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 30 件不为人知的逸事,写在巨人创立 30 年

1989年的一个夜晚,一个瘦长的身影走进特区深圳。由此,史玉柱和他的巨人,搅动国人视线长达30年。

从中国“首富”到中国“首负”,史玉柱经历大起大落,起死回生,又以登报还债等惊人之举,重新站了起来,并斩获CCTV年度经济人物。巨人汉卡、保健品、网络游戏,巨人这些年在多个领域以颠覆式创新扮演搅局者角色。

站在2019岁末回望激荡三十年,很多曾名动一时的企业、品牌,已经烟消云散。今年是巨人集团创立30周年,57岁的史玉柱知天命而不认命。他有一个观点:企业活30年不易,就像百岁老人,属长寿之列。

我们今天采集到30件史玉柱鲜为人知的逸事,给你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巨人和史玉柱。

1,进军游戏是因为女朋友

脑白金业务成熟后,史玉柱淡出管理工作,整日无所事事。当时,他女朋友在玩盛大的游戏《传奇》,带着史玉柱一起玩。

两人身处异地:女友在西安,史玉柱在上海。两个人每天就在游戏里见。

玩着玩着,史玉柱的本性出来了,他是程序员出身,史玉柱开始用电脑知识钻游戏的空子,遭到盛大两度封号。

郁闷不已的史玉柱,想着能不能自己开发一款游戏陪女朋友玩。

这个时候,正好一支从盛大离开的团队在找投资,双方一拍即合。史玉柱投了2000万人民币,项目取名叫《征途》。古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史玉柱是开发游戏为红颜。

史玉柱在“征途之夜”上谈《征途》研发初衷

2,上一次当众流泪是在十七年前

陈国、刘伟、费拥军和程晨,被称为是史玉柱团队的“四个火枪手”。

2002年,陈国因为车祸不幸去世。那一阵子,史玉柱每天都精神恍惚,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来。

在那之后,史玉柱在公司里定了一个规矩:公司高管尤其是老巨人,只能买SUV(更安全)、上高速必须带司机、高管不坐在副驾驶。

3,有担当,不亏欠

全国人民都知道史玉柱登报还债的故事,但巨人美股私有化时有个故事,很多人不知道。

2013年11月,巨人以11.75美元的价格私有化。这一收购价,要远远高于其连续保持了52周的最高价格10.15美元。

为此,巨人承担了一笔巨大成本。

究其原因,其实是史玉柱算了一笔账:如果投资者从巨人上市那天起就买股票,并一直持有到巨人私有化。期间,算上历次分红,加上最后的私有化价格,刚好是当年巨人上市时的股票发行价。

史玉柱心里一直有个结:巨人上市时,刚好赶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没有能够让投资者赚到钱。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信任巨人的投资者不亏钱。


媒体报道史玉柱还债

4,首个穿“非正装”在纽交所敲钟的创业者

珠海创业时,史玉柱曾穿过西装、烫过头发。但在经历了失败低谷、东山再起之后,他的穿衣风格,就回归到了自在、不爱拘束的性格。

红衣白裤,是史玉柱自己选的幸运色。他觉得这样穿自在、显年轻。后来,他家人就按这风格给他买衣服。之后,史玉柱整个衣柜全是红衣白裤。


史玉柱曾在微博上晒衣柜,清一色红衣白裤

2007年11月,巨人网络登陆纽交所。纽交所也不得不为他破格:坚持红衣白裤休闲装的史玉柱,成为首个穿非正装在纽交所敲钟的创业者。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史玉柱受邀参加英国皇宫的晚宴。当时,每个人都被要求穿燕尾服。但史玉柱只有红衣白裤,最后,史玉柱就留在酒店房间里吃泡面。

扎克伯格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穿衣上,史玉柱整天穿这身幸运服也不用花时间。

5,车没油了,就把车也卖了

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珠海巨人已名存实亡。史玉柱败走珠海,准备到无锡开辟第二战场。

当时,众人坐着公司仅剩的一辆奔驰车,从珠海开往无锡。开到半路,车没油了。大家连买油的钱都没有,只好把那辆奔驰车卖了。

在这之前的1992年,史玉柱因为在珠海获得“科技进步奖”而有一辆白色奥迪A100轿车。那辆车因为有了年头不值钱,才得以保留下来,如今收藏在巨人博物馆。


史玉柱与珠海政府奖励的白色奥迪100轿车

6,不碰房地产,不再盖高楼

珠海巨人大厦失败后,史玉柱一不碰房地产,二不再盖高楼。

如今巨人总部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凯路988号,占地700亩,一期主建筑由曾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汤姆·梅恩设计。

园区最高只有5层,但很长。蜿蜒园区就像一条长龙,外界调侃:因为史玉柱不盖高楼了,团队就把楼横着盖。


巨人上海松江总部园区

7,每天睡觉前吃脑白金,吃了22年

外界传闻:当年,脑白金的启动与吕松涛有关。

其实,史玉柱与吕松涛只是早年因为安徽老乡关系认识。中华灵芝宝与史玉柱没有关系,脑白金从头到尾也与吕松涛没有关系。史玉柱启动脑白金项目的50万元,是找他老部下借的。


1998年史玉柱与脑白金团队在无锡开会

8,脑白金的营销方案是谁做的?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语因为过分家喻户晓,坊间冒出过很多营销公司和策划团队,标榜自己是脑白金的策划公司。但这些都是假的。

脑白金的创意、策划,一直是史玉柱自己团队做的。另外业内传:脑白金广告是叶茂中最初营销的杰作,这也属于误读。

而知名战略营销创意公司华与华,只参与过“黄金搭档”产品的业务,没有参与过脑白金业务。


史玉柱参加巨人30年活动,与脑白金老头老太广告墙合影

9,脑白金团队的房子飞了

凭借《征途》意外成功,巨人在纽交所上市,创下当时中国最大民营企业赴美募资纪录,还引发了一个连锁反应。

当时,巨人总部园区初步规划于2000年初,巨人还没有网络游戏业务。作为脑白金业务的总部,当时的园区建有几十栋宿舍楼,准备给脑白金骨干分房子。

但哪里料到,游戏业务半路杀出,脑白金团队的人不仅眼看着到手的房子飞了,连办公楼也不能用,一直待在上海徐汇区的金玉兰广场,待了好多年。直到巨人把在宜山路700号买的一栋办公楼腾出来,脑白金团队才用上了集团自己的办公楼。


2007年巨人网络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10,买私人飞机是因为烟瘾大

在上海虹桥机场坐摆渡车,时不时能看见一辆尾翼上喷着“巨人”字样的飞机。这是史玉柱的私人飞机。

但史玉柱买私人飞机的原因让人大跌眼镜:因为烟瘾大,听说私人飞机可以抽烟,他就买了。

史玉柱的确烟瘾大。做游戏那几年,每天烟不离手。他以前抽中南海,现在是电子烟。

史玉柱还有一架直升机。马云经常借用,可能马云用的次数比他自己用的还多。

11,对豪车无感、住所好大

史玉柱对车的指标是:空间大、乘坐舒适。前几年,他坐GMC保姆车;现在,他坐丰田考斯特中巴。

与喜欢车空间大一样,史玉柱也喜欢大房间、大空间,因为可以光脚走来走去,思考事情。

12,不爱用手机,不爱用微信

但微博都是他本人发的。


史玉柱在主题为“向前走”的巨人30年活动

13,孝顺

2018年12月,史玉柱去了一趟南极,把家人都带上了。

考虑到一路舟车劳顿,条件艰苦,他全程调用最好资源、做了细致的安排。他认为,南极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到一次的地方,希望与家人一起圆这个心愿。

14,爱喝茶

喜欢对着紫砂壶嘴,直接喝。

15,喜欢红酒

史玉柱在法国波尔多买了一个千年酒庄,叫:皮皮古堡。

这个酒庄产出的红酒,常年是法国总统府用酒,在波尔多一带曾获“红酒盲评”第三名,也被一些关注红酒的人誉为是“法国茅台”。

前两年,这个酒庄上了淘宝,常年不打折,为兴趣不为赚钱。

史玉柱在皮皮古堡酒庄葡萄园

16,买断国内外所有裸女题材的油画

史玉柱喜欢书画,收藏了很多名画。

实际上,史玉柱几乎买断了国内外所有具收藏价值的“裸女”题材油画。在收藏兴趣上,他也践行“聚焦”战略,即在一个细分品类做到极致,就掌握了话语权。

17,借钱原则

关于借钱,史玉柱有个原则:救急不救贫。借出去的钱要做好拿不回来的准备。以及真不得已要借,那就借一半。

不过,也有例外。

曾有个老部下找他借10万元周转,他全额借了,也做好了拿不回来的准备。但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老部下还钱了。他感到非常惊讶。如今,那位老下属也已身家过亿。

18,被腾讯抢单

2016年6月,腾讯以86亿美元天价,收购了芬兰移动游戏巨头Supercell,震惊全球。

其实在腾讯前,史玉柱通过马云与软银创始人、Supercell的大股东孙正义,一直在接洽对Supercell的收购。

早在2015年,史玉柱就多次赴Supercell芬兰总部,对Supercell的关注比马化腾团队早了一年多。但没想到,财大气粗的腾讯半道杀出,成功截胡。


史玉柱与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拼酒

19,看好奇虎360

2001年奇虎360在美股上市时,发行价是14.5美元。史玉柱与投资团队交流,提出依据当时360在国内PC端的用户渗透率,未来360会突破100美元。

为此,团队曾与奇虎360谈过投资,可惜没谈成。不到三年,360的股价突破100美元。

20,股市建议

2015年,国内资本市场迎来牛市。曾经历珠海巨人倒下的史玉柱,在当时向外界建议:即使在牛市,也不宜用杠杆。

这与他当年珠海经历有关,他认为:投资控制风险往往是第一位的,凡是搞投资,不能赌。早年他赌成功过,也赌失败过,现在的心得,是搞投资风险一定要控制住。

史玉柱认为,从事投资类的企业,负债率很关键。像珠海巨人大厦倒掉前期,巨人的负债率非常高。后来搞脑白金,负债率是零。

21,看好区块链

2017年,巨人网络以1.84亿元,投资区块链技术研发公司OKC,持股14%。但当时政策不明朗,随后上市公司把这块资产转让给了史玉柱旗下公司。

今年10月,区块链产业迎来重大突破,被国家视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将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在互联网金融技术、区块链等行业遭遇低谷时,史玉柱的投资布局能力曾遭业内质疑,认为他这些年投资眼光有失水准。

