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分享经济新玩法 Plenry:未来“吃”这件事会是这样

见到 Lisha H 和 Momo Ge 时,Plenry 刚刚创建 3 个月,产品还未正式上线,但核心理念涉及:正在美国大行其道的分享经济,将怎样从以 Airbnb 为代表的“住”、以 Uber 为代表的“行”,延伸到“吃”?

换句话说,Plenry 想用所有家庭代替餐馆。未来有关“吃”,我们将很少去餐馆,而直接去附近陌生人家里吃饭交朋友啦?!这一趋势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怎么发生?以下是我整理的 Lisha H 和 Momo Ge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吃分享”的几个大背景

Plenry 能发生有几大背景:一是 P2P 即个人对个人趋势越演越烈,因为金融危机后,前两年美国失业率非常高,加上之前美国出兵,很多人就拿着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找不到更好工作改变现状,这也引发各领域开始转化做 Airbnb 或 Lyft、Uber 这种社区的 P2P 服务。

因为这种服务有两个特点:一工作时间很自由,你想正常全职工作还需要有一定 Schedule;二,进入门槛低,基本什么人都可以做,所以分享经济,它能让一些人开始有兼职机会,获得额外收入。这是大前提,那我们很明显能感到,现在美国人生活趋势:希望有固定收入,但不希望工作时间很固定。

第二个大背景是:现在人都喜欢交友,但这种交友,和 09 年- 12 年的社交网络有区别,之前那波,基本大家的 Action 都在网上完成,但现在特别是美国 90 后,虽然也通过手机和网站去找陌生人,但更喜欢 Action 在线下发生,020 模式的兴起,其实和这也有一定关系。

第三个大背景就是具体到“吃”,和 Airbnb 一样,其实 Airbnb 流行原因之一是:很多人开始想尝试更 Diversify 的住宿体验。同样,我们对用餐需求也如此,比如我们两个已差不多把湾区所有餐馆吃遍,然后到后来,吃成了一件不是享受而是为填饱肚子的事。

就是说,你到哪都选择有限,已经吃腻,而且我们发现:餐馆食物不是很健康,效率也很低,要排队,要等菜烧好等等,你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里面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今年 10 月,我去参加硅谷一个创业大会曾听到一个数据:O2O 领域到目前它只发展了 3%,还有 97% 没开垦。那 O2O 从兴起演化到现在,不过将近两年,但 Airbnb 已对酒店形成挺强冲击,甚至变成一种文化侵略。

包括 Uber 和 Lyft 对出租车业的冲击,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一个总体想法:住、行都已因 O2O 发生转变,吃也一样,我们现在相当是用所有家庭去代替所有餐馆,如果人们能接受,那对餐饮业也会是一个很大冲击。

Plenry 产品做法

具体产品,我们做法会这样:首先,分享用户,他们有一定时间和兴趣,就可以在 Plenry 网上挂出自己烹饪信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家可以过来吃饭;而不想做饭又觉得餐馆难吃,想品尝更多样化食物顺便交友的用户,可以通过我们移动 App,看附近有哪些人正准备分享吃

就是说,用户以后打开 App,会发现地图上有很多点,然后每个点都有 Host 介绍和菜单,包括时间,具体几点到几点,那如果你想吃,你发送需求,只有主人同意才会扣钱,然后具体详细地址也才会放出。

当然,除菜单外,Guest 也可以通过搜索“主题”选择,因为涉及交友,共同兴趣爱好肯定很重要,所以我们也会建议 Host 去给每个吃饭时间设定一个特定“主题”。

这些吃饭主题,可以是比如专门讨论新发布的 IOS?又比如全是 Android 粉丝;再或者,今晚我们吃饭就专门讨论披头士音乐;再或者电子乐等等,对,就有点像 Meetup 聚会文化。

也就是说,如果 Guest 有足够时间,他也可以脱离 Location 限制,而为自己某个兴趣爱好,专门跑得远一点。

单身用户做饭,高教育人来吃

怎么去把分享“吃”的这个用户群发动起来?这是我们比较大一个挑战,我们现在,会去湾区一些厨师学校推广,就是说,第一批煮饭的人,很可能自己就是厨师;

那第二,我们会在大超市和教堂门口问,看有没有人有兴趣,如果有兴趣,我们就深入聊。那为什么是在超市门口?因为 Safeway、Walgreens 之类大超市,有很多人在里面买菜,他们本也是喜欢做饭或经常做饭的人。基本上,我们认为,第一批做饭用户他们可能会有这些特征

第一,单身居多,因为单身人士比较想交友,然后也有一些时间,而如果已婚,会比较忙,能做这个事的概率相对没那么高;第二就是学生,可能自己比较闲,喜欢做饭,然后周末愿做顿好的,来请别人吃,顺便也认识些朋友。所以,我们觉得这个群体应该主要是在 20-40 岁左右这个年龄段

这里狠有趣,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尽管跟餐馆比,我们价格会低些(餐馆要收消费税及给小费),但就像价格不是 Guest 用这个服务最主要原因,我们发现:Host 做这些事的赚钱欲望,总体来说也不是很高,只是觉得这个想法很温馨,然后想尝试。

另一个很有趣的事是,当时我们做市场调研,问大家愿不愿让陌生人到你家吃饭?大多数人说不愿意,但我们换了种方式问,你愿不愿让名校毕业、或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到你家吃饭?结果,大家都说愿意。

也就是说,Host 会非常喜欢来吃的客人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人,不希望是 Homeless 或什么人都可以来。这里可能一出于安全考虑;二也就是说,很多人愿分享烹饪,是因为想认识一些教育水平高的朋友。

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对 Guest 质量做严格控制,第一批用户不能是什么人都能去吃。那这里,我们就可能会引入一些机制,跟 Host 那个端口说:你们要选择感觉比较安全的人。

那怎么样算安全?我们网站会有四到五种验证方式,包括身份证验证、学校 edu 账号验证、谷歌账号验证,Linkedin 账号验证、Facebook 账号等等。

涉及食品安全

你刚才问美国对厨房的规格要求,这个问题是这样:美国对 Comercial Use 确实有严格要求,但因为我们不是自己生产一个东西然后在街上大量卖,而是社区分享概念,就像我们一起去朋友家吃火锅,然后分摊成本,或者说是他做一顿饭,然后别人捐钱给他,所以我们走的是分享、捐赠(Donation)形式,那这种走分享经济的概念,它不受法律限制

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会给到主人一些类似“指导手册”的东西,教他们要如何保证食品安全,然后,他们还需通过我们给的一些基本资质证书,包括我们会实地去考察他们厨房。

