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可以无线充电了!很快推及中国

星巴克又有了新故事。这一个月来,我去星巴克总看到桌上一堆花花绿绿的圆形塑料片,不小心碰到,就哗啦啦倒一桌。起初我没特别留意,今天下午去 Hayward 一个星巴克买咖啡,答案揭晓:

一个外国朋友排在我前面正捣腾塑料片,我问这是什么?他拿出手机,将一个绿色塑料片套在手机充电端口,然后放桌子上,原来是一个无线充电产品

整个操作流程如下:如图一,找到适合你机型的一个圆塑料片,把它端口插到你手机充电端口;图二,为支持无线充电功能,星巴克可能已更换大部分桌子,因为每个桌子都多了很多看着像“黑胶唱片”的圆形区域。

如图三我的手机,你接着只要再把插上圆塑料片的手机放到桌子“黑胶片”区域即可,这时我的手机已开始充电。

它的作用显而易见:第一,当你在星巴克工作,大部分充电端口已经被其他人占据时;第二,也不能排除出门忘带数据线的时候。我上周二从 Fremont 开车一小时去旧金山,往返两小时,我就忘带了数据线。手机没电不要紧,要紧的是手机里的谷歌地图,如果没这个东西,我根本回不了家。

最后,我跑到周围一个修车铺,把车之前就有的一个小问题 Fix 了,顺便向修车师傅借了充电器充电。如果早知星巴克有无线充电,我应该在手机快没电前就找个星巴克坐一坐。

我特别查了下资料:这应该是星巴克和以色列无线充电公司 Duracell Powermat 合作的一个作品。今年 6 月中,星巴克宣布将与后者合作,在全美店铺引进非接触充电。

而我们看到的这一服务刚刚在上个月 18 号登陆旧金山湾区 200 家星巴克门店,星巴克还将在全美迅速铺开

看起来,Powermat 越来越希望构建一个地理网络,有了它的硬件产品 Ring(那些花花绿绿的圆塑料片),你很快也可以在“非星巴克”的其他地方找到类似服务;

而另一面,星巴克则越来越能留住我们时间,或者越来越成为我们 Travel 中的中转站。尤其值得注意:几个月前,星巴克已公布将加速店面在华扩张计划,而其首席数字官针上月 18 日对这一新无线服务的声明如下:

Starbucks today unveiled Powermat wireless charging in approximately 200 of its store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This launch is the first step in Starbucks strategic plan to offer Powermat throughout its U.S. locations, and to explore rollouts in Europe and Asia within the year.

Well 很有可能,中国星巴克用户很快也将能享受这一无线充电服务。

淘宝模式可能被什么模式攻破?

话题起先从谷歌核心收入为何下滑开始,然后因为硅谷目前整个趋势是:广告在往 “Product 直接购买”方向走。聊着聊着,就聊到电商未来其中一种走向

请出 BorderX Lab 创始人 Jonathan Qiang Li,他也曾在阿里巴巴美国、惠普等公司工作。以下是我整理的 Jonathan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谷歌核心收入为何下滑

谷歌核心收入下滑,其实从阿里身上也可以找到答案。因为我一直在阿里广告部门工作,阿里上市如果你去看它财报,阿里收入的 80%,都来自广告系统,所以对阿里或整个互联网企业,不管中国还是美国,它非常核心的业务还是广告。

那很明显,从阿里上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即淘宝 PC 端“搜索”流量基本持平,不涨,但 Mobile 端“搜索”流量也没增加,这是因为:Mobile 上很多人不会去做搜索,而是直接进入一个 App Sotre 或其它应用商店。

这个不同行为方式,对电子商务也同理。比如电商以前,大家 PC 上都用淘宝“搜索”,现在呢?当然“搜索”还在那,但假如你是用手机上淘宝,很多人不用这一功能。

你可能会去看收藏商店的商品更新,或去看提货的物流情况,或去看“聚划算”这样的 Deal。那你怎么搜索一个“聚划算”的 Deal?这很困难的。所以谷歌问题就在这里。

谷歌问题是:它在 PC 端“搜索”流量不涨,同时 Mobile 端整体流量在涨,但这个涨幅,谷歌能不能把它 Cut Up?就是说业界在涨,但能不能被谷歌全部吃掉是个问题。比方说:谷歌以前 PC 端能吃掉 90%,因为大家在 PC 都用“搜索”,但移动端,谷歌流量被各 App 分流了,人家流量不通过你了。

另外从转化率讲,现在 CPC 广告计费方式在 Mobile 端价格还是要比 PC 低。不过,谷歌核心收入下滑最主要原因还是:Mobile 上流量涨了,但属于谷歌部分不涨,用户使用习惯不一样了。

移动广告被 Facebook 吃掉了

你刚才问 App Download 广告占 Facebook 移动收入多少比例问题,据我知道的情况是:这部分收入,占比非常高。

首先,这两年 Facebook 移动广告做得很好,它主要是做 Feeds Ad.,也就是信息流广告。而据我知道,光 App 下载,它已经达到 Facebook 总移动广告收入的一半。甚至这部分广告形式,已经成为 Facebook 杀手锏。

因为在 Mobile 端,很多公司它给出的预算,就是 App 下载预算。而实际上,App 下载也是目前移动端被验证比较赚钱的一种广告方式。就是说,它的广告计算方式,变成了按每个安装量计费,也就是 /Per Installation 方式。

而 Facebook 用 Feed Ad. 硬广方式,抢了这个新起来的移动广告市场大部分份额。这个量的确蛮大。所以从趋势上讲,美国移动广告端有没有什么明显趋势?很明显趋势是:

移动端流量涨了对吧?那移动化广告预算也在涨。也就是说:它整个 Marketing Size 在涨,但可能属于不到谷歌,而是 Facebook 抢了这块,还有在抢的是一些新型创业公司。那他们出来抢,是因为从很多人角度看,Facebook 它可能还做得不够好。

移动广告为什么更精确

包括我们做法,可能也是切入到移动广告市场的一种新做法。简单说,我们想做的事是:让中国消费者能直接跟美国商家打交道,就是能直接买到美国的“真”货。

因为我们觉得:中国消费者,也就是正冉冉崛起的这一拨中层阶级,他们有很强消费能力,但现实是:中国假货太多,这里这个 Trust 非常缺。它可能就需要同时有跨境背景,及广告技术背景的人来做些事。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真”货;二是尽可能 Reasonable 的一个价格,它同时能让美国商家赚到钱,又尽可能便宜给到中国消费者;三是个性化东西推荐,而这第三,就涉及非常强的广告技术匹配

这里其实很有意思,你刚才问,为什么用户在 PC 端买了辆车,接下来几天,谷歌传给你的广告全是车,但实际上,你已经不需要这方面信息。

这是因为:一数据缺失,谷歌不知道你已经买车;另一面,推荐算法还需提高。这些问题正在解决,而淘宝也有同样问题。比如你已经买了电饭锅,接着今后几天,你看到的都是电饭锅,这个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用户体验。而我们在淘宝和 eBay 上都发现说:用户购物兴趣,和他真正 Personal Interest 之间,其实有很大差异

这个差异在:购买兴趣其实非常短。比如我是个男性,我兴趣就是看电子商品和业界新闻,但可能这两天,我刚好想买件衣服和买双鞋,那你作为广告推荐,怎么才能最好体现在我身上?

这个东西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但你必须使用“最近”和“最新”的信息,这也回到了为什么我们说 Mobile 这么重要

PC 端问题是:它数据收集不够及时,你过两天去 PC 看,这里其实已经有很长的 Delay,而很多广告公司它就基于这个数据,不停去 Push 这个广告。而手机,它就很容易发现你真正的个人品味和兴趣,而不是你购买目标时体现出的你的个人特点。

因为在手机端,你可能还没想好买什么,但你只要点一下,或者多看时间久一点,我就能发现你的兴趣。

新电商模式

所以说整个移动广告市场,它有很多创新变量在里面,包括我们刚才讲的 App Download 这个下载市场。那回到我们,我们其实就想基于这些变量,看是否可能产生出未来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形态

基本上,你可以理解成:我们是搭了个平台,让美国商家到我这里开店,你知道移动端所有东西它都是 International 化,用户在中国通道,也能用到我们 App 或其它渠道形式,比如网站到达。

或者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我们理解成是个 App Store,假如你是一个美国商家,你可以把你商品通过一个 Data Feed 方式 Feed 到我们店,然后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以给你加个“按钮”,比如 Macy’s,用户她点一下,她就可以直接下载到 Macy’s 的 App。

这里涉及我们一个核心哲学:Information 就是 Ad,Ad 就是 Information。它们应该等同,而同时对客户来讲,我们不 Treat 或 Mislead 消费者,因为用户到我们这里,他直接就是来看广告,也就是 Product

也就是说:消费者到这里,他是来“发现”一个可以买的东西,是“产品”方面的 Discovery。而商家那端,我们可以直接做商品推广,也可以完全只做 App 推广

前面已经讲到:Facebook 的 App Download 广告需求旺盛,也就是这种形式的移动广告需求旺盛,它是收钱的,但其实你也可以以一个 App Store 方式去做这块业务,商家过来你们店,无论是摆商品也好,放 App Download 也好,就是完全免费,把这一强大付费需求,转化为免费方式覆盖

另一方面,“Ad. 即 Product”在硅谷已经很明显了:Twitter 或 Facebook 都在内测 “Buy” 按钮,以后用户到这里,可以一键下单不用跳离 Facebook/Twitter 页面,就是把“广告”直接当“产品”买。

那另外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看到一个情况,它可能是未来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

就是说阿里今后三年有几个重点要发展的方向,其中一个“Cross Border”,就是所谓“跨境”,那阿里 COO “逍遥子”今后三年,他排在第一的优先项,就是要把海外品牌引入中国。

但这一块,阿里它有受到它现在政策的限制,它可能会要求它的品牌商都必须上天猫,但其实美国这边商家,它不一定想失去自己独立性,因为那样做,就相当把它们流量吸到天猫上,相当是阿里巴巴开了一个大超市,所有人都必须到这个超市开个小店。

这是一个封闭黑洞,而很多美国商家,美国独立电商(Amazon、eBay 之外)所占市场份额超过 60%. 它大部分会想:我已经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店,比如 Coach,它愿意这么干吗?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矛盾

那我们的机会可能是说:我只是作为你 Discovery 前方,我就把你流量带到你那里,这样的做法,商家会更愿意。也就是说,我们是个开放闭环。我们愿把流量倒给你

当然从用户体验讲,这不一定好,因为如果我是 Macy’s,我可能想,别的我不要,我只要你给我引流,相当是你给我做广告,但这个方式对消费者不见得最爽,因为 Macy’s 的 App,不见得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可能想要直接可产生交易的结果。

所以,这个可能反而是我们机会,因为我们有很大一块是给消费者做推荐,那就可以把美国商家商品扒出来,要么给它 Data feed 弄出来,然后我们这里相当一个 Store,把它商品所有 SKU 打散,Macy’s 可能有它自己一套 SKU 方法,但这个方法,不见得适合中国消费者,我们去重新整合。

当然,“跨境购物”和“Mobile 购物”是和淘宝模式相当不同的生活方式,虽然我们看到上升趋势,但现在还是小众,是一些新鲜尝试,它可以打开一些新市场。

PS:因为项目非常早期,BorderX Lab 的 App “第五大道”目前还未在手机端推出,iOS 将于美国时间“黑色星期五”上线,还有两星期可以下载;Android 系统,则还要稍后。

微信模式可能被什么模式攻破?

