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 的惨败对 Web3 意味着什么?

和大家一起来读两篇文章。第一篇,来自红点投资托马斯.通古斯写在今年11月初的文章。如下:

(一)


FTX 的惨败对于 Web3 意味着什么?

今年是十多年来技术最艰难的年份之一,Web3/加密部分正在遭受最严重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这种崩溃将唤起人们对技术和空间的幻灭。

本周早些时候顶级加密交易所 FTX 破产。其在私人市场的最后一次估值是 240 亿美元,这是今年第三家因为破产而倒闭的主要加密公司,其他两家是:三箭资本和 Terra。 

在这三个案例中,每家公司都用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当抵押品价值瓦解时,企业就违约了。FTX 交易部门 Alameda 使用 FTX 的代币——FTT 借贷。Terra 用他们的货币 Luna 来维持其稳定币 UST 的挂钩。三箭资本用他们持有的加密货币借款投资 Luna,并在 Luna 价值崩溃时拖欠了贷款。

此外年初至今,黑客已经从加密项目中窃取了超过 23 亿美元的资产。

泥饼上的烂樱桃是:排名前 100 位的加密项目中,典型的代币自今年 1 月以来已经损失了其价值的 75%。

这些都是粗略的统计数字。但广泛地拒绝 Web3 的进展就像对 Web3 的创新不加掩饰地狂热一样“短视”。

Carlota Perez 写于 2003 年的书籍《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对这个加密冬天提供了一些看法。本.汤普森和杰里.纽曼都对此书有过很好的概述。

简单来讲:

当对创新的狂热推动了投机性投资时,技术通过安装阶段取得进步。期间,会不时地被狂喜与崩溃打断。然后,当更多可持续性发展的公司扎根于此时,部署期就发生了。

当一项技术存在且许多新业务的承诺超过现实时,Web3 仍然处于安装阶段。这些周期通常需要 50 年,而我们进入 Web3 大约十年了。

加密领域这三场震撼人心的地震余震将包括:监管监督、投资者兴趣减弱,以及更加广泛的怀疑态度。而这些,都是健康的。

用监管来保护消费者的钱,将加强金融机构的可信度。生态系统中更少的钱,将把构建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可行的商业模式上。以及,投资者将根据收入来评估这些公司。

我们曾经来过这里。“在互联网时代的前 5 年,所有资金都涌入了科技公司,从而创造了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使互联网得以成熟。” 然后,网络泡沫在 20 年后创造了几个价值几万亿美元的公司。

这种阴霾将继续笼罩着生态系统,直到一个创始团队想出一个办法,将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代币经济、钱包和 NFTs,组装成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


(二)

和星球里的很多朋友一样,我也没有经历过上文中的“我们曾经来过这里”。

2000 年时,我还在读书。我没有在硅谷。我后来补看了很多书,很多没有在中国再版的书如《连线》等等,都真实记载了当时互联网刚刚出现时的硅谷。

再和大家一起来读一篇文章,它揭示了 2000 年时候的互联网泡沫以及这场泡沫如何塑造了今天我们的生活。我摘取了其中几个段落,如下:


(三)

“有没有什么东西刺破了泡沫?不,有无数的因素。

首先,美联储终于开始加息:1999 年加息三次,然后,在 2000 年初加息两次,这是整个 1990 年代后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财政紧缩。

同样突然地,美联储的措辞转变为公开试图控制股价。此外,华尔街分析师开始建议客户减持互联网股票。但最重要的是,在 1999 年末进入市场的所有那些“不靠谱的”互联网公司的虚弱体质使天平倾斜,公司没有现实的机会长期赚钱。

到了 2000 年 4 月,即在达到顶峰后仅一个月,纳指就下跌了 34.2%。在接下来的一年半里,数百家公司的股价下跌了 80% 或者更多。大多数公司没有恢复,即使是最大的公司。Priceline 的股价崩溃了 94%。……

那么,是谁最终拿着这个袋子呢?是普通投资者。

在 2000 年期间,随着股市开始崩溃,个人投资者继续向美国股票基金投入了 2600 亿美元。这高于 1998 年投资于市场的 1500 亿和 1999 年投资的 1760 亿。

在泡沫到达顶峰的那一刻,普通人是互联网泡沫中最激进的投资者——而此时,聪明的投资者的钱正在流出。

到了 2002 年,1 亿个散户在股市上损失了 5 万亿美元。Vanguard 的一项研究表明:到了 2002 年底,70% 的 401(k) 计划损失了至少 1/5 的价值;45% 的人损失了超过 1/5。

许多互联网泡沫观察家将其与早期的泡沫相提并论,如 17 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或者是 18 世纪的伦敦南海公司的倒闭。但最最相似的是:1840 年代英国铁路的例子。……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全文。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99%的人不知道,抖音和TikTok的秘密武器一直是音频

作为一个长期在中美两地观察两国科技行业的人,我发现:

两款同时在中、美两国大热的应用——抖音和 TikTok,导致它们大热的底层逻辑可能是一样的,但中、美两国在讲述为什么这款软件会大热时,“讲述的底层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需要从我为什么会讨厌微信公号订阅栏里的“短视频推送”说起。


(一)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会这么讨厌微信公号订阅栏里的短视频推送。

最近已经发展到,为了取消推送,不得不去取消该短视频的公号订阅的地步,因为微信不允许独立取消短视频的订阅(据说有办法关闭,但是方式无比繁琐)。

后来,我找到了原因。

首先,我其实已经把小红书、抖音等这种短视频应用,视作为是一种我快速抓取浅层次信息的“声音搜索引擎”,我会在短视频 App 里输入一个关键词或句子,然后,在我一边做饭、做家务时,就完成了对相关信息的搜索。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我发现:

我在其中搜索的约 70% 以上的内容,其实我在找的是,这些内容最终所渲染出来的“一种情绪”。

举个例子,我会在一大早起床时输入一些振奋人心的关键词如“自律”、“早起”等等诸如此类,好让我在一边洗漱、准备早饭时就心情很好,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但是,我基本上不看画面。也就是说,短视频有点儿像播客,但是,又不是播客。

因为播客中每个声音的时长太长,切换起来很麻烦;而短视频 15 秒-2 分钟的时长刚刚好。尤其考虑到它的“情绪”功能,我都感觉已经有点儿像“音乐”了。

总结一下:对于我个人而言,短视频 App 的关键之处其实是“耳朵经济”。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会这么讨厌微信公号订阅栏里的短视频推送。

因为对于获取内容的两大主要器官——眼睛和耳朵,我们在使用其中一种作为主要信息获取器官时,需要调动大脑的配合程度方面,是非常不同的。

也因为此,公号里出现的短视频推送还要求我在这两种器官作为主器官之间不停地切换,我觉得超级痛苦;或者干脆,就对视频推送视而不见。



(二)

但是,当我把这一观点咨询我的技术顾问时,不出所料,我又被重重打击了。

因为我对国内不了解,所以我经常会问我的技术顾问一些国内最大众/主流的技术观点是什么。我的技术顾问回答我:

“不是常识,普遍认为还是短视频。

以及这个逻辑放在国内不一定合适,估计大家不一定能理解。”


我又问了好几个朋友,答案都一样:没有人认为它是耳朵经济。

我后来想这可能是因为:耳朵这个器官带来的经济,在中国,因为人均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独处时间少等等原因,从来没有真正长大过——想一想播客在中国是多么的式微。

至少,从来没有真正长大到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赛道过。因此,大家在讨论和分析问题时,不会把耳朵的感受视作为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


(三)

但是大众不知道,张一鸣知道吗?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最近字节跳动的一个大新闻。如下:

今年 5 月,字节跳动(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其旗下其他数个公司也陆续更名为“抖音”。字节跳动有限公司更名为抖音有限公司。

市场上有一种解读是这样的:

大型公司改名、换头像,通常表示有重大战略调整。如果我们把过去 10 年字节跳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品牌名为“今日头条”。打法是以头条为主阵地,进行“藤蔓式扩张”。一旦发现头条上哪个子栏目表现特别好,就把它拆分独立运营,成为单独 App。比如把汽车频道拿出来做了“懂车帝”,把头条视频拿出来做了“西瓜视频”,等等。

第二个阶段启用“字节跳动”作为品牌名。此时雄心不再拘泥于某一款爆品,而是要成为一家爆品 App 的制造工厂。

第三个阶段是始于今年 5 月的“抖音时代”。打法是收编 App。在社交、种草、电商等 App 关停同时,抖音上新增相关业务入口。最终抖音会容纳越来越多的功能,成为一个超级 App。” 

以上是我朋友发给我的一段供我做参考的话。

但因为我全身心都流于国内科技竞争格局之外,所以我看到的不是打打杀杀的东西,我看到了一些更加基本的东西:

抖音集团 ➜ 抖音 ➜ 音 

嗯?所以我认为,张一鸣是知道的。


(四)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看到下面这篇文章会一下子两眼放光的原因。它说出了我想说的东西。

推荐阅读一篇文章,来自于一位专注技术和文化网络的播客主播瑞安.布罗德里克。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TikTok 的秘密武器一直是音频。

他把我上面提到的这种不看画面的短视频体验,称之为是——“视频播客”。以下是我的翻译简写:



TikTok 的秘密武器一直是音频

整个夏天都在传言,TikTok 即将推出某种独立的音频应用。

2020 年 5 月,TikTok 在巴西、印尼以及印度推出了一款名为 Resso 的社交音乐应用。然后,在当年 7 月底,媒体 Insider 报道说:TikTok 已经申请了”TikTok音乐”的商标,将允许用户 “购买、播放、分享、下载音乐、歌曲、专辑、歌词”,并将包括现场直播功能。同时在美国之外,TikTok 已经在 A/B 测试 App 内的专用音乐标签。而现在,播客圈内人士又在传言 TikTok 即将推出播客应用。

问题是: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TikTok 是一个短视频应用。这款应用让整个硅谷陷入恐慌模式,迫使 Instagram 大力推动自己的短视频产品 Reels,还说服了一群认为短命的 Quibi 可能颠覆 Netflix 的好莱坞大亨。

但如果你一直关注 TikTok,你可能会知道:它从未真正成为一个视频应用。TikTok 的秘密一直都是:搞明白如何在移动应用上轻松分享音频。……

需要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全文。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终于,美股明星ARK “木头姐”杀入了风险投资

今年 5 月,国内证券市场有一篇文章叫《强烈建议张坤研究一下红杉》,讲的是:证券基金也不能总用老眼光看问题,觉得自己能规避创新和变化,应该在“产品设计”方面多学习海外动态。

但这里提到的红杉案例,是指从一级市场杀入二级市场。而现在,反向操作的事情终于来了——美国顶流基金经理杀入了风险投资市场

根据美媒的报道:美股市场上大名鼎鼎的“木头姐”凯茜.伍德,以及她在科技与创新领域因为大胆、冒险的赌注而闻名的资产管理公司 ARK Invest 已经正式上线了一只“交叉基金”——ARK Venture Fund。

该基金将同时投资于公共市场和私人市场,并接受散户最低为 500 美元的投资金额。此前,ARK 的基金仅限于投资公共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木头姐和她管理的 ETF 在 2020-2021 年的疫情期间声名鹊起。当时,因为低利率与货币刺激政策提振了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胃口,ARK 的 ETF 获得了惊人的回报。木头姐本人也曾将 ARK 进入股票市场的方式比作为是风险投资,她说:“我们是您在公开股票市场上发现的最接近于风险投资基金的公司。”