当年,史玉柱看好中国经济,重仓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并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时,一度被外界誉为“中国的巴菲特”。这些年,股神巴菲特本人也因错失不少高科技公司投资而备受质疑。

顶得住多大的诋毁就值得多大的荣誉,也许每一位价值投资者都要具备穿越周期的坚忍。

22,看好人工智能

巨人有一桩拖了三年的重组并购案。但外界只关注到其中的一波三折,很少有人注意到:Playtika这家公司的人工智能基因和积累。

这是一家具典型以色列属性的高科技公司,有非常高的技术壁垒。以色列是全球AI领域高地。通过对这家公司的收购,史玉柱在人工智能、国际化领域实现布局。

过去三年,这家公司业务每年保持超过20%的惊人增速。

23,忍痛放弃汽车并购机会

2000年初,凭借脑白金东山再起并通过投资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手握22亿银行股票的史玉柱,遇到了一个汽车企业并购的机会。

安徽一家车企,愿以非常低的价格出让部分股权。因为看好未来十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史玉柱非常想参与收购。

但这一想法,遭到巨人管理团队的极力劝阻,史玉柱不得不放弃。

放弃的原因是:这是一笔好生意。但巨人管理团队对汽车行业不熟悉。团队刚在脑白金和金融投资站稳脚跟,贸然进入汽车行业,风险不可控。

24,看好中国保险行业

参考西方国家成熟产业的发展路径,史玉柱很看好中国保险行业的未来。

2017年,巨人网络斥资3.6亿港币,投资万通保险亚洲公司,这属于公开信息。但有一个未公开消息是:史玉柱的投资团队曾与德国一个保险巨头谈过收购后者在中国的保险业务。

虽然此事最后因种种原因没能如愿,但能看出史玉柱对保险行业的未来具极高敏锐度与前瞻性布局。

25,热衷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是巨人网络上市公司三大核心板块之一。另两大核心板块,是互联网娱乐、互联网金融科技。

互联网医疗板块承载着史玉柱对的社会使命感。他曾在内部干部会议上讲过,国内医疗体系的改革需要民营企业的力量。民营企业在资本、大数据、技术、组织架构等领域,具有优势,能在促进医改中发挥重要积极作用。

曾有一家三甲医院探讨业务改革。史玉柱一听到消息,就去约院长面谈。院长见到他说:这事还只是早期探讨、八字还没一撇,没想到你直接过来了。

26,进入新能源产业

2014年,巨人集团进入新能源产业,巨人旗下有家新能源公司叫“绿巨人”(不属于巨人网络上市公司业务)。

绿巨人主要布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目前已有多个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投入运营。

这块业务主要致力于推动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更多体现巨人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投入。

27,远离官场、做阳光公司

史玉柱近期在公司内部给干部讲话时强调:巨人活了30年,不是最大的公司,不是最辉煌的公司,也不是最出名的公司,但是巨人,一定是非常阳光的公司。

30年来,巨人坚持守法经营,不偷税漏税,不跟官员勾结。

在珠海巨人后,史玉柱很少和官员打交道,支持反腐,坚持在阳光下办企业。他认为:未来巨人能否再活30年,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能否守住“阳光企业”的信条。

这些年史玉柱远离官场,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珠海巨人倒下的教训。

当年,珠海巨人大厦在地方政府鼓励下,不断加盖、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因为有过“死”了一次的经历,史玉柱在这方面比其他企业家有更深刻的认知。

28,想法一根筋

2009年12月,珠海政府邀请巨人网络回归珠海,在高新区海边给了巨人一块很好的地,用来建设巨人南方研发总部。

当时,恰逢巨人计划布局南方研发中心,与上海研发总部形成地域互补。但几年后,巨人发生战略调整,取消全国布局,把公司战略重心放在上海。

为此巨人与珠海方面商量,主动把地还给珠海政府。有当地从业者去看过珠海划给巨人的地,就在北边海边,拥有无敌海景,将来“深珠”规划的落脚处。

有人替巨人遗憾,认为巨人一根筋,有很多变通办法可以把这块寸土寸金的地留下来。但史玉柱坚持做“阳光企业、不占政府便宜”的理念。

29,只有一本自传是史玉柱授权

机场书店有那么多本史玉柱传记、书籍。但其中只有一本,是由史玉柱本人授权。

这本书叫《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全书以内容整合为主,收集了史玉柱各阶段的创业心得、产品、营销理念和实操经验。此外,其他所有打着史玉柱名号的书,都没经过史玉柱或巨人授权。

30,退休后又复出

2013年,史玉柱宣布退休,辞去公司CEO职位。外界以为他过上了闲云野鹤、游山玩水的生活。但其实,那几年史玉柱全在专研金融投资。

比如他投资了民生银行,跟民生银行全国大部分分行的行长、副行长都喝过酒,成为国内最了解民生业务的投资人之一。

史玉柱做事不做则以,一做就扎进去、做到极致。

专注网络游戏业务那几年,他晚上通宵玩游戏、修改游戏,白天则睡觉。近两年时间,几乎拒绝所有社交。

做脑白金期间,他和团队到村里头找老头老太聊天,去各大商场、药店,巡视货架的产品摆放是否符合操作标准。


史玉柱退休期间考察民生银行福建南安水头支行

2013年史玉柱宣布退休时,曾有一篇“神文”对史玉柱的面相做了分析,认为史玉柱属于“公鸡相”,性格好勇斗狠,退休只是休战期。

果不其然。仅隔3年,史玉柱就在2016年重出江湖了。未来某一天,如果史玉柱宣布想再度退休,大家也大可不必当真。

性格决定命运。89岁的处女座巴菲特还战斗在一线,57岁的处女座史玉柱应该也不会激流勇退。有理由相信:只要史玉柱还在折腾,巨人的未来会充满想象力。


独角兽清算开场?WeWork上市给所有公司敲响警钟

很多人可能已经看到了自9月以来围绕联合办公空间新贵WeWork IPO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

WeWork的估值,从在私人市场融资时的470亿美金,被“修正”到了100亿-150亿之间,跌了近2/3。并已确定将延迟到年底上市。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这个曾被奉为“天之骄子”、排名全美私人市场第二大估值的独角兽公司WeWork,今日突然陷入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呢?

国内的很多报道,我觉得都忽视了目前美国的大背景。其实本来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但因为此事还在不停地“变”,定稿太难,所以只有快速给大家写几个理解WeWork IPO的框架。

注意:是框架。也就是说,各种细节再怎么变化,基本逃不出以下这些坐标轴,并且可以用这些坐标轴去观察。

(一)

第一,公平地说,WeWork首先是“市场动荡”的牺牲品。

如果你了解美国的资本市场,今年在美国上市的几个独角兽公司,情况都不怎么好。

全球打车软件第一股Uber,也是突然在上市前夕降低估值目标:从最初的1200亿美金,降到了824亿。

而Lyft和Uber自上市到9月初,股价都已经跌去了1/3。包括Slack,9月初全部跌到最低点。

一周前,我和Fusion Fund的创始合伙人张璐通电话。她说:“典型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造成的估值下降啊。”

(资本过剩 → 资本助推 → 估值虚高 → IPO → 估值下降)

而经历了Lyft和Uber糟糕的IPO,现在投资人对这种“看似很有前景、但从未被证明(能赚钱)”的商业模式都如惊弓之鸟。

外加,WeWork前景未明——经济衰退可能带来的市场萎缩,以及它几近荒唐的公司治理,都在释放非常负面的信号。

自砍一半以上的估值上市,是聪明的做法。这样,至少可能还有一个更好的表现。

总结一句话:今年,是20年来美国首次公开募股的最大年份,但其中的多数公司都不赚钱。虽然,公司的早期盈利能力不代表它就能够在长期时间内跑赢大盘,但是2019年的市场,真的不那么有耐心了。

(二)

第二,WeWork的未来,与星巴克必有一战。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天下大乱的8月27日,WeWork还在不紧不慢地收购了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Spacious,它代表了美国正在兴起的一类模式。

简单讲:Spacious想把城市内的餐厅和酒吧,也变成联合办公空间。这里的逻辑是:酒吧和餐厅通常在白天会被闲置,而Spacious想把这些空间的白天利用起来,转卖给用户做临时办公场所。

它还有一个“按需即入座”的移动App。会员可以随时查看附近是否有座位/空间、座位/空间的忙碌程度、路线怎么走、可以用多久等等。非常像你手机里的共享单车App地图。目前,Spacious已经把纽约和旧金山两个城市里的25家餐厅,转变为工作空间。

有心人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想起了“闪座”(WeWork Go)。

今年年初,WeWork在中国几乎所有办公楼宇,都推出了一个按小时租用桌面的服务——“闪座”,售价为每小时15-45元不等。它的应用场景,其实针对的是两类人:

第一,不是WeWork会员,但不想去噪杂的咖啡馆工作;
第二,是WeWork会员,但跑去了其它城市或是离自己在WeWork的办公室较远,需要一个临时办公场所。

闪座和Spacious都提供了更为短期和灵活的办公空间,打的其实都是星巴克。

换句话说:如果WeWork有能力把业务迅速铺成一个全球性“网络”,那么有关它的愿景可能所有人都猜错:不是简单的全球联合办公楼宇,而是全球的“桌面Job Desk”市场。

包括曾经被看好、但实际上只占到了WeWork总收入不到3%的“Powered by We”业务,也是一个逻辑。

(三)

第三,WeWork创始人亚当.纽曼的心有多大?