我发现 PlaceUs 这款 App 时,是在它上线 Android 一个月后。后来,我用了两个月时间去抓它的创造者 Sam Song Liang。我不打算避讳我的喜好,我挺喜欢这个 App 的,我发现它突破的技术目前在美国也没有

但让人吃惊,在上周我与 Sam 的聊天中,得知去年底 PlaceUs 所属公司 Alohar 其实已被高德秘密收购,而因之后两个月,阿里全资收购高德,所以实际上它已间接变成阿里美国布局的另一个种子。请出斯坦福博士、四年前离职谷歌地图创业的 Sam Song Liang,以下是我整理的 Sam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传统地图风云

基础地图这块,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和你讲些历史。谷歌大概是从 2004 年开始,早期主要通过收购,但后来自己投资也很大,包括做 Street View,因为地图是个对数据量要求非常高的产业

我当时实际上是在手机地图那个 Team,手机地图它和传统地图 Focus 有点不一样。简单说,采集数据有两种,一是地图公司自己直接派人派车采;另一种就是众包,就是用户在用手机地图时,它实际是在跟踪这个用户,当然是用匿名方式。

那为什么跟踪?这个好处巨大,因为这种方式会有上亿人在用你地图,这些人每天都有很多行动,去很多地方,谷歌它就把它采集起来。比如刚才你从 Fremont 开车过来,你这一路可能谷歌已经采集了一些数据。

这就是谷歌最强的地方,和搜索一样,因为它一开始速度比较快,然后准确性比较高后,用的人就越来越多,然后用的人多而且不断在用时,它会有一个“闭环效应”,就是这些人每次点击,实际上对谷歌都是一个 Feedback,它会告诉谷歌这个结果准确度,那谷歌就会把它融到它算法里。

你想,假设有一万人在湾区给谷歌贡献数据,它可以把这些数据综合起来,从中抽出很多 Insights,它就能理解用户开车速度、开车方向、开车道路经纬度及开车频率等。

那然后苹果呢?苹果它本来是一直在用谷歌数据。我当时在谷歌做定位系统时,乔布斯专门跟我们这个组有合作,因为 2007 年第一款 iPhone 上,它是没有 GPS 定位系统的。

你知道那时谷歌和苹果还是好朋友,所以苹果手机上第一款地图源代码,实际上是谷歌帮它写的,当时双方还没直接竞争,而且谷歌也希望 iPhone 上用自己地图的人多。

那这样一直到大概两年前,苹果才换成自己地图,一是苹果认识到 Android 的威胁;第二,它认识到地图是个“基础性”服务,如果依赖别人,哪天那个公司把业务撤掉,它就釜底抽薪了。所以苹果一直下决心想自己做地图,但一直没做起来。然后两年前它觉得可以了,它就 Launch。

但因为当时苹果自己做测试的人不够,而且用它的人不够,所以它得到的反馈也不够,虽然当时觉得 Ready,但结果用户反馈非常差,所以库克当时就把管地图的最高 Senior VP 给 Fire 掉了。

就是说你失职,用户体验这么差的东西怎么能 Launch 呢?因为这对苹果 Reputation 打击是非常大的。你想多少年苹果就是以“质量”著称,然后突然出个这么差的产品,而且当时,他们是一口气把谷歌地图也去掉,结果用户反馈极差,最后不得不又马上说,ok 那可以,我马上再把谷歌地图放回去。

所以苹果是近两年才做,但还是做得不够好,不过还是比两年前有提高,因为毕竟有些用户在用,然后他们也是花了很大力气投了很多钱。他们一些关键人物我也都见过,所以我不能再说。不过就是说,基础地图这方面大家都还是在做,中国和美国都还在做,中国这边主要是两家,一个是四维,一个是高德。

地图发展趋势

那基础地图方面,基础数据依然非常重要,但某种程度上,它已经变成是个可以购买的东西,就是说你光靠基础数据本身,不一定是你最大优势,因为已经有多种基础数据来源。更重要的是说,在这个基础数据上,能有什么更智能化服务出来。

那我个人是做 Location Based Service 即 LBS 这块,我可能认为下一代 LBS,它是一个隐形的东西,就是你不一定需要给用户展现这个地图,它是一个 Transparent (显而易见的)的 Service ,它会自动告诉你。

2010 年我从谷歌出来,当时 Vision 是:利用手机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蓝牙也算,Wifi 也算,它的气压,还有温度、还有亮度,甚至以后会有那种空气感知度都算。

所以呢?这些传感器会自动感应用户“场景”,就是“Context”。那位置是“场景”里很重要部分,比如目前我们所在经纬度,挨着什么店,是店里还是店外,还有高度,我们在哪层楼。这些都非常重要,但这里的这个“场景”,它还要包括其它信息。

比如你的时间信息,这里实际上已经不止四维了,时间它就分早晨还是晚上,因为时间不一样,人的行为方式也不一样,你早晨做什么晚上做什么,星期一做什么,星期六做什么。然后你走动,还是坐着?是开车,还是跑步?然后我们还感兴趣:这个人是和谁在一起?他是自己一人看书,还是跟家人一起?如果是和家人,是跟老人,还是跟小孩?因为你和不同人在一起,行为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公司的 Vision 就是:能通过手机上各种传感器,自动检测出用户目前场景,然后自动记录,最后通过用户数据自动理解用户喜好,以及用户行为模式等。比如我可以给你看一下我自己的数据,你就能理解我说的意思。PlaceUs 其实是基于我们技术做的一套新应用,我们也把这个技术出售给其它开发者。你看这里:

最左边是我,然后你看上面还有好几个人的照片,这些人其实都是跟我连在一起的人。我点下这个人,她其实是我老婆,然后我看到我老婆现在正在 Palo Alto 一个叫 YMCA 的地方,那 YMCA 其实是我们经常去锻炼的健身房,也就是说我老婆现在正在锻炼。

然后右边这张图显示出来的绿线,这个人其实是我们 Team 里一个 VP,他现在正在高速 101 开车,这个绿色它实时,你看它正在动,表示他正开车,你看他快开到 101 路口了。

就是说,你可以和你家人或者你很好朋友试一试,中国现在已经支持。我可以给你看一下我在中国的同学,这个是一个阿里巴巴的同事。当然关于隐私,你看下面这个图,你其实是可以打开“隐私”按钮的,就是说你可以选择让其他人跟踪不到,你暂时消失一下。

另外,其实你也可以选择和某些人“暂时连”,另一些亲密的人则“一直连”。比如你刚才来找我,我们当时还不认识,那如果我们都是这个应用的用户,我们就可以先暂时连,然后我就能看到你已经开车到哪里。

基于“地图”的微信?

你刚才问,现在微信上如果你要找我,我要找你,其实还是要互相发地图,好像还是隔了一层不够直接,那 PlaceUs 是不是基于地图的微信?微信实际上还是个平面的东西,以后它用户界面是否可以直接把 LBS 当作底层界面,把微信整个挪过来?

那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可能现在不能回答,但未来我们肯定是要加对话功能的,现在可能项目还比较早,没这个功能,现在大家只能互相看到位置和路线。

同时相对微信,我觉得这里粘性更强的地方是说:我刚才讲到的“场景”这个概念。就是说微信?它还是一个传统的通讯手段,这个通讯手段非常非常重要,但它还没有自动感知场景这个功能,而我们最核心功能,其实就是它能自动感应这个“用户场景”

新一代自动智能移动应用

那我自己对它的界定,我觉得是几方面:首先是一个 Personal Assistant,然后是一个群组的 Assistant。我们现在有个新概念叫 GAI,就是 Grou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就是“群组人工智能”的意思。

那你知道就是 AI,大家现在都在研究,而我们就加了一个层次即 Group,就是一个社交 AI,它就不止是一个人的 AI,就是说它主要作用是:帮助几个人去协调他们的生活

比如我老婆下班,这个 App 会自动给我发信息,说我老婆离开公司了,正在高速上开车,但其实我老婆她不需要手工做任何事,但这个应用会自动检测出我老婆这个状态变化,然后通知我,然后我就会知道她现在正在开车去接小孩。然后如果这时她堵车,她速度会很慢,甚至可能都不动,这个 App 它就会把这个状态也通知给我。

那因为美国它下午 6 点钟幼儿园要关门,每延宕一分钟,学校要罚你一块钱。它会有这个规定,当然老师不一定真罚,但你让老师在那等,你心里会觉得 Guilty 对吧。所以有时就是说,我看她真要晚了,那可能我就出发接小孩了,然后接到我办公室,但中间她不用给我电话,我就能知道,因为对于她来说,开车打电话还是很危险的。

所以为什么刚才我反复提 Context?就是场景这个词,它定义还是比较广泛:你是不是在开车,是不是堵车,是不是在加油,是不是在买东西。当然现在,我们还没办法做到说让我们在这些协调事情方面非常“默契”,但我们的理想是:它就能理解这些东西,然后在最恰当时候,它就能够通知另外一个人,然后它就理解你的生活了。

这里其实有两种方案,一是你去看她状态,另外就是你得到它自动通知,那我们会倾向后者,因为你要去看还是一个很费劲的事,你不会每隔两分钟去看一次,所以它的最大好处就是:一个自动通知的东西

然后手机好处呢?它已经很聪明,有很多传感器,而且永远开着,还永远链在网上,所以我对它定义就是:一个非常有智能的,先是一个个人助理,然后如果有多人需要社交或家庭有需要时,它是一个群组助理。

目前我们做这个应用基本主要是一对一,但我觉得以后对很多人会有好处,就是这个 Group AI。为什么我们觉得它是一个很革命性东西,原因是:这是第一个做出这种能自动做事的应用

因为传统应用四年前,它还是个手动签到,就是 Foursquare 那种模式,那三年前我们做的一个应用 PlaceMe,它已经有自动签到功能,也是用到传感器,就是你不需要自己去手动签到了。

像上面这个图,昨天你几点在哪几点在哪,这所有是这套系统自动识别的。当然,PlaceMe 只是自己,所以叫 Me,那 PlaceUs 就是加了新功能,就是我和我老婆有很多可以协调的地方,比如我可能会到 Safeway 买东西,然后我老婆一看,说你顺便帮我买个东西吧?所以以后要加上什么语音功能、音乐功能,都是很简单的事。

我想这里最大一个进步可能是:能自动检测场景。比如这是你目前数据,然后你用了一星期后,它会显示你最常去地方,你看我最常去地方是“家”和“公司”,然后下面那个是我去锻炼的地方,刚才你看到我老婆也在那;这个“小学”,是因为每天早上我在那送小孩,然后其实我比较爱吃四川菜,所以你会看到有大四川。

那有了这些信息,它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你看到我在那个地方时间不长,那肯定是接送小孩的,我肯定就是个家里有小孩的人。那你知道家里有小孩的人,和大学生生活方式绝对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这样你对他的帮助,就会很有针对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以后很多位置服务,它不一定是通过地图呈现给用户,因为他可能知道星巴克在哪,他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是处于一个喝咖啡状态,就是说以后位置不是一个重点,而是一个附带的东西

或者我现在要买电器,有的人他不在乎你在哪,他只是需要知道你现在要买电器,或者知道你这个人是喜欢四川菜的,四川菜可能很多地方都有,但这个应用理解了你这个人是喜欢吃四川菜,它的结果就使 More personalized,more customized 成为可能。

因为实际上现在不管是你手机上还是我手机,它服务方式都是通用的,你用时,和我用时结果一样,那我们目标是:通过我们做这套东西能够更个性化,比如说这时你在谷歌地图上说附近有餐馆吗?你问和我问一样,但以后可能就不同,它一看你这个人,你以前爱吃什么,可能是上海菜,那我可能是四川菜,而且可能,你周末和 Workday 的口味,它是不一样的。

PS:关于 PlaceUs 风险,可能是在于对隐私的争议。我觉得世界上永远会有两类人,我大概属于后者,即不会认为文化差异或隐私问题会对整体潮流趋势构成绝对性阻碍,尤其在产品已设置“隐私选项”时,PlaceUs 可能的更大挑战是:在 Market Product Fit 这个问题上,如何像 Google Now 很精准抓住“交通出行”那样,抓住一个引爆点完成初始化过程。

这里顺便也带 Sam 的几句话给到中国的读者:目前他们正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一旦达成合作,你们可以使用他们 SDK 及建立自己更社交,或更个人,或家庭助理,或移动购物,或移动广告的智能手机移动 App。

Sam 的原话:“we are looking for strategic partners, who can use our SDK and build their own intelligent mobile apps, which can be mobile social, personal or family assistant, or mobile shopping or mobile ads.”

