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是怎么“死掉”的

微软 262 亿美金收购 LinkedIn 那天,我和朋友晚上在 Walk In 吃大鸡腿,我们有个相同感受:一早起来看新闻,以为是个“假新闻”,真搞笑啊/不可思议。

我不想写个“马后炮”式的东西,搞得自己好像聪明到能预测别人公司董事会里人才能知道的事,我相信:大部分人也没预想到,我只和大家说一说这两年我在美国使用 LinkedIn 的感受。

首先,这家公司的数据挖掘很强,真的很强。这显示他们有一群非常聪明的 Growth Hacking 团队。鉴于我职业的特殊,不管是我 Profile 透露了什么,还是我经常有在 LinkedIn 上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的习惯,总之几个月前,我  Message 邮箱收到他们 Premium 团队的一封邮件,邀请我免费试用一个月 Premium 服务,价格:每月 47.99 美金,一年 575.88 美金。然后我买了吗?

我买了啊。因为这免费试用的一个月里,真的很 Work,这点钱算什么。我大概给十几个我想联系的老外发了 Inmail,都不是普通人,回复率是 80%。当然,这和你怎么写 Message 有关,也和你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有关。但总之我兴高采烈地在它开始要自动 Charge 我年费时没关闭通道,并且还在微博上写了句:“LinkedIn 好智能啊,和我推销 Inmail 服务。”我心情愉悦并且喜滋滋,下面是我购买这个 575.88 美金的具体权益:

以上描黑都不是我 Care 的,我对谁看过我档案一点也不好奇;Job Seeking/Finding the right people 也不是我关心的,我不想找工作也不是猎头(“猎头”是买 Premium 最大一个人群),只有描红那部分是我 Care 的:InMail Meassage。

这个东西意思是:你可以因此给你不认识也没接受或及时接受你“邀请共链”的发 Message。在 LinkedIn 还不是今天或整个实名 SNS 还不是今天这般“无孔不入”时,这东西也许对我本不是需要付费就能做到,因为 Ping 下对方,对方也许就接受“邀请”了,然后我就可以畅所欲言。

但现在,这招已经不那么管用;而且没有多少人会下载 LinkedIn App 吧;而如果是从移动邮箱发现有人 Ping 我(LinkedIn 会邮箱 Info),我接受“邀请”还得转到 App 才能执行,那就明天再说吧,我先洗洗睡了。这里关键是:好朋友都不通过 LinkedIn 说话,如果是陌生人,SNS 已经太泛滥;最重要的,我老了,感觉太阳底下无甚新鲜事,别来烦我是最重要的,除非邮箱里我就能看到言简意赅( InMail 能做到)的“真靠谱”的人和事(即使这样,我还要判断),我觉得我需要马上行动。

但这些一点关系都没有,这600美金我花的很高兴,甚至说:

社交模式大都用户基数可以做到很大,但缺乏收入转化(某种程度跟媒体有点儿像:“人脉资源”超多,但没有“交易”),LinkedIn 是其中一个例外,它是超好一部印钞机:

转折点在下面

再来和我看一张去年 11 月我发的朋友圈。

(要命,圈子太小,我把你们名字抹掉也没用,你们头像太独特,我得把你们头像也抹掉):

2015 年达到高潮

LinkedIn 让人鄙视在美国,基本是这两年开始的。到 2015 年,达到高潮,对 Linkedin 这个“Hi, I’d like to add you to my professional network on LinkedIn”的鄙视,成为真实文化。它用 Growth Hacking 采取了侵略性电邮方法,我经常收到各种各样的“群组”邀请,我恨死这种群组了,你甚至想不到 LinkedIn 话题都产生了 2015 年最好的一条 Twitter:

啥意思?我来翻译一下:

>取消订阅 LinkedIn

>删除邮箱账户

>卖掉房子,隐居山林

>在河里发现个瓶子

>瓶子里有张纸条

>是 LinkedIn 发给你的。

听起来挺可惜的,它用了那么长耐心/时间(相比其它社交网站,3 年 2000 万种子用户),只为建立一个真实可信赖的人脉网络,然后,组建了非常聪明的 Growth Hacking 团队,实现自己憧憬,最后变得无所不在。

The Verge 记者 Casey Newton 这两天写了篇文章,也提到我刚才朋友圈提到的问题:“When that connection request comes, good luck figuring out who it’s from. The company has always given you the least information possible in those requests — ……”