但是,随着去年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全球利率飙升,为抑制通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增长为导向的资产如科技股等股票暴跌,ARK 的系列基金也成为其中痛苦的代表。

根据我查阅的数据:截至今天,今年以来 ARK 的旗舰基金 ARK Innovation ETF(ARKK)已经下跌了近 60%,是标普 500 指数下跌速度的三倍多。ARK 的其他基金也遭受重创,如金融科技基金 ARK Fintech Innovation ETF(ARKF) 也下跌了近 60%。 

但凯茜.伍德一直强调,她的 ETF 做的是长期投资,至少需要关注五年的投资期限。

而在几乎是在风险投资市场最差的时候杀入这一领域,也使木头姐成为美国市场上试图使“风险资本民主化”的最引人注目的投资者。因为通常而言,这一资产类别不会向散户开放,而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

下面,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只新基金的基本面:

……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作为 ARK 的创新试验,这支交叉基金是如何设置相关规则的:她通过什么方式接受散户的投资?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哪六大新兴方向?流动性如何?如何分配投资给创业世界和公共市场的资金比例?在管理费、Carry 等方面与传统风险基金有什么不同?美国市场上的分析师如何看待 ARK 的这种创新试验?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FTX崩溃爆出更多内幕: Sam Bankman-Fried与红杉资本等如何纠缠不清

上周五,FTX 申请破产保护,加密神童 Sam Bankman-Fried 宣布辞职。目前,美国 SEC、CFTC 以及司法部正在调查 FTX。

但这里有一个悬而未决的“谜题”是:究竟 FTX 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崩溃的?

显然,币安和赵长鹏对 FTX 的崩溃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赵长鹏将 FTX 与今年年初内爆的加密货币 Luna 做比较,这一点,尤其恶毒。

因为目前 Luna 的创建者 Do Kwon 是一名国际在逃犯,韩国已经对他做出金融欺诈指控的通缉令。

但是,难道赵长鹏宣布币安将大规模地抛售 FTT 真能够直接导致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流动性紧张至崩溃吗?显然,FTX 还有其他“没有及时披露的风险”。

而随着谜底的揭晓,FTX 冰山下的故事,也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首先,这原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

FTX 的失败,是由一堆有缺陷的人类决策引起的,而不是由一家“失败的公司”引起。FTX 的核心业务做得很好,并且写了很多非常好的软件。但是,它的领导层做出了一系列糟糕的决定并且做错了事,然后,没有任何的监督。

换句话说,FTX 故事中出现的问题,与加密货币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与“投资”的基础知识更加相关:良好的尽职调查、治理监督,以及风险管理。

这也凸显了最近十年的科技领域,因为“零利率”的大环境,在投资者的尽职调查方面、投资者对创业公司不良行为/过度行为方面视而不见的问题。

第二,FTX 的传奇,也揭示了加密行业权力集中的新真相。如下:

红杉资本、Paradigm Capital 等风险投资机构被曝光:FTX 不仅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公司,Sam Bankman-Fried 个人,还是这些机构的 LP。Sam Bankman-Fried 通过他的两家实体,总共向这些机构投资了超过 5 亿美元。

其中,Bankman-Fried 通过与 FTX 关联的这两个实体,总共向红杉资本承诺了 2.14 亿美元。其中的 1 个亿,将主要用于红杉的主基金红杉资本基金,另外 1 个亿,主要用于红杉的财富管理基金 Sequoia Heritage。

并且,Bankman-Fried 向红杉资本承诺的这一金额,几乎就与红杉资本对 FTX 的总投资金额相同——2.14 亿美元。

……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FTX 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崩溃的?FTX 的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 如何与硅谷的风险投资机构纠缠不清?根据大型银行的预测:FTX 的崩溃可能将把比特币的价格拖累至多少?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做梦一样,48小时内世界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Sam Bankman Fried的FTX被摧毁

在低迷的加密熊市中,美国时间昨日,比特币再次暴跌 17%,并引发了所有较小代币的暴跌。与此同时,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市公司 Coinbase 的股价暴跌了约 14%。

一场 48 小时里发生的加密大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最终在戏剧性的方式中落幕。

起初是,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与 30 岁的加密神童 Sam Bankman Fried 开撕。

按交易量计,这两个男人分别掌管着全球第一大和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和 FTX。

紧接着,FTX 出现流动性紧张。人们纷纷发问:FTX 是不是要倒闭了?每个人都要疯了。

再接着,Sam Bankman Fried 奔向赵长鹏的怀抱,剧情反转,赵长鹏以救助者的身份出现。世界第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宣布将收购世界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谁也没想到的是:去年最闪亮的加密明星之一、30 岁的 Sam Bankman Fried 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FTX 的独立。现在,FTX 的投资者一片恐慌,担心自己的股份会因为这个交易而完全消失。

根据我查阅的融资数据:截至今天,FTX 总共融了 18 亿美元,最近一次融资时的估值是 320 亿美元。而此次被波及的 FTX 投资者,几乎横扫了投资界最响亮的名字:

FTX 的最大投资者之一,是今年 2 月刚刚组建专项加密基金大举杀入加密领域的红杉资本。

其他 FTX 的投资者还包括有:淡马锡控股、软银愿景基金、老虎环球、光速创投、黑石集团、NEA、第三点投资,以及由前红杉合伙人 Matt Huang 和 Coinbase 的联合创始人 Fred Ehrsam 共同创立的加密风投 Paradigm 等等。

令人遗憾的是:整个数字资产行业,也几乎因为 Sam Bankman-Fried 的 FTX 几近崩溃而动摇。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续 2000 字内容,需要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这张图真吓人!两年内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股价平均下跌了91%