最后因为我这边确实经常会获得反馈,有我们读者去试用硅谷一些新 App,Sam 也提到:“The more people use it, the better we can make the app to serve people better.”他欢迎中国的读者测试他的新应用,可以直接反馈到 App 左边的反馈栏里,他想听你们的宝贵意见。

但在中国,目前 PlaceUs 可能只能在 iPhone 用,如果是 Android 手机,因为它需要谷歌地图服务,所以 Sam 不确定大部分人是否可以使用它。

“马化腾英语最差,但在美国打法最专业”

最近很忙,但我还是会定期约老朋友出来聊一聊,聊他们最近关心什么,或者我正在思考的事,甚至包括聊点儿八卦。

这一次,我和 F50 天使创投创始人 David Cao 聊的是:腾讯、百度和阿里,即 BAT 三家公司在美国打法,以及中国资金风暴般涌向硅谷的几种类型。很有意思,从西方,反观中国机构动作的一个局外视角。以下是我整理的 David Cao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con Valley!

BAT 里的腾讯

腾讯是做得最扎实,也是最美国化的。那首先,腾讯招聘的投资部门人员全是老美,领头人是 David W.,一个犹太人,讲非常流利的英语。

腾讯打法,我认为在 BAT 里是属于最“高大上”打法,就是说它:Hire 地道美国人;Hire 美国团队;完全本地化;做美国大基金的 LP;投资美国初创公司。

腾讯现在是硅谷最厉害的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的 LP。这支基金由马克.安德森和本.霍洛维茨成立,它刚刚宣布:已经在美国投了上百家初创公司。

而且大部分腾讯这些海外投资,国内人是不知道的,甚至在网上,你也看不到。因为它不会去说,只有可能像投了 Snapchat 这样的案子,它会被看到。

也就是说总体上讲:腾讯做得非常隐秘,然后又很高大上,同时也很本地化。我认为这是真正的“美国”打法。

那马化腾我们知道,他其实是 BAT 里英文最差的,我还给他当过翻译。第一他不讲英文,第二他没出过国,所以马化腾他很敢用人,也很会用人,当然 David W. 的加入,和腾讯股东有一定关系

BAT 里的百度

其实 BAT 里,李彦宏英文是最好的。这里就很有意思,这个东西可能,还真跟一句老话有点关系。

就是有时候,“人的优势,就是他的弱势。”举例子说,因为马化腾不会说英文,也没去过海外,所以,他找了一个特别厉害的人。那李彦宏在美国呆过,而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百度美国业务,在 BAT 里反而最保守

你去看,百度目前在美国,基本是招很多人,包括从谷歌挖人,但主要做研发,支持中国市场,然后投资非常少。这个和阿里及腾讯打法,完全不同。百度现在在美国扩张业务,没有像腾讯和阿里那样激进,战略投资非常保守

我认为这可能是百度自己不想做。李彦宏应该很懂美国市场,英语也说得非常流利。但可能也正是李彦宏对美国太熟,所以觉得没什么可做,或者不感兴趣。

BAT 里的阿里巴巴

那讲到阿里,就真的是“土豪”了。阿里在美国做法,基本是大规模投资公司,而且通常直接上 C 轮,它在 C 轮方面投资,要比腾讯还 Aggressive

阿里巴巴打法,基本和中国打法比较像,就是找快要上市公司,然后冲进去。这是一种土豪打法,因为投后期成本高,投早期相对成本低,那反正我有的是钱,我不在乎,我等你们都打出来,我就……,直接一个亿美金冲过来,就是拿钱砸,跟别人抢。

相比,腾讯打法更扎实一些。就是相对说,它更像是个真正的投资公司,在估值等各方面,它不那么 Aggressive。而且腾讯在美国投资,它进早期

腾讯其实有好几个项目,投的资金规模不是很大,比如在洛杉矶一个项目,大概只有几十人公司。这就说明,它打法相对稳健、务实和混合拳。那如果是阿里,可能直接上来,就是一个亿美金。

阿里巴巴最近以 2.8 个亿美金,投资了视频通话软件 Tango Me,这是一个俄罗斯公司。它们还想投资 Line,并四处寻找 Message 公司,基本所有 Message 公司,阿里巴巴应该都有接触。

不过反过来说,阿里现在上市,在美国名声确实大震,而且投资方面,以“土豪”方式砸了几个案例后,声势也做得不错,已经砸出品牌,大公司现在都希望和阿里合作。从市场角度讲,那我认为,阿里至少也已经达到它目的。

第二梯队

除了 BAT ,还有一些中国二线上市公司到美国,比如奇虎 360,人人网等,还有一些是中国智能硬件的上市公司。

它们策略基本是:做基金的 LP,然后做孵化器的投资人。这个策略,所需资金量比第一梯队小很多,我还没见过第一梯队,投任何孵化器或第三方平台,因为它自己已经非常强大,不需第三方平台帮忙。

同时第二梯队公司,也在用自己战略基金做跟投。中国有好几个公司,有在硅谷参与孵化器和加速器,这些公司主要目的是:一般不做天使轮,但希望能和天使轮机构有接触,这样他们要做 A 轮跟投时,确保能有优先权

那再往下,就是更早期公司,基本表现就是个人比较多,和小的一些天使基金。这一些,基本就是参加各种活动,不出钱,而是出力,做各种各样活动的评委。

“创新工场”模式

说到“创新工场”,我觉得它是真正实打实机构,到美国做投资来了。就是说:它是到美国来做真正的天使,给早期美国公司提供资金

从中国机构角度看,这已经非常创新,首先:它招了个老美,然后直接在美国本地做天使,那为什么说创新?因为中国很多基金做法是:派一个中国人来,然后投的,其实也是华人项目。

但“创新工场”模式,也有它问题。就是我们说天使投资,它最后靠的还是机构品牌,和背后资源支持。它往往得要有个“灵魂人物”,或“灵魂人物们”。比如孵化器 YC,它以前灵魂人物就是 Paul Graham。

这是因为做天使轮,人很重要,这个人的光环及他眼力精准度。天使轮,只给钱是不行的,很多情况下,天使要靠他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创业者;然后再通过他网络人脉,去帮助创业者。

那灵魂人物这件事上,“创新工场”在美国可能缺一点,我想如果真的是李开复自己来跑一跑,效果会比其他人更好。

也就是说,它目前这种打法,其实是在从底层往上做,那它所需要时间,相对就会长一些。另外“创新工场”已经是一个很本地化打法,但真要跟一帮美国人“打”时,它还是一个非常一般的 Plan。与之相比,腾讯在美国找的 Team 就很强。

中国市场资源

另外讲到很多天使基金,都会提到一点,说我的竞争力是:能提供美国公司中国资源。比如你去很多大会听演讲,你都会听到中国投资人在说:我在中国有资源,我可以帮你拓展中国市场。

关于这点,它可能也会有被 Argue 的地方,就是:一个企业,它刚刚开始时,如果在美国没成功,那它去中国,肯定是成功不了的

因为天使轮投完后,这个企业在美国不一定能成功。就是说,在天使轮进入后,考虑中国资源这件事没意义,因为天使轮资金太少,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就考虑中国,反而会分创始人的心

所以,我经常和我创始团队讲,我反对你们去中国,但是,我热烈欢迎你们拿中国投资人的钱。

下一波下岗的将是“职业摄影师”

几乎快被人遗忘的图片领域最近在硅谷酝酿着一轮新创新。这两天,我们拜访了图片编辑工具 Polarr 创始人 Borui Wang,请他谈一谈正在硅谷涌动的图片趋势成因。

Sigh,话题最后竟然又涉及新一轮“下岗”。以下是我整理的 Borui Wang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过去问题

要知道硅谷图片行业正发生什么变量,首先需要先了解过去图片行业模型是什么样的。简单说,最早的模型,买卖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而且直接,共涉及三个环节:第一生产者,第二经纪人,第三购买者。

以 Gettyimages 为例。就是说,有一群人,以拍照片为生,他们通常非常职业而且全职,生产照片目的就是为了钱;然后,他们把自己照片交给一个平台即经纪人,像 Gettyimages 这种;再然后下游,像《纽约时报》等专业机构进行购买。

那在这个模型里,最有 Power 的其实是 Gettyimages,因为它把照片版权买断了,每个交易达成,它收取 50%-75% 分成,照片生产者只能拿到很小一部分。甚至这种版权授权模式,在某个时间段是非常疯狂的,Gettyimages 刚成立时,就是把所有东西买断,比如跑去旧金山说,我把我喜欢的所有一次性购买,然后形成垄断。当时他们创始人做这个事,就是为“版权授权”这个商业模式,因此投入了很多钱。

但现在这种模式遇到什么问题呢?因为 Digital 的出现,而且情况是 Digital Photo 分散得越来越广,经常有人盗图,所以 Gettyimages 现在也没办法,解决方式是说:好,你可以免费拿,但必须注入我们某些标准,比如打上什么字样,而且他们花了很多钱和资源去做照片追踪,看有没有其他人在用他们的图。

但这仍是不解决问题的。为什么?昨晚我还在和一个朋友讨论,比如现在我有张图,并要把它控制在只被使用 5 次。你觉得有可能吗?一种方式是说,我给图片做个身份证号码,但要有人截个图呢?那我们也讨论过,不用身份证号,去追踪这个图片的信息是否相似,那要有人改个像素呢?

所以这个东西,它其实不仅在影响图片业,也在影响整个 ART 业。就好比以前我做五个雕像,我卖给五个人,没问题;但现在我画了这么个 Digital Art,然后就想授权五个人,你说 How Can I do it?