我的真实想法

但其实,我对侵略性电邮反感还不是那么大,因为它没 Trick 我,而且最终“选择权”其实在我,我不看就得了。可是我不太明白:就像我朋友圈贴图,为什么它要做“减免我价值”的东西,而它其实,很轻松就可以让我不用那么大费周折的。

这里说个不恰当例子。有些定位追踪软件,打着“切中人性”旗号,专门针对情侣,我不知道这种男朋友偷偷摸摸定位女朋友又在哪了,或者女朋友偷偷摸摸又定位男友在哪了的软件有什么意思呢?这本质上是触发人性“恶”的一面,把两个人好好的感情往“恶”里去搞,无中生有出好多没必要的事儿来。就算这东西很来钱,如果哪天我做投资了,然后我是这种项目天使投资人,我都觉得好丢脸。

美国记者 Casey 还提到了几个数据:LinkedIn 目前 4.33 亿注册用户,1/4 每月访问(我每天访问),另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今年收入 10 亿美元,这些用户高价订阅服务很稳定,利润也好,但增长在下降,与此同时,这家公司过去两年都在赔钱。

赔钱是因为:它搞出了很多为“增长”搞出的事:比如建立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写东西的平台。我曾经写过《美国”朋友圈”长啥样?》,Linkedin 主要商业模式是招聘,但很多人更新简历不及时,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邀请了很多世界级大佬写东西,目的是“引流”,让用户来读东西时顺便能想起来 Update Profile。然后也就是在这两年,这个平台向所有人没有任何门槛地开放了,我们于是看到了遍地开花的公司 PR 稿和招聘信息。也许,我作为对信息吸收要求特别高的职业,还能接受,但它把这东西和收购过来的移动阅读器 Pulse(原纯独立性信息的 Info)整合,我就真不那么开心了。

而如果要说到离 LinkedIn 创始人 Reid Hoffman 建立它的最初设想,那就更远了,我曾经听过 Hoffman 讲座,他是这么说他“设想”的:

“实际上卖掉 PayPal 后,我是想休息一年半去旅行的,但在硅谷这个环境,我很快意识到一切变化太快,我最后决定是马上创业,不能休息,然后某个礼拜六醒过来,我就知道我要做的东西,大概会解决或者说包含哪些部分,它应该包括三方面:职业身份、知识,还有商业机会。这就是 LinkedIn 对一个用户的全部内涵。”

然而,公司 PR 稿那不是“知识”,就像让用户不能 Easy 找到“谁向你发送了邀请”不是“给用户创造商业机会”,公司 PR 稿那是发到媒体上需要付钱的广告,而需要付钱是因为大部分人不想看这种东西。

于是,这事就尴尬地处在了两个边界:作为信息流,它不够独立;作为社交圈信息流,又不如 Facebook,那些大部分可都是真实朋友。而且这些朋友,不会闲到老是在 Facebook 上发自己公司新闻。顺便说一句:你们看到一天到晚在朋友圈发自己公司事情的人觉得“恶”吗?反正,我觉得挺“恶”的。

另外,LinkedIn 这两年还收购过在线学习公司 Lynda.com;此外做过一些没人下载的 App(很正常,好多大公司都做过,这是一种“冲动”)。今年 2 月因为广告收入被压扁,LinkedIn 股价一天内下降 40%。我想说:如果它梦想真是“职业身份、知识,还有商业机会”,也许多花点时间想想学生市场是有意思的,这些年,趋势毫无疑问创业更加普遍,招聘需求多角度延伸,而大量应届毕业生却没有社会履历和人脉。

一大堆数据

或者正如 Casey 所说:分享经济方面 LinkedIn 还有更大目标,它 CEO 曾说过:他们将是被机器人抢走工作的美国工人们的答案,但 Casey 讽刺道:LinkedIn 现在,不过是些出得起高价买特权的招聘商家和另一些人时不时需要调查白领的人的游乐场。

LinkedIn 重视付费用户,却损失了那些让它有价值的用户,而它可以把收费模式玩转的根基,却恰恰就建立在这些免费用户上。

Casey 的最后结论是:“LinkedIn 原先设想可能更大,但自身没办法想明白一些事,而微软有更实际设想。从收购方角度,LinkedIn 就是一大堆数据,这些数据用在其他地方会更好,LinkedIn 被收购后会享受它的‘独立性’,但 LinkedIn 独立性越少越好。”

