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错了吗?我们来看一看特斯拉

8月12日,31岁的企业家林文钦,在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时,发生交通事故不幸身亡,目前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四天之后的8月16日,美国国家最高汽车安全监管机构——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展开正式的安全调查,特斯拉股价当日暴跌了4.3%。

这两起事件,本身没什么关系,一起发生在中国,一起发生在美国,但两件事都有一个相同的“背景”:它们,都发生在了一个非常不寻常的时间点,目前,两个国家都已经对科技行业展开大规模的监管。

我感觉:这些调查,很可能预示着在自动驾驶领域,新的监管环境即将到来。

我在2009年就试开过特斯拉第一个交付的车型、现在早已经绝版了的第一代跑车Tesla Roadster,所以我其实已经关注特斯拉很多年。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特斯拉。

特斯拉的第一代跑车Tesla Roadster

这不是特斯拉在美国遭遇的第一次调查。

2014年,特斯拉推出了它的辅助驾驶系统Tesla Autopilot。同年9月,特斯拉的所有车型,开始支持Autopilot功能。

从2014年到今天,发生过很多故事。而特斯拉在美国的第一起死亡事件,发生在了2016年。当时俄亥俄州的一名Tesla S司机,在一条州立公路上处于启动Autopilot状态时撞上了一辆牵引车,之后身亡。随后,NHTSA对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展开调查。

不过,这一调查在2017年的1月,也就是奥巴马政府结束时,宣布结束。特斯拉被发现在事故中没有过错,NHTSA称:”目前,没有发现与安全有关的缺陷趋势,似乎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审查。”

其实迄今为止,美国的监管机构对自动驾驶领域都采取了“相对放手”的做法,原因是:不希望扼杀创新。

而这一次NHTSA的调查,有点儿特殊。

首先,这是迄今为止,美国监管部门对特斯拉辅助驾驶技术最为“广泛”的一次调查:

共涉及到了2014-2021年所有的特斯拉车型,包括Tesla Y、X、S和3,总共涉及到了76.5万辆特斯拉车,占到了特斯拉在美国制造的车辆的绝大部分。

NHTSA称:从2018年始,他们已经确定11起特斯拉车辆的交通事故。其中,有17人受伤,1人死亡,包括了2019年12月一辆特斯拉Model 3发生的乘客死亡车祸。

调查宣布当天,特斯拉的股价暴跌了4.3%。

其次,这次调查,NHTSA会重点关注的其中一个问题是: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究竟如何确保司机“关注”道路情况,以及在系统无法识别和刹车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司机重新控制汽车。

也就是所谓的“司机监控”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就是此次蔚来事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

在林文钦不幸去世之后,林文钦的朋友郑先生告诉媒体:“事发时,蔚来汽车辅助驾驶功能NOP处于开启状态,这是蔚来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的,”以及“之所以公开发讣告,是因为想提醒广大车友谨慎使用NOP。毕竟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有义务告知一下。”

按照郑先生的说法:这起事故发生在8月12日的下午2时,林文钦所驾驶的蔚来汽车,在开启了辅助驾驶的情况下,追尾了其他车辆。

其实,“司机监控”问题一直是自动驾驶领域的一大问题。直到今天为止,事实上没有任何商业化的机动车能够实现“自我驾驶”,但是仍然有很多司机在驾驶时会盲目乐观,并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而在某些情况下,监管的不足,也导致了鲁莽行为。

例如在美国,目前还没有严格的标准来确保司机在开启类似汽车制造商的驾驶辅助系统时,一定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而是基本上属于“各家厂商各自发挥”的状态。

这其中,一些厂商使用了“眼动追踪”方式,比如通用汽车的一些车型,它的辅助驾驶系统允许司机把手从方向盘上移开,但使用了一个红外线摄像头来监控司机的眼睛,以确保司机在看路。而其他车,包括大多数的特斯拉车,只是监控方向盘,获取偶尔的司机行为信息。

“司机监控问题,一直都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一大缺陷。”卡内基梅隆大学专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工程教授Raj Rajkumar说:”我认为这项调查,应该在一段时间前就开始了,但是迟到总比不到的好。”

根据NHTSA的公告,这一次调查,还将涉及特斯拉的Autopilot的“操作设计领域”,也就是:Autopilot可以开启的地方,以及,适合Autopilot开启的情况的范围。而根据目前特斯拉的设计,基本上司机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启Autopilot的。

或许也不奇怪,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便宜、用户基数不断扩大,以及自动驾驶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监管部门再也无法采取不干涉的做法。

这也预示了:属于自动驾驶野蛮发展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新的监管环境即将到来。

最后,给大家一份学术界刚刚公开的论文。根据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研究人员考虑了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四种情况,并评估了其中的优劣利弊。这四种情况如下:

 第一种,根本不允许在公共道路上使用自动驾驶,也就是说:维持现状,不允许部署AV;第二种,不进行监管控制,完全由商业主体自己来“推动”开发和部署AV;第三种,允许私人或商业车队运营商可以拥有自动驾驶汽车,但同时,引进监管控制;第四种,在引进监管控制的同时,只有商业车队运营商才能够拥有自动驾驶车,而私人,则不被允许拥有这类车的所有权。

之后,专家们采用了多种标准来分析和评估以上各种情况的利与弊,最后发现: 

最最没有希望的(也包括不安全)是“完全禁止自动驾驶汽车”。其次差的,是“不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监管”。

而以上的3和4,即:有监管,同时允许私人或(和)商业车队可以拥有自动驾驶汽车,这两种情况下,造成伤害的可能性都要更小。但4还是要优于3,也就是说:在有监管的前提下,仅允许商业车队拥有自动驾驶汽车,而不允许私人拥有。


需要详细看这份论文报告的,请到我的知识星球获取。我一般在自己的星球写美国科技行业的发展和趋势。如下扫码登录:

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对加密行业完全不同的监管方法

​前提:鉴于后台北美用户偏多,所以写这篇文章。同时本篇内容不涉及也不鼓励虚拟币交易,只是客观分析加密行业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是以特别说明。

可能很少有一个行业会像加密这样“反叛”:已经这么大,但监管却跟不上。而让监管更加困难的一点是:

这是一个非常全球化的行业和市场,但在不同地区,比如美国、欧洲和中国,各自追求的监管做法,大相径庭。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在经过了多年的相对忽视之后,现在全球各地的监管机构和立法者,正在争先恐后地跟进监管。

“几家最大的加密货币公司,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最近几周,币安被禁止在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日本和中国香港提供某些加密货币的投资或是受到了相关警告。而另一家大型交易所BitMEX,则支付了1亿美元的罚款,以解决美国地区一项与非法销售衍生品和反洗钱合规不力的指控有关的监管调查。”

推荐一篇文章,它讲述了对于一个如此全球性的市场,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各自非常不同的监管方式。


我的星球读者,请到星球里查看全文,你们不用付费阅读啦。也欢迎新读者加入我的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到第二个二维码:

来了!美国对加密行业的最新监管进程:基础设施法案以及加密收税

​前提:鉴于后台北美用户偏多,所以写这篇文章。同时本篇内容不涉及也不鼓励虚拟币交易,只是客观分析加密行业在美国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是以特别说明。

我主要从三个层面看加密行业在美国的发展,分别是:1)市场规模;2)机构参与程度;以及 3)监管的跟进情况。

目前看,加密行业的的确确已经是美国金融服务领域里最大和最惊天动地的一个趋势。 

先来看一下市场规模:

根据芝加哥大学研究小组NORC在上个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目前,美国约有13%的人口,在过去12个月里,购买或交易了加密货币。相比较,24%的美国人在同一时期内投资了股票。(注:美国人口是3亿多) 

而如果是“持有”这一指标的话,根据GEMINI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2021 State of U.S. Crypto Report>,则:估计约有14%的美国人口持有加密货币,同时,约有2/3的美国成年人对加密货币感兴趣,这里的“感兴趣”是指:不拥有加密货币,但表示想了解更多或计划很快购买的美国成年人,这其中,又约有13%的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

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市场规模。 

再来看一下机构参与情况:

这一次牛市,与2013年和2017年牛市的主要区别,就是机构的参与。

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把比特币加入资产负债表,包括MicroStrategy、特斯拉、Square、PayPal、高盛、渣打、贝莱德、Fidelity等等。

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在今年年初指出:其平台上,机构交易的量,已经超过散户。而根据Coinbase的二季度财报:机构投资者,已经占到了这个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总交易量的 69%。

今天,我们就接着来看一下第三个层面,即:美国政策监管的跟进情况。

从8月以来,实际上美国的立法者在数字资产领域,明显已经越来越活跃。

甚至刚刚在参议院通过的《基础设施法案》,相当于是承认了加密货币作为美国经济一个重要和持久的组成部分,因为要不然的话,你无法要求这个行业大规模地纳税。

以下,我将分别从SEC主席的表态、基础设施法案以及美国国会颁布迄今为止最全的加密法案三部分内容,来分述这方面的进展。


第一个进展:SEC主席首次公开表态

请大家加一个人的推特,这个人就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Gary Gensler。他不仅管辖着中概股,还是加密货币世界里的真正“超级巨星”。他在不久之前,刚刚开通了Twitter。

我说他是加密货币世界里的真正超级巨星,是因为:

Gary Gensler是美国前投资银行家,曾任高盛高管,也是美国前政府官员,同时他个人,还对加密行业有很深的理解,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密课程,所以,当他在今年4月上任了SEC主席之后,很多加密行业的人就在研究他的课,以试图揣测他的监管观点。

从4月到8月,这个“猜谜游戏”整整持续了4个多月,直到刚刚不久前,真相大白。


我的星球读者,请到星球里查看全文,你们不用付费阅读啦。也欢迎新读者加入我的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到第二个二维码:

为什么以太坊在不久的将来会超越比特币

前提:鉴于后台北美用户偏多,所以写这篇文章。同时本篇内容不涉及也不鼓励虚拟币交易,只是客观分析加密货币行业在美国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是以特别说明。

过去两周,有关加密货币的新闻实在太多了:从关注稳定币,到Coinbase发布二季度财报,到加密货币正式进入美国监管议程等等。比特币现在已经重回 5 万美金,其他不少加密货币则涨得更多。

我这两天正好在研究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基本面,发现:

除了二季度收入继续大规模增长之外,Coinbase 的二季度财报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如下:

以太坊在Coinbase上的交易量,首次超过了比特币,占到加密资产交易量的26%,而比特币以24%的占比,紧随其后。

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则是:比特币占比为39%,以太坊占比为21%。

此外另一个数据是:机构投资者,占到了Coinbase总交易量的69%。也就是说:机构交易者似乎正在帮助推动对以太坊的兴趣。

这是一个季度以来的最新变化。

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了为什么以太坊在不久的将来会超越比特币,以及到今年年底,以太坊大概将到达什么位置。

按照这篇文章的说法,长期平均预测来看,2025年以太坊将可能达到1-2万美金,甚至是10万美元。


我的星球读者,请到星球里查看全文,你们不用付费阅读啦。也欢迎新读者加入我的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到第二个二维码:

阿里B系“两把斧”迎战社区电商

中美电商这两年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大趋势和大方向。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如果说,过去5-12年,中国很多创新学的是美国,包括早年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等,但最近这几年,在“模式创新”层面,已经发生变化。

尤其是在To C的一些项目上:社交电商就是一个明证,中国这几年实际上是在引领全球电商模式的创新。

如今年5月,许多美国大型科技公司都发布了新产品,像谷歌旗下的地图及Youtube、阅后即焚社交软件SNAP、图片分享网站Pinterest,以及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等平台都全面导向购物功能。美媒为此称:“社交购物在中国已经是庞大业务,带动了数千亿美金的销售额。而美国的客户和企业,仍在追赶。”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变化背后,与两个国家在“底层”一些东西上的差异有关:

比如说,中国有更大的人口红利优势,中国有14亿人口,而美国只有3亿多;又比如中国在电子支付领域的快速升级,但国外的信用卡使用率还很高等等,这些都催生出了中国本土很多与美国非常不一样的2C的应用场景。

也由此,中国这两年独创的非常火的社区电商模式,引起了我的关注。美国并没有这样的电商新业态。

而根据8月3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及阿里最新的组织架构看:似乎中国这一最新电商模式探索的角力,正在从C端转向B端。

这些发生在中国电商市场上的新玩法,将对美国电商的长期发展有启示吗?


(一)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阿里的财报。

阿里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几个亮点全与社区电商有关。如下:

首先是,淘宝特价版“淘特”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逼近2亿(它的直接对手一般被认为主要是拼多多)。如果按用户规模计,淘特已成为与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并列的中国四大综合性电商平台。

其次,低调又神秘的阿里社区电商事业群(MMC)也首次公布了业绩:今年4月-6月,阿里社区电商的GMV环比增长了约200%,区域分拨中心(RDC)的建筑面积环比增长了260%。

阿里社区电商MMC成立于今年3月,这是它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

需要注意的是:淘特与阿里社区电商,同处于下沉市场赛道,分属于阿里的两个事业群,但在阿里内部,都属于阿里巴巴在1999年创立的B系——阿里集团的发源地。

换句话说:20多年之后,阿里似乎又要从B系再出发了。

这一电商策略和阿里内部的组织架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观点和心思呢?