正发生的趋势

那讲第二种模式前,我们再来看下,与此同时图片产业链上下游正在发生的变量。首先下游,你会看到说,一些购买机构它已经觉得去 Gettyimages 买内容,成本太高;另一面,内容生产群体也在变化,一些业余但非常发烧的人在涌进来,或者说他们因为照片存储平台的存在,而被发现。

这些变量下,你会看到图片业已经发生的一个趋势,即一部分网站会说,我给你用户提供免费照片存储空间,你把你特别大的原始照片放我这里,然后我去选出一些好的,然后别人再过来买。

像 Flickr 现在转型也是在做这个,也归属这种模型。今年 7 月底,Flickr 说它要开始帮用户把照片卖给另一部分用户,因为相对 Instagram 这种移动图片托管服务,它上面的摄影发烧友还是很多,用户照片也相对专业。

注意:这种模式下,它其实是可以大幅降低图片购买成本的,因为用户或者说像你、我、他这样的人,首先会认为我作为一个爱好者,我在生活上没有说我要去依赖销售图片这件事。所以很多时候这些照片卖出去,他得不到什么钱,实际上是网站在赚钱,但用户不介意,他甚至还可能因为这个图片得到承认而非常高兴。

这种模型里,它的“销售”和第一个模型很不一样。第一种,它的用户有主观意识,我来这里就是想卖,但新模型中,这些人只是我的平台用户而已。这种新关系,也正渐渐演变成商业模式,除 Flickr,像 Humble bundle 这个网站,它以前也还是作为一个 Hosting 存在,但最近两三年,它开始变成第二种模型。

甚至这里还会产生更激进的:你比如 Instagram,它每年可能会有 100 个 Billion 照片上传,然后因为大家只是用户,我不在乎收入,有人用我反而很开心,然后 Instagram 就可以把大家这些非常随意的照片,去和一些品牌商对应。好比说,耐克它新推出一款鞋,然后它发现有某个用户拍得特别好,那这个运营图片的平台就会去跟用户说,用户也觉得非常高兴和自豪。

已出现的一个例子是,你看下面这张图:它就是一个叫 Nordstrom 的网站在 Instagram 发现了一个好图,然后这个网站的人给用户留言,说希望获得用户免费授权,然后你看那个用户不仅同意,而且还很高兴。

职业/全职摄影师下岗

那对个人职业者,未来整个趋势会变成什么呢?我觉得世上总会有两伙人,一伙他信仰所有东西,都该或者说会免费;另一种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个法律系统运作的世界。那不管怎么样,客观结果都是:

大量做得不错但只是把这些事作为一个爱好,并且不主要依赖此来获得金钱回报的人群在涌进来,同时,职业摄影师的存在目的突然变得没有了,就是这个职业突然需要变得要消失。我这里指的是大规模职业摄影师这个人群,它变得说只能存在少量的人。

而这个市场中的很多内容创造者,他会变成是这样一个状态,就是:很多人他会去做艺术,但不再是为销售,他做只是因为他喜欢。他会变成说:我有 70% 时间是在做我的爱好,但我不 Care 它是不是能回馈我钱,然后我有 30% 时间是在写代码,我就是通过这个写代码赚钱。

所以长远讲,这个人群不会再把这些事作为一个专有职业,而是爱好来做,然后如果他做,他也不会通过像第一种模型那样用非常直接方式去卖,就是他不会说做这个内容,然后直接卖的也就是这个内容。

当然在上面第二种模型中,也会有一些个人说,你要用我的东西?那你买我吧?但这里,首先,这个价格肯定比第一种模型里便宜;其次,这个人这样的个体可以存在,但市场最终影响力是在“购买者”这里。也就是说,如果我不想付钱,我还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找到差不多的,你可以不卖,因为技术发布成本降低,内容生产者在大量涌进来,我到处都有选择。

换句话说,你作为一个个体,如果还想找到一个组织或一个机构,给到你一笔专门生活费去为它做事,这种事情长远讲已经不存在,或者说整个受惠人群会大幅缩减。我觉得是这样,每个人它自己都已经开始像一个公司,就像刚才我说的,也许作为个体寻找职业的人来讲,你已经再也找不到一个组织说可以给你一个保护伞,你去为我做事,它可能会大量用低成本的志愿者,然后如果你这个平台赚钱,那是因为你利用你这个分享平台的影响力赚到的钱。

最新趋势

回到图片业,那现在硅谷又出现的第三种模型是什么样的呢?这其实也是我们想做的事。就是说:我作为一个经纪人或平台,仍会有非常多用户在我这里上传照片,但我会用一套非常强大的技术,去分析这些照片内容,最后去和厂商匹配。

注意:这里的商业模式不再是版权授权概念,而是一种完全由技术驱动实现的商业模型。首先用户层面,比如你把照片给到我,我会把它弄得更好看,把一个普通照片创造成一个更美好的东西,我用一套技术去实现,用户可以正常分享内容给朋友和家人。

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获得我们建议,比如平台方它可能会用它的技术引擎,非常迅速而且精准帮用户去对他照片进行删选。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 2000 张照片,那其中肯定有一些是不太好的,这个时候平台方会告诉你这 2000 张照片里有多少从专业角度看其实是“废品”,然后它会给哪些是“精品”的建议,可能是只有 200 张。当然,你会不会因此把“废品”删除掉,由你自己决定。

而商业模式层面,它不再是一个内容或产品授权平台的概念,更多做法可能是说:比如你是 Airbnb 这样的厂商,然后我告诉你,你作为厂商对不同用户应该把照片变成什么样。也就是说,你的不同用户应该看到什么类型的照片,在这方面,新模型图片平台方会给到你很强的建议。

讲得再深入一点,像 Airbnb,它花了很多钱找职业摄影师,因为很多想出租房子的人自己去拍房间照片效果不好,或者懒得拍,所以 Airbnb 会提供一个功能,说房东你可以申请要人来拍照片。然后 Airbnb 就找到我们,把这些照片给我,告诉我它要什么目的,然后我去帮它做优化。

因为这里的关键点是:不同照片对不同人群是有不同价值的。就像 Airbnb,你现在去看它主页,它有一些图片颜色偏绿,有一些偏黄,像我这种用户可能是比较喜欢黑白淡雅的。

那如果说,Airbnb 需要把同种类型的房子图片展示给某个特定年龄段的人,比如是 15-25 岁的年轻人,它需要什么样的图片建议?这些年轻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图片颜色、图片基调?如果 Airbnb 需要把同一种类型的房子图片展示给 26-45 岁的女性,它又需要什么样的图片建议?

所以,这种新型图片模型它确实会需要用到很多用户数据,这也是大数据的一种应用。我们现在就是专注在这个搜索引擎上获得数据,现在它是一个免费照片处理软件,不需要安装,速度可以达到和 Adobe 一样。我们就是完全基于这种理念去分析数据,你作为一个用户,甚至可能都不需要告诉我你年龄和爱好等信息,因为你已经在平台方上有 Photo Content,即照片内容。

下一波下岗的将是 “天使投资人”

F 50 天使创投创始人 David Cao 在中国转了一圈后,我们在硅谷最有名的孵化器之一 NestGSV 聊天,其中聊到一个话题,即大数据如何在种子至天使轮投资中获得应用,我觉得很有意思。

硅发布曾写过《下一波下岗的将是 “IT 人士”》。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正在硅谷发生的信号。以下是我整理的 David Cao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全球创业数量大幅增加

首先第一点,全球创业数量正大幅增加。我们来看下大环境。举例说,五年前你要在美国开始创新,一般都得是当年什么思科、雅虎做过至少总监或副总裁以上级别,你得手上有那么几十万美金现金,还得 Hire 一个中国或印度人做你 CTO,否则开不了公司。

但现在,谷歌或其它公司的云计算已经把印度和中国人 CTO 职位消灭,实际上你会看到,现在越来越多创新公司它已经不需要 CTO。第二个变量,因为社交媒体发展起来,导致以前公司很需要的媒体 PR 角色也被大幅削弱,或者说创业公司,它通过很 Social 或很便宜成本就可以实现效果。

那第三个变量,产品的 Distribution 即发送这块。以前如果你要做移动产品,或要搞定运营商和大公司,你这个 BD 成本是非常高的,但现在你只要把产品放到 App Store,或放到谷歌、亚马逊平台上,它自然就会滚起来。

所以也就是说,现在发行(BD)、 Marketng,以及 CTO 这样的工作,它都正被大幅削弱,而小年轻们他只要有饭吃,甚至只要有几千美金,他就可以开始一个公司,并在这三个领域拼过那些很有经验的人。这些是我们说的导致全球创业数量大幅增加的第一个大趋势

创业者素质大幅提高

第二,创业者素质大幅度提高。比如以前从思科、雅虎做总监出来创业,他其实没经过任何 Training,只有工作经验。但现在年轻人创业,你去看硅谷,光孵化器它就有 100 多个,还有上百家社区。

比如我们刚做的“硅谷企业家社区”是其中一个,但已经是硅谷最大线下社区,那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社区这两年突然爆发性增长?这其实涉及新型大数据环境下创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量

第一个是,有大规模线上和线下社区,这些社区大幅扩张,急速促成内容共享和社交学习;第二个是孵化器和加速器大规模兴起,它们能帮创业者去 Training 和包装;第三个就是大赛趋势越演越烈,它主要存在目的是做删选机制。

也就是说,这三大细化趋势都在帮助创业者从原来一个 Dreamer 变成寻找天使轮投资时“很有经验”。而作为这些那些各种培训的结果,你会看到说:现在的创业者走出来去谈种子或天使投资时,他已经变得一个个看着都非常像美女

他们的 Presentation 已大幅上升,而且他们还在用很低成本,在用谷歌和亚马逊平台,弄出一个你看着很像一头大象,但其实还不是大象的东西。与此同时,问题是什么呢?

问题是:和过去相比,这些人的失败率也在大幅提高。比如五年前那些思科、雅虎出来创业的总监或副总裁,如果手上有几十万美金现金,还 Hire 一个中国或印度人做 CTO,他们失败率会比较低,因为竞争少。假设那时这类人成功率即五年后企业还能存活率是 5%,那现在这些创业公司的存活率,可能已经变得只有千分之几,因为创业数量太多,而竞争非常非常激烈。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整个传统 Funding 的流程快要奔溃了,它变得无法运作。因为进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个个看着都不错,但他们实际成功量却只增加 100%,失败率却大幅提高。

这里我讲的主要是早期投资,即种子轮到天使轮这个阶段,大数据的主要问题就在这里:即种子轮一直到 A 轮,特别是种子轮和天使轮面临的问题比较大

比方说一个小基金和 Partner,以前他一个月看几十个 Case,基本能判断哪几个 Case 是好项目,但现在因为创业者 Presentation 能力大幅上升,失败率却大幅增加,投资人该怎么办?

再好比大家都说斯坦福那个投资谷歌十万美金最后赚了一个亿的那个教授,运气好是一方面,但那时创业竞争也不激烈,其实他也写了不少支票出去,而大部分也都失败;另外当时找他要 Check 的人也不多,那如果是现在,可能会有几千人向他要十万美金,他该怎么给?

也就是说,以前整个种子轮、天使轮流程已无法应付这种大规模创业者。投资人已经变得没法判断,看不清楚,你没有足够多量数据去支持判断,而且你还看到大量创业者在不断涌来。

天使机构化大规模兴起

那造成的结果,其中一个冲击就是:这些传统硅谷天使俱乐部 Angle Group 等,运作开始变得很慢。每个项目都很好那他也能投得很快,但如果每个都是挺好又不够好,他就会不知道怎么决定。

所以我听到的是:这两年硅谷好几个 Angle Group 的投资效率在大幅下滑,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这些机构都是业余组织,处理不了这种大规模数据。举个例子,以前来的评审 Case 是一个月 20 个,现在是 80 个甚至 100 个,看着而且还都很接近,很接近时你是非常难选的。

所以这个时候,天使投资机构化的大规模扩张,是硅谷目前正呈现的另一个明显趋势老牌天使投资人他们开始退役,这是“被迫退役”,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

以前很少有机构做天使,投资机构都从真正的 A 轮开始。但实际上按现在硅谷情况看,不仅仅是投资机构开始进入天使轮,也有新基金融资专门就是为天使融起来。然后它就导致,个人天使开始变得要退休

我们这么讲吧,如果你是个人天使,以前全凭自己 Networking 就可以决定投资,但现在不行了,你必须加入一个平台或一个聚合机构,才能得到比较有优势的判断。比如那个斯坦福教授,大数据情况下他该怎么办?