希望后台的宝宝们没有买这些股票。文章最后,我会告诉大家今年大涨的美股股票是什么。

最近,Crunchbase 分析了过去两年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 17 家中概股公司股价情况,发现:这些公司从 IPO 到现在,股价平均下跌了 91%。并且,总计共集体蒸发超过 1450 亿美元的市值。

以下数据截至今年的 10 月 24 日:先来看跌幅最大的几家中概股公司。

1,两家公司排名第一,下跌 99%,分别是:每日优鲜,和一起作业

2,一家公司下跌 98%,它是:优客工场联合办公

3,还有两家公司下跌 97%,分别是:容联云通讯(云通讯领域),以及 Gracell Bio(癌症免疫治疗领域)。

4,一家公司下跌 96%,它是:物联网领域的涂鸦。

5,还有三家下跌 95%,分别是:怪兽充电、阿达基因(癌症治疗领域),以及 Connect Biopharmaceuticals(药物开发领域)

剩下的 8 家中概股公司股价下跌情况如下:

  • 滴滴:-91%
  • 悦刻科技:-92%
  • 陆金所(陆金所):-79%
  • 叮咚买菜:-90%
  • 爱回收:-90%
  •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86%
  • 水滴公司:-89%
  • 联拓生物:-92%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下跌情况,也在打击中国地区一些最杰出的VC的投资回报。

如,腾讯和苹果公司是滴滴的主要风投;软银是叮咚买菜的主要风投;老虎环球则投资了一起作业、逸仙电商,以及每日优鲜。

而在投资巨亏后,投资者们一直在退缩。根据 Crunchbase 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亚洲风险投资降到了 10 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初创公司的总投资额仅为 96 亿美元,去年同期是 185 亿美元。这个数据也低于今年二季度的 98 亿美元,并与去年四季度创纪录的 279 亿美元相比,缩水了 2/3。

大家可以从附图 2-4 中,看到今年美股上涨最好的股票类型。这部分内容,需要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大佬思想:为什么说生成式 AI 正在催生科技业的回升

美国顶级风投 Union Square Ventures 的管理合伙人弗雷德.威尔逊曾这样指出“投机狂潮”的关键,如下:

“尽管数量级不同,但它们在方向上通常是正确的,他们资助了自己在方向上的正确趋势。

如特斯拉公司的市值可能过高,但这使特斯拉筹集了 100 亿美元,又无需稀释几个百分点的股份。这 100 亿美元,将用于加速汽车业从碳基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化。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

换句话说:投机泡沫,使新兴技术成为主流,并为自己筹集资金。”

推荐一篇刚刚发表的文章,关于如何看待现在正火热的生成式 AI 领域的投资,来自前 YC 合伙人、现 Magid & Co. 的联合创始人亚伦.哈里斯。以下是我的翻译简写:


How AI Is Generating a Tech Industry Upturn

过去九个月里,几乎每一个拥有 Twitter 账户、Blog 或是公司董事会席位的投资者,都在击打着一个统一不变的口号:蓬勃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

创始人们被催促着建立起 36 个月的资金跑道,无论削减如此多成本是否真正可行。投资者们则一次又一次告诉我:尽职调查又开始了。我看到,一年前还能在几天内就产生出一份融资条款,现在却延长到了需要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其中还会来回进行几十次的推介。

然后,就是 OpenAI 的 Dall-E 2 公开发布。随后,迅速涌现出了大量狂热的技术。

这些事引发了一股现在正席卷整个风险投资领域的热潮。

我们看到,一些公司正在兜售基于生成式 AI 算法的产品,但其收入还不到 100 万美元,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却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不久之前,同样行为被认为发生在 Web3 和即时交付上,并被认为对于风投是一个“过度投资”的警示故事。现在,我们又有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时代。

但需要记住的是:首先,这种从黑暗的萧条,跌宕起伏到兴奋的转折能力,正是创业界创造未来的力量核心。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鞭打看起来像是乐观主义,如果没有这种能力,VC 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消失了。整个风投模式,实际上就是在:为失败提供资金,直到你找到了成功为止。曾有一段时间,整个行业似乎都在崩溃,只是后来,又咆哮着回来了。

我不会争辩说,每一个投资者或创始人都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希望的代表。有很多愤世嫉俗的人,通过拆穿别人的想法来抬高自己(遗憾的是,我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也做过不少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人,除了想赚钱外,对未来没有特别的看法。不过,最好的投资者和创始人都是这种最纯粹的“乐观现实主义者”。这可能会被认为是无知或者天真,但是迟早,他们通常是正确的。

这正是在理解了投资世界的泡沫边缘所发生的事情的关键:乐观主义。不去看生成式AI 的热潮是很容易的——毕竟,就在几年前,有一个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热潮,但这并没有带来什么结果;再加上,正在进行的几波繁荣的崩溃——加密货币、快速交付、IPO市场,很难相信乐观主义会真正赢得胜利。

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有四个主要原因,可以说明为什么生成式 AI 让风险资本家表现得像是 2021 年的第一季度。如下:

  • 它植根于一个典型的未来主义的技术类别,又称人工智能。
  • 有许多看似合理的路径会以丰厚的回报告终。
  • 媒体已经彻底炒作了整个空间,特别是少数几家公司。
  • 最重要的是,没有已经上市的生成式 AI 公司。因此,没有明显崩溃的倍数或是估值来拖累私人市场对这些公司的估值。

从 Covid-19 大流行初期的股市崩盘中走出来看看,世界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的工作方式变了,购物习惯变了,风险投资的估值达到了天文数字的高度。私有化了十年的公司突然决定是时候大规模 IPO了,而华尔街也说:”该死,是的。” 这意味着:所有耐心等待退出机会的风险投资者,都获得了巨大的回报。随着回报率的飙升,新基金的规模激增,FOMO 循环在整个产业链中启动。