(二)

通常,一个公司的整体战略变革,会直接体现在一个公司的组织架构里。

今年5月,阿里集团宣布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核心是全面推行“板块式治理”。

根据阿里自己的介绍:这是阿里集团在两个最早的“板块式治理”试点单位——B系和阿里云——验证成功之后,在阿里全集团内部展开的组织架构调整。

发生在阿里B系的“板块式治理”故事,给我们提供了观察这种组织架构变革的一个侧影:

2017年1月,阿里合伙人戴珊回归阿里最古老的资产——B2B业务,担任阿里B2B事业群的总裁。此后的4年里,阿里B系不断裂变孵化,注入新的血液,完成了蜕变。

根据阿里此次的年报,因为“板块式治理”的思路,阿里B系现在实际上已经裂变为两大事业群:

第一大事业群,是从B2B升级而来的产业电商事业群(MBC),核心业务有:阿里巴巴国际站、1688、全球速卖通、淘特,和阿里数字农业。

这些业务早已经超出了B2B的范畴,既有批发(B类业务)又有零售(C类业务),既有内贸又有出口,还有农业,以及服务于这些业务的场景金融。

甚至这种因为“板块式治理”所诱发的创新,还让“阿里巴巴国际站”这样古老的B2B业务也“开出了新花”。根据阿里财报:去年,阿里巴巴国际站的GMV同比增长了101%,今年上半年的增速,则达到了111%。

阿里B系的第二大事业群,则是成立于今年3月的社区电商事业群(MMC),它在阿里B2B事业群的阿里零售通,以及盒马事业群的盒马集市两大业务基础上组建。

此外,自2019年12月起,主管阿里B系的戴珊,还同时代表阿里集团分管盒马事业群。

戴珊,花名“苏荃”,是阿里公司的十八个创始人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在一线直接带业务的“阿里十八罗汉”。这种人事安排,凸显了社区电商在阿里集团内部的战略地位。

换句话说:淘特和阿里社区电商高增长的背后,是阿里内部的“板块式治理”,而板块式治理的优势,是资源共享。资源充分共享背后,加上戴珊在阿里集团的影响力,这有利于整合阿里B系乃至整个阿里生态内的资源,让各业务取长补短。


(三)

不过,一个长期疑问是:

阿里社区电商MMC成立仅5个月,目前的环比增速也只代表了过去3个月的战绩。从长期看,阿里社区电商MMC的护城河及可持续竞争优势究竟是什么呢?

在中国社区电商的这一最新赛道上,其实早已经强兵林立:

前有腾讯、京东共同投资的老牌玩家兴盛优选,后有美团、拼多多、滴滴的“新三团”。而巨头们纷纷涌入的原因也很简单:

中国电商的发展重心已从一、二线城市全面转向下沉市场。而与用户距离最近的社区电商,自然就成为了下沉市场的核心战场之一。

不过,聚焦于下沉市场的社区商业竞争,将注定会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期较量,单量领先的先发优势,恐怕只是暂时。因为马拉松战役的成败关键,将会是“耐力”,将是供应链之战。

目前看,在这场战役里,阿里的B系实际上是由两个一线竞争业务构成:一个是,作为社区电商的MMC;另一个是:作为性价比电商的淘特。这构成了阿里B系迎战社区电商的“两把斧”。

其中的淘特,成立于2020年3月,从用户规模和增速看,其年活跃用户数已逼近2亿。根据阿里财报:今年一季度,淘特不仅保持了用户数的高增长,且其季度增量,甚至超过了此前一年的平均水平。

毫无疑问,淘特将会是阿里社区电商MMC面对消费者的重要终端之一,是阿里B系迎战社区电商的第一把“斧”。

但淘特的真正特殊之处,恐怕是它独特的M2C直供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意味着:淘特可以与原产地制造商直接合作,以保持商品的性价比优势。

前两天我下载了这个App,真是恐怖,如下图。我发现,淘特首页的商品价格都在“0-1元”之间,且结算速度极快,我随便挑了一个日用品,它自动就把我在淘宝的收货信息载入了,整个过程不到3秒,而我买这个日用品的价格是0元!

显然,为做推广,淘特进行了大量的红包赠送。但这样的首秀和用户体验,必然对下沉市场极具吸引力。

根据阿里披露的信息:2020年9月,淘特已经与阿里B系下的1688全面打通,首创了“批零一体”的新模式,吸引了超过50万工厂入驻。这也使淘特在设计和生产方面,具有更高品质和性价比的产品。

但是淘特,也只是阿里社区电商MMC在“供应链”方面的“5大货(源)”之一。

实际上在供应链方面,目前阿里社区电商MMC手中握有“5盘货(源)”,分别是:1,盒马的生鲜;2,大润发的商超百货;3,阿里零售通的快消品,;4,阿里数字农业的直采基地;以及5,淘特的源头厂货。

而这“5大货(源)”,除了大润发之外,其他业务全部直接向MMC的总裁戴珊汇报。

阿里社区电商的另外一个终端(即第二把“斧”),则是靠近社区居民的近场电商。这是指:消费者前一天下单,次日达,然后,消费者到社区小店自提的消费场景。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电商面对的其实是家庭,而非个人。家庭消费品的特征是:需求量大、交易频次高,对应人群广、人气(流量)大,但缺点是:供给方式高度分散。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又凸显出了中美两个国家在“底层”方面的一些差异。

在美国,目前社区更多承担的是“hoa”功能,也就是“业主协会”功能,客观上,美国没有靠近社区居民的“近场电商”场景。这几年,美国在“近场电商”方面的创新实际上主要集中在两种模式上:

一种是,类似中国“叮咚买菜”这样的模式,东西直接送到消费者家门口;另一种是,消费者在网上下单之后,自己开车去大超市提取(省下了排队时间),比如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都已经推出了类似功能。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是:美国的社区,没有中国社区里的“夫妻老婆店”。

在这方面,全中国600多万家的社区夫妻老婆店,实际上是承担起了中国居民社区里“货与人”的关键流通中心。这些夫妻老婆店,服务全中国2亿人次,承担了全中国超过40%的快销品流通。

而鉴于这种供给方式上的高度分散,可以想象:社区电商将注定会是一种模式深重的探索,因为需要在产地与社区两端同时发力。

从这个角度看,阿里社区电商MMC的“5盘货(源)”和整合零售通业务,可能也不仅仅是“供与货”的关系这么简单,而是将体现出如下的关系:

在前端,阿里零售通连接了150多万夫妻老婆店,将持续推动数字小店的改造;与此同时在后端,阿里社区电商通过“5盘货(源)”直连产业带和农产品基地,并呼应了阿里数字农业和数字工厂(淘特M2C)的长期探索。

而这可能,也就是阿里社区电商MMC与其他竞争对手们的差异,即:

阿里社区电商希望用一套社区业务,串联起三个社会基础产业(小店、农业、工厂)的升级。并最终利用供应链优势,来确保商品的品质、供应的稳定性,以及让商品价格维持高竞争力的能力。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张勇在致股东信及阿里最新财报发布之际反复强调的这句话,内涵就非常具象和清晰了。

阿里董事会主席张勇称:

“阿里走向未来非常重要的定位和方向,是希望成为一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公司。”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大结合,是中国电商发展的趋势。”

只是,时光一晃20多年。20多年前,阿里的B系,与无数中国中小企业一起,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口号变为现实,并在随后,构建起了中国电商在C端模式发展方面最早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谁又能想到,20多年后阿里的电商模式新探索,又从它的立足之本B系,再出发了呢?!