另外,由于分享经济概念刚兴起,美国地区政府也正逐渐出台法律,让归属这类的产业能更规范化、更安全化,到时我们也会及时根据法律作出相应规范调整。

和 Airbnb 模式差异

首先,商业模式都差不多,我们也收取中介费,大概每单收 12%-15% 费用,这个费用从 Guest 收。但我们和 Airbnb 的核心区别在:

第一对 Airbnb,“Travel”关键词很重要,而我们,还是想做偏 Local、邻居感觉一点,因为如果是“游客”,他们一般会去比较有名的餐馆,到居民家吃的频率可能不那么高,所以这是第一个区别。

就是说我们关键词是:吃、交友和 Local,一个目的就是让他们有机会认识附近的人,然后说不定吃完这顿,下次还能在小区里碰面这种感觉,所以 Location 对我们很重要。而这也会决定,我们会先从一个地点开始比如湾区,但 Airbnb 一开始就做全球,重点去做一些旅游城市。

那第二,Airbnb 强调的是一个个性化住宿体验,而我们重点是创造一个好的用餐气氛,这就决定,他们 Host 和 Guest 间的互动不是很多,但我们这里双方的互动沟通很多。

事实上,我们希望今后所有见过面的人他都能链接,而 Airbnb 趋势反而是避免这点,比如他们 Rule:主人给的电话不是真实的,而是 Airbnb 给到他们的一个电话,然后如果你离开再打,你已经打不通,如果你还要再联系,你只能通过 Airbnb。

那 Airbnb 目的是:防骚扰。我们虽然也会做类似功能,但我们更希望:所有见过面的人能交朋友,所以我们不仅不会干涉用户自己一些互加微信行为,反而可能说,我们会更主动去做一些事

比如根据目前情况,我们发现很多人他愿意继续保持联系,所以会拉个微信群,甚至有些用户建议:我们也开发一个类似功能,使见过面的人能很轻松联系到对方。

那第三个区别,就是 Airbnb 的 Guest 和 Host 基本是“一对一”,但我们则提倡“一对多”,因为从安全角度考虑。就是说,通常会有几个人同时去一个人家里吃饭,我们提倡用户多召集几个好友,或一家人,一起去某个人家里吃,那人多,相对它会安全一些。

第四,我们比较强调高端路线。因为如果住的话,互动不多,用户粘性还比较好控制,但我们是“吃”,如果一个高学历人去到一个 Event,然后发现:别人都没法跟他讨论某个话题,他很可能就用户粘性非常低,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走高端路线。

也就是说,吃这个事情它有非常频繁的交流,你想一张桌子上吃饭,如果不说话,场面就会很尴尬。而如果我们都是工程师,那就有共同话题了,但如果你是舞蹈家,我又不喜欢跳舞,那我们就没什么可说了。

所以很有趣,Host 喜欢高教育的客人,而 Guest 间则希望能有共同语言,所以我们刚才说的 Host 定的“主题”,也一定程度,可以帮 Guest 完成这个筛选。另外,我们发现 Guest 对 Host,他没有教育水平上的要求,他们觉得“吃”只是个方式,主要还是为交朋友。

和 Eatwith 差异

你刚才问和 Eatwith 差异,他们算分享经济在“吃”这个领域的第一个始祖,已有四年多,我们有很多东西也借鉴了他们经验,但差异在于

Eatwith 主打 Fine Dining,就是专门去做那种“很特别”的餐饮,而且很贵,大概 60 刀一个人,不是太标准化的普通东西,它们比较高端,像“品酒”之类,甚至他们特色也不是本地特色食物,而是强调“很特别”,像祖传配方类似这种,或者说在美国平时吃不到的“德式早餐”之类,他们主打这种。

另外就是,他们主打旅游这个群体,而且 Host 所有人都去过厨师学校培训。这个公司首先从欧洲做起,总部以前在以色列,最近会搬到旧金山,但我们,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到接下来会扩张做平民化的一个趋势。

比如我们当时去试时,那些菜是 20 多刀,但现在就提到 60 多刀了。另外,Eatwith 社交元素不是很多,以吃菜为主,交友不是重点,但我们主打概念是“以吃会友”

PS:Lisha H 和 Momo Ge 都是连环创业者:Lisha 曾在日本创建电商公司 Mihokoshop;Momo 曾在湾区创建朋友求助应用 FavorDo。

另外,Plenry 已拿 20 万美金种子投资,虽然产品还没正式上线,但因为已在内测,据 Plenry 透露,公司目前已有收入,Plenry 正在寻找新一轮天使投资。

淘宝模式可能被什么模式攻破?

话题起先从谷歌核心收入为何下滑开始,然后因为硅谷目前整个趋势是:广告在往 “Product 直接购买”方向走。聊着聊着,就聊到电商未来其中一种走向

请出 BorderX Lab 创始人 Jonathan Qiang Li,他也曾在阿里巴巴美国、惠普等公司工作。以下是我整理的 Jonathan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谷歌核心收入为何下滑

谷歌核心收入下滑,其实从阿里身上也可以找到答案。因为我一直在阿里广告部门工作,阿里上市如果你去看它财报,阿里收入的 80%,都来自广告系统,所以对阿里或整个互联网企业,不管中国还是美国,它非常核心的业务还是广告。

那很明显,从阿里上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即淘宝 PC 端“搜索”流量基本持平,不涨,但 Mobile 端“搜索”流量也没增加,这是因为:Mobile 上很多人不会去做搜索,而是直接进入一个 App Sotre 或其它应用商店。

这个不同行为方式,对电子商务也同理。比如电商以前,大家 PC 上都用淘宝“搜索”,现在呢?当然“搜索”还在那,但假如你是用手机上淘宝,很多人不用这一功能。

你可能会去看收藏商店的商品更新,或去看提货的物流情况,或去看“聚划算”这样的 Deal。那你怎么搜索一个“聚划算”的 Deal?这很困难的。所以谷歌问题就在这里。

谷歌问题是:它在 PC 端“搜索”流量不涨,同时 Mobile 端整体流量在涨,但这个涨幅,谷歌能不能把它 Cut Up?就是说业界在涨,但能不能被谷歌全部吃掉是个问题。比方说:谷歌以前 PC 端能吃掉 90%,因为大家在 PC 都用“搜索”,但移动端,谷歌流量被各 App 分流了,人家流量不通过你了。

另外从转化率讲,现在 CPC 广告计费方式在 Mobile 端价格还是要比 PC 低。不过,谷歌核心收入下滑最主要原因还是:Mobile 上流量涨了,但属于谷歌部分不涨,用户使用习惯不一样了。