通常来讲,创始人的“心”最好不要去猜,因为你猜不到。企业家其实是“来处”最为复杂的一种职业,他们个人干一件事情的驱动力,经常性千奇百怪。让你很是吃惊。

比如说,做了Spotify的丹尼尔·埃克。

他做Spotify,不是因为单纯地想做一个“全球最好用的音乐工具”,而是,他想让因为非法下载和CD销售崩溃遭受重创的全球100多万名歌手能够靠自己的作品生活。

有一次,Fast Company的记者问他:“多数人(因此)把你描述成‘好人’,这对你来说重要吗?”

丹尼尔话锋一转,说道:甘地、耶稣和约翰·列侬。这些人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都被谋杀了。

只是一个不相干的例子,说明丹尼尔曾经想问题想得很深。

9月10日,Intelligencer也刊发了一篇有关纽曼的文章,里面的细节让人大开眼界。

我给大家随便摘取几段:

1,2018年纽曼在一个公司活动中说:“世界上有1.5亿孤儿。我们公司想解决这个问题,并给他们一个新的家:WeWork Family。”

2,WeWork在美国其实有三个业务:联合办公空间WeWork、幼儿园WeGrow,以及在金融区提供自带家具的公寓租赁WeLive。当纽曼提到WeLive时,他说:“这是解决全球孤独和自杀增加的一种方式,以确保‘没有人会感到孤独’。”

3,他还认为,WeWork的“规模”可以使其能够帮助解决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问题,比如难民危机。他说:“我需要拿到我能够拿到的最大估值。这样,当各国开战的时候,我希望他们来找我。”

(补充一下:纽曼出生于以色列,童年艰难。7岁时父母离婚,22岁前居住在13个不同的家里。曾经在以色列海军服役5年)

可想而知:想法如此“大”的一个人,遇到同样想法如此“大”的孙正义,将产生怎样的干柴烈火。

2017年,孙正义和纽曼第一次见面。

这个时候,软银刚刚组建愿景基金,并已经用“闪电战术”对Uber、Slack等其他几十家公司进行巨额赌注,在硅谷声名鹊起。所谓“闪电战术”是指:让公司尽可能快地抢占市场规模,而不要担心利润。

那一天,孙正义对纽曼说了一句话,他说:

“In a fight, being crazy is better than being smart — and that WeWork wasn’t being “crazy enough.””

“在战斗中,疯狂比聪明更好。”

孙正义觉得WeWork还不够“疯狂”,他认为WeWork的估值可以值“几千亿美金”。

随后,孙正义向WeWork注资44亿。但前提是:WeWork不能仅仅是一个租借办公桌给独立会计师和小公司的生意。他告诉纽曼,让WeWork“比原来计划的大10倍”。

软银希望WeWork既快又大。纽曼做到了。

成立9年时间,WeWork取得的成就令人咋舌:

在全球已经涉足29个国家,111个城市,总共528个WeWork大楼。而且,计划立即进入另外44个城市,最终定位全球280个城市。WeWork在2018年的收入是18亿美元,但仅仅在2019年的前六个月就达到了15亿。

不过这种增长,需要钱。WeWork的亏损也相当可怕。

(四)

第四,我们反过来看,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是WeWork的未来?

需要注意的是:WeWork坚持认为,如果它越大,它最终创造的利润也就越大。

它在招股说明书中这样写:

“我们在一个特定城市战略性地聚集地点越多,我们的社区就越大,越有活力,这种集群效应,可以提高我们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使我们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推动我们全球平台的货币化程度更高。”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比如说:我在美国用WeWork,回国后租赁办公室,基本我不会考虑其它品牌,因为WeWork所有的软硬件“系统”,我都很熟悉了。

另外,WeWork会员如果租赁公寓服务WeLive,可以享受折扣。其实,我很早就查过WeLive是否在湾区有楼,很遗憾,它目前只在纽约有。

这其实也进一步说明了:假设资本是无限充沛的情况,那么,WeWork会是受益方。

换句话说,也可以这样理解:WeWork的愿景,其实需要WeWork变得更大。这意味着:为了现金表现更好而放慢增长,实际上可能使WeWork更加无法实现。

(五)

第五,那么,WeWork什么时候才能够赚钱呢?

我们来看一下WeWork招股说明书里的两张图。

第一张,是WeWork的成长速度图。

第二张,是WeWork给出的收支平衡结构图:

结合这两张图可以知道:

第一,平均一个楼,WeWork需要12个月时间来实现收支平衡。

第二,528-425+425/2=315。也就是说:有超过300个工作站,即WeWork有超过50%的工作站,目前,是位于第二张图的亏损部分。

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WeWork的支出,几乎是它收入的两倍。并且,如果它停止扩张(营销费用同时下降),似乎它收支的差距就会迅速缩小。

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WeWork的财务情况不是这样呈现的。

Business Insider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我把它的观点翻译如下,请大家仔细看:

第一,像任何优秀的IPO选手,WeWork的收入随时间推移而增长。如下图蓝色部分。

这里,一般来说,只要公司的亏损随时间下降,或是在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下降,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家公司正在对其业务进行投资,并且未来可能“获利”。

但在上图里,WeWork的净亏损(红色部分),随时间推移而增长。并且,调整后的EBITDA(绿色部分,为净亏损扣除奖励高管的股票补偿费用后的数字),也随时间推移而增长。

此外,WeWork的损失在其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也没有随时间下降。如下图:

其净亏损(蓝色)在收入中所占百分比,和净亏损扣除非现金项目后(红色)在收入中所占百分比,没有明显的规律。

此外,WeWork的现金流也没有明显规律:头两年为正;最近,则是负的。

2016:176,905美元至84,027美元
2017:$ 243,992 … $ 1,590,777
2018:-$ 176,729 …-$ 7,177

WeWork在其招股说明书称:“尽管我们不认为长期看净亏损占收入的百分比会增加,但我们的净亏损占收入的百分比可能会在短期内增加,并将继续绝对增长。”

换句话说:WeWork似乎认为它仍然是一家非常早期的公司,因此这些损失,都只是它长期计划的一部分。

这呼应了它对市场规模的预想,WeWork在其招股说明书中称:

(我们)在美国的可寻址市场机会为9450亿美元,在全球为1.6万亿美元。而目前,才实现了全球总机会的0.2%,以及潜在市场十大城市中的0.6%的机会。

根据桑福德C.伯恩斯坦的分析师克里斯.莱恩的预测:

WeWork需要在未来4年内有72亿美元,才能够把现金流转正。而如果在2022年之前出现经济衰退,那么它所需要的钱,将提升到98亿美元。

(六)

第六,软银和WeWork的关系。

上文Business Insider的分析,其实已经看到了:

WeWork的业务在增长,但没有利润,且现金流不总为正。并且,它的亏损也没有明显下降趋势。加上未来WeWork要提前支付给房东的租金,如果WeWork不打算IPO筹钱,这项业务甚至可能都无法持续。

而这里,有一个故事是:WeWork实际上并没有拿到市场膨胀期时软银承诺的160亿美金。(换句话说:WeWork的现金流整整少了140亿美金)

转折点,发生在去年的圣诞节之前。

当时,孙正义给纽曼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投资WeWork 160亿并成为其大股东的计划,泡汤。

原因是:股票市场下跌,愿景基金的LP们包括沙特阿拉伯,对投资更多房产项目犹豫不决。

而作为替代性的一种解决性方案:今年1月,软银用自己的钱而不是愿景基金的钱,向WeWork投资了20亿美金。

其中的10亿,买新股,另外10亿,买老股。这个时候,软银给WeWork的估值是470亿。

而市场的情况,显然是更差了。

当WeWork在8月公布招股说明书,其糟糕的公司治理问题透明化,随即触发大动荡。

WeWork和软银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

一方面,如果WeWork以难堪的估值上市,将直接影响孙正义募集第二支愿景基金的能力。软银已经启动第二支基金的募集,规模为1080亿美金。

这也正是软银希望WeWork把上市时间推迟到2020年的原因。

但是恐怕,WeWork别无选择只能上市募资。

因为根据WeWork的招股说明书:如果它要拿到60亿美金的债务融资,它就必须能在IPO中募到30亿美金。

恐怕,孙正义无法再给出数十亿美金,来消除这60亿债务融资的IPO激励。

之后,软银传出了以下消息:

将在WeWork上市之后,用7.5亿美金购买其将出售的25%的股票。这也意味着:软银在WeWork项目中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10亿美金。

(七)

第七,我想把美国著名博客《战略》的作者Ben Thompson最近的一个观点介绍给大家:他把WeWork和亚马逊的AWS进行了比较。

本质上,这两个业务都是有关管理他人硬件商品的业务。

而AWS为它客户创造的价值如下:

对于刚成立的公司:可以免费、即时地访问整个服务器;

对于成长型公司:不需再提前数月或数年部署服务器,而是可以在需要时才付钱,从而剩下大量时间和资金。

对于大公司:不再需要具备管理服务器安装的能力,而是可以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这些事外包给云服务商。

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AWS都是把客户的服务器成本,从“资本投资”变成了一个“可变”成本。

而客户获得的好处,其实不是省钱,而是增加了“灵活性”和“可选性”。

Ben指出:从广义的角度讲,WeWork的牛市案例,就是AWS。

因为对企业来说,没什么成本比“房地产”更为固定,而WeWork,把客户的房产成本,转变为了客户的“可变成本”。

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大致反映了公有云,如下:

对刚成立的创业公司:可以即时访问设备齐全的办公空间,只需支付一、两张桌子的钱。然后,根据公司成长情况,慢慢增加。

对成长型公司:不需提前几个月或几年进行大规模扩建,而是在需要时,为更多空间支付钱。

对大公司:不再需要在全世界内都拥有房产能力。而是,可以随时就扩展到一个新地区,风险要远远低于以前。

同样很像公有云,WeWork业务的驱动力是“灵活性”和“可选性”,而不一定是价格。

这也是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从商业模式上看,AWS和WeWork完全不能比较,前者是软件,后者是物理产品,所产生的成本不同。但是WeWork在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它为各种规模的公司提供真正的价值,并且做了很多正确的事,包括“灵活性”,包括社区。

这一点,即便是在一个熊市,也要指出来。

(八)最后

篇幅关系,我没有罗列WeWork糟糕的公司治理问题,这些都是事实性信息,大家一搜就能知道。需要注意的是:这也确实是引发投资者怀疑、导致WeWork估值大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WeWork已经自我纠正了绝大部分公司治理问题,包括限制纽曼的权力。

但是有三个地方,我仍想提醒大家注意:

第一,为什么WeWork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难道曾经过剩的资本,没有为“缺乏问责制”和“滥用职权”提供了空间吗?