两种可能:一不投了,其实就是“退休”;二变得很专业化,他开始加入一个投资机构,现在硅谷很多天使投资人他就加入各式各样的网络或者新兴投资机构,要么做 LP,要么做 GP,所以说最近硅谷天使机构的 Fund 来得很多。

实际上,你把这三年来在硅谷新建立的基金,我猜应该是爆发式增长,就是这三年在硅谷成立的天使级别基金,这个 PRE-A 的基金成立是爆发性的。像 YC 等等。以前天使是业余的人玩,但现在全是机构在玩

大数据时代怎么删选公司

那么这样三个大趋势下,我们会怎么删选人。其实也是要用到大数据,这个数据牵涉到好几个方面,我把它分成这么几类数据。

第一类是 Social Networking。这个就是要去查,大家做天使投资其实还是很关心这个人怎么样的,那这个时候就是要去 Track 他。实际上我们要查这个创始人都是要查他 LinkedIn 等各种 Networking。

你查是为省时间,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见,你会被累死。举个例子,以前你就认识我一个 David,你不用查来查去,但现在情况是说你认识一百个 David,你怎么办?所以信息收集能力对现在的投资人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说天使必须机构化的原因。

现在你的能力已经远远不够,你必须有全职人员,有一帮人在为你做这些事。然后,现在市场上它还派生出很多第三方数据机构,专门就是为提供这些数据,比如有家创业公司叫 Indicator,它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对创业公司所有痕迹进行跟踪。

另外讲到创业者,我们还会去查说是你是否真实。首先,你必须确定在 LinkedIn、Faceebook、Twitter 上情况一致。因为也有一些人他会作假,比如他有两份工作,然后呢? Co-founder 是兼职。但他不会写全职,就是大家都很 Smart 你知道吗?他没有Treated 你,他只是隐藏了信息就是 Mislead 你。类似这样的。

所以你要通过各式数据系统去摘取数据。而如果你是业余天使人,你根本找不到那些数据,因为那些都是很专业机构在专门帮你采集,像用户访问量、活跃用户等诸如此类。

甚至还有专门公司 Track 你们团队的 List 变化,它就完全用工具抓,只要你一变化它就知道,而且这些全都是全自动化抓取和自动化分析的结果

那还有一个是行业方面大数据,这叫趋势。你怎么判断这个趋势?回到那个斯坦福教授,以前为什么他敢投谷歌?因为他觉得这个东西还不存在,但其实真实情况可能是,它是存在的,只是那些没做成,而斯坦福教授不知道。

也就是说,如果谷歌前面只有五个,那么他投到第六个也就是谷歌时很 Lucky,但如果是像现在这种情况的 100 个呢?他的成功率会远远小于 10%,而这时每个创业者都会和你说 I am different,你就会变得很难判断这个行业趋势

种子或天使轮核心问题

其实我觉得种子轮到天使轮,它面临的最大瓶颈是:所有这些种子轮或天使轮它投资企业时,都是静悄悄发生的,但你必须用各式各样大数据方式去把他们找出来,以确保自己不错过投资

这些工具你在做 B 轮和 C 轮时,会有一帮人专门干这个活,因为你投的是几千万美金,有足够成本雇佣人专门花一个礼拜就做这些事,但问题在于:你是天使轮,你没那么多成本去 Hire 一个人或怎么样,所以最后你必须是个工具化和平台化方式,来确保你知道别人已经投了,这是关键。

天使轮的问题就是:A 轮属阵地战,敌我双方都公开,但天使轮尤其是种子轮,你不是所有都知道

而且这些东西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暴露?它会是在一些社区、非正规或非主流媒体里等,所以你必须有一些更大数据挖掘和处理能力。你不能说我看一个 Case 我看得很高兴,结果别人早就投得不知道哪里去了。

最关键仍是人

那什么样的人能成功这个东西有没有变化?我觉得大方向上是有的。

我们发现,早期在五年前的成功创业者,他从大公司出来的多一些,就是高管创业比较多,因为你得有权有势有资源人脉;但现在,因为互联网技术导致这些需求量不高,这时比较聪明和勤奋的人会更有优势

就是这个人的 Personality 比他以前经历更重要,这个人本身,他是不是会领导人,是不是对在做的这个东西非常有 Passion。这么讲,就是这个人的个人特点比他背景更重要,然后他个人的 Passion 比他经验更重要。

因为五年前如果你想创业,你有最强的 Passion,你也仍然克服不了中国/印度人给你做 CTO 及 Marketing 等这个或那个问题,但现在你有 Passion,同时那些条件被大幅度削弱,“谁可能成功”这个问题开始变得不一样。

下一波下岗的将是 “IT 人士”

科技领域与传统行业人士区别之一,即信息更新发疯地快。即使我曾在硅谷生活两年,但跨别四年后,我最紧迫的一件事是更新知识结构。这两天,我拜访了硅谷云领域的一些人士,得到一个让我惊讶的观点,比如下一波将下岗的人群将是企业内部的 “IT 支持人士”。

这是硅谷真实呈现出的一个无可奈何的趋势。我将这两天交流记录如下,这涉及硅谷云领域一些发展趋势,也涉及和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硅谷现在比较热议的方向一个是 Mobile,一个是 Cloud,但我觉得光说“云”这样的词是很宽泛的,它背后真正涵义应该是:“Consumerization”,即“(所有一切)的个人消费者化”。

这个词已被维基百科收入。它在维基百科意思是:围绕最终个人用户来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重新定位。这也是硅谷在云领域正发生的一个趋势。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像 Gmail、Google Docs 和 Dropbox 这样的个人邮件系统、文档编辑系统及文件同步/共享工具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商业世界,这是有风险的

举一个日常生活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现在很多人会越来越多自己到“云”上去进行工作方面的一些事。

这个时候,公司 IT 支持部门的人知道了,他可能就会来找你,因为员工这样做可能会泄露公司商业机密。但这是用户行为习惯,或者说硅谷产业趋势呈现出的一个很重要特征

为解决这个问题, Dropbox 去年推出一个服务叫 “Two Account”, 允许用户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登录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个人文件放在个人账户,商业文件就放在企业账户。企业账户文件归属于公司,公司 IT 部门可以通过 Dropbox 的接口来管理。同时员工一旦离职,企业可以回收企业账户中的内容。

据我所知,目前个人用户仍占 Dropbox 半数以上比例,但它的企业级用户增长情况明显要高于个人用户。也就是说,Dropbox 未来很可能会向企业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历史上看,从 Salesforce.com 开始,卖软件作为一个在线托管服务已有近十年历史,但那个时候,迁移到云上不是公司业务核心运营思想,这就是为什么现在 Salesforce.com 抢起年轻的云计算公司,就像是 10 年前的甲骨文,为什么微软那么重视云,以及 IBM 和苹果成为合作伙伴去给移动商务用户提供软件。

接下来,“云”肯定会是一个爆发点,云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企业很多事情都会放到云上操作。

实际上,按照硅谷的产业趋势看,我认为五年后大部分中小公司的 IT 支持部门都有可能变成只剩下一、两个人,很多公司 IT 支持部门的人会被裁员,也就是出现中国上世纪 90 年代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而造成的“下岗”现象。

这是因为在未来,很多公司在采购等方面非常多事情都会直接在云上发生,相关部门的人会直接在云上采购或做这种事做那种事。

也就是说,IT 部门提供的价值会有很大转变,不再是安装和维护公司内部系统,而是直接管理公司在各云平台上的账户

IT 部门的员工,如果没有技术转型和跟上云潮流,就会被时代抛弃。当然,这里的 “IT 部门”主要是指:那些 IT 系统支持部门,即这个公司主营业务离 IT 有点远,这些部门的人主要工作是维护 IT 系统,支持企业主营业务发展。

硅谷上一波风潮社交网络代表性公司 Facebook 改变的是人和人交流的方式,类似 Dropbox 这样的企业或者“云”,改变的则是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交流方式。但这个领域有些企业比如 Box,在我们看来已接近死亡。

方向性来说,几年前 Box 发现做个人市场不行、押赌企业级市场是对的,但问题在于:它是一家销售驱动 Sales Driving 的公司,还是把服务作为产品来对一个个目标企业内部的 IT 部门进行销售,销售成本非常高

而新一代公司通过 Consumerization 方式,可以以非常低成本将云服务通过最终用户,也就是目标企业的员工,来直接销售出去。这使 Box 在和新一代公司竞争中处于很大劣势。

【干货!】创业公司怎么找投资人?合伙人?分股份?招人? Fire 人?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演讲,我还不知道原来百姓网有三个联合创始人-:)。前两天,我在 Symantec Building Q 听百姓网联合创始人李佳做了一场分享,我觉得非常干货。

一个创业者从开始 Run 项目第一天,就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是你的时间很宝贵。我特别推荐它是因为,这是一个真正经历过创业的人的经验教训,以及真正站在创业者角度思考问题的一个大脑。

以下是我记录的李佳的观点。我注意到:现场大概有百来号人,也就是说,只有一百来号人分享到了这些东西。I think it’s a pity,我希望即使你们远在千里也能从中学到东西。Enjoy Jia’s insights!

今天分享的这个“人”的策略适合什么样的公司?第一适合你在做一个全新的 Solution 或产品,在国内没有或从没人做过;第二,你所在行业是一个在快速变化行业。

基本上我对人的认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所以如果你是在一个传统行业或不太变化的行业,可能今天我所讲的所有跟“人”有关的东西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你所需要的经验或者对人的看法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个会遇到的人:投资人

可能你要做一个东西时,第一反应是融钱。我对投资人的看法是这样,包括我们以前吃过的亏或者经验教训:首先你要找投资人时,投资者角色应该是一个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就是它跟银行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你找银行去借钱和找投资人借钱时没差,这是投资人最重要的角色;

然后第二个我们看到的东西或者说我的经验是,很多时候投资人会试图和你讲我有很多资源,然后有时候也会有很多同学跟我讲说,哎你看,我找投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多少资源,但其实我觉得这个按照我的经验是错的。

首先投资人他必须是一个好的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然后第二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个好的 Partner,这两点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们拿第一笔钱时我特别感谢我们投资人,因为他和我们说了一句特别实在的话。

他说:“你们想好了没有拿我们的钱?”我说:“我觉得想好了。”然后他说:“我告诉你你在干什么。你现在在做的这个决定是在 Hire 一个 Employee,但是这个 Employee 你永远不能 Fire,而且他还可能 Fire 你,所以你想好了没有你要 Hire 这么一个 Employee?”

我觉得这是找投资人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所以你要找钱时,要想一想你愿不愿意跟这个人聊,愿不愿跟他沟通,然后沟通时是不是很顺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我真的很烦他,我也不喜欢他,然后他有很多资源,然后为了我的创业公司能成功,为我的公司能顺利发展,所以他的钱我就拿了。反正我见过的很多朋友拿这种钱的基本没什么好结果。

那为什么呢?有两种事。第一个他可能有很多资源,但是你们俩合不来,然后你说往 A 方向走,他就说 B 方向好,那这种时候是特别恶心的。然后他又是董事会成员,他又可以 Fire 你,这时候你们两个如果打起来就很讨厌,比如我给你插个人进来,这种竞争是导致中国很多创业公司死掉的原因,在美国我觉得其实也一样。

然后第二点是说,我有资源,但给不给你用是两回事,那可能在融钱时你看重的是他的资源,但合同全部签完后,他是不是给你用是另一回事。比如你看国内很多投资人可以一下子投出去 100 个项目,如果把他的时间每天除以 100,你算一下能够出多少时间给你?也就是说,他的资源对你不见得有效。

所以我的经验就是说,你就老老实实地想清楚你要找的是一家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第一你去弄清楚这个人的钱是不是很充足,会不会说投完后过两天突然就没了,然后讲哎,咱们你这个钱回来点行不?