移动广告被 Facebook 吃掉了

你刚才问 App Download 广告占 Facebook 移动收入多少比例问题,据我知道的情况是:这部分收入,占比非常高。

首先,这两年 Facebook 移动广告做得很好,它主要是做 Feeds Ad.,也就是信息流广告。而据我知道,光 App 下载,它已经达到 Facebook 总移动广告收入的一半。甚至这部分广告形式,已经成为 Facebook 杀手锏。

因为在 Mobile 端,很多公司它给出的预算,就是 App 下载预算。而实际上,App 下载也是目前移动端被验证比较赚钱的一种广告方式。就是说,它的广告计算方式,变成了按每个安装量计费,也就是 /Per Installation 方式。

而 Facebook 用 Feed Ad. 硬广方式,抢了这个新起来的移动广告市场大部分份额。这个量的确蛮大。所以从趋势上讲,美国移动广告端有没有什么明显趋势?很明显趋势是:

移动端流量涨了对吧?那移动化广告预算也在涨。也就是说:它整个 Marketing Size 在涨,但可能属于不到谷歌,而是 Facebook 抢了这块,还有在抢的是一些新型创业公司。那他们出来抢,是因为从很多人角度看,Facebook 它可能还做得不够好。

移动广告为什么更精确

包括我们做法,可能也是切入到移动广告市场的一种新做法。简单说,我们想做的事是:让中国消费者能直接跟美国商家打交道,就是能直接买到美国的“真”货。

因为我们觉得:中国消费者,也就是正冉冉崛起的这一拨中层阶级,他们有很强消费能力,但现实是:中国假货太多,这里这个 Trust 非常缺。它可能就需要同时有跨境背景,及广告技术背景的人来做些事。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真”货;二是尽可能 Reasonable 的一个价格,它同时能让美国商家赚到钱,又尽可能便宜给到中国消费者;三是个性化东西推荐,而这第三,就涉及非常强的广告技术匹配

这里其实很有意思,你刚才问,为什么用户在 PC 端买了辆车,接下来几天,谷歌传给你的广告全是车,但实际上,你已经不需要这方面信息。

这是因为:一数据缺失,谷歌不知道你已经买车;另一面,推荐算法还需提高。这些问题正在解决,而淘宝也有同样问题。比如你已经买了电饭锅,接着今后几天,你看到的都是电饭锅,这个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用户体验。而我们在淘宝和 eBay 上都发现说:用户购物兴趣,和他真正 Personal Interest 之间,其实有很大差异

这个差异在:购买兴趣其实非常短。比如我是个男性,我兴趣就是看电子商品和业界新闻,但可能这两天,我刚好想买件衣服和买双鞋,那你作为广告推荐,怎么才能最好体现在我身上?

这个东西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但你必须使用“最近”和“最新”的信息,这也回到了为什么我们说 Mobile 这么重要

PC 端问题是:它数据收集不够及时,你过两天去 PC 看,这里其实已经有很长的 Delay,而很多广告公司它就基于这个数据,不停去 Push 这个广告。而手机,它就很容易发现你真正的个人品味和兴趣,而不是你购买目标时体现出的你的个人特点。

因为在手机端,你可能还没想好买什么,但你只要点一下,或者多看时间久一点,我就能发现你的兴趣。

新电商模式

所以说整个移动广告市场,它有很多创新变量在里面,包括我们刚才讲的 App Download 这个下载市场。那回到我们,我们其实就想基于这些变量,看是否可能产生出未来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形态

基本上,你可以理解成:我们是搭了个平台,让美国商家到我这里开店,你知道移动端所有东西它都是 International 化,用户在中国通道,也能用到我们 App 或其它渠道形式,比如网站到达。

或者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我们理解成是个 App Store,假如你是一个美国商家,你可以把你商品通过一个 Data Feed 方式 Feed 到我们店,然后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以给你加个“按钮”,比如 Macy’s,用户她点一下,她就可以直接下载到 Macy’s 的 App。

这里涉及我们一个核心哲学:Information 就是 Ad,Ad 就是 Information。它们应该等同,而同时对客户来讲,我们不 Treat 或 Mislead 消费者,因为用户到我们这里,他直接就是来看广告,也就是 Product

也就是说:消费者到这里,他是来“发现”一个可以买的东西,是“产品”方面的 Discovery。而商家那端,我们可以直接做商品推广,也可以完全只做 App 推广

前面已经讲到:Facebook 的 App Download 广告需求旺盛,也就是这种形式的移动广告需求旺盛,它是收钱的,但其实你也可以以一个 App Store 方式去做这块业务,商家过来你们店,无论是摆商品也好,放 App Download 也好,就是完全免费,把这一强大付费需求,转化为免费方式覆盖

另一方面,“Ad. 即 Product”在硅谷已经很明显了:Twitter 或 Facebook 都在内测 “Buy” 按钮,以后用户到这里,可以一键下单不用跳离 Facebook/Twitter 页面,就是把“广告”直接当“产品”买。

那另外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看到一个情况,它可能是未来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

就是说阿里今后三年有几个重点要发展的方向,其中一个“Cross Border”,就是所谓“跨境”,那阿里 COO “逍遥子”今后三年,他排在第一的优先项,就是要把海外品牌引入中国。

但这一块,阿里它有受到它现在政策的限制,它可能会要求它的品牌商都必须上天猫,但其实美国这边商家,它不一定想失去自己独立性,因为那样做,就相当把它们流量吸到天猫上,相当是阿里巴巴开了一个大超市,所有人都必须到这个超市开个小店。

这是一个封闭黑洞,而很多美国商家,美国独立电商(Amazon、eBay 之外)所占市场份额超过 60%. 它大部分会想:我已经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店,比如 Coach,它愿意这么干吗?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矛盾

那我们的机会可能是说:我只是作为你 Discovery 前方,我就把你流量带到你那里,这样的做法,商家会更愿意。也就是说,我们是个开放闭环。我们愿把流量倒给你

当然从用户体验讲,这不一定好,因为如果我是 Macy’s,我可能想,别的我不要,我只要你给我引流,相当是你给我做广告,但这个方式对消费者不见得最爽,因为 Macy’s 的 App,不见得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可能想要直接可产生交易的结果。

所以,这个可能反而是我们机会,因为我们有很大一块是给消费者做推荐,那就可以把美国商家商品扒出来,要么给它 Data feed 弄出来,然后我们这里相当一个 Store,把它商品所有 SKU 打散,Macy’s 可能有它自己一套 SKU 方法,但这个方法,不见得适合中国消费者,我们去重新整合。

当然,“跨境购物”和“Mobile 购物”是和淘宝模式相当不同的生活方式,虽然我们看到上升趋势,但现在还是小众,是一些新鲜尝试,它可以打开一些新市场。

PS:因为项目非常早期,BorderX Lab 的 App “第五大道”目前还未在手机端推出,iOS 将于美国时间“黑色星期五”上线,还有两星期可以下载;Android 系统,则还要稍后。

微信模式可能被什么模式攻破?