第二,这几乎是近年来美国市场上第一个因为市场力量倒逼、致使创始人权力被削减的案例。或许,也标志着以软银为代表的愿为创始人提供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的时代的终结。

第三,WeWork实际上是“市场”开始发挥作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案例。市场正在找WeWork的实际价格,而不是软银所说的那个。

独角兽清算正式开场。并也将一起警示,中国的公司。

并且实际上当清算开始发生,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就像刚刚两小时前的消息:软银可能将通过董事会罢免WeWork创始人亚当.纽曼,因为软银不希望WeWork上市而导致其投资业绩减计。

WeWork凭什么值1000亿美金?

联合办公项目“WeWork中国”前两周宣布了一笔融资:5亿美金,软银、淡马锡、弘毅资本等投资。不过,如果从全球图景看,也是在几周前,去年底投资了WeWork 44亿美金一举把WeWork的估值推到200亿美金的软银愿景基金负责人Rajeev Misra说:

他预测:WeWork的估值未来几年内会达到1000亿美金。

Uber排名目前美国最有价值私人公司的翘首,估值约在620亿美金左右;接下来是Airbnb,估值310亿;SpaceX排名第三,估值接近250亿。而如果WeWork真能在某个时间点达到1000亿,也将把美国获风投支持的私人公司估值推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围绕着WeWork,其实始终有很多质疑。

包括这就是一个转手倒卖的房产公司,低价租地,然后高价租给客户。历史上有一个上市公司叫IWG,专门做这个生意,办公设计和WeWork完全没法比,但是来看一下相关数字:IWG目前市值也就在41亿美金左右(包括债务,收入的七倍),凭什么软银给WeWork这么高估值呢?

WeWork是软银掌门人孙正义
最喜欢的项目之一

一种说法是:WeWork将主导全球办公市场的重塑。换句话说:会对现有行业产生“破坏性冲击”。再一针见血点说:WeWork最有破坏力的地方,其实是它允许一个月一个月地续租。比如像我这样中美两地跑的人,如果不要求它在我回国时把我的工位转到WeWork上海,我就可以随时结账走人了,没有期限捆绑。而WeWork的投资人相信:长远看,人类的办公空间会放弃长期租赁模式,改用WeWork模式。

位于美国加州圣荷西市中心的WeWork

正好我在WeWork美国位于圣荷西市中心的办公楼租了一个桌子,和大家说一下我看到的WeWork和我搜索到的相关信息。

空间即服务

首先来晒下我的成本和收益。

今年5月,我在WeWork租了一个固定桌子,带抽屉的那种:$450/月(现在已经涨到$475),加上$125/月的停车费,月成本$600不到,但是能够享受的服务包括:

免费打印、一个固定邮寄地址、会议室(这个需要另外付费)、免费咖啡、免费微波炉、免费冰箱、免费健身房、免费游戏室等。工作到脑子痴呆的时候,可以下楼玩投篮游戏或其它游戏。

其实单单就健身服务,好一点的美国健身俱乐部Bay Club,一个月要好几百美金,而24Hour Fitness虽然便宜,但要来回开车折腾,也很麻烦。哪有像长在办公室的楼下好呢?

我经常玩投篮游戏

WeWork的口号是“空间即服务”,沿用了IT界“软件即服务”(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概念。言下之意:客户可以根据需求向它定购服务,无需自身维护。除了刚才说的那些,WeWork的App里还有很多办公软件,比如Slack(5折)、微软Office(7.5折)等等,因为是WeWork统一拿的折扣,会员都能享受到不小的优惠。

公平地说,这个价格很实惠。即便按照WeWork说法:目前它全球办公楼入租率达到了84%,但我看到的情况:大部分时间,这些座位上的人都不在,很多是在外面跑业务,或者按照当日对时间的规划,直接在家里工作了。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即便你一周几天不去办公室,也不会心生愧疚的价格。

会员数疯狂增长

于是,我就好奇起它的会员增长情况来:

情况有点吓人:2017年5月的时候,会员数在12万左右,今年2月,扩张到了20万。也就是说:9个月里增长了54%。而WeWork自己刚刚披露的数据:

截至今年6月,共有会员数26.8万,是去年同期的一倍还要多。目前全球287个办公楼,入租率84%,一年前是78%。我之前听说WeWork的人就是在忙着抢地,现在想来也不奇怪了。

WeWork全球会员增长情况

但企业客户占比情况怎么样呢?

因为自由职业者其实是很可怕的一群人,他们可以工作的地方很多,而且一到需要控制成本的时候,他们就会离开,转而在家或咖啡馆工作,所以企业级客户很关键。

据WeWork披露的数据:千人以上雇员的机构员工,目前占它会员数的25%(去年同期是17%)。也就是说:大公司员工比例已经达到1/4。事实上,包括像亚马逊、摩根士丹利、Facebook、IBM、星巴克、微软、百事可乐等都已经部分转向联合办公空间,租赁WeWork整个楼层或建筑,以满足迅速为团队提供办公场地的需求。

这一点,WeWork的投资者可谓功不可没。一个八卦是:据说去年软银投资WeWork时,愿景基金内部也有高管反对,认为估值太高,但是孙正义很喜欢这个项目,宣称会用一切资源包括软银旗下投资组合公司去帮它快速扩张,让他们都去租赁WeWork的办公空间。

现在日本东京的WeWork办公楼,超过1/4的桌子,就被软银旗下的投资组合公司承包着,包括雅虎日本的团队(软银有43%的股份)、Uber(软银有15%的股份)等等,而软银自己,也正在考虑把总部搬到WeWork里去。

从成本节约的角度,WeWork大概能够帮企业客户节省25%-50%的运营费用。这是WeWork自己透露的数据。

这其实是个数据公司

现在,最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很多人都知道:星巴克对选址很有讲究,这是基于它必须快速拿地的一个能力要求。而WeWork也在疯狂拿地,这种计算建筑物位置的计算方法,就被它放大到了极致。

WeWork创始人亚当.诺伊曼经常把自己公司类比为是Uber或者Airbnb。他认为:这三者估值的飙升,前提其实都一样,都是因为背后的技术平台,而不是因为出租车行业或酒店业或传统办公楼业。

首先,WeWork利用目标邻里的业务组成数据,来解决选址的瓶颈问题。他们与位置数据商合作,基于周围是否有咖啡店、购物大厦、餐馆、酒吧、酒店和健身房等设施和商业地点或和这些设施和商业地点相距多远来审核。

而在一个新地点被审查后,最快4个月内,它就可以接受租户(平均值是9个月,运营效率很高)。而一旦开始建,它的技术优势又发挥作用了,目的是提高收入。

有心的人可能注意到了:近两年WeWork在疯狂收购,大概做了20多笔收购交易,而自从软银给了它44亿美金后,收购频率就更加激进了,去年底他们还收购了美国著名线下聚会网站Meetup。

这是为增益它的社交功能。一帮创业者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很大一个可能是:社交。在WeWork大厅里,其实经常有很多活动、事件和演讲,但因为我对这些不感兴趣,我会被这种能量感染,但真正的诉求不多,所以社交这块略过不谈。回到问题本身:那么,WeWork收购来的这么多团队都到哪里去了呢?