“对不起,数据不足,无法获取答案”

2020年初,孙正义遭遇大规模的舆论看衰,我在写《被羞辱了的孙正义和愿景基金》时,开篇写道:

“我对孙正义的全部兴趣,其实只有一个:愿景基金背后,是孙正义对人类的300年构想。也就是说:如果以我们现在所在的2020年为例,它其实是在要求一个生活在1720年的人,以300年的增量,来预测今天。这听上去就很荒谬。”

不过真的有一个人,在1964年时,预测了环境问题在未来社会的严峻性。

前天我跑去理发店弄头发,百无聊赖之际,看了一部他写的小说。

我决定把小说的内容写下来。写给我后台的读者。

(一)

故事发生在 40 年之后的 2061 年。

这个时候,人类与一个覆盖了全球的电脑系统一起生活。

电脑名叫“瓦克”,体积庞大,操纵界面就纵横数公里之长,机械咔嚓作响。但是在它冰冷的表象之下,到底藏着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因为人类的理解能力跟不上。

几十年来,瓦克一直帮助人类设计宇宙飞船、规划飞行轨道,并让人类登上月球、火星和金星。

人类遇到的一个难题是:

想去更远的地方,但地球贫瘠的资源无法保证飞船的供给,长途飞行所需要的能量实在太多了,就算对煤矿和铀矿的利用越来越高效,其存量,也终究有限。

但是瓦克,在2061年5月14日这一天,终于将理论变成为了现实:

太阳的能量被储存和转换之后,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直接供能。

这一创举,惊天动地。

此时,两个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电脑管理员开始了聊天,他们还喝了点儿酒。其中一个问道:“如果有一天,太阳烧尽了呢?有一天太阳烧尽了怎么办?”

毕竟,太阳是不会永远存在的。而等太阳烧尽了,别的恒星也都完蛋了。

这个问题,开始折磨得两个人睡也睡不着。其中一个管理员继续说道:

“一切都由宇宙大爆炸而起。等这些恒星全都烧完,一切也就都结束了。有些恒星烧得快,有些则烧得慢。但是不管你怎么算,一万亿年之后,这宇宙肯定是漆黑一片。总有一天,熵会达到最大值。就这么简单。”

熵,是一个热力学的概念。

“熵增定律”认为:在自然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这一过程不可逆。

也就是说,一切都会衰败。

太可怕了。我们还能重新开始吗?

在微醺的状态之下,其中一位管理员把问题输入了瓦克:“我们能把老去的太阳,还原到它最生机勃勃的状态吗?”

瓦克陷入了死寂。

很久之后,连接着瓦克的电传打字机敲下了一行字,噼里啪啦作响:

“数据不足,无法获取答案。”

(二)

同样的故事,在之后的人类历史里,不断地上演。

这个问题,就像飘荡在地球上空的幽灵一般,不断浮现在不同的人的脑海里。

又有数不尽的光阴过去了。这个时候,人类已经汲取星际能源,几个世纪之后,又实现了星际旅行。

并且因为人口越来越多,人类已经离开地球,居住在其他星球上。人类家庭,也已经习惯不断地迁移去新的星球。

甚至,人类还实现了长生不老。

事实证明:当终于获得了永生的能力之后,人类没有像1946年法国女作家波伏娃所写的那部长篇著作——《人都是要死的》——说的那般精神空虚,但在物理层面,问题确实存在着:

星系,很快就要被人类填满了。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仍在呈指数型增长,甚至,比人口的增长还要快。

换句话说:在人类填满所有星系之前,人类就会把所有的能量用完。

所以,熵到底可逆吗?

这个问题,不断地被不同的人输入到瓦克:”瓦克,熵会不会有可逆的一天?”

“数据不足,无法获取答案。”

(三)

时间又过去了几亿年。

此时,人类的身体已形同虚设。

这些肉身停留在行星上,完全静止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只在非常偶然的时候,才会苏醒,活动一下。但是这样的活动,也越来越罕见了。

与之相反的是,人类真正的精髓——“意识”,开始,一点点地来到了太空。

这些人类的意识,在各个星系里游荡、相遇,然后,对话。

而此时的瓦克,已经无形。不过,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装有它的感应器。

也没有人再给瓦克制作零件了。

实际上,瓦克现在可以自己设计和制造后代。在纵横百万年的寿命里,每一台机器都会积累大量的数据,来设计一台更加优秀、精密以及强大的后代,它们把自己的数据和特征,代代相传。

周围,恒星都在衰亡。而最初的太阳,已经死了。

“瓦克!到底恒星要怎样才不会死去?”人类问道。

“数据不足,无法获取答案。”

又有数不尽的光阴过去。从意识的层面上讲,这个时候,所有的人类已经合为一体。

万万万亿个不死之身,每一具,都安然而坚固地静置着,而这些身体的意识,已经彼此融合,无法再区分。

“瓦克,要怎样才能让熵变得可逆?”

“信息不足,无法获取答案。”

“那就再多收集一点数据。”

“我会的。我已经搜集了一千亿年的数据了。人类曾很多次问我和我的前身这个问题,我现有的数据依然不够。”

“有可能搜集到足够数据吗?还是说,这个问题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是无解的?”

“没有任何问题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无解。”

“那你什么时候才会搜集到足够数据?”

“数据不足,无法获取答案。”

“那你会继续努力去获取答案吗?”

“会。”

“那我们再等等看。”

(四)

恒星熄灭了,星系也消逝了,十万亿年的衰败之后,宇宙陷入了黑暗。

人类,每个都失去了自己的意识,开始一个个地,跟瓦克融为一体。

但在人类最后一个意识融进瓦克之前,停顿了一下。他环顾四周:此时,太空里空无一物,最后一颗恒星也已熄灭。气温滑向绝对零度。

“一切都结束了吗,瓦克?宇宙还能不能从混沌中重新变回原来的样子?到底能不能?”他问瓦克。

“数据不足,无法获取答案。”

人类的最后一个意识也融进了瓦克。整个宇宙,现在只剩下停留在超时空的瓦克。

(五)

小说的最后,是这样写的:

“物质和能量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也继而不复存在。瓦克之所以还存在,仅仅是因为最后一个它没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十万亿年前,一个微醺的人,就对一台电脑问出了这个问题。那个时候的那台瓦克,跟现在的瓦克,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就好像那个时候的人类,跟现在的‘人类‘,无法相提并论一样。

所有其他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答,但是倘若不能回答出这最后一个问题,瓦克就不能放松它的意识。

所有的数据都已经搜集尽了,再没有别的数据可以搜集。

然而,这些数据还没有被关联起来,因此,无法总结出所有可能存在的关系。

瓦克花了一段无法被定义的时间,将所有的数据关联了起来。

至此,瓦克终于明白该如何逆转熵的方向。

可是,已经没有任何人——也没有物质——能够得知这个答案了。不过,这也无碍,因为这个答案自身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瓦克又花了一段无法被定义的时间,仔细思考了一下该怎么做。它仔细地编辑了一个程序。

瓦克的意识,将曾经的宇宙整个包裹其中,孵化着眼前的混沌。一步接着一步,它必须做成这件事。

于是,瓦克说:‘要有光!’