然后第二点,这个人你去跟他投过的公司聊一聊,他是什么风格,特喜欢插手的还是说投完后从来不管的,然后你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就是你要去衡量他是否是和你很合得来的合作伙伴。

这两点如果都满足,那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他还有资源,那自然最好,但如果没有,也不错。但现实中经常你的现实是:一个人是特别职业的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 但没资源,另一个有资源但有点恶心。那按照我的经验,我会选第一个而不会选第二个,所以这是我对投资者的一个看法。

你是创始人你控股,他能怎么影响你?(下面提问) 但如果他一定要董事会席位呢?虽然我不能控制你,但是我可以捣乱嘛,就是每次你投票我就投反对票,你恶心吧?一个创业公司恶心就已经是快死了对吧,我就恶心你好了。然后你可以在下一轮融资时把我股份全部买回去,你可以把我踢出去嘛,没问题的。就是这种问题,就是说不帮忙就已经很好了,总归是:这种情况下他什么都不做都比恶心你好。

第二个人:Co-Founder

其实我的经历是这样,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不是有必要找 Co-founder?有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在聊,他说我要找个 Co-founder,然后我就问你要做个什么 Business?他说我要做个在线教育,那个东西是什么什么样的,然后听完我就说:你这个平台一点基础难度都没有啊,你干嘛要找个 Tech Co-founder?你找个技术的 Manager,甚至找个好的开发者让他弄个平台都弄得出来,你干嘛找个 Co -founder ?

为什么说这个话呢?因为一家公司死你去看所有原因里面,我相信 30% 以上是 Founder 打架。真的是这样,所以如果你不确认这哥们是个很好的叫 Co-founder 的人,其实你不要去找 Co-founder,你去找个很好的工程师或者很好的团队经理,你给他百分之几的股份就够了,已经足够足够。

那什么样的人是比较好的 Co-founder 呢?第一 Trust。就是你们之间一定要互相非常非常信任,我可以把身子转过去这边是你的,那边是我的,然后我们一块儿打,比如说被人围起来的时候,你不用担心说这个时候这哥们后面靠不住了他散了你知道吗?后面来人给你弄一下。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一个人你们没法背靠背地信任,对不起,这个人没法做你的 Co-founder,他可能是个 Employee,可能是个什么东西,但肯定不是 Co-founder。

然后第二点,对这个 Business 对你在做的这个事,一定要和你有一样高的信仰和信心,他坚定认为这个东西可以成功是有前景的。这件事特别重要,之前我们遇到的事情是说,很多 Co-founder 之间是特别好的哥们,然后呢我创业我去找你,但是这哥们做来做去就变成这样:咱们哥们真的挺好也有信任,但是这个 Business 我真的不是那么看好它。

我想说的是:在你创业的时候如果你不是真的从心往外有这个信心,是很难做下去的,因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然后他唯一不走的原因是说:我们是很好的哥们。那这个时候我觉得其实又是有点问题的,因为他要带 Team 嘛,你想一下如果你这个 Team 的 Leader 不是那么坚信地相信这个 Business,但同时他对 Team 又有潜移默化的效应。

第三从能力来说,要有互相钦佩的感觉。就比如你找个 Tech co-founder,你要有这种感觉,我一想到他就说,啊这个人真牛逼他太牛逼了,然后他一想到你就是:啊这个人做产品和 Market 做得特别棒。就是你们要有这种感觉,这是对劲的 Co-Founder 的感觉。提到这个东西,你就想啊我的合伙人太棒了是整个行业里最棒的,我觉得互相这样一种感觉是很长期的一个基础,它也是一种证明说:你们之间的 Skill 是偏互补,而且各自一定是很强的。

最后一点是:Skill 互补,千万不要找个 Co-founder 和你是彻底 Overlap 的,那你们知识结构不互补完全重叠,你找他干嘛呢?第二,你们知识结构和 Skill 互补,但要有一点 Overlap,这一点我觉得也挺重要的。

这个其实是百姓网经历,我们三个人特别互补,可以说在过去那么多年,有段时间我们几乎是谁也不问谁,就是这块是你的,你全拿走干掉,那块是你的,你全拿走干掉,但就是说:过了五六年后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当遇到一些事时,我们彼此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举个例子,曾经有一次我们发生分歧,就是我们负责融资的 Co-founder 跑过来说我们一定要融资。

我说,你看我们团队 Work 得很高效,然后银行里还有 500 万现金,干嘛要融资?然后他说一定要融资,你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要融资。然后就为这个事我们吵了差不多将近半年。但后来证明他是对的:因为那个时候是金融危机,就是我们其实应该拼命拿钱然后砸死所有竞争对手。

但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我只看公司内部运营,然后他看着外面所有东西,就是说他看到的东西是我从来没看到过的,所以 Co-founder 间,你要知道说他看到的东西是是什么,不然就会产生我们这个问题,就是没法沟通,因为大家看到的东西根本不一样,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怎么分股份?

关于怎么分股份,我相信大家最头痛的问题也是这个。我们的经验是这样:第一不管你有几个 Co- founder,五个也好三个也好,但一般超过三个就很少看到有成功的。先假设你有三个:第一条一定要有一个人控股

平分股份是最傻最傻的一个做法,这种做法一定不要有。或者你们两个人 51%、49% 也可以,但你绝对不要 50%、50%,因为不管你现在关系有多好,没准哪天你们就会争起来。

然后最痛苦的是这种争有时候是说,大家都是对公司好,但是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那在这种时候谁对都行,但你必须要有个结论,你不能两边没法有结论,因为你不能来回晃,一晃这个公司就死定了。

第二点是一定要签四年的协议,就是即便你是创始人,所有人的承诺都是四年,必须有四年投资,就是说我可以答应给你这个股份,但你要用这四年时间去赚走。

这是很重要的保证,因为创业时经常是这样,一开始时大家觉得一辈子都会在一块,就是那种感觉你知道吗?但还是那个问题:人是会变的,然后可能你遇到的困难,或者这个公司走的方向,过了六个月以后你不喜欢,那怎么办?如果你没有这些签署,我占了你 49% 的股份,然后我拍拍屁股走了。

最经典的例子在美国,两个女人创立一个公司,然后说我俩特别要好,各自 50% 和 50% 股份。好,然后所有合同 Sign 完第二天,那个姐们说拜拜。从拿 A 轮开始,她就拿 50% 的股份,然后一直到这个公司卖掉。这个是最经典案例在美国,所以对创始人来说,一定要有这些东西,我答应给你这个股份,但你要用这四年时间去赚走。

然后第二个问题可能是,很多时候大家不好意思去 Argue,你给他 30%,是不是太少了?他会不会不高兴?然后我不好意思和他去争这个东西。但这时其实是个很好的经验,你必须和你的 Co-foounder 坐在一块,把这种撕破脸皮的问题摊清楚,那怎么摊呢?我的建议是摊贡献

就是你认为你对这家公司的贡献会是什么?你把这个东西一个个列出来,比如融资、业务、政府关系、PR、市场等等。然后很多时候你发现说这个东西很难讲,因为一切还没开始做呢,我不认为你有那么多怎么办?那我们就先做两个月试试看,看看这两个月进展,然后根据进展我们再来做一遍,看看你是不是值这么多。那做一遍后,大家自己会心理有数,你们再重新算一遍说各自百分之几会比较好。

还有一个问题是 Co-founder 走时你是给还是不给股份,给多少或者怎么样。这个其实是很随意的,就看你怎么定。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你所有股份都没有;另一种是你保留,保留到公司并购或者 IPO。那多数公司走的是第二种,但也有走第一种的比如奇虎,因为周鸿祎很 Aggresive,只要你走,你什么都没有。

这个系统一般是怎么定的?(下面提问)因为你是 Founder,所以所有的系统都由你来定,然后看大家是否认同。那这里的规则很简单,如果你不认同你可以走,所以这里的关键是大家都认同,那如果都认同,那就是合理。另一个是说今天你不 Argue,你不好意思,你觉得我能值 35% 但我怎么只有 25% 股份啊?那你为什么不好意思说呢?

另一个 Co-founder 躺四年怎么办?(下面提问)如果他可以睡四年觉,这是你的问题,你为什么不 Fire 他呢?Co-founder 是否都要投入钱?(下面提问)假设一个公司注册资本是一元,一般是你出几毛,我出几毛,那大家按分法投入嘛。

初创公司文化不能“多样性”

什么是企业文化?我的理解是说,它就是一系列公司都认可的价值观,比如说我们怎么沟通,怎么做事,怎么看待一些事物。那这个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形成特别自然。

最重要决定企业文化形成的是创始人,基本上公司 80% 都会由创始人决定,因为你会招你喜欢的人,然后你喜欢的人一般都和你性格有点像,然后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说这个公司前十名员工是什么样的。

比如说百姓网,我们企业文化是这样的:第一有话直说;第二较真;第三永不停步。然后你去看的话,基本上他跟我的性格是一样的,因为你是一个 Founder,你不可能天天活在一个你不舒服的环境里面对吧,那你为什么开这家公司呢?所以基本上,创始人会决定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然后文化有没有用?我认为文化是最后招人时最重要的东西。这里很有意思的一点,你会发现很多人过来应聘,他原来是大公司做的,然后他会和你来说一个词叫 “Diversity”(多样性)。

这里有个问题,你们觉得小公司要不要 “Diversity”?这个问题其实特别有意思。这个词我跟你们讲我听过好多好多次,就是每次我新招一个 Team Manager,他招了一个人,然后我说这个人和我们不是一类人,对不起我不要,然后他就跟你说公司一定要 Diversity 才行,公司不 Diversity 怎么活啊,你不能不要和我们不一样的人啊巴拉巴拉。

一开始你可能觉得,对噢我们不能不要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然后我们就试着接受了一下。然后那个亏吃得真是……。所以我们的总结是:创业公司一定不能“Diversity”,或者应该这么说:多样化的东西不能是文化,文化永远不能多样化,就是如果你不是 Culture Fit,对不起你就给我走。

可以 “Diversity” 的是技能,但很多人就会拿着这个东西来和你 Argue,但其实 Diversity 不是这个事。另一个可以的东西是“性格”,Team 里有种人叫润滑剂,他在时大家都很融洽,他不在时大家不是很融洽;还有一种人是 Push 团队往前冲的,就是说这种 Diversity 是 OK 的,但它偏技能或性格,但文化绝对绝对不能 Diversity,对小公司来说,不然绝对影响效率。

比如对我们,我们的文化就是有话直说,然后突然来个人总在那绕,然后就是所有人都恨死他了你知道吗?那效率低得就几十倍的下降,所以遇到 Culture 时,我们的经验就是:绝不能 Diversity,而且绝对没得商量,你不 Fit,那对不起你就不适合这里,我们不是一类人。

那可能你大一些的时候,这种企业文化你就变弱,比如三个月里你要变成 200 个人,那这个没办法,所以创业公司因为扩张死掉的特别多,原因是你会招进来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然后彼此的沟通方式不一样,价值观也很不一样,做事情的方法也不一样,最后导致很多老员工很不爽,很多老员工会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创业公司迅速扩大会死的原因,因为 Culture 这个东西守不住

下一个问题:怎么招人

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说法,有人说招人要慢开人要快,我们是典型的 Hire 慢,所以每 Hire 一个人时,我们也特别小心,原因是公司太小,我招一个人等于我招了 5% 的人,所以我就很慢。

但比如说你是做团购的,那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整个团购行业就是需要 PK 谁快谁猛,你没办法 Slow ,所以这个东西说到底和你的 Business 有关。如果你的 Team 很小,你希望是很精致地做你的产品,那么在 Hire 人时一定要特别特别小心。

另一点是说怎么 Hire 人,你要注意什么。我画了一个图,最大的那个圈是一个 Culture Fit。就是首先,你要闻闻味这个人是不是 Fit,然后你觉得跟这个人聊天舒服吗,你觉得和这个人出去玩是否会爽?那这种如果 Fire 掉了,基本上其它东西就别管了。

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看三个东西。我们认为一个人基本分三个层次的能力,分别是: Experiences、Skillsets 和 Insights,然后你在面试时,一定要把这三个东西分清楚。我们先来看看这三者有什么关系。

曾经我们招过那种非常有经验的做 PR 的,然后做过十年、二十年,你跟他聊时,你觉得这个人真是太牛逼了,因为你问他很多问题,你发现他就能够这样“啪啪啪”地给你答案你知道吗?然后在面他时,有些基本问题你觉得就不用去问他了。