2015年8月和2017年6月,它收购了Case和FieldLens,这两个公司的人,后来变成了WeWork的物理产品团队。被收购前,Case是建筑行业的技术咨询,专门从事信息建模(BIM),会扫描建筑物并把它显示在3D中,然后快速提供项目完成需要的时间和预算;而FieldLens做了一个平台,专供建筑业的相关者在上面实时交流和进行流程管理。

所以一旦WeWork拿到地,第一件事就是进行3D扫描,并绘制空间。而为效率最大化,他们还使用了机器学习,创建了一个神经网络,以决定要造多少个会议室。据说测试后,这个程序比人类设计者估计的准确度,要高上40%。

所以WeWork一直吹嘘,他们在两件事上积累了大量数据:一是什么是好的办公地点;二是,怎么优化室内空间。而随时间推移,这两方面数据也越来越强悍WeWork说:去年9月,这一数据能力已经帮他们在新增加一张桌子时,比一年前的成本节省又提高了33%,这个省钱程度,随着它数据能力的提高还能不断优化。这真的不是一个房地产公司可以具备的优势。也就哗啦啦地,把一堆做联合办公模式的团队给比下去了。

亏损和风险对冲

今年二季度,WeWork的收入是4.22亿美金,年增长113%,超过任何一个季度增长。基于此,它今年的收入预计会在18亿美金左右。

它还披露了一些数字,说明如果没有把钱砸在快速扩张上,WeWork已经越来越有利润——2018上半年2.02亿美金,去年同期是9500万美元。但是因为要快速拿地扩张,它的亏损很严重,今年上半年收入7.64亿美金,净亏损达到了7.23亿美金,比去年同年亏损更大。

所以除了对WeWork估值是否过高的质疑以外,市场上还有一种质疑是:WeWork这样的亏损和它全球各地“旋风般”拿地的方式。因为怎么能够不慌呢?IWG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事。

2000年IWG上市后,随即遭遇互联网泡沫崩盘,公司客户纷纷裁员撤离等,情况一塌糊涂,IWG前期支付出去拿地的钱都没法回笼,搞到最后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换句话说:WeWork的最大风险,就是经济衰退。而为此,WeWork已经做了很多防御性战略,包括:

1,重组激励机制:向能够招来时间长达一年或更久的会员的经纪人倾斜。

2,增加企业客户占比;

3,把自己数据优势作为服务,向大公司提供咨询和管理,这个东西叫“Powered by We”;

4,从租赁转向共同管理式交易。在这种案例里,房东可能会和WeWork一起支付装修及建办公室的成本,然后/或5:5瓜分会员利润。比如在印度,WeWork就是近100%在采用这种策略。

5,直接买房产。比如和Rhône Group一起成立了一个房产投资基金,耗资8.5亿美金,拿下了纽约罗德与泰勒百货大楼,他们还在看大楼交易。

我想请大家特别注意的,是上面第三个。

前两天我和国内朋友讨论:WeWork在中国月租金3000多人民币的定价,是否有竞争优势?因为国内有很多竞争对手,可以提供很低的价格。但是转念一想,这些也许都不是WeWork整体格局最关键的问题。

WeWork可以继续扮演它对“空间”行业非常具破坏性的角色,但是注意看它上面防御战略的第3点。

去年年底,WeWork突然说:他们有一个新产品叫“Powered by We”,可以向大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包括利用他数据优势,帮大公司客户找合适的新办公楼物理位置和建筑物,以及室内设计优化等。

还记得吗?亚马逊的AWS云最早也在亚马逊公司内部自己用,之后一不小心,做成了一个很大生意,WeWork大概也可以和亚马逊一样。

而现在亚马逊的产品线里,哪一块业务的利润率最高?云。其实对WeWork也一样,它产品线上哪一个利润率最高、最不可被复制,而且抗风险性最强呢?毫无疑问,就是“Powered by We”了。WeWork推出这个新产品的时间是去年底,可以预见:这个业务会在WeWork业务中越来越重要。

所以市场上的很多类似联合办公的项目,再说自己就是WeWork模式的时候,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Airbnb到底是如何“发家”的?

Airbnb 今年的 “Guest Arrivals”刚刚被预估为有望超过 1 亿。你不禁好奇:这个最早叫 Airbed & Breakfast 的网站是如何从在旧金山只有三张气垫床的阁楼发迹,并快速扩张到世界各地?它“增长奥秘”到底是什么?

来自 Growthhackers 的一个解析,以下是硅发布翻译简写。

起源

2007 年,旧金山两位设计师 Brian Chesky 和 Joe Gebbia 因为没钱交房租,决定把房子装修后出租一小部分。当时,Gebbiab 觉得不需张扬,就没在分类广告网站 Craigslist 上发广告,而商业直觉告诉他们:“自己建个网站”可能更好。

Airbnb 联合创始人 Brian Chesky

当时,旧金山正在办研讨会,酒店里全是人,很多人找不到住宿,两人就把房间照片上传到网站并声明:任何预定租客都可以有 3 个充气床垫和精心准备的早餐。

很快,第一批客人到来——3 位租客,每人 80 美金;一周后,世界各地电邮飞来询问:是否提供其它城市的房间租赁?

Gebbia 说:次年春天,他们就找来曾经的租客、工程师 Nathan Blecharczyk 帮助完善网站,希望能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前发布官网第一版,以在另一个“酒店短缺期”大挣一笔。

初露锋芒       

时间推进到 2008 年夏,两人非常缺钱,他们想了个法子:购入大量麦片和精心设计的总统竞选主题包装盒,秋天大选时,推出“奥巴马版”和“麦凯恩版”麦片,以 40 美金一盒兜售,居然各售出 500 多盒,共为创业项目筹了 3 万美元。

但缺钱问题仍在,最艰难时,两人靠吃剩下的“麦凯恩”麦片过活(“奥巴马”版的卖完了),不过没有持续太久,2009 年春,他们与硅谷教父 Paul Graham 共进晚餐,后者觉得这想法很有投资潜力,但提出顾虑:“过于疯狂,人们会接受这样的‘共享方式’吗?换作是我,我不会。”

但 Airbed & Breakfast 还是加入了 YC 冬季班并融资 2 万,他们把公司名改为 Airbnb,不久后,红杉和 Y Ventures 在种子轮注资 60 万。但不是每个人都欣赏 Airbnb 商业模式,纽约投资界名人 Union Square Ventures 的 Fred Wilson 就公开拒绝。

Wilson 后来承认这是“决策失误”(该机构办公室至今还留有一盒“奥巴马版”麦片以作警示),他解释:其实不是对 Airbnb 商业模式有顾虑,而是他想不明白:两个仅仅是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毕业的设计师,即便招来在工程界名声不错的 Blecharczyk,但三个“臭皮匠”怎能撑起一家公司呢?

Chesky 说:在硅谷,其实很难判断一个公司是否有潜力:“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只是表面功夫(指官网”设计“)做得好。“然而,正是创始人的“设计”背景让 Airbnb 面对创业初期难题时选择了最具创新精神、但最出乎意料的解决方案——“总统竞选”麦片,而这类创新催生出了它的增长策略。

借力 Craigslist        

我们尚不清楚 Airbnb 增长策略中哪条最为关键,但有证据表明:早在 2010 年, Airbnb 就开始利用 Craigslist 平台实现增长。

创建初,Airbnb 本想与有不少虚假信息的平台如 Craigslist 相区分,但 Craigslist 有一点是它无法逾越的,那就是——庞大用户基数。

Airbnb 市场调查和实战经验证明:订购标准酒店外的住宿时,这是个无可挑剔且强有力竞争对手。换句话说,它霸占了 Airbnb 目标市场。为挺进这个市场,Airbnb 允许平台上房东发房源时可同时自动在 Craigslist 发房源,这不触犯 Craigslist 规定,而在企业家、作家 Andrew Chen 看来:这个举措“简单而致命”。

需提及这个策略中关键点:Craigslist 保存信息列表方式是用单独 URL,而非 Cookie。Airbnb 编写了一个程序对其访问、获取独立 URL、填写表单,然后将 URL 发给用户发布,如下图。

但这仅仅是开始。机器程序要填写大量表单,其中最简单的是 Craigslist 分类项,“地区项”则是不小挑战,因为有好几百个可选,二级选项就更复杂,如湾区有 6 个二级地区项,但缅因州只有 1 个。

这意味:机器程序必须访问 Craigslist 每个选单,且从中获取名字和区域代码。更麻烦的是:Craigslist 还会发送大量匿名邮件,机器程序须将此功能关闭,并将发邮地址置换为 Airbnb 中地址。为保证信息能在标准 Craigslist 报价中脱颖而出,还必须考虑支持 limited HTML。

就如 Andrew Chen 所说: Airbnb 与 Craigslist “嫁接”后优势巨大,不仅可通过后者访问大量潜在用户,且因其房源优于 Craigslist 房源——更具个性化、描述和照片更清晰,大量 Craigslist 用户去 Airbnb 找度假屋。

而一旦这些用户跳到 Airbnb,下次租房时就更可能跳过 Craigslist 直接从 Airbnb 预定。这也形成正循环:那些在 Airbnb 上展示房源的人赚了更多钱,也就让他们更倾向用 Airbnb 其他服务。

挖 Craigslist 墙脚

第一次“嫁接 Craigslist” 让 Airbnb 获得流量增长,但同时它也看到了另一种”嫁接“方式,即借力 Craigslist 用户,让他们先在 Airbnb 上发房源。度假屋租赁部门工作的 Dave Gooden 在 2009 年底就开始研究 Airbnb 的神奇增长,以下是他解释:

他曾在 Craigslist 发布两个“诱饵”房源,勾选了“匿名邮箱”功能,并清楚说明不想被其他平台打扰。不到 2 小时,他收到一封“年轻女士”邮件,声称很喜欢他房源,希望他能去 Airbnb 平台发布。

他说:这封邮件足以证明——“Airbnb/Craigslist 垃圾邮件理论”证据充分。不过,他还需确认这封电邮是不是来自 Airbnb 热心用户。

于是他建了一个网站,用 Craiglist 邮箱获取和群发技术来发现有假期租赁需求的用户,结果引来 1000+ 名房主登陆,在上面发布房源。然后,他又把其中一条转发到 Craiglist 上,不到一天时间,他就收到如下邮件:

过了一周,他又编了 2 条房源信息,然后又收到 2 封邮件;再过一周,又试了一次,再收到 2 封邮件。Gooden 解释:尽管这个“墙角”挖得不高明,甚至比不上第一种“嫁接”方式,但这种做法的确让 Airbnb 几乎不费力就实现了流量快速增长。

完美起步,再不断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从最初 3 名租客开始,Gebbia 和 Chesky 就陆续收到各地邮件询问,而 Gebbia 解释 Airbnb 做法是:“让用户告诉我们需求,我们再设法去满足。”

实际上,Airbnb 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此——无论 VC 如何考虑——用户与 Airbnb 就是“供给”双方。最明显一点,体现在“照片展示”上。2009 年夏,正值公司找新办公空间,Chesky 在 Airbnb 列表上浏览服务原始数据,发现纽约业绩平平,于是与 Gebbia 飞往纽约,亲自前往房源地查看。

结果发现:纽约房东发布房源时没有下太大功夫,“只是拿手机随便拍 2 张,和发布在 Craigslist 上图片一样粗糙。照片没反映真实房源情况,难怪订单少!”