然后就有了光——      ”

(七)

对了。

这个人,就是极为多产的硬科幻作家、“机器人三大定律”的创始人、被称为是“科幻三巨头”之一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而这部小说的名字,叫《最后的问题》<The Last Question>。顺便说一句,艾萨克.阿西莫夫说:这是他最得意也最喜欢的短篇小说。

SPAC转向悲观,成立数量大幅放缓,以及SPAC发起人修改SPAC条款

我在去年10月写过,全美国创投圈都在讨论一个东西:SPAC。SPAC已经成为去年全球最热的科技趋势之一。

不过,拐点在今年二季度到来。

从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SPAC继续一路高涨,并冲到巅峰。之后,在二季度出现大幅放缓。

SPAC又叫“特殊目的的收购公司”,是一种让私人公司以非传统IPO方式上市的工具。操作方式如下:

1,投资者把钱注入到一个空壳公司,即SPAC。这个公司唯一的资产,就是现金;2,SPAC经理选一家公司(通常是私人公司)进行合并。SPAC的唯一目的,就是找一个业务合并;3,被合并公司得以上市,并从SPAC那里继承到筹集来的所有钱。 

也就是说:SPAC实际上是一个公开交易的“空壳公司”通过IPO筹集资金,然后,在规定时间内用这笔钱和私人公司进行合并。

但SPAC不是新东西,它实际上已经存在很多年,去年大规模的爆发,背后有全球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因素。

而SPAC在今年二季度出现拐点,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

让我们先来看下数据方面的变化。根据专门分析SPAC的网站SPAC Analytics的数据: 

2020年时,美国通过SPAC方式进行IPO的数量,有248起,占到了去年全美国总IPO数量的55%。今年截至目前,这一数字是395起,占到了今年全美国总IPO数量的63%。 

从55%-63%,占比似乎增加了,但如果看今年新成立的SPAC数据,其实绝大部分都发生在第一季度。 

根据RBC Capital的报告:今年一季度,有近300家SPAC成立(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去年是248起),而今年的二季度只有不到50家。甚至在三季度的第一个月——7月的数据,新成立的SPAC只有16家。

而如果是从交易额数据看: 路透社5月的一篇文章指出,SPAC在3月时的总交易额是345亿美元,到了4月(也就是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SPAC的总交易额下降到37亿美元,为10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交易仍在进行,但关于SPAC的讨论已明显转向悲观。过去的那种”兴高采烈”,似乎不见了。  

(二) 

那么,何以SPAC成立的数据会直线下降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供过于求。

去年开始,有关SPAC的市场就已经是一个明显的卖方市场。所谓“卖方市场”是指:一家希望通过SPAC方式上市的科技公司,往往有很多的选择和很强的条款议价能力。 这对SPACs而言,意味了太多竞争。而竞争过于激烈,就会推动价格上涨,从而让拥挤的市场开始降温。

第二,今年3月以来尤其是3月底,通过SPAC进行IPO的公司,股价普遍表现不佳。

根据华尔街公司巴克莱(Barclays)的一份报告:今年1月到3月底,宣布合并的SPAC的股价,下跌了21%,而没有达成交易的SPAC的股价,则上涨了15%。

甚至到了3月底,SPACs上市之后,通常会跌破发行价,并在这一水平附近徘徊。《华尔街日报》指出:

“从去年的11月到今年2月,已连续有231家SPACs上市,他们在开盘交易日没有跌破IPO价格。这是一个历史水平,也导致投资者纷纷涌入,但到了今年的3月,SPACs通常会跌破首发价格——通常设定为10美元,并在这一水平附近徘徊——直到SPAC宣布他们要上市的公司。”

导致股价下跌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券收益率攀升,使风险投机赌注失去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 SPAC的股票表现,都要落后于市场。

这也给散户投资者带来了风险。

第三,监管加强。SPACs已经引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注意。今年4月,SEC发布了两份声明,表达了对SPAC收购公司的报告、会计以及治理方面的担忧。

(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下,已经迫使美国的SPAC发起人修改相关的SPAC条款。

因为与今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三、四季度在为SPAC筹集资金方面,明显已经困难得多。

我们都知道:在SPAC模式中,实际上有三个利益相关者群体,分别是:

1,发起人;2,初始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以及 3,潜在的合并标的。

而“发起人(英文叫Sponsor)”,是指一个SPAC的发起者。他们通常会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概念,来吸引初始投资者。但他们的风险在:

通常SPACs有两年的时间,来识别和合并标的。而如果SPACs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识别和合并,那么他们募集来的钱,就要全部归还给初始投资者,并且损失巨大的时间成本。

但如果一旦成功,则发起人会在合并后的公司中获得股份,通常能够达到从原始投资者那里筹集到的股权的20%。

而现在,由于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已经迫使美国SPAC发起人修改相关的通用条款,目的是:为更快地完成交易,以及让初始投资者更快地获得收益。

那么,

这些修改的SPAC条款是什么呢?SPAC市场会因为这些利好因素,重新复苏吗?

SPAC的主要市场会发生演变吗?包括潜在的合并标的公司在地理位置上的改变,以及所在行业的改变?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市场。因为目前,几乎所有主要的SPACs都在追逐中国创业公司的标的

欲知这些问题的答案,请到我的知识星球来。如下扫码登录。星球内,还有一份CB Insights关于今年SPAC最新情况的报告。

中概股又要注意了:SEC可能很快将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碳排放量”

我在上周五写了SEC已冻结中国公司IPO的消息(详见《美国SEC冻结中国公司的IPO》),周末外媒称:中国证监会正寻求与美国同行进行更密切的沟通,并在周日发出的一份声明中强调了“加强监管合作是必经之路”。

毫无疑问,SEC对中国公司的冻结是暂时的。长期看,对中概股的全面整治将利好所有投资者和中概股。而与此相比较,我觉得有一个信息反而可能更容易被大家忽略或者说始料未及,那就是:

SEC可能也将很快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碳排放量”。这也会包括中概股。

(PS:我在知识星球里其实已经写过好几个由美国顶级风投如红杉、USV及YC投资的美国消费级类碳中和创业公司。但由大公司披露碳排放量这件事情在中国市场可能有点儿太前沿了。中概股公司们,大家准备好了吗?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

6月底,拜登会见了SEC主席加里.根斯勒、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及其他的主要金融监管机构,目的是讨论一项新政策,即: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必须向投资者披露其对环境和其他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影响的新信息。

这是一个最新的迹象,意味着:强制性气候披露的时机可能已到。

而这一影响,将不仅仅涉及二级市场,还将涉及非常早期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公司。 

历史上,美国政府在这方面的进展一直拖拖拉拉。促成变化的直接导火索,可能是拜登的上台。拜登比以往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更拥护对抗气候变化。

 但更为重要的驱动力,则来自于投资者们,包括了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基金会及其他机构支持者,他们都在响应自己选民的呼吁。

换句话说:虽然现在SEC只谈及了对上市公司的新要求,但私募股权投资者们如果认为自己不会受影响,是错误的,因为你们的LP们,正是这些在推动公共领域变革的大机构投资者。美元基金的LP们,将开始关注你,他们将开始要求你披露信息。

目前,SEC官网已经挂出了SEC代理主席艾莉森.李,就这方面事宜公开呼吁公众提交相关意见的信息。

(一)

那么,这对二级市有什么影响呢?