乐观起来,突然之间变得很容易,实际上是太容易了。只要有软件,甚至只是软件的概念,就会有快速致富的承诺。然后,许多大张旗鼓上市的股票迅速跌落悬崖,带走了一大批的乐观主义者。

到了今年春天,悲观主义似乎已经开始。

表面上看,这多少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好像并没有多少价值被摧毁——当然,比如 Coinbase 的估值自 IPO 以来已经下降了 80% 以上,但仍然有令人难以置信的 150 亿美元的市值。此外,正像我前面已经论证的,现在投资者手中其实有巨大的资金量,他们有义务进行投资。

而上个月发生的事情使这一切变得清晰:风投界古老的乐观主义并没有死,它只是在冬眠。

也许,你可以从不断关闭的新基金募资中看出这一点。如果你与正确的投资者交谈,你会发现他们仍在交易,只是悄悄进行。市场一直在等待一个“催化剂”,现在,它有了一个。

在思考风险投资如何随时间推移而运作时,重要的是,你要记住风投这个行业是由“讲故事”驱动的,而不是由“数据”驱动。这个行业是根据早期公司的承诺,而不是根据早期公司所做的事情来做评估。

此外,很多 VC 在孩提时代就喜欢看科幻小说,现在作为成年人,他们专注于新技术如何改变人类。即使我们还没有想出一个正电子大脑或者质子微桩,AI 也总是能够勾起他们童年时的那种迷恋。

而生成式 AI,尤其提供了诱人的可能性。

如果这种新东西可以写营销文案,它是否足以推翻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有可能,图像生成器将很快消除对商业摄影的需求。也许,我们最终会得到一个对话引擎,使客服不再那么糟糕,并使呼叫中心业务过时。每一个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而我们,几乎还没有触及表面。

除了风险投资行业其实是由“讲故事”驱动的之外,投资者还有另外一个障碍需要克服,那就是:同行压力。

一些投资者正在寻求真正新颖的赌注,但许多人想要随大流的安全。而生成式AI 同时满足了这两种愿望:既有奇特的吸引力,又有足够的媒体关注度,为胆小的投资者提供了掩护。

现在,对风险资本家和生成式AI 领域的创始人来说,以上这些,都是好消息。

但是这不会持续下去。不过,至少现在,我们很容易争辩说未来是光明和金色的。更重要的是,很难将这些新公司与最近二级市场上被重创的上市公司资产联系起来。生成式AI 不是软件即服务,所以它与 SaaS 的倍数不相关;它也不是一种代币,所以加密货币的冬天对它不重要。至少在目前,没有什么可以破坏这个聚会。

对于技术生态系统,以上所有这些都是好事,包括目前没有建立生成式 AI 公司的创始人们。

这不是说,你们公司应该开始向支付处理器添加随机图像生成器或是文案功能。这将是愚蠢的,尽管我见过更加糟糕的情况(不是每一个电子游戏都需要不可伪造的代币!)。

而是说:投资者正在寻找乐观的理由。有时,这意味着削减招聘或是控制增长计划,但是真正精明的创始人,会想办法让投资者相信他们的公司是可以逆流而上的。

让我们都希望生成式AI 至少能够实现人们以其名义做出的四分之一的承诺。同时,乐观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这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相关阅读:你应该知道的 10 家生成式 AI 公司,这些工具太强大了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你应该知道的 10 家生成式AI公司,这些工具太强大了

思想与表达之间,存在着一生。生成式 AI 的出现,压缩了思想与表达的距离。

整个上周日下午,我都在 Midjourney Discord 上与 AI 玩耍。先给大家看一张我家布偶猫 Billions 的照片。

接着,我在 Midjourney Discord 上输入了一组与猫相关的词语——“我的布偶猫在睡觉”,出来了下面这张图:

我又在 Midjourney 上输入了这样一组词——“我最好的肥胖的和沉默的朋友,我的猫咪”。不过,忘了输入“白色”,结果出来的东西还是有点儿宫崎骏作品里“龙猫与我”的感觉,如下:

这是输入“一只猫咪在手提电脑的左边睡觉,旁边一位女士正在打字”的效果,但是好像没有女士:

这是是输入“下雨天与黄色的光”的效果:

所有这些图,AI 都在几秒钟内生成。

给大家介绍几个最近我收集到的超级好玩和具有代表性的生成式 AI 公司,这些工具非常强大,有不少是刚刚冒出来的 Idea。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Midjourney 

  • 使用场景:图像生成
  • 收费:25 张免费,之后每月 10 美金

我的感受是:Midjourney 显然是将 AI 图像往“审美”这一维走的 AI 生成工具,它生成的图像不是最逼真的,但总是最诗意的,能一把抓住事物的“神”,在所有 AI 生成图像工具中以最具艺术性著称。

Midjourney 由前 NASA 研究员 Holtz 在 2021 年创立。Midjourney 目前没有网站,全都集成到了一个 Discord 频道中,现约有 300 万会员。

也就是说,它其实是一个“社交”的形态。也因此有人认为:生成式 AI 等新格式内容可能会催生出一个新的社交平台,因为新社交平台总以一种新的内容格式出现,比如说阅后即焚 Snap、用了滤镜的 Instagram 等等。但我个人在 Midjourney 上没有社交的想法。

2,Stable Diffusion 

我几个美国工程师朋友用这个,因为它是开源的 AI 软件,可以集成到自己电脑里免费使用。

但这也意味着:由 Stability AI 部分支持的 Stable Diffusion 对生成式 AI 采取了更自由放任的立场。

比如 OpenAI 的 Dall-E 2 对 AI 做了限制,像禁止处理带有公众人物姓名的提示(以防止媒体操纵和产生虚假信息)、限制生成暴力/仇恨以及成人图像的能力等等;再比如 Midjourney 做成社交其实也有这部分考虑,创始人认为:人在一个社群中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但 Stability AI 的创始人、前对冲基金经理 Emad Mostaque 则认为:没有理由限制生成公众人物图像的能力:“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开放平台,第一修正案保护模仿公众人物的权利。”