我发现 PlaceUs 这款 App 时,是在它上线 Android 一个月后。后来,我用了两个月时间去抓它的创造者 Sam Song Liang。我不打算避讳我的喜好,我挺喜欢这个 App 的,我发现它突破的技术目前在美国也没有

但让人吃惊,在上周我与 Sam 的聊天中,得知去年底 PlaceUs 所属公司 Alohar 其实已被高德秘密收购,而因之后两个月,阿里全资收购高德,所以实际上它已间接变成阿里美国布局的另一个种子。请出斯坦福博士、四年前离职谷歌地图创业的 Sam Song Liang,以下是我整理的 Sam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传统地图风云

基础地图这块,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和你讲些历史。谷歌大概是从 2004 年开始,早期主要通过收购,但后来自己投资也很大,包括做 Street View,因为地图是个对数据量要求非常高的产业

我当时实际上是在手机地图那个 Team,手机地图它和传统地图 Focus 有点不一样。简单说,采集数据有两种,一是地图公司自己直接派人派车采;另一种就是众包,就是用户在用手机地图时,它实际是在跟踪这个用户,当然是用匿名方式。

那为什么跟踪?这个好处巨大,因为这种方式会有上亿人在用你地图,这些人每天都有很多行动,去很多地方,谷歌它就把它采集起来。比如刚才你从 Fremont 开车过来,你这一路可能谷歌已经采集了一些数据。

这就是谷歌最强的地方,和搜索一样,因为它一开始速度比较快,然后准确性比较高后,用的人就越来越多,然后用的人多而且不断在用时,它会有一个“闭环效应”,就是这些人每次点击,实际上对谷歌都是一个 Feedback,它会告诉谷歌这个结果准确度,那谷歌就会把它融到它算法里。

你想,假设有一万人在湾区给谷歌贡献数据,它可以把这些数据综合起来,从中抽出很多 Insights,它就能理解用户开车速度、开车方向、开车道路经纬度及开车频率等。

那然后苹果呢?苹果它本来是一直在用谷歌数据。我当时在谷歌做定位系统时,乔布斯专门跟我们这个组有合作,因为 2007 年第一款 iPhone 上,它是没有 GPS 定位系统的。

你知道那时谷歌和苹果还是好朋友,所以苹果手机上第一款地图源代码,实际上是谷歌帮它写的,当时双方还没直接竞争,而且谷歌也希望 iPhone 上用自己地图的人多。

那这样一直到大概两年前,苹果才换成自己地图,一是苹果认识到 Android 的威胁;第二,它认识到地图是个“基础性”服务,如果依赖别人,哪天那个公司把业务撤掉,它就釜底抽薪了。所以苹果一直下决心想自己做地图,但一直没做起来。然后两年前它觉得可以了,它就 Launch。

但因为当时苹果自己做测试的人不够,而且用它的人不够,所以它得到的反馈也不够,虽然当时觉得 Ready,但结果用户反馈非常差,所以库克当时就把管地图的最高 Senior VP 给 Fire 掉了。

就是说你失职,用户体验这么差的东西怎么能 Launch 呢?因为这对苹果 Reputation 打击是非常大的。你想多少年苹果就是以“质量”著称,然后突然出个这么差的产品,而且当时,他们是一口气把谷歌地图也去掉,结果用户反馈极差,最后不得不又马上说,ok 那可以,我马上再把谷歌地图放回去。

所以苹果是近两年才做,但还是做得不够好,不过还是比两年前有提高,因为毕竟有些用户在用,然后他们也是花了很大力气投了很多钱。他们一些关键人物我也都见过,所以我不能再说。不过就是说,基础地图这方面大家都还是在做,中国和美国都还在做,中国这边主要是两家,一个是四维,一个是高德。

地图发展趋势

那基础地图方面,基础数据依然非常重要,但某种程度上,它已经变成是个可以购买的东西,就是说你光靠基础数据本身,不一定是你最大优势,因为已经有多种基础数据来源。更重要的是说,在这个基础数据上,能有什么更智能化服务出来。

那我个人是做 Location Based Service 即 LBS 这块,我可能认为下一代 LBS,它是一个隐形的东西,就是你不一定需要给用户展现这个地图,它是一个 Transparent (显而易见的)的 Service ,它会自动告诉你。

2010 年我从谷歌出来,当时 Vision 是:利用手机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蓝牙也算,Wifi 也算,它的气压,还有温度、还有亮度,甚至以后会有那种空气感知度都算。

所以呢?这些传感器会自动感应用户“场景”,就是“Context”。那位置是“场景”里很重要部分,比如目前我们所在经纬度,挨着什么店,是店里还是店外,还有高度,我们在哪层楼。这些都非常重要,但这里的这个“场景”,它还要包括其它信息。

比如你的时间信息,这里实际上已经不止四维了,时间它就分早晨还是晚上,因为时间不一样,人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你早晨做什么晚上做什么,星期一做什么,星期六做什么。然后你走动,还是坐着?是开车,还是跑步?然后我们还感兴趣:这个人是和谁在一起?他是自己一人看书,还是跟家人一起?如果是和家人,是跟老人,还是跟小孩?因为你和不同人在一起,行为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公司的 Vision 就是:能通过手机上各种传感器,自动检测出用户目前场景,然后自动记录,最后通过用户数据自动理解用户喜好,以及用户行为模式等。比如我可以给你看一下我自己的数据,你就能理解我说的意思。PlaceUs 其实是基于我们技术做的一套新应用,我们也把这个技术出售给其它开发者。你看这里:

最左边是我,然后你看上面还有好几个人的照片,这些人其实都是跟我连在一起的人。我点下这个人,她其实是我老婆,然后我看到我老婆现在正在 Palo Alto 一个叫 YMCA 的地方,那 YMCA 其实是我们经常去锻炼的健身房,也就是说我老婆现在正在锻炼。

然后右边这张图显示出来的绿线,这个人其实是我们 Team 里一个 VP,他现在正在高速 101 开车,这个绿色它实时,你看它正在动,表示他正开车,你看他快开到 101 路口了。

就是说,你可以和你家人或者你很好朋友试一试,中国现在已经支持。我可以给你看一下我在中国的同学,这个是一个阿里巴巴的同事。当然关于隐私,你看下面这个图,你其实是可以打开“隐私”按钮的,就是说你可以选择让其他人跟踪不到,你暂时消失一下。

另外,其实你也可以选择和某些人“暂时连”,另一些亲密的人则“一直连”。比如你刚才来找我,我们当时还不认识,那如果我们都是这个应用的用户,我们就可以先暂时连,然后我就能看到你已经开车到哪里。

基于“地图”的微信?