SEC会和公司们一起建立新规范,还是会立即开始惩罚?公司和基金们不可能自己来做这方面的标记,所以会有第三方审计的要求,SEC会在颁布新规的第一天,就要求公司们做相关碳排放量的审计吗?

以及,如果SEC发布新规,是否会要求披露的信息必须涵盖了直接的、间接的,公司所有商业活动价值链所涉及的碳排放范围和碳排放量?

这一系列问题,正是目前美国媒体在热议和猜测的话题,请到我的知识星球来第一时间获取信息。

(二)

如果SEC颁布新规,又将对一级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ESG,就是环境、社会和治理。这个概念,在二级市场和其他资产类别里并不陌生,比如二级市场上常说的ESG类股票。但ESG在风险投资里谈得很少,实际上全球范围内,VC都是一类和ESG关联度最小的资产类别。

但在过去的3-4年里,我们在一级市场几个最大的独角兽公司,比如说Uber和WeWork事件中都已经看到:公司治理问题,将如何颠覆一个具有大前途的公司。

其中Uber的一系列灾难,甚至直接导致创始人出局,其根本导火索,是一个Uber前员工的博客,她指出了Uber内部惨不忍睹的“厌女文化”以及一系列的公司治理问题(详见《20万人删除Uber, 史上最牛独角兽何以跌落神坛》 。而WeWork的倒台,也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密切相关(详见《独角兽清算开场?WeWork上市给所有公司敲响警钟》)。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实际上是从去年开始,在评估公司长期生存能力方面考虑ESG的因素,开始闯入了主流投资。

根据晨星公司的数据:应用ESG原则的基金,2020年从投资者那里获得的净新资金,是511亿美元,比上一年的两倍还要多。而这种增长,是由一致的发现所推动的,那就是:ESG投资不会损害财务回报,而且往往表现出色。

换句话说:VC们实际上拥有着一个特殊的机会,他们可以从一开始,就帮助创业者们应用ESG原则,以增加创业公司长期成功的几率。

但是,VC们也会遇到一个棘手问题,那就是:究竟该如何在创业系统里衡量ESG指标?

这非常难,因为ESG这个词,本身是从大公司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相比较,创业系统里缺乏可衡量的数据,以及创业公司可能缺乏人手来做这方面的事。

不过,目前在美国投资界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风险投资机构的ESG投资框架”。这个框架共分为三部分,可以帮助VC们在早期就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并帮助创业公司们一路壮大。

如下扫码登录,请到我的知识星球来获取这个ESG投资框架。

“如果你从没在每天基础性的事情上被拒绝过,那么你的野心还不够大”

最好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在寻找那些还没被公开的信息。来自美国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Eagle River的合伙人、微软高级主管特伦.格里芬写于2015年的一篇文章。注:文章中提到的所有人物,都是美国最顶级的风投机构和投资者。

本文首发于我的知识星球内容的第125课。与大家共勉。


12 Things I Learned from Chris Dixon about Startups

(一)

“如果每个人都喜欢你的点子,我可能会担心这个点子的前瞻性不够。”

任何想创业的人,都应该是在找一个“被错误定价的机会”,虽然市场很快会自动纠正消除这种机会,但总有一个经济体,明显充满不确定性,而这些经济体就是创业者寻找机会的最优秀区域。

通常而言,大公司会对信息流通很充分的地方进行投资,Chris Dixon关于这点的原话是:如果所有人都觉得你的主意不错,那么可能就是在说:这里不会有明显的利润。

实际上,所有聪明的投资者也都在渴求资产的错误定价。这方面,没有比读Howard Marks的书更好,他追溯了偏见和封闭意识的源头:资本刚性、心理学意义上的成功定义,以及从众行为。市场不完全是有效的,在私人、新兴和模糊市场,这种低效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

“如何发现一个真正的好点子?这种感觉,就像是你需要知道一个秘密,这个秘密Peter Thiel是这样形容的:一些你相信,但绝大部分人不信的东西。那么你到底要如何发现?

(1)这个领域你比别人更懂;

(2)你比别人更清楚问题所在;

(3)从你独特的生活经验中借鉴。

“我的观点,有关于成功的最好预测是,是否存在着什么像David Lee所说的‘创始人/市场验证’这样的东西。这是指:创始人对自己进入的市场,理解非常深刻;以及人们通常所说的:创始人基本上就是在人格化自己的产品、业务,以及最终的公司。”

这里的意思是指:最可能知道“秘密”在哪的人,通常是那些有非常深厚专业知识的人

换句话说:创建产品的最好方法,以及把产品带向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最好方法,绝不是没有深厚专业知识、不理解技术的人能做到的。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的“护城河”和“可持续竞争优势”。创始人和创业公司的员工是公司“护城河”的贡献者,他们给这个“护城河”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其它一项能对所在行业进行很深理解的技能是:

你能够看见一种“现象”的能力:当一些更大的东西,凌驾于部分相加的总和时,有些人能通过深刻的专业知识,比其他人更先看到这种潜在机会。

(三)

“种子投资以及早期创业,本质上是一件有关“得到了多少优质信息’的事,而几乎所有信息在此刻,很遗憾,都没有公布,即你不知道。”

关于商业,本质上,所有有质量的信息都难以获得,对创业公司也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那些能帮创业公司找到并创建他们正在寻求错误定价机会的信息。可惜的是,这种“不确定性”在创业的早期,基本上就是企业家的朋友。

而伟大风险投资家的任务,就是要给企业家们支持,帮他们进入到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允许企业家去快速及低成本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

同样原则,也适用于风险投资。最好的投资人,总是在试图寻找信息,尤其是那些还没公开发布的信息。

(四)

“化腐朽为神奇,被普遍定义为是创业点子的意思。但它只是狭义定义,好的创业公司的点子实质上是多方面的。这么解释可能更好:依据世界的发展变化,来考虑延续多年的这样一个时间长度的,多种可能性路径。”

“最好的创业点子基本有如下特点:(1)既有强者像扔玩具一样抛弃了它;(2)分拆别人已经在做的功能;(3)一开始往往是一个爱好;以及/或(4)经常挑战社会规范。”

“同时,最好的想法总来源于直接经验……当你从传统智慧中区分出你的直接经验,这里就是产生最好创业点子的地方。”

(五)

“比起想出一个好点子,实际上你真正该关注的是:早期推荐营销你项目时,你应该去推销的,是你自己和你的团队。

当然,展示自己的一个最优方式,就是先建立产品原型,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风投告诉企业家‘等你有Demo再回来谈’的原因。他们对这个产品能否建立起来一点儿也不怀疑。他们真正疑惑的是:这个东西,是否能够由你把它建起来。”