3, Jasper AI

  • 使用场景:营销写作
  • 收费:1 万字试用版免费,之后每月 24 美元(还有更贵的)。

上个月美国创投界爆出的一个好笑事情是:有人爆料称自己为超级明星 VC 机构代写 Twitter 内容,一年赚了 20 万美金。而且,他的几个客户基本都是原封不动把他写的东西发出去,基本不修改。

那么 Jasper AI 的出现,将大大节省 VC 们在为影响创始人方面所花的钱。而且实际上任何公司任何人,都可以用 Jasper AI 来撰写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Jasper AI 有一点非常不同,它能够生成引人入胜的“长内容”,而不是一般 AI 生成工具生成的“短内容”,甚至有人已经在 Jasper AI 帮助下完成第一部 12 万字长度的小说。Jasper AI 背后的技术是OpenAI 的 GPT-3。


4,XXXXX

  • 使用场景:室内设计
  • 收费:个人 5 次免费,之后每月 29 美金;团队每月 299 美金。

这个网站据说刚刚出炉,可以用 AI 迅速生成家具把房间填满。

根据美媒的报道:有旧金山室内设计师发现该网站后上传了几张客户需要设计的办公空间照片,然后,立刻把 AI 生成的设计图发给了客户。结果,客户大为兴奋,因为在零时间、零成本情况下就能让他看到所有设计可能性。我截取了这个网站自动生成的一些设计图。如下: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这个生成式 AI 室内设计网站叫啥?还有哪七个好玩的生成式 AI 应用是你应该知道的?在内容领域、在营销领域、在游戏领域、在医疗领域?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红杉资本谈生成式AI:预计AI的杀手级应用将出现,比赛正在进行

13年前,我采访Wolfram|Alpha的创始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史蒂芬.沃尔弗拉姆时,大吃一惊。

当时Wolfram|Alpha刚推出,使命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搜索引擎里搜出计算机计算的结果。比如说,输入”How many people in China”,这个搜索引擎会直接跳出目前中国的总人口数、人口密度、平均年人口增长率、预期寿命及平均年龄等直观数据。当时我意识到:

如果说,谷歌试图将人类智力活动的其中一维——记忆力,趋向于完美,那么,Wolfram|Alpha在致力的其实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另一个维度——逻辑。但是当时,沃尔弗拉姆告诉我说,他更加渴望的是:最终能实现当用户向机器提问时,机器也能自动去其它地方寻找可能存在的纯计算空间,通过实时开发新的科学和方法去动态地发现新的答案。

也就是说,希望在逻辑的这个维度,拓宽人脑目前能够达到的能力。

最近在硅谷火热的生成式AI,则涉及到了人类的“创造力”领域。刚刚,红杉资本发表了他们对这一领域的分析,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红杉资本对生成式AI梳理出来的框架。如下:



生成式AI还很早期。平台层刚刚好,而应用空间几乎还没开始。但预计AI的杀手级应用将出现,比赛正在进行

人类善于分析事物。机器甚至更好。机器可以分析一组数据,并在其中找到模式,将其用于多种用途,无论是检测欺诈邮件或垃圾邮件、预测你快递的ETA,还是预测下一步给你看哪个TikTok。机器在这些任务上越来越聪明,这被称为是“分析式人工智能”,或者是传统人工智能。

但是我们人类不仅擅长分析,也擅长创造。我们写诗、设计产品、制作游戏和编写代码。直到最近,机器还没有机会在创造性工作方面与人类竞争——它们被归为分析和死记硬背的认知劳动。但机器刚刚开始善于创造有意义和美丽的东西。这一新类别,被称为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意思是:机器正在生成新的东西,而不是分析已经存在的东西。

生成式 AI 正朝着不仅更快、更便宜的方向发展,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还会比人类手工创造的东西更好。每一个需要人类创造原创作品的行业,包括从社交媒体到游戏、从广告到建筑、从编码到平面设计、从产品设计到法律、从营销到销售,我们认为都有可能被重新发明。

某些功能,可能会被生成性 AI 完全取代,而其他功能,则更可能是从人类和机器之间紧密的迭代创意周期中茁壮成长——但不管怎样,生成式 AI 应该在广泛的终端市场中释放出更好、更快、更便宜的创作。我们的梦想是:生成性 AI 将会把创造和知识工作的边际成本降至零,以产生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价值,以及相应的市场容量。

生成性 AI 所涉及的领域——知识工作和创造性工作——包括了数十亿的工人。生成性 AI 可以使这些工人的效率和/或创造性至少提高 10%:他们不仅会变得更快、更有效,而且会比以前更有能力。因此,生成性 AI 有可能产生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为什么是现在?