你刚才问,现在微信上如果你要找我,我要找你,其实还是要互相发地图,好像还是隔了一层不够直接,那 PlaceUs 是不是基于地图的微信?微信实际上还是个平面的东西,以后它用户界面是否可以直接把 LBS 当作底层界面,把微信整个挪过来?

那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可能现在不能回答,但未来我们肯定是要加对话功能的,现在可能项目还比较早,没这个功能,现在大家只能互相看到位置和路线。

同时相对微信,我觉得这里粘性更强的地方是说:我刚才讲到的“场景”这个概念。就是说微信?它还是一个传统的通讯手段,这个通讯手段非常非常重要,但它还没有自动感知场景这个功能,而我们最核心功能,其实就是它能自动感应这个“用户场景”

新一代自动智能移动应用

那我自己对它的界定,我觉得是几方面:首先是一个 Personal Assistant,然后是一个群组的 Assistant。我们现在有个新概念叫 GAI,就是 Grou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就是“群组人工智能”的意思。

那你知道就是 AI,大家现在都在研究,而我们就加了一个层次即 Group,就是一个社交 AI,它就不止是一个人的 AI,就是说它主要作用是:帮助几个人去协调他们的生活

比如我老婆下班,这个 App 会自动给我发信息,说我老婆离开公司了,正在高速上开车,但其实我老婆她不需要手工做任何事,但这个应用会自动检测出我老婆这个状态变化,然后通知我,然后我就会知道她现在正在开车去接小孩。然后如果这时她堵车,她速度会很慢,甚至可能都不动,这个 App 它就会把这个状态也通知给我。

那因为美国它下午 6 点钟幼儿园要关门,每延宕一分钟,学校要罚你一块钱。它会有这个规定,当然老师不一定真罚,但你让老师在那等,你心里会觉得 Guilty 对吧。所以有时就是说,我看她真要晚了,那可能我就出发接小孩了,然后接到我办公室,但中间她不用给我电话,我就能知道,因为对于她来说,开车打电话还是很危险的。

所以为什么刚才我反复提 Context?就是场景这个词,它定义还是比较广泛:你是不是在开车,是不是堵车,是不是在加油,是不是在买东西。当然现在,我们还没办法做到说让我们在这些协调事情方面非常“默契”,但我们的理想是:它就能理解这些东西,然后在最恰当时候,它就能够通知另外一个人,然后它就理解你的生活了。

这里其实有两种方案,一是你去看她状态,另外就是你得到它自动通知,那我们会倾向后者,因为你要去看还是一个很费劲的事,你不会每隔两分钟去看一次,所以它的最大好处就是:一个自动通知的东西

然后手机好处呢?它已经很聪明,有很多传感器,而且永远开着,还永远链在网上,所以我对它定义就是:一个非常有智能的,先是一个个人助理,然后如果有多人需要社交或家庭有需要时,它是一个群组助理。

目前我们做这个应用基本主要是一对一,但我觉得以后对很多人会有好处,就是这个 Group AI。为什么我们觉得它是一个很革命性东西,原因是:这是第一个做出这种能自动做事的应用

因为传统应用四年前,它还是个手动签到,就是 Foursquare 那种模式,那三年前我们做的一个应用 PlaceMe,它已经有自动签到功能,也是用到传感器,就是你不需要自己去手动签到了。

像上面这个图,昨天你几点在哪几点在哪,这所有是这套系统自动识别的。当然,PlaceMe 只是自己,所以叫 Me,那 PlaceUs 就是加了新功能,就是我和我老婆有很多可以协调的地方,比如我可能会到 Safeway 买东西,然后我老婆一看,说你顺便帮我买个东西吧?所以以后要加上什么语音功能、音乐功能,都是很简单的事。

我想这里最大一个进步可能是:能自动检测场景。比如这是你目前数据,然后你用了一星期后,它会显示你最常去地方,你看我最常去地方是“家”和“公司”,然后下面那个是我去锻炼的地方,刚才你看到我老婆也在那;这个“小学”,是因为每天早上我在那送小孩,然后其实我比较爱吃四川菜,所以你会看到有大四川。

那有了这些信息,它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你看到我在那个地方时间不长,那肯定是接送小孩的,我肯定就是个家里有小孩的人。那你知道家里有小孩的人,和大学生生活方式绝对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这样你对他的帮助,就会很有针对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以后很多位置服务,它不一定是通过地图呈现给用户,因为他可能知道星巴克在哪,他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是处于一个喝咖啡状态,就是说以后位置不是一个重点,而是一个附带的东西

或者我现在要买电器,有的人他不在乎你在哪,他只是需要知道你现在要买电器,或者知道你这个人是喜欢四川菜的,四川菜可能很多地方都有,但这个应用理解了你这个人是喜欢吃四川菜,它的结果就使 More personalized,more customized 成为可能。

因为实际上现在不管是你手机上还是我手机,它服务方式都是通用的,你用时,和我用时结果一样,那我们目标是:通过我们做这套东西能够更个性化,比如说这时你在谷歌地图上说附近有餐馆吗?你问和我问一样,但以后可能就不同,它一看你这个人,你以前爱吃什么,可能是上海菜,那我可能是四川菜,而且可能,你周末和 Workday 的口味,它是不一样的。

PS:关于 PlaceUs 风险,可能是在于对隐私的争议。我觉得世界上永远会有两类人,我大概属于后者,即不会认为文化差异或隐私问题会对整体潮流趋势构成绝对性阻碍,尤其在产品已设置“隐私选项”时,PlaceUs 可能的更大挑战是:在 Market Product Fit 这个问题上,如何像 Google Now 很精准抓住“交通出行”那样,抓住一个引爆点完成初始化过程。

这里顺便也带 Sam 的几句话给到中国的读者:目前他们正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一旦达成合作,你们可以使用他们 SDK 及建立自己更社交,或更个人,或家庭助理,或移动购物,或移动广告的智能手机移动 App。

Sam 的原话:“we are looking for strategic partners, who can use our SDK and build their own intelligent mobile apps, which can be mobile social, personal or family assistant, or mobile shopping or mobile ads.”