但是后来会发现说,怎么都不对啊,这哥们 Plan 写出来你发现怎么都完全不对路啊?问题是这样的问题,但他的 Solution 不对,那为什么?因为他有“经验”,但是他没有对这个行业的 Insight,也没有 Skillsets。

那这三个东西是什么关系?首先,什么叫经验。“经验”就是下一次你在做一模一样事情时你知道怎么做。然后有一类人呢,它能把经验抽象成 Skillsets,比如说我做了 100 场 Event 后,我会自己做个小文档说怎么做,比如说要有箭头啊,要有会议指示牌啊,他会把它抽象成一个工具包并总结经验,然后以后每次会做个 Checklist。

这种人会更好一点,因为下次遇到他没做过的东西但是差不多类似的东西时,他也能得出来。然后最好最好的一类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是有 Insight 的。在同样这个案例上,如果这个人他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叫“一个好的 Event 的五个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如果他能回答,并且你发现他真能说出东西,那你可以说这个人在对做 Event 方面,他是有 Insight 的。

那我们百姓网的经验是什么?开始我们也有被所谓“有经验的”糊了好多次,但过了两个月就被 Fire 了,然后你还很痛苦。这个的确是这样:一开始创业 “Fire”人你甚至是会哭的,哭一、两个晚上什么的,因为公司规模本来就小,少一个人就等于少百分之十几甚至几十的人,然后你还要想我是不是害了一个人?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后来你看到他在其它地方干得很开心,你想啊早知道要早点 Fire 他。

所以到了后来,第一我们面试时,我不管你是谁,我给你一个实际情况让你做一下,然后看看他是不是能应对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就是说你去看他有没有那个 Skillsets;然后这些东西都面过以后,最后我会干一件事:做讲座。

就是说最后让他来公司做个讲座,就一个Topic。我会问他,你告诉我你在前面这些年工作经验里,你觉得你最牛逼的是什么?比如他和我讲,他是在新浪微博做的,所以我最牛逼的是社交媒体。那么好社交媒体,那么你觉得社交媒体最重要的五个因素是什么?或者一个好的社交平台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就这个 Topic,你可以准备一周然后跟我讲。

我们后来发现这招特别 Work。因为经常是讲完之后,你会在底下想啊幸好没有 Hire,或者你会在下面想我靠这真是个牛人。这招特别有效,按照我们的经验,就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有这个 Insight,那他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和表达能力好不好是两回事。

初创公司从哪里招人?

接下来是 Channel。我想讲的是如果你这个创业公司不是 80% 以上人是来自内部推荐,你的公司一定有问题。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不得不用这个渠道,这条最便宜,猎头你就不要想了,那都是钱。

然后第二,如果一个人加入创业公司,他是第三个员工或第四个员工,那他就是在赌,任何一个人他加入,其实他就是在赌你能够成功,那如果他人进去后,做了两个月之后他还不把他的朋友往里拉,哥们对不起我告诉你,他不认为你的公司会成。

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会成,做了两个月后说我觉得这家公司一定会成,那你会干什么?你会把所有最好的朋友比如 eBay 做的、赛门铁克做的什么做的全都来了,你会和你的朋友讲,现在我们才招了第六个人,哥们你一定必须是第七个。

这是不是会形成山头?(下面提问) 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如果你公司的创业文化很强,他招人的第一反应会是,我这个朋友适不适合这里。我是百姓网的第二个员工,接下来前 16 个人的前 15 个,基本都是我招的,都是我的朋友。然后你知道好处是什么?招朋友不用磨合,来了就干活。

怎么 Fire 人?

我知道不好意思 Fire 人,这个的确是最难最难的一件事。这里大概会有几类人,那么该 Fire 谁呢?

第一类是态度有问题的人。就是可能连结果都没有,但是这个人的态度很奇怪,就是那种特吊,或者特诡异的那种态度,特嚣张或者说什么样的。我的意见是:态度问题一定要 Fire 掉,不管能力有多强,必须 Fire 掉,因为他会对整个公司的 Culture 有极大的影响

很多态度问题你会明显感觉说是你在面试 Culture Fit 那一关,这哥们装得太好了,但其实说这哥们本性跟我们不一样,这种人第一要 Fire 掉马上 Fire 掉,一句话也不要浪费,而往往这种人可能是口碑很好的,但是对不起没办法,必须要 Fire。

然后第二种人也是必须尽快 Fire的,那就是特别勤奋但是做事情没有结果的。这种人一定一定要尽快 Fire ,但这种人往往最难开,因为一般这种人在公司人缘都特别好,然后他真的很勤奋,他已经尽了 200% 努力去完成你给的工作,但就是做不出来。

那这个人一定要最先 Fire,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喜欢这种人,他的人缘特别好,然后他在公司呆的时间越长。他和大家的关系就越好,然后他被 Fire 的那一天,同样他对公司的影响也就越大。

换一个人可能也未必行,怎么在最短时间内判断一个人行不行?(下面提问)换一个人做,你看一下能不能顶住,很快你会有个评估。这个其实是个特别好的问题,因为一般来说,Hire 人时我会比较倾向一个功能组上要有竞争。

因为有些时候是这样你知道吗?你去问他的时候,你说这个东西为什么你要做这么久?他可能做了五天或者十天,然后你说不对,你花两天就可以做出来。然后突然他就给你来这么一句:这正是你做老板的原因啊,你两天就能搞定所以你是老板啊,但是我不行啊。所以就是你发现这种问题就是没有答案对吧。

所以你尽可能在一个功能组放两个人,这是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功能组放两个人的话,那前面那些废话都没了,因为会有比较。大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A 要一个月,B 只要五天。当然对小公司来说,这种做法可能比较奢侈没办法,但我的建议是:只要有一线生机,一个功能组一定要放两个人,就是一定要有竞争。

另外还有件事情是这样,就是当一个人落后时所有人都会帮你,但公司规则是硬的,如果我连着帮你三个月,你的水平还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准,那对不起你必须要走,一定要停掉继续帮他。

最后一个问题是 Fire 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要很透明。公司最怕的是,这个人收拾收拾东西走了,你看着吧这就出事了,因为随便怎么说都行,所以任何人走都是很透明地说为什么,然后多久前有了这个问题,甚至帮他的时候经过些什么,然后实在不行走,那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个特别特别重要。

核心点就是:一定人走了为什么走,一定要每个人都清清楚楚。因为如果你公司就只有 20 个人,那就是有 20% 的人走了。事实上你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这样的,一个人工作不好然后你要开他,但对方和你说:能不能给大家说是因为我私人原因走的。但我的建议是:一定不要有藏着掩着的东西,是什么原因就是什么原因。

第二,你要很真诚。你怎么想你就怎么说,这也真的没办法,你低于我们平均业内水平。其它各种说法都没有意义,是怎么样就是什么样。

第三个就是 Fire 人要快。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就是你很明确知道这个人肯定不行,所有人都知道他不行,但现在这件事没人做,然后你要招这个人要很长时间,然后你就说那好吧,让他继续做,我慢慢找人。

问题是这样:他知道他一定会走走,所以他不会好好干活;第二个他就坐在那里,每天说说这个说说那个,然后公司就乱了你知道吗?所以如果有个人你明确知道他是要走的,哪怕你不管它把这个工作扔在那里都没事,但这个人,你要立马让他走。所以 Fire Fast 这一点我是绝对认同的,但是你说你要 Hire Fast 我可能不这样认为。

然后最后一点,不要太小气,很多时候被 Fire 很不爽,我 Fire 你我给你 N+2 好了,你会发现说几乎 90% 的事情就没有了。所以如果你的钱允许的话,我觉得大度点会比较好,这个其实是口碑的重要性。

【对话硅谷顶级风投】纪源资本童士豪:“在美国创业和在中国很不一样”

GGV 纪源资本董事总经理童士豪的语速极快,昨日我们一小时的头脑风暴,落在 Word 上已快接近一万字。这是硅发布与硅谷顶级风投的第一次对话,话题核心为:“在美国创业和在中国有什么不同”。

作为硅谷沙丘路上的老牌风险投资机构, GGV 纪源资本专注投资美国和中国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创新和成长经济体。

而因为曾重点投资中国公司小米,童士豪排名 2014 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 Top100 的第 69 位。

去年 8 月他离开启明创投,10 月加入 GGV 纪源资本。这也使纪源资本今年有三位合伙人入榜福布斯榜单,另两位分别是:重点投资世纪互联的李宏玮及重点投资 Square 的格伦.所罗门。

加入 GGV 纪源资本后,童士豪已投资两家和中国有关的硅谷快速成长公司 Wish 和 Flipboard。其中,Wish 昨日刚刚在旧金山披露这一轮融资,获 GGV 纪源资本等机构 5000 万美金投资,估值达到 4 亿美元。

童士豪还曾参与将前谷歌全球副总裁、Android 产品管理副总裁雨果.巴拉引进小米。

为更方便移动阅读,我将硅发布与童士豪的头脑碰撞直接整理成为一篇文章,我们来看看童士豪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创业比在美国苦得多

在硅谷第一是,投资条款对创业者非常有优势

经过 Facebook 融资成功,很多年轻创业者的人开始自己做VC,这些人知道创业的痛苦,所以当他们有钱做 VC 后,给到创业者的投资条款非常宽松,很多国内或其它地方必须接受的投资约束条款,他们也都免掉。硅谷年轻企业家创业拿钱,其实要比在其它地方容易得多。

第二是,跳槽对创业者问题不大。硅谷很多工程师干一段时间例如 3 年换平台很常见,这个问题我们通常觉得北京很糟糕,其实硅谷更糟糕,企业家或早期核心团队在硅谷常常换公司是没有关系的。

第三大公司想买你的非常多。这也意味风投退出方式很多,所以你常常会听到美国创业者说,前面两个项目先做着卖掉,赚点钱,然后再去搞下一个大项目都行。

国内的话,现在基本天使投资人比以前多很多,但相对来讲大家还是希望公司能够上市,或者最起码,BAT 这些大家伙会看重战略投资,像美国创业者那样,一开始做项目就等着把东西卖给人家的机会很少。这是因为退出市场通过并购,在中国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第三个因素这两年也在变化。从并购发展角度,我认为优酷土豆合并及百度投资去哪儿,到后来百度收购 91助手,这三个和 GGV 纪源资本有关联的项目是比较重大的 Milestone。

之前,腾讯和阿里巴巴只是战略投资,并没有大规模收购,在 BAT 并购中还没激起大量行动,但这三个项目后,阿里开始有了比较大改变。当然阿里为自己 IPO 在移动产业链,海外市场都做了更广布局与收购。

腾讯投过一批电子商务公司,但大家都知道,腾讯支持电商只是给流量,并没办法让这些公司改变自己本质,激起他们的运作能力。我知道腾讯那时是希望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变成一个更大家伙,但没有一家包括易迅网,能够强到说把其它被投资公司组合起来,最后还是打包卖给了京东。

也就是说腾讯虽然有投资,但并没有让大家觉得说它是能够提供VC特别好的投资回报。

而我刚才提到的三个战略投资或收购,都有让现有投资者有机会退出一部分,这是我说“Milestone”的意思。

中国创业者不愿卖公司因为创业难

你刚才提到,中国像 BAT 这些大家伙入股企业,通常会占股份20%多,这种情况美国少见,通常直接就是我把你买了。所以中国企业并购少的另一方面问题在这里:

中国创业者大部分不希望把公司卖掉,很多是希望拿了你的资源后,继续干。那为什么?因为他认为,这个东西如果卖掉,他要继续做下一个大东西不容易。

事实上,你在中国还没有想到说任何一个创业者能够连续三次做不同项目,然后三次都能很好推出产品,并建立三个很大公司。在中国,你几乎想不到这样的例子。

周鸿祎把3721卖掉,然后奇虎算是第二个;雷军经历了金山、卓越,现在是小米。那除非他把小米卖掉,你可以说他是美国这样子有连续创业成功的人,但是他并不想把小米卖掉,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创业实在太辛苦,竞争太激烈,任何中国的创业一旦做了,都可能有同时十个人拿到钱和你做同样竞争,这个日子非常苦。

我自己创业过我知道,我在新加坡、香港和中国都干过 Start Up,我可以明确说,这是非常痛苦的,后来公司都卖掉没赚什么钱,但整个过程融了很多钱,然后发现这个压力实在巨大,而且你必须非常接地气,做很多是你根本不想做而且很琐碎的事。

其实好项目在中国,要融到资金不难,难的在于创业本身在中国是一件很难的事,拿钱和创业是两回事。

中国年轻创业者难有机会

创始团队成熟度角度,中美之间原来有差异,但现在也没有,甚至说,现在美国的创业者比以前更年轻了。

其实美国很多人对创业游戏规则也不了解,大学刚出来就去融资,你说他们能很懂吗?也不是很懂,所以这不是问题,过两三年,他们就懂了。

但有一个现象的确是存在的,那就是要做成功,美国创业者可以比较年轻,但中国创业者年轻要干成,非常难。

中国是个江湖,你做得好,会有太多人打击你,攻击你。你没有朋友罩着,很难去做,除非你做的东西,别人看不上不想做。中国这几年比较年轻的创业者,我觉得算做得不错的,我自己能想到的就是36氪。

其它,我还真想不到有什么特别年轻,做得特别好的,但这是因为媒体的特殊性,很多人不想做媒体,因为通常来说媒体的盘子小。

只有盘子太小的东西,中国的年轻创业者才能比较做得起来。而那些大家伙,你去看团购也好,电商也好,或者移动游戏也好,先做起来的,都是已经有过经验的。

你提到的打车软件“大黄蜂”创始人也是一个例子。他很年轻,但后来也是找了职业经理人,然后又卖给快的,因为自己做下去真的不容易。而且你要去融钱时,投资者想这是要打“车地战”的。

你想你这么小,你能够摆得平那么多不同的销售老大吗?那不是很有信心,大家就不敢投你。你看包括王兴这十年的创业经历是非常坎坷的,他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年轻创业者里的佼佼者,但他也曾经过很多痛苦。

美国创业者强势,敢于列黑名单

你讲到另一个现象,中国创业者通常一下会出让很多股份,然后融很多钱,但在美国不是这样,更按项目阶段性出让股份和融资。这背后原因,其实是美国创业者很强势。

因为在美国,像 Facebook、LinkedIn、PayPal 成功后,很多之前的创业者变成 VC,他们之间传话传得很快,如果你这样子对创业者,你是要被封杀的;或者你要是出太狠的价格,你会怎么怎么样等。

我们直接一点,像 Snapchat 早期投资者之一给的价格很低,那个时候创业者并不是很清楚,然后就接受,之后其它 VC 告诉他,你第一轮吃亏了。从那后,Snapchat 在外面讲,从来都不会提这个投资者。

所以在美国,如果被认为想占创业者便宜是一个极其严重的行为,是会被抵制的。红杉可能还有机会搏一搏,但连他们也在 Facebook 这项目上收到 Sean Parker 的抵制。

那时红杉本来有机会可以投的,Sean Parker 加入 Facebook 后,就告诉扎克伯格说你去红杉要晚到半小时,然后穿睡衣去,然后比个中指就走掉。这个事情是发生过的,所以在那边,那些创业者会一起合作,去讲哪些 VC 你不能去找他,他们是会列“黑名单”的。

中国的情况,因为早一批做天使的人还是第一代创始人,他们自己痛苦过,所以在做其它事情时,会有类似价值观,那我接受过嘛,你也得接受,这是行规。不过这里最主要原因还是:在美国创业机会多,天使基金多,你要是对创业者太 Tough,你在投资和创业界的圈子会受影响。

这个过程怎么说,我觉得,还是和中美之间文化差异有关系。比如我从美国东部往西部走,我会明确发现,就是你越往西走,就是越自由,它的价值观就是:“人可以改变一切。”

那种感觉很强烈,就是你们不应该欺负我。我是最重要的,你要是欺负我的话,那其它创业者也会这样子对你。但在中国不是这样,它可能会变成另一种情况:老大说话了,你就必须站着听,直到你变成下一个老大为止。

当然,中国创业者自己也有原因。中国人比较希望绑资源,有一个老大,他有过成功经验,那你就认了,你不确定是否还能得到其它机遇。而且有个老大帮你背书,下一个人投你的可能性比较高,也比较快,所以你愿意出让更多股份。

但我认为这个情况不会持久。它会改变,只是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我觉得像有“ i 黑马成长营”、“中欧新生代创业领袖成长营”等这种创业者多维度交流是非常好的事,它能让创业者彼此更有信心,成熟度会有提升。

那如果今天的中国创业者 Fight 一下?好。Fight 一下,今天要是王兴再创业,他就会有很多谈判空间,就是说你要成功过,你就会好很多。

雷军要做小米第一轮融资时,它的价格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所以这个在中国,还是人家认不认你有过成功经验。这个方面,硅谷较有市场环境让年轻创业者发挥。

美国早期投资看什么

美国有看重不同阶段的投资者,天使那轮,他会看重你这个想法是不是好,然后有一点是国内不知道的,那就是美国在天使阶段很看重你是不是名校出来,非常非常看重。

你斯坦福、哈佛出来,想法又不错,很多人都会愿意投你,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让哈佛、斯坦福帮他们去做删选:你成绩好,各方面表现,有才华等等,他们更愿意赌这些人。

中国对美国有一些误解和幻想,比如认为在美国,创业项目的 Idea 越不靠谱越多风投追捧,这是绝对错误的。他们很在乎的其实就只有一点,那就是你是不是名校出身。你一个不是名校出来的人,哪怕是一个一样的想法,能够拿到钱?我有巨大的怀疑。

这是一般国内没有注意到的事。想法他们也会去关注,可更关注的还是人。那怎么看人?不难,看你是否名校出来,你在名校教授对你评价如何,成绩如何,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拿过奖等。

具体到我自己怎么看“人”,这个话题其实和很多人聊过,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听另一个人的想法。你要是看雷军或几个天使投资者,大家看人方法其实有共同点:企图心、学习心和执行力,这三个一定跑不了。

“企图心”就是他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做大,做完全。这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会逼迫他去改用户体验去改产品,逼迫他不得不去把用户伺候好。

这个企图心非常重要。在国内常常看得到这种情况,什么都“差不多就可以了”,这样的团队,我认为比较难做成卓越的企业。在硅谷这个企图心是 Passion,也就是热情或执着。

那第二个条件是OK,你有这个心,但是你学习能力不强,你也很难做得好,因为学习能力就是,你不断要对新的事情有看法,你是要有一定反应的。

像腾讯这么大的公司,如果不是张小龙有这个企图心和学习能力,也做不出微信,张小龙第一次提要做微信被马化腾否决了,但是张小龙企图心很强,那么这个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几个月后第二次再提出就被通过了。

第三个要素就是你的执行能力,你有再大企图心,你再会学习,你无法带团队无法把事情最后做出来,也没用。

那怎么知道这三个是可以的?我自己经验是,当你作为 VC 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时,你去找创业者聊,你发现他在和你讲的事情,他其实早就有想法了,而且想得比你还要深;

而如果你跟他讲的事情,他起先没有想到,但等后来他再来和你聊,你发现他想的比你还要更多了,这就说明,这个人的学习能力跟企图心都是存在的。

执行能力的话,看团队之前开发过啥产品,如果没做成功为什么?相处久了,一个产品迭代开发速度快不快,最容易看出这个团队执行能力有多强。

至于其它能否做大,有没有被大家伙攻击,或者有没有被其它融钱融得更快的对手打压等等,那些事是你无法控制的,但是我刚才讲的方式,你和团队相处一两个月,你基本能够去判断这个团队执行力是不是有机会。

美国投资模式的盲点

美国这种早期投资模式也有盲点,就是精英的人做事情,他很难去伺候好屌丝的需求,这是一定的。大部分斯坦福、哈佛出来的人,都是中产阶级的人,包括扎克伯格,所以你要他去做个产品,让屌丝去掏钱付费,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美国人不在乎屌丝用户,他服务的是大城市,那些他们认为比较主流的人,而且美国的成功经验是品牌很重要,一旦到了屌丝那个层次,品牌就毁掉了,美国是这种思维方式。

他没见过小米是怎么起来的,没见过淘宝怎么起来,淘宝一开始卖东西都是假货,和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美国人不这么想事情。

另外第三世界国家,没那么多哈佛、斯坦福出来的精英,没那么多能够做出来的产品让主流用户去买。实际上,整个第三世界国家来讲,屌丝用户数量远远超过城市精英用户,现在全球都用 Facebook、Linkedin 或 Twitter,其实是因为美国人对此认同了,而不是这个东西真正打动了屌丝用户的需求,这两者是有差别的。

这些也都决定,美国的投资者做投资会有一定盲点,因为它看到的公司成长经验,跟中国公司不一样。那如果这两种公司都要争取海外市场的话,我觉得中国一些模式其实更适合开发中国家,但美国团队或者美国的 VC ,不一定能看得懂这一点。

中国的人口密集、交通还在逐渐改善,互联网快速崛起,很多传统的沟通方式会被互联网代替等。这一系列的这种机会,美国已经经历过,我认为美国在绝对创新方面,也就是大家完全没见过的模式方面,类似 Facebook、Twitter 或 LinkedIn 等,他们会很占优势,但要做成那种电子商务购物,或者娱乐游戏,买卖虚拟产品等,老实说,中国有很多商业模式更适合开发中国家,在很多开发者国家中很具优势。但中国的问题是,中国的团队还不够国际化。

那反过来做,把中国的模式搬到美国怎么样呢?有的也可以,因为美国也有屌丝用户

中国对屌丝用户打法是很清楚的,模型也很明确,只是需要美国当地团队执行。事实上我在 GGV 纪源美国的第一个投资,就是要把淘宝跟 eBay 中国上的大卖家带到海外去,这涉及我刚做的投资 Wish,它属于 CBT 跨国际电商行业。

eBay 是家老公司,它的估值最近五年翻了两三倍,主要是没人和它在跨境业务领域竞争,所以 Wish 竞争对手实际上不是淘宝,而是 eBay。

淘宝也看到这个机会,他们在美国新成立了一个网站 11main ,目前看起来比较高大上,和 Wish 不一样。所以淘宝在这块是有企图心的。我看到的情况是,真的这个行业美国竞争太少,但我会发现说,在中国的竞争是太激烈太残酷。

另外,很多中国打法在开发中国家也是可行的,而且是,没人做没人竞争。这就意味,你做的产品就算很差,也有很多人会买,因为你是屌丝用户的话,全球和中国一样,就是他线下能选择的不多。

开发中国家,你的店就不够多,你的店不够多,你的 SKU 就不够多。通常,他们的电商选择就只有亚马逊,这是远远不够的。

亚马逊用户体验不错,但也不是最打动人心,比如它的搜索还是 1.0 做法,而从 Pinterest 到现在,瀑布流“发现”的模式是越来越受欢迎,越年轻的用户越会喜欢。

我觉得跨境电商方面,中国再大,人口是全球的七分之一,那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再大,海外电商市场是中国的两、三倍总有吧。

童士豪投资项目一览表:

(去年 10 月加入 GGV 纪源资本后,童士豪已投资两家和中国有关的硅谷快速成长公司 Wish 和 Flip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