他们解决方案非常不“高科技”,但行之有效——这时,很多其它创业公司也许会给房东发邮件,耐心教他们如何拍出美观而专业的照片,并设置审核,但他们 TM 才不关心这些,他们另辟蹊径,租了台 5000 美元的相机,挨家挨户给纽约房东拍照。

这个举动让纽约预定量翻了 2-3 倍,月底时在纽约总收入翻了一倍。他们在巴黎、伦敦、迈阿密、温哥华如法炮制,业绩见长。该举动还直接促成 2010 年 Airbnb 摄影项目发布——房东可自行聘请专业摄影师给房源拍照。

即便最开始只有 20 名专业摄影师与 Airbnb 对接,项目仍如火如荼。这里——摄影项目增加支出让 Airbnb 现金流吃紧,但创始人认为:长远看,项目对”订单数量“和“收入增长”都有裨益。

Airbnb 每月从每个房东那平均赚 1025 美元,足以补贴摄影师支出。由此看,项目划算。2012 年止,项目共对接超过 2000 名自由摄影师,横跨六个大洲,共参与超过 13000 个房源摄影。

Chesky 解释:“公司有一个完美起步,然后,我们回过头去改善产品。这是我们一直成功的原因。”

当然,他的回答不仅针对摄影项目,Airbnb 对”个性化“用户关心的品质和价值极其注重,并总想方设法通过软件工程实现。

冲击成熟(或者说“停滞”的)市场

当 Chesky 和 Gebbia 第一次出租阁楼并提供早餐时,他们承诺的不仅仅是提供住宿——随着 Airbnb 逐渐壮大,它不变的核心价值依然是“用户体验”,而正是这种超越“仅仅提供住宿”的理念,让它切入已经成熟的房屋短租市场。

当然,Airbnb 另一优势是价格相对便宜——与旅馆比,其房源价格普遍便宜 30%-80%。但为与酒店业正面竞争,这还不够,提供“不仅限于更好用户体验”的价值也不够。2008 年,TechCrunch 一篇分析 Airbnb 的文章指出了房东与房客的”信任问题”。

先提一句:实际上 Airbnb 上职业摄影师的贡献举足轻重,不只让房源照片看上去光鲜专业,更重要的是,还实地验证了房源“真实性”。而为增加照片传播,Airbnb 在 2011 年夏发布“社交关系”功能,允许用户在 Facebook 上发布房源照片和链接。这个功能还能显示朋友和房东共同社交关系,同时允许用户据自身特性和喜好“搜寻”关联房源,如找和自己是校友的房东。当然,这项功能也可随时关闭,或只对熟人可见。

2011 年 Airbnb 发布该功能时,Chesky 说:目前用户里已有 16,516,967 对“关系”——这个数字还在不停增长。2012 年夏,Airbnb 更新“心愿单”功能(Wish Lists ),一个月后,45% 用户使用了此功能,共创建超过 100 万清单。

其实几年前 Airbnb 就有类似功能,可保存浏览过的房源,但 Airbnb 还想搞清楚——“心愿单”功能是否有助总预定量增长和优化?团队由此改进了一个细节,将房源照片上原“星星”标记,改成——“爱心”标记,而仅仅是这个细微改动,就带来 30% 的预定量增长。Gebbia 说:“爱心”,暗示着某些潜在客户的需求。

这个潜在需求,象征着超越功利的鼓励和渴望,清单不仅仅是个推荐搜索工具。发布“心愿单”功能时,Gebbia 对设计师说:“搜索功能当然首要,但如果你不知要去哪怎么办?”——通过更换标识,引导用户建立“心愿单”,目的是让他们产生渴望。

“心愿单”可以促成用户合作与分享,更重要的是:激活内心渴望,让他们更倾向找潜在的 Airbnb 房源,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内心需求,他们浏览 Airbnb 时不仅仅是在选住宿,也可能是为摆脱无聊工作或糟糕天气时的一种消遣。

用户可能出于暂时逃避现实而想找稀奇古怪的房源去保存创建“好想去住蒙古包和城堡”这样的清单,并不时点开浏览。最终和 Airbnb “社交关系”功能一样,“心愿单”让其更具差异性,超越了一个“仅用于寻找住宿”的应用,并拓展了 Airbnb 的探索属性。

早期争议

“社交功能”亮相的同年夏天,Airbnb 在 B 轮融资中从 A16z、Digital Sky Technologies、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Ashton Kutcher 和 CrunchFund 处融到 1.12 亿美元,并让 Ashton Kutcher 加入咨询委员会。

6 月 22 日即融资后第 3 天,Airbnb 估值已超过十亿美元进入“独角兽”俱乐部,但与此同时,一名 Airbnb 用户房屋被洗劫一空。TechCrunch 记者 Michael Arrington 首次报道称,尚不清楚 Airbnb 是否拒绝帮助这名叫 EJ 的用户解决问题。

为此 Airbnb 赶紧发邮给 TechCrunch 纠正他们说辞,以下内容更新在了文章最后。

  • 我们已协助调查人员调查,并拘留了一名嫌疑人。
  • 我们从事件发生开始一直与屋主合作,并为她提供帮助以使他(和所有人)满意。如果你读过博客贴文,就能看到她提过这点。
  • 实际上我们为用户提供了全套常见安全问题解答。点击此处查看:http://www.airbnb.com/safety。 

当日 TechCrunch 文章发表,Chesky 也贡献了一篇题为《关于安全性: Airbnb 的建议》文章,声称:除这些改进,公司承诺将客服人员数量增加一倍,并建立信任与安全部门、成立屋主培训中心、为房东提供安全提示,设计加强版用户信息验证,保证房东和租客在预定前有充分交流且给屋主提供保险选项(尽管保险选项的具体细节起初不清楚)。

在 EJ 首次发文和 Arrington 报道后,媒体对 Airbnb 的关注没有褪色。EJ 之后发布博文说:Airbnb 创始人之一(不是 Brian Chesky)是唯一还与她联系的人,且反复要求她:撤回第一篇博文,限制访问,关掉整个博客,或把一些“编造的好消息”更新到博客,因为她行为“对公司成长和当下这轮融资有潜在负面影响”。

更糟糕的是:7 月 30 日硅谷教父 Paul Graham 指责 29 日 TechCrunch 上文章“胡说八道”,同天 TechCrunch 记者 Arrington 在 TechCrunch 回应:整个事件状况恶化到了一次“严重、处理不当的公关危机”;次日其再发文强调另一名 Airbnb 用户 Troy 的情况:

两个月前,Troy 也遭遇相似噩运——贵重物品和身份证明被盗,房间各处丢满冰毒管子,及一只野猫。这对他出租屋造成“数千美元的奇异损失”。

Troy 既是房主也是房客用户,他评论:自那次事件后,他承担了大部分责任,并解释(就像 EJ 所说),实际上当他租房给某一特定类型租客时,他会直觉感到事情有不对劲的地方。

Airbnb 最终给了他 21 晚、每晚不超过 125 美元的免费住宿权 ,而他对赔偿满意。他后来批评——“之所以能收到这些高额费用,是因为可诱使用户获得虚假安全感,如果他们不慎把这假象泄露,人们就只会去用 Craigslist”。这和 EJ 在她最初博文中想法不谋而合。

8 月 1 号,Brian Chesky 通过公司博客进行了无条件道歉,宣布 Airbnb 承诺安全升级,对物品损坏或盗窃造成的损失赔偿提升到 5000 美元,新建一条 24 小时服务热线(这是 EJ 和 Troy 经历中都缺失的关键),提供更多改进过的安全措施。

2012 年 5 月,Airbnb 与 Lloyds of London 合作更进一步扩大担保,每笔订单都被房东保证金计划覆盖,总保额高达 100 万美元。然而公司指出:担保不能替代家庭或租客保险,也未包含现金和证券、收藏品、稀有艺术品、珠宝、宠物或个人债务。

房东要求在担保中必须“同意与 Airbnb 和其保险公司合作,包括提供所报称损失的文件证明,同意在极少情况下进行必要调查”。尽管最初对事件处理方式不尽人意,但他们似乎从错误中吸取了损害赔偿和责任教训。现在,100 万美元房东保证金计划已是 Airbnb 最宝贵资产之一。通过迅速解决问题,Airbnb 继续发展。而如果不是这些意外成为绊脚石,它可能发展更为疯狂。

发展引擎——国际化

早在 Airbnb 还是 Airbed and Breakfast 时,国际用户就在其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1 年中,Airbnb 用未披露价格收购德国对手 Accoleo,并在德国汉堡设立第一个欧洲办公室,由 Accoleo 创始人 Gunnar Froh 领导。

第二年春 Airbnb 收购最大英国对手 Crashpadder,及时赶上 2012 年夏奥林匹克运动会。这笔交易明确规定:Crashpadder 关闭,由 Airbnb 提供 24 小时客服和一笔 3 万英镑担保(100 万美元房主担保前提供的额外担保),并为劝 Crashpadder 房主(其中 1700 人是伦敦人)将房源信息转至 Airbnb,需为他们提供当红专业摄影师选择。

同年,Airbnb 在欧洲设立多个办公室:巴黎、巴塞罗那、米兰。2014 年 8 月,公司产品增长总管 Rebecca Rosenfelt 以“走向全球”为题发表演讲,概述了国际增长战略,讲话一开始就指出:尽管硅谷的人认为 Airbnb 是家成熟公司,但世界某些地方,他们更像是个“斗志旺盛的新公司”。