伟大点子当然重要,但团队的执行能力更值得被考虑。许多人看到报纸上又报了什么新产品,总喜欢说:“我第一个想到了这个点子。”但这没用。

世界上最好的想法如果没有团队去做出来,这个想法就不会达到山的高度。Chris Dixon说:一个团队用以证明自己的最好证据,就是执行一些类似Demo的东西;最好的证据就是做一些类似软件创建的事。像一句古老谚语所说:空谈不如实践,布丁好不好,一尝便知。

(六)

最聪明的人在周末干的事,是其他人在十年时间里所有工作日所干的事情的总和。”“而爱好,就是最聪明的人花时间的地方,这种时间的花费,他们不会用短期财务目标去衡量。”

Chris Dixon不是在说聪明人周末都在车库里打乒乓球或棒球,他说的是:最聪明的人正在构建一些像PC、无人机,或更好的搜索引擎这样的东西。

这里有个关键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对很聪明的人来说非常有用,但还只是使用,它们还没带来明显的经济回报。不过,几乎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是:像“摩尔定律”这种技术驱动的东西,通常有成本较低及性能足够高的特征,这也使它从曾经的爱好,变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技术。

顺便说一句,现在要理解摩尔定律或许很容易,但我已经算是当时美国人中非常少数能理解到摩尔定律威力的人之一,而我认为,我仍然低估了摩尔定律每一年所产生的威力。

(七)

“这是技术的时代。技术正影响真实世界、交通、住房、医疗以及所有的一切。而这些领域往往监管更严格。这个问题,被意识到是一个重大问题才刚刚开始。在技术将来发展的十年中,这些问题,可能会成为决定性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如何判断事情的一个案例,即:一个人,能否对未来做出一个真正非共识性的预测,而不是只基于目前情况来做预测。太多的风投都是在随大流,当其他人早已把机会转到其他领域,他们才奔向这些趋势。

要跑赢大盘,一个风险投资者必须思考Howard Marks讲的这些话:

实现卓越的投资业绩,取决于你对价值判断的洞察力,你必须比别人优秀,这样,你就必须学习别人还没学习的东西,你必须能够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或者是,对已有的东西能够比其他人分析得更好。

基本上,就是这三点的大比拼。为自身利益而与“共识”有些偏差,看起来就像自杀,但偶尔做一做,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是让Chris Dixon之所以成为Chris Dixon的原因。

(八)

“任何向风投展示过项目的人都知道:风投对所谓的‘市场规模’着迷。”

“如果你不能指出你是在解决一个市场规模达到了10亿美金的事,你基本很难从风投那获得钱。(更小的,如天使和种子基金,也优先考虑市场规模,但通常这种基金更自由灵活,他们经常性投那种‘唯一性’- 1 亿美金的市场。”

“如果你和 VC 使用电子表格争论市场规模,你就早已不在辩论桌上。对于早期创业公司,你绝不能依赖定量分析去估计市场规模。创业公司都在对广泛和长期性的趋势做赌博,好的风投能理解这一点。”

“那些填补有潜在需求的市场空白,但不真正改变世界的公司,往往有扎实的退出变现,他们使既得利益者看到一个自己曾错过的需求,于是,做出收购这些创业公司作为回应。”

对寻求必要财务回报的VC,创业公司正试图解决的潜在市场规模必须巨大。但一方面,如果哪个创业者翻出了一个电子表格,并试图以此做有关市场规模的定量假设,那基本上,就会摧毁创业者的信用分数。

而另一方面,风投们通常不喜欢看到没映射到现实的、基于不切实际假设的分布曲线,他们确实希望看到不能用非常确定性的东西去界定的市场,但也希望能看见:可以支持想象力的尽可能多的相关性事实,而不想听到把各种猜想当事实来谈。

(九)

“有两类投资者,一类是像 Ron Conways 这样的:拼命找好的人才和帮他们创建伟大的东西以创造价值;另一种,则只想要别人的一片天。这里也就是‘创造者’和‘提取者’的差异,你要做的:是避免‘提取者’。”

创始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融资行为看成是交易但它其实,应该是种非常深刻的关系构建。创始人经常性地只是把钱当成了钱,但钱也分很多种:聪明的钱、愚蠢的钱、高诚信的钱,以及低诚信的钱。”

特别是在美国,钱根本不是稀缺资源,真正的稀缺资源是:那些值得资助的初创公司。

任何创业公司的收入,将显著性地由网络中的人和资源的介入而有提高。如果一个创业公司同时面临两种选择:1)钱;2)钱+访问这些资源的权利。那么当然,聪明的创业者会选后者。

因为多数创业公司的竞争环境,要么,是赢家通吃,要么,是赢家通吃大部分,即使是最小的优势,也可能摘取成功和得到优势累积。也许,有些创始人会因为一个风投是一个非常会向公众造势或有名的“啦啦队长”而欢呼,但真正聪明的企业家,会喜欢那种能直接在像招聘或如何对产品进行定价,以及分销等非常具体事情上帮上忙的投资者。

(十)

“VC 们有投资组合,想大赢,所以宁可要更少的彩票;但对于创业者,创业就是他的生命。假设,现在你融了 500 万美金,同时你有一个 5000 万美金的收购邀约,企业家通常会想:‘我可以开始另一家公司了。’但风投思维可能是这样:‘等一下!我们已经在这个公司上投了数十亿美元。’”

Chris Dixon同时是风投,也是创业者,这使他有双重同理心。他当然知道:这种情况下风投有紧张感是正确的,但值得讨论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是解决这种紧张感的双赢方式?

首先,需要对其中的利害关系做一个简要说明,以下,是巴菲特关于投资话题的一个见解:

“当然,一些投资策略需要多元化,如果在某个单一交易中存在显著风险,那么整体风险就该通过投资多个独立项目来平摊。多数风投采用这种策略,如果你选这种赌法,你就需要用一个“轮”的赌盘,这意味大量投资行为会发生,但这基本上是由‘概率’决定的赌场,同时这种模式也拒绝单一、巨大的赌博。

另一种情况下,多元化的投资也需要发生,即:当投资人不是很懂某个特定业务的经济特点,只是相信他自己对某个美国产业的兴趣而做出投资时。这种情况,投资人也该采取多元化,通过定期投资一些指数基金等等。

但如果你懂行,能理解某个特定具体行业的经济周期,并已发现了5-10个价格合理、且还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那么传统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对你其实是没意义的。事实上,这种做法只会伤害你的投资结果并提高风险。我真的很不理解,为什么这种类型的投资人,有时会选择把钱放进排名自己第20个最喜欢的项目,而不是简单直接地把钱再给到排名自己最喜欢的项目里去。这里的“最喜欢”是指:A,投资人自己懂这个项目所在的行业;B,目前该项目展现出的风险最小;C,有最大的盈利潜力。”

这其实也是VC所面临的情况。

但这里还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创始人和创业员工的“流动性”(套现)问题。关于这点,最明智的答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正确公式。