最后因为我这边确实经常会获得反馈,有我们读者去试用硅谷一些新 App,Sam 也提到:“The more people use it, the better we can make the app to serve people better.”他欢迎中国的读者测试他的新应用,可以直接反馈到 App 左边的反馈栏里,他想听你们的宝贵意见。

但在中国,目前 PlaceUs 可能只能在 iPhone 用,如果是 Android 手机,因为它需要谷歌地图服务,所以 Sam 不确定大部分人是否可以使用它。

下一波下岗的将是“职业摄影师”

几乎快被人遗忘的图片领域最近在硅谷酝酿着一轮新创新。这两天,我们拜访了图片编辑工具 Polarr 创始人 Borui Wang,请他谈一谈正在硅谷涌动的图片趋势成因。

Sigh,话题最后竟然又涉及新一轮“下岗”。以下是我整理的 Borui Wang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过去问题

要知道硅谷图片行业正发生什么变量,首先需要先了解过去图片行业模型是什么样的。简单说,最早的模型,买卖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而且直接,共涉及三个环节:第一生产者,第二经纪人,第三购买者。

以 Gettyimages 为例。就是说,有一群人,以拍照片为生,他们通常非常职业而且全职,生产照片目的就是为了钱;然后,他们把自己照片交给一个平台即经纪人,像 Gettyimages 这种;再然后下游,像《纽约时报》等专业机构进行购买。

那在这个模型里,最有 Power 的其实是 Gettyimages,因为它把照片版权买断了,每个交易达成,它收取 50%-75% 分成,照片生产者只能拿到很小一部分。甚至这种版权授权模式,在某个时间段是非常疯狂的,Gettyimages 刚成立时,就是把所有东西买断,比如跑去旧金山说,我把我喜欢的所有一次性购买,然后形成垄断。当时他们创始人做这个事,就是为“版权授权”这个商业模式,因此投入了很多钱。

但现在这种模式遇到什么问题呢?因为 Digital 的出现,而且情况是 Digital Photo 分散得越来越广,经常有人盗图,所以 Gettyimages 现在也没办法,解决方式是说:好,你可以免费拿,但必须注入我们某些标准,比如打上什么字样,而且他们花了很多钱和资源去做照片追踪,看有没有其他人在用他们的图。

但这仍是不解决问题的。为什么?昨晚我还在和一个朋友讨论,比如现在我有张图,并要把它控制在只被使用 5 次。你觉得有可能吗?一种方式是说,我给图片做个身份证号码,但要有人截个图呢?那我们也讨论过,不用身份证号,去追踪这个图片的信息是否相似,那要有人改个像素呢?

所以这个东西,它其实不仅在影响图片业,也在影响整个 ART 业。就好比以前我做五个雕像,我卖给五个人,没问题;但现在我画了这么个 Digital Art,然后就想授权五个人,你说 How Can I do it?

正发生的趋势

那讲第二种模式前,我们再来看下,与此同时图片产业链上下游正在发生的变量。首先下游,你会看到说,一些购买机构它已经觉得去 Gettyimages 买内容,成本太高;另一面,内容生产群体也在变化,一些业余但非常发烧的人在涌进来,或者说他们因为照片存储平台的存在,而被发现。

这些变量下,你会看到图片业已经发生的一个趋势,即一部分网站会说,我给你用户提供免费照片存储空间,你把你特别大的原始照片放我这里,然后我去选出一些好的,然后别人再过来买。

像 Flickr 现在转型也是在做这个,也归属这种模型。今年 7 月底,Flickr 说它要开始帮用户把照片卖给另一部分用户,因为相对 Instagram 这种移动图片托管服务,它上面的摄影发烧友还是很多,用户照片也相对专业。

注意:这种模式下,它其实是可以大幅降低图片购买成本的,因为用户或者说像你、我、他这样的人,首先会认为我作为一个爱好者,我在生活上没有说我要去依赖销售图片这件事。所以很多时候这些照片卖出去,他得不到什么钱,实际上是网站在赚钱,但用户不介意,他甚至还可能因为这个图片得到承认而非常高兴。

这种模型里,它的“销售”和第一个模型很不一样。第一种,它的用户有主观意识,我来这里就是想卖,但新模型中,这些人只是我的平台用户而已。这种新关系,也正渐渐演变成商业模式,除 Flickr,像 Humble bundle 这个网站,它以前也还是作为一个 Hosting 存在,但最近两三年,它开始变成第二种模型。

甚至这里还会产生更激进的:你比如 Instagram,它每年可能会有 100 个 Billion 照片上传,然后因为大家只是用户,我不在乎收入,有人用我反而很开心,然后 Instagram 就可以把大家这些非常随意的照片,去和一些品牌商对应。好比说,耐克它新推出一款鞋,然后它发现有某个用户拍得特别好,那这个运营图片的平台就会去跟用户说,用户也觉得非常高兴和自豪。

已出现的一个例子是,你看下面这张图:它就是一个叫 Nordstrom 的网站在 Instagram 发现了一个好图,然后这个网站的人给用户留言,说希望获得用户免费授权,然后你看那个用户不仅同意,而且还很高兴。

职业/全职摄影师下岗

那对个人职业者,未来整个趋势会变成什么呢?我觉得世上总会有两伙人,一伙他信仰所有东西,都该或者说会免费;另一种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个法律系统运作的世界。那不管怎么样,客观结果都是:

大量做得不错但只是把这些事作为一个爱好,并且不主要依赖此来获得金钱回报的人群在涌进来,同时,职业摄影师的存在目的突然变得没有了,就是这个职业突然需要变得要消失。我这里指的是大规模职业摄影师这个人群,它变得说只能存在少量的人。

而这个市场中的很多内容创造者,他会变成是这样一个状态,就是:很多人他会去做艺术,但不再是为销售,他做只是因为他喜欢。他会变成说:我有 70% 时间是在做我的爱好,但我不 Care 它是不是能回馈我钱,然后我有 30% 时间是在写代码,我就是通过这个写代码赚钱。

所以长远讲,这个人群不会再把这些事作为一个专有职业,而是爱好来做,然后如果他做,他也不会通过像第一种模型那样用非常直接方式去卖,就是他不会说做这个内容,然后直接卖的也就是这个内容。

当然在上面第二种模型中,也会有一些个人说,你要用我的东西?那你买我吧?但这里,首先,这个价格肯定比第一种模型里便宜;其次,这个人这样的个体可以存在,但市场最终影响力是在“购买者”这里。也就是说,如果我不想付钱,我还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找到差不多的,你可以不卖,因为技术发布成本降低,内容生产者在大量涌进来,我到处都有选择。

