时,那敬“天”何用?畏“天”何益?对具有浓厚实用主义意识的中国人来说,去敬畏一个于已无用的“天”是没意义的,于是,指天骂地也就成了可以理解的事。

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相比,从中国人敬畏天命的态度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人真正敬畏的是什么。在这点上,中国人的态度比西方人要真诚坦率得多。在这里,古希腊人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反而得到最生动诠释。人的价值才是至高无上,上帝也好,天命也罢,只有符合人的价值目标才会具有真实意义。上帝和天命不过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人本质的一种对象化。

就像康德所意指那样,人对无限星空的敬畏,只有在对人自身理性的敬畏为基础时才具有真正意义,因此中国人对“天”的敬畏不够虔诚,也许自有自己理由。

民族性格差异及各自生存智慧

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人与西方人敬畏感的不同,来进一步分析民族性格方面的差异和各自生存智慧。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觉得不是很符合事实,但要说许多中国人从不曾有过真正信仰,我看还是有几分道理。我们确实缺少一种对某个信仰对象虔诚、一以贯之的敬畏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实际的民族,不管是人是神,只要能保佑我们,给我们带来好运,我们就敬重他,拜祭他,无论是儒释道、耶稣基督还是青天大老爷,我们都一视同仁,决不歧视。

中国文化很重要一个特点就是极强的包容性,不像有些宗教文化,对所谓异端具有强烈排斥性。在中国人看来,三教合流,四教同堂都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反过来,如果不能保佑我们,不能给我们带来好运,不能主持人间公道,那么管你是上帝还是“天命”,照样弃之如敝履。

这种注重实际的民族性格,使得我们不可能产生某个神一统天下的局面。即使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道教在民间也从未消亡、佛祖照样赢得大众喜欢,上帝也能传布它福音。今天可以信这个,不行明天可以换一个试试。中国人向来不认死理,我们有自己生存智慧,这种生存智慧从我们老祖宗开始就讲得很明白,那就是“变通”的道理。

中华元典《周易》讲得最多的就是“变通”道理。中国人最崇尚的也是“变通”道理。善变是我们民族性格基本特点之一。作为思维与实践的根本方法,“变通”确实有其深刻道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变通”,我们才能化险为夷,遇难呈祥;有“变通”,才有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史。

然而事实证明,爱“变通”的民族性格确实也有先天弱点。纵览中国几千年历史,久则久矣,但那种虎虎有生气的积极进取意识、健康竞争意识、改革开拓意识,在大部分时间里未能成为社会发展主流。随遇而安,厚古薄今的思想却历来很有市场。

而过于早熟的宇宙意识,又常常使我们显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过早失去那份人类应有的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惊讶感与好奇心,满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爱变通的性格居然走向了它的反面——求稳怕变。这同样也是我们民族性格的基本特点之一。说中国人善变,从长处说是应变能力强,生存能力强;从短处说,是指我们几千年来一直落在一个封闭之变、循环之变的思维陷阱之中,所以“万变不离其宗”;说中国人不求变,也是意指没有突破这种循环状态,缺乏强烈的开放性意识。这种善变与不变奇特统一的民族性格,既是我们中华文明能够五千年香火不断的奥秘所在,也是到近代由盛而衰反让西方人后来居上的内在原因。

西方人对我们这种既善变又不求变的民族性格很不理解,也不认同。他们有他们的生存智慧。

西方人的民族性格,用我们中国人话形容就是有点“一根筋”,也就是凡事爱认死理,他们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对任何事物特别是对那个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神秘本体有一种极强好奇心,喜欢寻根究底,喜欢没完没了追问,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还非得弄明白为什么、怎么样,不弄明白誓不罢休,就有那么一股劲。

在信仰问题上,虽然早在古希腊时有一大群神供他们敬仰,人们可以喜爱这个也可以喜爱那个,但对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之本体奥秘的寻根究底、执着追问,以及由种种追问所指向的某种神秘对象无限敬畏、一往情深的民族性格,在那时便已大致形成。

基督教占了统治地位后,上帝代替种种神秘对象成了他们唯一敬畏对象。一千多年来,上帝始终是他们生命核心和灵魂家园。虽然对上帝的理解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并因此而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神学流派,为了自己信仰,他们甚至不惜大动干戈,以神的名义发动宗教战争,但无论他们心中上帝是何等样子,对上帝所具有的那份虔诚与敬畏和对认识上帝的那份执着精神却是如出一辙,别无两样。

这样的民族性格一方面造就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狭隘的宗教执着心理使他们失去包容其他文明的气度;另一方面又促使他们勇于竞争,开拓进取,形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精细严密的思维逻辑和一以贯之的哲学理性的积极传统。尽管文艺复兴后,近代科学发展对基督教造成很大冲击,然而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并没有因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各个角落的渗透而消失。

特别是随着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日益显现,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人们心理的浮躁倾向,直接导致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一方面着力解构现代性,另一方面推动人们重新体验神秘的敬畏感,寻回正在迷失的精神家园。

应该说从生存智慧意义上看,中国人与西方人各有千秋;从人性意义上、民族根性意义上,对信仰有所执着或无所执着也各具优劣。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崇尚“变通”意识、没执着信仰的民族虽然可以具有非同一般的适应能力和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但也确实不太容易对自己所敬畏对象保持一以贯之的神圣敬畏感。

他们的信仰往往是有条件、有保留的信仰,时刻准备一旦靠不住便立即抛弃。某些方面中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显然与把自己所敬畏的对象当作一种实用性质的“敲门砖”有关。

因此可以说,中国人并没有牢固建立起真正终极意义上的信仰,对自己信仰也缺乏建立在“绝对”和“无限”基础上的坚定信念,对“绝对”与“无限”的兴趣和忠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入骨髓的敬畏感确实不是我们这个民族所长。

国人缺乏虔诚敬畏的实用主义心理倾向和态度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仍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继续发挥不容忽视的影响。如对人生理想的定位,对工作敬业精神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无一不是打上深深的“变通”意识烙印。

“变通”可以使人对环境作出随机灵活的反应,但也可能使人失去信仰、失去敬畏、失去原则。中国人虽然注重伦理道德,但是如果没有像康德所说的那种对内心道德律与日俱增的敬畏感,那么,在世俗生活实践中伦理道德要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无疑具有相当大困难。

现在社会当中存在的信任危机或者说诚信危机就是最典型表现之一。信任危机或诚信危机的发生正是人们丧失了最基本敬畏感的社会标志。因无所敬畏、无所顾忌而带来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互相欺骗,是消解人类生活共同体及其凝聚力的最危险的腐蚀剂。

真正的敬畏感

真正的敬畏感能引导人产生积极向上超越的倾向,是防止人性堕落的非常强烈的内在情感力量,它不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内在德性追求。真诚的信仰和神圣的敬畏感是人类共同、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是人对自己所特有人性的认真看护与持守。

人无论是敬畏上帝还是“天命”,或敬畏法律还是道德,说到底最后敬畏的是人自己。自己的人性是人之所以畏的根由。人没有敬畏感,就意味在其心目中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任何崇高的东西能令其向往和追求,对其来说,当下的世俗欲望就是一切。

身处此境,人不知道自己能想什么,应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是非对错、好坏善恶,一切法律道德、制度规范好像都已成为欺人的东西,对人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和约束力。也是在这时候,人就像一匹脱缰野马,恣意纵横,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