生成式 AI 和更广泛的 AI 都有这个问题:为什么是现在?答案是:更好的模型、更多的数据,和更多的计算。

由于这一类别的变化比我们能捕捉到的要快,值得我们回顾最近 AI 发展的历史,以便把当前时刻放置于上下文背景中。

浪潮 1:小模型至上(时间为 2015 年以前)

5 年多以前,小模型被认为是理解语言的”最先进技术”。这些小模型,擅长分析任务,并被部署在从预测交付时间到欺诈分类的工作中。然而,对于通用的生成任务,它们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强。生成人类水平的写作或者代码,仍只是一个梦想。

浪潮 2:规模竞赛(时间为 2015 年到今天)

谷歌研究院的一篇里程碑式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描述了一种用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新神经网络架构,称为 transformers,可以生成质量上乘的语言模型,同时,具有更高的可并行性,需要的训练时间也大大减少。这些模型是少数的学习者,可以相对容易地针对特定领域进行定制。

当然,随着模型越来越大,它们开始提供人类的水平,然后是,超人的结果。从 2015 年到 2020 年,用于训练这些模型的计算量增加了 6 个数量级,其结果在手写、语音和图像识别、阅读理解以及语言理解方面,超过了人类性能的基准。其中,OpenAI 的 GPT-3 脱颖而出:该模型的性能比 GPT-2 有了巨大飞跃,在从代码生成到冷笑话写作的任务上,提供了诱人的 Twitter 演示。 

尽管有所有基础研究领域的进展,这些模型并不普遍。它们体积大、运行困难(需要 GPU 协调),不能广泛使用(不可用或仅有封闭的测试版),而且作为云服务使用的费用昂贵。但是尽管有这些限制,最早的生成性 AI 应用开始进入战场。 

浪潮 3:更好、更快、更便宜(2022 年开始)

计算变得更便宜。新的技术,如扩散模型,缩小了训练和运行推理所需要的成本。研究界继续开发更好的算法和更大的模型。开发者的权限从封闭测试版扩大到了开放测试版,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开放源代码。

浪潮 4:杀手级应用出现(现在)

随着平台层的稳固,模型继续变得更好、更快、更便宜,以及模型的访问趋向于免费和开源,应用层的创造力爆发时机已经成熟。

就像手机通过 GPS、相机和随身连接等新功能,释放了新类型的应用一样,我们期待这些大型模型能够激发新一波生成性 AI 应用。正如十年前移动通信的拐点为少数几个杀手级应用创造了一个市场缺口,我们预计:AI 领域的杀手级应用也将出现。比赛正在进行。


市场格局 

下面是一个我们制作的示意图,描述了将为每一个类别提供动力的平台层,以及将建立在这些平台层上的潜在应用类型。

……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1,红杉资本认为,这些平台层上的生成式AI的潜在应用类型是什么?哪一些是让红杉资本感到兴奋的应用?

2,生成式AI的应用会有一些什么特点?如在交互模式方面、形成因素方面、具有可持续性的品类领导者方面、障碍和风险方面等等。

3,目前,我们正站在生成式AI的哪一个阶段?时间表和进度条会如何发展?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为什么生成式AI这么火?OpenAI刚刚被曝估值已接近200亿美金

“生成式 AI 提醒我们,很难做出有关于人工智能的预测。

十年前,传统观点认为:人工智能首先会影响体力劳动;然后,是认知劳动;然后,也许有一天它可以做创造性工作。

现在看起来,它会以相反的顺序进行。”——Sam  Altman

现在,生成式 AI 在美国投资界有压倒式的火热,我想给大家写一下这个领域的前世今生。


(一)

差不多是在七年前的这个时候,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和 YC 的前总裁萨姆.奥特曼等六个人,一共出资 10 亿美金,创建了一个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 OpenAI 要干什么。

差不多大概又过了三年半,萨姆宣布抛弃 YC,正式出任 OpenAI 的 CEO。但是大家仍然不知道 OpenAI 要干什么。

萨姆在一些场合,简单地提及了他为什么要去帮埃隆实现 OpenAI。大概意思如下:

萨姆在 28 岁这一年,突然意识到人类不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很快,计算机就能复制他大脑。就某些方面,人类可能还有些特殊性,比如创造力、灵感、感受情绪的能力,但计算机,很快也会有自己的欲望和人生目标。

萨姆当时的原话如下:

“当我得知智能是可以被模拟时,我就不再认为人类有什么独特性了。而且相比于人类,机器还有很多优势——人类在输入和输出方面太慢,每秒只能学习两个 bit 数据。但对于计算机,这简直就是慢动作。”

2003 年,瑞典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假设:

如果你对一个全能的人工智能下命令,要求它制作尽可能多的回形针。那么在没有其他指令的情况下,它会耗尽地球上所有资源来制造回形针——包括你、我身体里的原子。

换句话说:AI会变得无比强大,但是它没有人类的价值观。

于是,为了帮助全人类做战略防御,萨姆决定和马斯克一起创立 OpenAI。

他们模拟的敌人,就是谷歌旗下的 DeepMind,因为如果世上只有一个 DeepMind,那么假设有一天 DeepMind 出了问题,也许就会出现一个不朽的超级独裁者。这个独裁者会杀光所有竞争对手的研究人员,就像修改一个程序的 Bug 一样。

而 OpenAI 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从谷歌和 Facebook 等营利性巨头公司手里夺取 AI人才和研究人才。


(二)

不过,OpenAI 也有自己的问题。

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完全“防御性”和”利他性”的,因此,没有人知道它自己想要什么——它的欲望是什么?(尤其是在威胁没有发生时)。

这就像是一个创业者,宣告天下说TA要创业了,但是TA整个行为方式却是在“带发修行”一样。

对啊!他们募集了 10个亿,雇了一支由 30 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强大团队。但是他们自己想干嘛呢?