换句话说,你作为一个个体,如果还想找到一个组织或一个机构,给到你一笔专门生活费去为它做事,这种事情长远讲已经不存在,或者说整个受惠人群会大幅缩减。我觉得是这样,每个人它自己都已经开始像一个公司,就像刚才我说的,也许作为个体寻找职业的人来讲,你已经再也找不到一个组织说可以给你一个保护伞,你去为我做事,它可能会大量用低成本的志愿者,然后如果你这个平台赚钱,那是因为你利用你这个分享平台的影响力赚到的钱。

最新趋势

回到图片业,那现在硅谷又出现的第三种模型是什么样的呢?这其实也是我们想做的事。就是说:我作为一个经纪人或平台,仍会有非常多用户在我这里上传照片,但我会用一套非常强大的技术,去分析这些照片内容,最后去和厂商匹配。

注意:这里的商业模式不再是版权授权概念,而是一种完全由技术驱动实现的商业模型。首先用户层面,比如你把照片给到我,我会把它弄得更好看,把一个普通照片创造成一个更美好的东西,我用一套技术去实现,用户可以正常分享内容给朋友和家人。

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获得我们建议,比如平台方它可能会用它的技术引擎,非常迅速而且精准帮用户去对他照片进行删选。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 2000 张照片,那其中肯定有一些是不太好的,这个时候平台方会告诉你这 2000 张照片里有多少从专业角度看其实是“废品”,然后它会给哪些是“精品”的建议,可能是只有 200 张。当然,你会不会因此把“废品”删除掉,由你自己决定。

而商业模式层面,它不再是一个内容或产品授权平台的概念,更多做法可能是说:比如你是 Airbnb 这样的厂商,然后我告诉你,你作为厂商对不同用户应该把照片变成什么样。也就是说,你的不同用户应该看到什么类型的照片,在这方面,新模型图片平台方会给到你很强的建议。

讲得再深入一点,像 Airbnb,它花了很多钱找职业摄影师,因为很多想出租房子的人自己去拍房间照片效果不好,或者懒得拍,所以 Airbnb 会提供一个功能,说房东你可以申请要人来拍照片。然后 Airbnb 就找到我们,把这些照片给我,告诉我它要什么目的,然后我去帮它做优化。

因为这里的关键点是:不同照片对不同人群是有不同价值的。就像 Airbnb,你现在去看它主页,它有一些图片颜色偏绿,有一些偏黄,像我这种用户可能是比较喜欢黑白淡雅的。

那如果说,Airbnb 需要把同种类型的房子图片展示给某个特定年龄段的人,比如是 15-25 岁的年轻人,它需要什么样的图片建议?这些年轻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图片颜色、图片基调?如果 Airbnb 需要把同一种类型的房子图片展示给 26-45 岁的女性,它又需要什么样的图片建议?

所以,这种新型图片模型它确实会需要用到很多用户数据,这也是大数据的一种应用。我们现在就是专注在这个搜索引擎上获得数据,现在它是一个免费照片处理软件,不需要安装,速度可以达到和 Adobe 一样。我们就是完全基于这种理念去分析数据,你作为一个用户,甚至可能都不需要告诉我你年龄和爱好等信息,因为你已经在平台方上有 Photo Content,即照片内容。

下一波下岗的将是 “天使投资人”

F 50 天使创投创始人 David Cao 在中国转了一圈后,我们在硅谷最有名的孵化器之一 NestGSV 聊天,其中聊到一个话题,即大数据如何在种子至天使轮投资中获得应用,我觉得很有意思。

硅发布曾写过《下一波下岗的将是 “IT 人士”》。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正在硅谷发生的信号。以下是我整理的 David Cao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全球创业数量大幅增加

首先第一点,全球创业数量正大幅增加。我们来看下大环境。举例说,五年前你要在美国开始创新,一般都得是当年什么思科、雅虎做过至少总监或副总裁以上级别,你得手上有那么几十万美金现金,还得 Hire 一个中国或印度人做你 CTO,否则开不了公司。

但现在,谷歌或其它公司的云计算已经把印度和中国人 CTO 职位消灭,实际上你会看到,现在越来越多创新公司它已经不需要 CTO。第二个变量,因为社交媒体发展起来,导致以前公司很需要的媒体 PR 角色也被大幅削弱,或者说创业公司,它通过很 Social 或很便宜成本就可以实现效果。

那第三个变量,产品的 Distribution 即发送这块。以前如果你要做移动产品,或要搞定运营商和大公司,你这个 BD 成本是非常高的,但现在你只要把产品放到 App Store,或放到谷歌、亚马逊平台上,它自然就会滚起来。

所以也就是说,现在发行(BD)、 Marketng,以及 CTO 这样的工作,它都正被大幅削弱,而小年轻们他只要有饭吃,甚至只要有几千美金,他就可以开始一个公司,并在这三个领域拼过那些很有经验的人。这些是我们说的导致全球创业数量大幅增加的第一个大趋势

创业者素质大幅提高

第二,创业者素质大幅度提高。比如以前从思科、雅虎做总监出来创业,他其实没经过任何 Training,只有工作经验。但现在年轻人创业,你去看硅谷,光孵化器它就有 100 多个,还有上百家社区。

比如我们刚做的“硅谷企业家社区”是其中一个,但已经是硅谷最大线下社区,那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社区这两年突然爆发性增长?这其实涉及新型大数据环境下创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量

第一个是,有大规模线上和线下社区,这些社区大幅扩张,急速促成内容共享和社交学习;第二个是孵化器和加速器大规模兴起,它们能帮创业者去 Training 和包装;第三个就是大赛趋势越演越烈,它主要存在目的是做删选机制。

也就是说,这三大细化趋势都在帮助创业者从原来一个 Dreamer 变成寻找天使轮投资时“很有经验”。而作为这些那些各种培训的结果,你会看到说:现在的创业者走出来去谈种子或天使投资时,他已经变得一个个看着都非常像美女

他们的 Presentation 已大幅上升,而且他们还在用很低成本,在用谷歌和亚马逊平台,弄出一个你看着很像一头大象,但其实还不是大象的东西。与此同时,问题是什么呢?

问题是:和过去相比,这些人的失败率也在大幅提高。比如五年前那些思科、雅虎出来创业的总监或副总裁,如果手上有几十万美金现金,还 Hire 一个中国或印度人做 CTO,他们失败率会比较低,因为竞争少。假设那时这类人成功率即五年后企业还能存活率是 5%,那现在这些创业公司的存活率,可能已经变得只有千分之几,因为创业数量太多,而竞争非常非常激烈。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整个传统 Funding 的流程快要奔溃了,它变得无法运作。因为进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个个看着都不错,但他们实际成功量却只增加 100%,失败率却大幅提高。

这里我讲的主要是早期投资,即种子轮到天使轮这个阶段,大数据的主要问题就在这里:即种子轮一直到 A 轮,特别是种子轮和天使轮面临的问题比较大

比方说一个小基金和 Partner,以前他一个月看几十个 Case,基本能判断哪几个 Case 是好项目,但现在因为创业者 Presentation 能力大幅上升,失败率却大幅增加,投资人该怎么办?