不管对错,这些 Inishgts 还是满 Sharp:“现阶段所有改变都是好的,CEO 给员工备忘录中说:‘想象下在一个世界里,我们无需为长期投资妥协,无需犹豫是否拆分自己,也无需恐惧受阻碍时获取不到新鲜的优秀人才。’对 LinkedIn,这已经到来,它可能永远无法实现自己最早的设想,但也许,能帮微软实现。”

我也很八卦,说说题外话

其实 Hoffman 那天讲座还远不止我刚才写的那些,还有以下内容。我也挺八卦,全 Note 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关于创业,我有三个至关重要的经验。第一是“调整计划”(Plan to Adapt),创业者要时刻假设世界在不断变化,因此,你对资源的调配必须考虑到你可能经历的变化。

这个意思是说,你要同时有多个不同 A、B、Z 方案。举个例子,当时 PayPal 创始人之一 Peter Thiel 来找我时,我正在做我自己企业,我和 Peter 在斯坦福时关系很好,我也知道他能力,所以我答应他做 PayPal 董事会成员,我承诺“半夜接他电话都没问题”,这时就展示了我的多个不同计划,比如 A 是我 Start-up,B 是 PayPal,Z 则可能是另一个东西。

简单说:A 应该指你现在在做什么,这是能发扬你目前最大竞争优势的东西;B 则是个可变参数,可能的支点;Z 是一个非常确定的备选方案,总有那么一个备选方案。

有段小插曲是 PayPal 差点破产,而且我们实际上只有一次机会。然后一个周末,我和 PayPal 几个人跑到我爷爷奶奶家去,闭关想各种办法,我们开始想支付收费的事,第二天我们每个人又开始想 B 计划,我已经说过什么是 A、B 计划,我们当时要求自己每个人都要想一个创业方案,事实上,我就是在当时有了 LinkedIn 的 Idea 原型。

第二个经验是:“建立和总是跟进你人脉”,创业者一定要充分建立你人脉,它就相当超级充电器。我进入 PayPal 董事会时,其实不知道这公司是否可行,但参与 PayPal 却是我建立人脉非常重要一个基础,创业者有时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但如果你有人脉意识,你人际网络就会比你想象的更大。

假设你认识 100 个人,这 100 个人每个人又都认识 100 个人,你就相当认识了 10000 个人,当你需要解决问题时,你就能获得足够信息、好关系以及充分资源,这就是 LinkedIn 为什么设置二度、三度关系的原因。职业发展中,创业者应该去通过建立人脉建立公司,并主动帮助他人,才能更好建立关系,然后获得引荐,从而去拓展你二度、三度人脉。

第三个经验是:“理智面对风险”。我在苹果时曾冒过险,我牛津毕业专业是人工智能,但我在苹果要走的路线是软件开发,最好岗位是产品经理,而这个岗位,要求有 5-7 年产品经理经验,但我面临情况是我没有,我压根就没这方面经验,那怎么办?

我于是直接去找负责人,告诉他我真实情况,这时我很可能会被鄙视,或直接被 Pass,但这些风险是我值得去冒的,事实上我很快拿到了职位。”

然后最重要的一段话来了……

“LinkedIn 做了几年后确实非常成功,但我最后还是选择去找一个 CEO 是因为:当一个公司慢慢变大,变到一万名员工,我觉得这事可能不是我在行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一个创业者一定要做自己最有热情的事。当然,做出这个决定后,怎么把公司交给 Jeff Weiner 会有一些方式……”

后面还有老大一段,不过和主题无关,不写了,但反正就是:LinkedIn 老大 Jeff Weiner 不是创始人,或者也许,Jeff Weiner 长远而言也不想做了,不管他会被“绑定”多少时间。这种事情,就好比“阴谋论”者总喜欢阴谋论:是投资方要求兼并收购,因为想退出,但美国数据是:创始人提出说想退出发生机率远远大于投资方。并购也一样,很多时候可能是“主事者”做着做着,没意思了。

不过我还是要说:并购挺好的,它把“人”这最不可获得的资源再次释放,真心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并且,我还是想说:

Thank you LinkedIn

You help me a lot!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