埃隆.马斯克后来提出了一个策略,如下:

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拥有人工智能。因为,如果每一个人都有 AI 的能力,那么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小部分人可以拥有 AI 的超能力。 

听上去有点儿Web3的去中心化的意思。

OpenAI 的第二个问题是:它需要很多很多钱,用于支付各种成本,而且顶级人才通常要股票期权,如果 OpenAI一直是一家非盈利公司,它如何从谷歌、Facebook手里抢到这些人才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2019年OpenAI宣布重组公司结构——母公司为非盈利组织,子公司为盈利性公司,然后,开始采用“盈利上限”模式,即:

把早期投资者的回报,限制在其原始资本的 100 倍,以防止投资者驱动公司只关注利润。并且后面的投资者,回报上限只会更低。

去年年底,萨姆在和美国媒体透露这段历史时说道: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非常艰苦的斗争,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你真的制作了 AGI,基本上就像按下了一个按钮(水龙头),然后说出,你希望公司能够赚多少钱。”

几乎就在OpenAI 定下“盈利上限”模式的 2019 年 3 月,萨姆宣布卸任 YC 总裁,正式出任 OpenAI 的 CEO。

同年 7 月,OpenAI 接受了微软的 10 亿美金投资。

(三)

其实萨姆上面这句话,也为后来 OpenAI 深不可测的公司估值埋下了伏笔。

根据美媒刚刚曝出的消息:在去年的时候,OpenAI 的估值就已经接近于 200 亿美金(当时,红杉资本、老虎环球、A16z 从 OpenAI 几个老股东手里以这一估值买下了公司老股)。

一举击败 Grammarly,成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由自然语言 AI 提供支持的估值最高的公司。

此外,这批投资者对 OpenAI 的估值定价,是其远期销售额的 500-800 倍。因为埃隆提出的策略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拥有人工智能”,也就是说,OpenAI 会出售自己 AI 产品的许可。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过去几个月大家看到的了。

今年 4 月,OpenAI 发布了自己开发的机器学习模型 Dall-e 2,专门用于从自然语言描述中生成数字图像。

7 月,OpenAI 正式开卖 Dall-e 2 的图像生成软件许可。其他创业公司可以通过购买这个许可来推出服务。

由此,Dall-e 2 正式掀开了硅谷这些机器人生成的艺术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场 AI 生成艺术盛宴。


(四)

不过,让 OpenAI 始料未及的是:

实际上从 7 月开始,以及过去几个月里,整个硅谷和欧洲都出现了几家被疯狂关注的生成式 AI 公司,如下:

1,OpenAI 的 DALL-e 2:

2,Midjourney:7 月 12 日公测,8 月已经盈利,用户用 Discord 机器人命令通过 Midjourney 来创建艺术品,团队由 Leap Motion 的联合创始人 David Holz 领导,商业模式是使用免费增值业务模式。

3,Jasper AI:今年夏天融资时估值超过 15 亿美元。

4,Stable Diffusion:一个类似 DALL-e 2 的文本到图像创建平台。

5,Stability AI:英国公司,创始人是前对冲基金经理。与 OpenAI 不同,其利用开源 AI 技术,这也是他向客户和投资者推销的重点。8 月,该公司融种子轮时估值为 1 个亿,9 月跃升为 5 亿,上周一,宣布公司估值为 10 个亿。两个月内估值从 1 亿跃升到了 10 亿美金。

6,谷歌和 Facebook:扎克伯格刚刚秀完了自己的肌肉——公司“利用 AI 迅速生成视频”的能力,但目前不清楚这些大公司是否会将这些能力商业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司 3 使用的技术是 OpenAI 的 DALL-e 2。

但让 OpenAI 意想不到的是:开源 AI 软件的兴起——尽管 OpenAI 在发布了 Dall-e-2 后激发了互联网的想象力,但之后公司 4——Stable Diffusion 的突然出现,让 AI 世界大吃一惊。通过使用 Stable Diffusion,包括 Stability AI 和 Runway 在内的初创公司,已经为他们的客户开发了内容创建工具。

而公司 5——Stability AI,其实已经激怒了很多 AI 初创公司和投资者,因为他创始人的一些言论,极端的如把自己描述成为是 Stable Diffusion 的“背后公司”。

真实情况是:Stable Diffusion 在 2021 年由德国学术研究人员和现视频编辑应用开发公司 Runway 的研究人员 Patrick Esser 创建并发布。包括 Runway 现在也在用 Stable Diffusion 的技术来为自己客户开发工具,并且 Runway 还捐赠了计算能力来制作 Stable Diffusion 的第一个版本。

然后,Stability AI 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联系 Esser ,并提出捐赠计算能力以进一步改善 Stable Diffusion 的想法,并因此提高了后者软件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它可以生成的图像质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 Stable Diffusion 的“背后公司”,并且实际上,其他创业公司也可以用 Stable Diffusion 的能力来卖类似的图像生成产品。

Stability AI 的 CEO 因此已激怒一些研究人员,并到处把自己与 OpenAI 做对比。

根据美媒的报道:为了应对竞争,目前 OpenAI 正与微软秘密洽谈新一轮的融资,如果成功,OpenAI 的估值可能又要跃升。


(五)

最后,上周其实是生成式 AI 的突破时刻。

除了有一堆公司融资新闻外,投资界的各大思想家也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看法。

我最喜欢的是下面这两段阐述。来自 Midjourney 的大卫.霍尔茨:

“我们不认为这真的是关于艺术或者制作深度伪造品,而是关于——我们如何扩展人类的想象力。因为当计算机的视觉想象力,比 99% 的人类更好时,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不意味着我们将停止想象。汽车比人类快,但不意味着我们停止了步行。当我们在很远的距离上移动了大量东西时,我们需要飞机、轮船或汽车。因此,我们将这项技术视为是——‘想象力的引擎’。”

以及,来自于萨姆.奥特曼的这一段话:

“生成式 AI 提醒我们,很难做出有关于人工智能的预测。

十年前传统观点认为:人工智能首先会影响体力劳动;然后,是认知劳动;然后,也许有一天它可以做创造性的工作。

现在看起来,它会以相反的顺序进行。”

但就像为何我用了如此长的篇幅来讲 OpenAI 的诞生故事一样,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因为你知道:当一个有超能力的东西出现时,也许类似《指环王》的故事就要上演了。

相关阅读:如此简单的一个企业级应用Grammarly,估值高达130亿美金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