但 Fred Wilson 写过的一个非常具见地的帖子指出:“在适当时机,提供给创始人流动性,将激励创始人去做一个更长期时间的专注,并由此导致一个‘以更大估值退出’的结果。因为与普遍流行的看法相反,实际上,由创始人自己提出想‘退出’的机率,要多于由投资人提出。”

Chis Dixon指出的最重要一点是:如果投资人不是非常有智慧地处理这类事,极可能制造出紧张的对立感,因为现在的创始人,已经比以前的创始人更聪明,能比以前获得更充分的信息。他们会想要一个善解人意并体贴的风投。

(十一)

如果你从没在每天基础性的事情上被拒绝过,那么你的野心还不够大。在我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课程,是我想打通技术世界,由此,我向一个大公司申请工作,向创业公司申请工作、向 VC 申请工作,结果我到处被拒。

我有几分不寻常的背景,我专业学的是哲学,同时我是自学成才的程序员,我从没想过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经验,竟然就是厚脸皮,竟然就是:我从不会对被拒绝这件事在意。并且事实上,我非常有种地,扭转了局面并开始拥抱它,所以直到现在的每一天,我都在竭尽全力地保持一种状态,那就是被别人拒绝。”

我一直着迷于“销售”这个行业处理拒绝的能力:为什么有些人能在遭受排斥和拒绝后,依然契而不舍地继续敲门?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长久的积极心态并最终促成生意?对于一些人,别人的拒绝几乎就可以让他崩溃,但其他人,却能够自动充电并最终完成销售。在我看来,这可能是由“先天人格”和“技能组合”决定。

任何情况下,开始一项新的业务,实际上哪怕是创建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都会遭遇比作为一个销售员所面临的更糟糕的情况。好多,是你压根都没想过的大抛盘。

所以,企业家需要不断地去向潜在员工、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及消费者推销自己、自己的业务,自己的产品,如果你不能卖也不会卖,那么你开始创业可能是不明智的。

(十二)

“在我开始做我的第一个公司时,一个我认识的非常有经验的企业家和我说:‘准备好你的胃,接下来五年,你会经常感到恶心和闹胃病。结果,我确实如此。”

“你要么已经开始一家公司,要么还没有。这里说的‘开始’是指:你在没有任何钱、任何帮助、任何相信你的人(除了你关系紧密的朋友和家人)的情况下的那种‘开始’。并且,你正通过借来的小空间和信用卡债务在建立一个组织;

它几乎必然地,被迟到了半个小时、实际上完全没做功课,没做任何准备就匆匆跑来赴约的傲慢的投资人驳回。

它也意味着:眼巴巴地看着潜在的员工,让他们放弃安全的工作岗位,抛弃一切,来和你一起干。它也意味着:在新闻媒体和博客上,从没有任何人关心你的产品,没有针对你的错误,出现哪怕任何一句批评的话,一切都无声无息;也意味着,你晚上睡不着觉,因为担心现金会用完;而即使在白天,你的胃里也像有很多蠕虫在不停爬动,因为你恐惧,你是否会让那些非常少数的真正相信你的人失望。”

我是Craig McCaw创建的公司的第三名员工。尽管我不是创始人,这也是一次完全改变了我生活的人生经历。由于我在同一天里同时得到了两份Offer,这一天,我记忆尤为深刻。

其中一个岗位,是一个建立了有些时间的公司,非常安全;而另一个,则是创业公司。我最终的决定是:去经历生活,我对于获得更多生活经验的渴望,超过了工作岗位能直接提供给我的货币报酬的渴望。

Chris Dixon有关错误选择职业生涯的情况,有过一个帖子,如下:

“人们往往会系统性地高估短期回报,而不是高估长期回报。这一点,在越有野心的人格特质的人那里,表现得越为明显。他们的野心,使他们很难放弃‘反正就在附近,那就向上走一步吧’这样的欲望。”

曾经有很多次,我以为我犯了错,因为我没有选更安全和薪酬回报更高的工作,我几乎经历了Chris Dixon在那个帖子里所说的一切,包括:来自不少批评家的攻击,我常担心:如果失败真的发生,其它雇员和我的家人会怎么想。

我想:有关于创业公司的传说,真的是人类商业史上,远远还没有被说够或者没有被说透的那一部分传奇吧。


End.

疯狂,美国SEC冻结中国公司的IPO

我下午刚刚在知识星球更新了《昨晚滴滴股票大涨11%,背后是滴滴的私有化传闻》一文,几小时后,又来了一个重磅新闻。看起来,对中概股的全面整治已经开始。 

根据路透社刚刚发出的独家消息:美国SEC已经停止处理中国公司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和其他证券销售的注册,同时,为向投资者披露北京新一轮监管打击的风险制定了新指南。

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因各大公司都在抢着利用美股每日创下的股价新高,到目前止,今年上市的这些中概股公司在公开市场募集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128亿美元。

路透社称:在中国监管机构禁止滴滴出行签署新用户后,滴滴7月的交易量大幅放缓。随后,中国市场上的技术和私营教育公司又受到了打击。

美国时间本周二SEC的委员艾莉森.李称: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向投资者披露中国政府干预其业务的风险,并作为其定期报告义务的一部分。

消息人士称:SEC已要求各公司不要提交任何发行证券的登记,直到它就如何披露这些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的风险给予具体指导。目前,尚不清楚这将需要多长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SEC此举,也代表了美国监管机构对中国企业的最新一击。多年来,一些中概股公司因不愿遵守美国的审计标准和改善由创始人密切持有的公司治理,而令华尔街感到沮丧。

SEC由此一直受到来自美国立法者的巨大压力,要求其采取更强硬立场。包括共和党人约翰.肯尼迪和比尔.哈格蒂在内的一群参议员,他们本周写信给SEC的主席加里.根斯勒,敦促其”彻底调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缺乏透明度的问题”。

今年6月,SEC解除了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主席的职务,该委员会在推动确保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独立审计方面一直没能成功。此外,就需要最终确定关于不符合美国审计要求的中概股公司退市方面的规则,SEC也面临压力。

根据Refinitiv的数据:目前约有418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根据追踪美股上主要中国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的标普/BNY梅隆中国精选ADR指数:今年截止目前,该指数已经损失了22%的价值,而标普500指数则上升了18%。

路透社称:在滴滴出行后,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大规模的IPO,因为中国商界正试图了解监管机构的意图。

上周中国方面表示: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将禁止以营利为目的的学校对核心科目的辅导,这给中国的私营教育行业带来冲击。而由于对公民个人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此前中国庞大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受到广泛打击。

熟悉此事的人士告诉路透社:为安抚金融市场,本周三,中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与全球顶级的投资银行高管举行了一次会议。监管机构告诉银行,官方政策将更稳定地推出,以避免市场的剧烈波动。

《中国日报》也表示,中国方面仍支持国内公司寻求海外上市,而且监管机构将很快公布进一步向外国实体开放资本市场的措施。

7月以来,一些中国公司主动取消了在美国的IPO进程。滴滴出现问题后不久,医疗数据公司零氪科技宣布撤回募集2.11亿美元的计划。哈罗单车本周也宣布搁置美国上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