据 Rosenfelt 说法:部分原因是 Airbnb 是双边市场,这意味在每个他们想进入市场,都必须同时增加“需求方”(旅行者)和“供应方”(房东)。而事实证明:“供应”方面增长要困难得多,因为要让人们接受向陌生人开放住房想法需要时间。

下面是 Airbnb 增长新市场方式的一个案例——在了解到需要增长法国市场后,他们决定采用 2 种方法来促进:1)使用 A/B 测试,在法国选几个他们认为会很受欢迎的小型度假市场,然后随机选一半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另一半则通过 Facebook 放目标广告,如下:

在实际考察市场,2-3 人的团队会与市场中已有的少数用户交谈,了解他们想法;还举办派对和信息发布会,在城镇周围设立展位、发布传单,也就是 Rosenfelt 所说的——“做任何能做的事。”

他们还确保获得所有交谈过、并有兴趣成为房东的人的联系方式,随后跟进。Airbnb 对派人进入市场成本(包括举办派对、设置展位和其它“地面活动”费用)及由此增加的房源进行了细致记录,并将其与 Facebook 广告和没实地考察的市场结果比较。

事实证明:每次广告成本是实际派人进入市场的 5 倍。不仅如此,在人为“启动”市场后,这些市场增长速度也快了 2 倍。据 Airbnb 经验:有时做些不可调整之事是有益的,就像把团队派到新市场,至少会带来有价值的“反馈”,包括正发生的事及其它更具可扩展性的增长机遇。

这种推动国际增长的努力已被证明有效,因为 Airbnb 用户结构发生了变化:2011 年约一半用户在美国;但 2014 年 3 月比例降至不到 30%;2013 年,有一半客人来自欧洲,此外预计 2014 年欧洲游客数量将增加一倍以上。

扩张版图

但 Airbnb 不只是专注扩大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里提供住宿,它还扩大了提供住宿外的其它服务。2014 年初 Chesky 解释:“我们业务不止是(出租)房屋——还包含‘完整旅程’”。这主要是:通过专注提供本地化体验来实现,但 Airbnb 也涉足其它领域,包括清洁服务和“体验”。

定义品牌

就像 Paul Graham 后来解释:“如果你问 Brian 是什么推动了 Airbnb 增长,那不是说人们想要一个更便宜的地方,Airbnb 本可以横向扩张到分享电动工具和汽车之类业务,但 Brian 决定增长业务应该是‘服务款待’。” 

这一切都始于 2012 年冬,当时,Chesky 在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里偶然发现了一本关于服务款待的教科书。

这本书告诉了他很多东西,如“Airbnb 将不再仅仅关于你在哪停留,而是当你停留在那你在做什么,你和‘谁’一起做。”自那后,Airbnb 一直致力在整个用户体验中发挥“酒店服务”热情,甚至 2013 年初与传统酒店集团代表会面。

然而 Chesky 解释:“他们没给我们启发,也不符合我们文化。这让我们遇见了 Chip。”

1987 年, 26 岁的 Chip Conley 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虽没有酒店从业经历,却成功募了 100 万美元购买并彻底改造旧金山田德隆区一个 50 年代的汽车旅馆。这个“汽车旅馆”很受年轻旅行者欢迎,于是他又在湾区做了同样 50+ 家,成为“精品酒店”概念创始人之一,并造了一个全新 Joie De Vivre 酒店品牌。

做了近 24 年 CEO 后,他将 Joie de Vivre 股份出售并进入“半退休”。2013 年 3 月,意识到传统酒店代表不是自己想要的,Airbnb 邀请了 Conley “在服务和创新方面进行一场炉边谈话”。

Chesky 说:当时他的想法——“哇,他做的很多东西我们都该在 Airbnb 上用。”Chesky 和 Conley 保持联系,到了 6 月,Chesky 想让 Conley 为 Airbnb 工作,但遭拒绝,不过 Chesky 没有放弃,晚餐时他说服 Conley 每周为 Airbnb 做 8 小时咨询。

到晚餐结束,Chesky 已说服他同意每周做 15 小时咨询,而 Conley 现在是 Airbnb 全球酒店品牌负责人,已成为 Chesky 最受信任顾问之一。他说:一个月内他就发现了——没有人在 Airbnb 是“兼职”的。Conley 首要职责是:制定旅行接待标准,在保留每个房东提供的独特且当地化风格时让客人有更舒适、值得信赖的体验。

清洁服务

Airbnb 推动其酒店服务主要方式之一,是在特定城市提供“清洁”——旧金山、纽约和最近加入的洛杉矶,这是通过观察 Conley 的 Phoenix 和 Hotel Vitale 酒店清洁服务工作流程打造的。

Chesky 解释:“这是全方位的清洁,包含毛巾、床单、薄荷糖和一个欢迎包(如冰箱里的维他命水)的储备,同时还有细致服务来确保暖气和灯良好运作。”服务起价 55 美金,包含一间卧室和一间卫生间,同时可通过第三方合作伙伴 Homejoy 和 Handybook 提供,这两家公司会对每位清洁工进行面试和背景调查。

“按需清洁”服务创业公司 Homejoy 已经死亡

但 Airbnb 并非仅停留在清洁服务上,2014 年即将改进舒适体验和安全措施,如通过用“烟雾”和“一氧化碳”探测器来提高美国房源安全性,甚至向房东提供这些设备来达到要求。

尽管 Airbnb 目标是通过提供普遍需求的服务改善客户体验,但未试图复刻酒店体验。毕竟,吸引人用它的首要原因是:有机会用独特且富当地特色方式去体验不同目的地。只要这一理念仍然适用,那么 Airbnb 就会尽可能保留体验多元化。

2014 年春,Airbnb 开始在旧金山和巴黎提供“体验”,这与其“完整旅程”思路一致,可获得“体验”包括——大自然远足、自行车旅行、指导旅游、美食和品酒,及各种课程等。

移动端和“推荐”功能

从 PC 迁移到移动端——这对 Airbnb 十分有利,Airbnb 优化了房东与用户服务体验。

2013 年底,Airbnb 发布“待优化和完善”推荐功能。因为多数用户都在移动端读邮件,他们决定推荐功能支持移动端信息发送和接收——那时还很少有 App 能做到这点。Gustaf Alströmer 是 Airbnb 增长产品经理,他描述了“推荐系统”是如何成为产品亮点的:

开始时,团队据已有推荐数据来判断产品功能和效果,且预测”推荐功能”带来的增幅。他们还和其他公司讨论了推荐功能业界标准和设计模式及执行模式。同时设计了三个平台(web、iOS、Android)推荐系统,一个 5 人团队接管项目,租了个 Airbnb 公寓,封闭开发。3 个月后,30000 行代码推荐系统上线,这是 2014 年 1 月,且从上线第一天起,团队运用登录平台 air events 持续跟踪系统效果。

他们比较了通过邮件、Twitter、Facebook 和链接直接分享邀请效果,并两两做了 A/B 测试。想让邀请看上去更像礼品而非促销,最后发现:

邀请时附带一张邀请者照片能加强馈赠感觉;通过 Gmial 或安卓接口,用热门推荐功能转化率较高,因为这些链接与赠送者较接近。另一项 A/B 测试发现:通过给潜在推荐者发 email 促销邮件时,“利他”语气比“利己”语气能成功邀请更多用户,测试结果在世界范围内一致,也恰好验证了 Airbnb 将推荐功能做成“礼品”的理念。

2014 年 Airbnb 新推荐计划已促成几十万(天)订单。一般说,“推荐系统”能贡献 25% 业绩增长,Airbnb 还发现推荐用户更倾向订高于平均水平的房间——换句话说,他们不只想得到免费住宿机会。这些人经常使用 Airbnb,习惯用其安排旅程。

正如 Alströmer 解释:Airbnb 仍在实验推荐项目包括“热门推荐”。当然,他仍觉得目标是“用户体验”而非“数据增长”,比起不断给用户推荐房源,Airbnb 更希望“用户留存率”和“使用率”高。

品牌重塑            

2014 年 7 月 16 日,Airbnb 发布重新设计的 App 和网站。这次品牌重塑仔细研究了用户报告,访谈了 10 多个地区租客和房主,并请伦敦的 DesignStudio 助力设计新产品外观。

调研还包括对竞争品牌研究,用 DesignStudio 的 Paul Stafford 的话说:太多科技公司偏执于“冷艳、高贵的公司蓝”,2014 年 7 月前的 Airbnb 也是,之后都出于“必要”地被弃用了。

Gebbia 认为:“之前品牌标识只是为赶时间而做。”Chesky 对此同意:“公司发展太快,标识和其他一些细节一样,我们知道未来某天一定要改,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实在太忙了。”

而在仔细调研市场与自身品牌后,Chesky 总结了一个新理念——“归属感”。他解释:“Airbnb 目标是让人在异地也能感到归属感,不应仅限于宣扬社区化、国际化或方便租赁,一切核心在让用户找到归属感。

他们新 Logo 叫 Bélo,融入多种视觉元素,包括人、地图钉、心形、字母 A——Chesky 希望新 Logo 能更广泛传播分享的理念,成为“分享通用符号”。他还说:

“我们比较了 Uber、Lyft、Dropbox、Instagram 等。他们都是非常成功的品牌,能与他们齐肩并进是我们荣幸,但我们不止于此。”

但 Bélos 在用户中反响平平,有些人觉得 Logo 和 Automation Anywhere、Couchsurfing 等公司的 Logo 过于雷同,还有些人别有用心地起哄说这个 Logo 形状像生殖器。

Airbnb 发言人解释:“Logo 设计中没那么多乌七八糟想法。总的来说,设计强调的是品牌体验、分享、用户社区和遵规守纪。”