再好比大家都说斯坦福那个投资谷歌十万美金最后赚了一个亿的那个教授,运气好是一方面,但那时创业竞争也不激烈,其实他也写了不少支票出去,而大部分也都失败;另外当时找他要 Check 的人也不多,那如果是现在,可能会有几千人向他要十万美金,他该怎么给?

也就是说,以前整个种子轮、天使轮流程已无法应付这种大规模创业者。投资人已经变得没法判断,看不清楚,你没有足够多量数据去支持判断,而且你还看到大量创业者在不断涌来。

天使机构化大规模兴起

那造成的结果,其中一个冲击就是:这些传统硅谷天使俱乐部 Angle Group 等,运作开始变得很慢。每个项目都很好那他也能投得很快,但如果每个都是挺好又不够好,他就会不知道怎么决定。

所以我听到的是:这两年硅谷好几个 Angle Group 的投资效率在大幅下滑,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这些机构都是业余组织,处理不了这种大规模数据。举个例子,以前来的评审 Case 是一个月 20 个,现在是 80 个甚至 100 个,看着而且还都很接近,很接近时你是非常难选的。

所以这个时候,天使投资机构化的大规模扩张,是硅谷目前正呈现的另一个明显趋势老牌天使投资人他们开始退役,这是“被迫退役”,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

以前很少有机构做天使,投资机构都从真正的 A 轮开始。但实际上按现在硅谷情况看,不仅仅是投资机构开始进入天使轮,也有新基金融资专门就是为天使融起来。然后它就导致,个人天使开始变得要退休

我们这么讲吧,如果你是个人天使,以前全凭自己 Networking 就可以决定投资,但现在不行了,你必须加入一个平台或一个聚合机构,才能得到比较有优势的判断。比如那个斯坦福教授,大数据情况下他该怎么办?

两种可能:一不投了,其实就是“退休”;二变得很专业化,他开始加入一个投资机构,现在硅谷很多天使投资人他就加入各式各样的网络或者新兴投资机构,要么做 LP,要么做 GP,所以说最近硅谷天使机构的 Fund 来得很多。

实际上,你把这三年来在硅谷新建立的基金,我猜应该是爆发式增长,就是这三年在硅谷成立的天使级别基金,这个 PRE-A 的基金成立是爆发性的。像 YC 等等。以前天使是业余的人玩,但现在全是机构在玩

大数据时代怎么删选公司

那么这样三个大趋势下,我们会怎么删选人。其实也是要用到大数据,这个数据牵涉到好几个方面,我把它分成这么几类数据。

第一类是 Social Networking。这个就是要去查,大家做天使投资其实还是很关心这个人怎么样的,那这个时候就是要去 Track 他。实际上我们要查这个创始人都是要查他 LinkedIn 等各种 Networking。

你查是为省时间,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见,你会被累死。举个例子,以前你就认识我一个 David,你不用查来查去,但现在情况是说你认识一百个 David,你怎么办?所以信息收集能力对现在的投资人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说天使必须机构化的原因。

现在你的能力已经远远不够,你必须有全职人员,有一帮人在为你做这些事。然后,现在市场上它还派生出很多第三方数据机构,专门就是为提供这些数据,比如有家创业公司叫 Indicator,它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对创业公司所有痕迹进行跟踪。

另外讲到创业者,我们还会去查说是你是否真实。首先,你必须确定在 LinkedIn、Faceebook、Twitter 上情况一致。因为也有一些人他会作假,比如他有两份工作,然后呢? Co-founder 是兼职。但他不会写全职,就是大家都很 Smart 你知道吗?他没有Treated 你,他只是隐藏了信息就是 Mislead 你。类似这样的。

所以你要通过各式数据系统去摘取数据。而如果你是业余天使人,你根本找不到那些数据,因为那些都是很专业机构在专门帮你采集,像用户访问量、活跃用户等诸如此类。

甚至还有专门公司 Track 你们团队的 List 变化,它就完全用工具抓,只要你一变化它就知道,而且这些全都是全自动化抓取和自动化分析的结果

那还有一个是行业方面大数据,这叫趋势。你怎么判断这个趋势?回到那个斯坦福教授,以前为什么他敢投谷歌?因为他觉得这个东西还不存在,但其实真实情况可能是,它是存在的,只是那些没做成,而斯坦福教授不知道。

也就是说,如果谷歌前面只有五个,那么他投到第六个也就是谷歌时很 Lucky,但如果是像现在这种情况的 100 个呢?他的成功率会远远小于 10%,而这时每个创业者都会和你说 I am different,你就会变得很难判断这个行业趋势

种子或天使轮核心问题

其实我觉得种子轮到天使轮,它面临的最大瓶颈是:所有这些种子轮或天使轮它投资企业时,都是静悄悄发生的,但你必须用各式各样大数据方式去把他们找出来,以确保自己不错过投资

这些工具你在做 B 轮和 C 轮时,会有一帮人专门干这个活,因为你投的是几千万美金,有足够成本雇佣人专门花一个礼拜就做这些事,但问题在于:你是天使轮,你没那么多成本去 Hire 一个人或怎么样,所以最后你必须是个工具化和平台化方式,来确保你知道别人已经投了,这是关键。

天使轮的问题就是:A 轮属阵地战,敌我双方都公开,但天使轮尤其是种子轮,你不是所有都知道

而且这些东西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暴露?它会是在一些社区、非正规或非主流媒体里等,所以你必须有一些更大数据挖掘和处理能力。你不能说我看一个 Case 我看得很高兴,结果别人早就投得不知道哪里去了。

最关键仍是人

那什么样的人能成功这个东西有没有变化?我觉得大方向上是有的。

我们发现,早期在五年前的成功创业者,他从大公司出来的多一些,就是高管创业比较多,因为你得有权有势有资源人脉;但现在,因为互联网技术导致这些需求量不高,这时比较聪明和勤奋的人会更有优势

就是这个人的 Personality 比他以前经历更重要,这个人本身,他是不是会领导人,是不是对在做的这个东西非常有 Passion。这么讲,就是这个人的个人特点比他背景更重要,然后他个人的 Passion 比他经验更重要。

因为五年前如果你想创业,你有最强的 Passion,你也仍然克服不了中国/印度人给你做 CTO 及 Marketing 等这个或那个问题,但现在你有 Passion,同时那些条件被大幅度削弱,“谁可能成功”这个问题开始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