潜在问题

多亏“用户验证”和“房源验证”程序及 100 万美元房东保证金,2011 年 Airbnb 安全和信任问题得以减少。而随着它快速扩张,商业模式改进愈加精细:从一个更友善、个性化版的 Craigslist 成长为——更友善、个性版的酒店。

毕竟,从总床位算:Airbnb 相当世界第五大连锁酒店,同时价格只有竞争对手 1/6,分店遍布世界各地。从这点看,其 2014 年至今最大顾虑是切入酒店业后引发的“负面效应”,及与各州地官员打交道方式——后者甚至不确定该如何对其平台上的交易征税,及如何监管。

另一角度说——“质疑”声音从未停过,2013 年 8 月 Apple Core Hotels 副总裁 Vijay Dandapani 抱怨:“这些房东从不上税……也许网站会告诉他们交税,但实际上,他们不需这样做。”

2014 年 2 月,纽约酒店协会代表也跟着发牢骚:“这些房东在 Airbnb 等网站出租房源,搞得邻居鸡犬不宁,变相从当地财政釜底抽薪,且损害当地就业,甚至由于糟糕体验让旅客对城市失去兴趣”、“这些非法房源影响了现有住宅存量、城市总体收入,甚至有让纽约市旅游业岗位流失危险。”

2013 年 10 月,为判定 Airbnb 租客”短租超过 30 天”是否触犯州法,纽约司法部长 Eric Schneiderman 传讯其提供纽约州 15000 名房东信息。双方就此事商讨数月无果,Airbnb 向纽约州最高法法院提交质疑。

一名法官表示同意质疑,因为司法部长要求数据范围太大,需将其缩小到可接受范围。2014 年 5 月与司法部商讨后,Airbnb 宣布“与司法部达成协议,在保护用户隐私前提下,允许司法部调查 Airbnb 中不轨行为,以帮公司改进。”

协议条例中包括:Airbnb 将为司法部提供“匿名处理后的纽约房东数据,不包括姓名、公寓号或其他个人信息。”司法部在调查数据后,将锁定与违法行为相关房东,并进一步从 Airbnb 获取具体信息。

另一面,因住客转租收入颇丰,甚至高于其原租金,房主非常懊恼。用一位房主的话说:“转租客行为是对房主的压榨、欺骗和投机倒把,并没受到任何惩罚。”这名房主发现自己的长期租客出门旅行,并将公寓以每月 4500 美元—— 3 倍于自己租金——租给了第三方。如今,她不得不付 45000 美元给租客让他搬走,以免法律起诉。

另有证据表明:一些房主控诉,租客无视“洁身自好、不然就滚”的友善提醒,公然在房里搞非法活动。旧金山监事会主席 David Chiu 过去两年来都在推动一项立法,支持短租合法化,同时限制每年只能租 90 天。Chiu 副手 Amy Chan 谈到:立法不会影响单独租赁协议。此项立法受到 Airbnb 支持,后者显然想通过此类程序与官方合作。

2014 年起,有消息称 Airbnb 正筹备从房东处征税一事,《快公司》的 Aaron Carr 说:

2014 年 4 月,Airbnb 发布数据显示:仅在纽约,Airbnb 社区今年“将产生高达 7.68 亿美元经济活动”,且支持 6600 个工作岗位。还表示:州法律让 Airbnb 上交高达 2100 万酒店税,站在房东和用户立场上,公司希望能通过协商和立法改变这一决定。

Airbnb 同时还面临各种抵制。纽约酒店协会声称:任何关于酒店税的提议都会被 Airbnb 立马否决。Airbnb 从媒体风向可以得知:酒店业飘忽不定的论调,无非是在说明“税收只是争议一角,大争议是:任何坚持让 Airbnb 上税的立法,同时也会让 Airbnb 合法化,而后者是酒店业不愿面对的结果。

实际上,州政府、房主和酒店业间的拉锯战——目的都在分这个“大蛋糕”——是 Airbnb 面临的最大问题。旧金山抗议活动组织者们与纽约酒店业说客们的论调显示:多方要达成和平协议,还有很长路要走。

296刀/月租5件家具,Feather说家具以后都不用买了?

有个项目决定写一写,因为觉得狠有趣。

简单讲,它涉及一种新生活方式——以后我们尽可能多的家具都将以“租赁”方式来使用,而不再是花大价钱购买。

我之前写过《房奴会因为Point得救吗?》,这是有关房屋所有权的新操作方式;《要衣服?向她们家拿,每月139美金拿衣服三件》则有关生活租赁。这三个项目都很“性感”,但从实际落地角度,今天的这个可能更具“现实意义”。

另外看到“家具租赁”领域,国内似乎也已经有创业公司在布局,不过还处概念很初级阶段,最终这个模式本身“要到哪里去”也不清晰。我们来看看美国创业公司做法。

美国创立于今年的家具租赁公司 Feather

先来快速过下它概念

这个项目叫 Feather,6 月底获得的种子轮,YC 投资,现在也处很初期阶段,并且仅在纽约和旧金山/湾区提供服务。下面是它消费场景:

如上图,你可以租一个 Item,也可以用 Package 方式租,举例说明,下图 5 件套里包含有:一个床架、一个床垫、2 个床头柜和一架灯,月租使用费是 296 美金。 

创始人说:Feather 目标是那些刚刚毕业但还没有买房的人,这群人”流动性“很大,而资产价值最大三样东西“房”、“车”和“家具”,前两者大众都已习惯没有“所有权”,排名第三的家具没有理由不进入租赁市场。

但我想事情可能不那么简单,目标群体还可能进一步扩大——比如企业用户;比如房东租来更时尚、高档家具用以布置房间,以吸引租客;再比如现代人的“流动性”其实非常大,远不是说买了个房就能终身不动弹,事实上我在上海的 Loft,租客有房,还离我家特近,但就是因为想让孩子读书能离学校再近点,整个 Family 就搬到了我 Loft;而当时时间紧,房客又不要家具,导致我还不得不花了笔钱紧急处理我的老家具。

再比如,对刚刚开始一个“新家”的人,隔个半载一年换套家具的感觉,想想也是挺美好的。

界定“游戏规则”

不过从创业公司角度,这个 Business 其实不好 Run,因为涉及供应链管理,还有很多细节,如家具损坏和维修等。我们再来看下 Feather 怎么 Define 相关游戏规则。

  • 起租时间:至少 3 个月;
  • 其它费用:送货费(99 美金)+归还时取货费(99 美金)=这里约有 200 美金;如果你选的是周末送(很多人工作日不在家),还要加 49 美金;另外押金 99 刀,退货时会归还。
  • 家具“损坏”界定:如果是“磨损”,没关系,因为它理念是——如果连磨损都没有,那估计是拿回家摆着看的,而不是“用”,所以只要取回时家具“形状好”,就没问题,押金照还。
  • 拿到东西不喜欢了怎么办:有个 7 天试用期,可以换,或干脆就让他们拿回去(反正递运费照缴)
  • 需要提前结束租约怎么办——没问题,但可能需要有一笔“取消费”。
  • 取货日和送货日不是“同一天”怎么办——如果时距在一周内,则不需要额外费用,也不需交“取消费”,比如说 5 月 5 日起租,但我要 8 月 9 日才搬家呢,因为时距在一周内,所以不需被 Charge 费用。

从上述“游戏规则”可以看出:对整个用户体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琐碎/意外,创始团队都采用了独立计费方式来规避这些“成本”。

这个模式可以赚钱吗?

不过问题来了,这个生意模式可以赚钱吗?这样一个 Trend 拿在手里,不一样的创始团队完全可能有不同做法,比如我就奔着低价走,怎么低价吸引消费者怎么来;或者我就走高端材质和品牌,甚至事涉审美,有独特品味和设计:

Feather 显然走的是第二条路线,如果仔细看它上面东西,供应商都不是“宜家”这样类型的,而是像 West Elm 这样品牌的价格和产品,也就是说,对偏好低端或中档家具的人,用它没太大意义,它更适用那些对材质和品味有要求的人。

第二,是否要涉入 “Rent-to-Own” 选择项。

从长期租赁角度看,必然有一天租客租赁某个物品所花成本会等于该物品购买价格,Feather 官网上说截至目前还没这一选项,不过因为好奇(我确实挺想租个“镜子”来着),于是昨天凌晨联系到他们就和他们的人聊了一下,来看下他们给到我的回复:

“1)可以购买;2)支付扣掉租金剩余的价格就可以了。”——所以其实有“Rent-to-Own”选择项,但是如果完全按用户习惯/思路来, Run 着 Run 着事情可能就会走样了,或者说,偏离创始人“初心”有点远了——因为如果是真正想把“家具租赁”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或大众群体行为习惯的一种 Trend,那就应该在很多功能设计和诱导上,尽量引导消费者去“租”而不是“买”。

Feather 在这个问题上是这样处理的:每个物品顶部都有一个“滑动定价”(我觉得设计上还不够显眼),也就是说,一个物品租赁价格实际上会随你租赁时间(以“月”为单位)发生变化。如下图:

我想要的镜子,3 个月租期,租金是 47 美金/月;而当我打算租 12 个月,它变成 19 美金/月了。PS:5 个月租期,租金是 38 美金/月。

甚至最终 Feather 愿景是:像亚马逊那样实施“会员费”,这样一个商业模式,以最终反哺出——“到它上面租赁家具的人可以更高频‘换’家具”。

最后正式运营两个月,Feather 大概已经出租 300 多个 Item,主要客户类型来看一下,很有意思:Airbnb 上房东(短租市场)、商学院学生,以及涉及搬迁的企业客户。

还会和 Feather 团队进一步交流,相关更深入内容将仅与“硅发布高级会员/专业版用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