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突然之间修改投资条款,将拉开孵化器与创业者修改交易条款的序幕吗?

在对冲基金等大举进攻美国VC圈时,你几乎可以预判:作为硅谷最强的科技孵化器,YC不可能没有动作。

果不其然今年1月,YC突然宣布:

除了会以12.5万美元换取创业公司7%的股份之外,还将以这些公司后来投资者所确定的估值,再给他们37.5万美金。

这额外的37.5万,会以不设上限的SAFE方式或简单的未来股权协议形式提供,其中包括这样的条款:YC可以在后续投资阶段(通常也是种子轮)的最佳条件下投资,从而增加YC可以获得更多股份的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截止2021年底,YC已经总共投资了超过3000家公司。而刚刚过去的两年,是美国近年来最好的IPO年份,多年来YC的投资得到了货真价实的回报。

其中包括像Coinbase、DoorDash以及Airbnb,都在2020-2021年完成了利润丰厚的IPO。并且很快,YC还将迎来更多重大IPO,包括像马上就要上市的Reddit(估值100亿)、目前美国私人市场上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Stripe(估值950亿)等,YC都是这些超级明星公司的种子投资者。

但是另一方面,今日美国的投资界,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投资界。

从2019-2022年:前有软银(详见《被羞辱了孙正义和愿景基金》),后有因为疫情引发的美国政府大放水,然后,还有对冲基金(详见《“我们熟悉的风险投资即将终结”》),

目前,美国种子轮项目的估值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投资者在“种子轮”融资阶段的竞争异常激烈,因为原来的A轮投资者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种子轮投资者(他们的基金规模不够大)。

在全新的时代主题下,YC修改交易条款,将拉开孵化器与创业者修改交易条款的序幕吗?

YC此举意欲何为?又将对美国激烈竞争的种子轮融资阶段造成什么影响?

干脆,让我们来系统性地解剖一下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孵化器YC。

(一)

2005年,YC由硅谷教父保罗.格雷厄姆和他妻子等人创立。座右铭是“造出人们想要的东西”,这也是保罗.格雷厄姆的名言。

在2001-2011的这10年,是美国VC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10年之间,因为云计算的崛起,尤其是亚马逊AWS的出现,让创业成本大幅降低。

这包括时间成本,也包括资金成本。更形象地说:几台笔记本电脑,加上一、两个天赋秉异的辍学生,已经可能创造出一家独角兽公司。

而格雷厄姆,是最早利用这个趋势的人之一。

当然,不是所有孵化器都能够成为YC。YC的最大优点是:非常擅长于选出最好的创业者。这与格雷厄姆非常重视创始人的素质和公司前景有关(详见《硅谷教父Paul Graham谈投资面试》)。

2009年,红杉资本开始成为YC的LP。

2014年,格雷厄姆退位,将YC总裁的位置,交给了比他小了整整20年的山姆.奥特曼。


(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说,格雷厄姆时期的YC还有那么一些“书呆子气”的话,那么,由31岁的奥特曼执掌时期的YC,则完全是一只野兽。

奥特曼的许多投资理念,来自于他的好朋友——比他大了17岁的自由主义者彼得.蒂尔。

而作为一位顶级风险投资家,蒂尔的投资风格,与格雷厄姆截然相反:

两者,都非常重视创始人素质和公司前景,但是蒂尔,不像格雷厄姆那么喜欢追求狂热的用户和微薄利润。相反,他更加偏好爆发性的增长和快速垄断,这从他所撰写的创业圣经《从零到一》也能窥见一斑。

而奥特曼最喜欢的公司,也是那种——“增长迅猛、但是竟然不做优先项的公司”。他的投资诀窍就是“在混乱中寻找机会”。加入YC前,奥特曼用自己的基金领投了Reddit的B轮,这家公司当时在美国,是出了名的混乱。

马克.安德森如此评价这个时期的YC:“在奥特曼的带领下,YC的野心膨胀了10倍。”

给大家看一下Airbnb的例子。

如果说,是格雷厄姆“挽救”了Airbnb(详见《“我们一开始其实并不喜欢Airbnb”》),那么Airbnb团队野心的大爆发,则是由奥特曼一手点燃的:

当时,Airbnb团队向奥特曼展示了一份PPT,上面写道:“我们预计公司年收入会达到3000万美金(30M)”。奥特曼回答他们:

“把所有的M都给我去掉,改成B!” (Billion,也就是300亿美金)

“如果做不到,那么只有三种可能:第一,你们PPT上写的其他话都是扯淡;第二,你们该为自己的无能羞愧;第三,我压根就不会数数。”

很快,奥特曼就大幅增加了每年YC录取的公司数量,使YC在规模上越来越像一个帝国(现在,YC每年录取的创业公司数量是近1000家)。

但与此同时,奥特曼认为:过分专注创始人是一个错误。

这一观点背后,是风险投资行业的“幂律分布”。

风险投资家们相信:这个行业90%的利润,其实由一、两家公司创造。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内心其实希望自己投资的其他公司快点关门,不要成为白白消耗资源的“僵尸公司”。

“让每个创始人都过得开心,这是一个错误指标。”奥特曼说:“为了确保YC能够获得并留住最好的投资人,我们也要让合伙人过得开心,一家注定会失败的公司在这里开不开心并不重要。”

其实如果说,格雷厄姆时期的YC还是一家温和、乐于助人的天使投资机构的话(通常与VC合作,并且实际上遏制了美国VC对创业者的霸王条款),

那么,奥特曼执政时期的YC,则在投资策略上已经越来越像一家VC机构。

至少,硅谷的VC们都在担心:最终,YC会给自己顶尖的公司提供所有融资阶段的资金,然后,把其他所有VC都挤出局。

毕竟,如果你能够拿到像Airbnb这样的公司的25%的股份,那么,为什么你只要7%?


(三)

如果我们化繁为简,奥特曼在政时间5年,在2014-2019年之间,YC其实有过两个比较大的思路改造。如下:

1)要在创业公司更早期时就介入。

2)要在这些公司成长期时继续追加投资。因为否则的话,YC在优秀公司中的股份就会被稀释。

围绕着上述思想,在2014-2019年之间,奥特曼执掌时期的YC推出了一系列的动作,如下:

……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1,多年来YC内部其实一直在讨论:如何对它旗下的创业公司进行后续投资,帮助YC进一步扩张,同时YC也能从中获利。奥特曼究竟做了什么动作,让美国的VC们感到害怕?

2,2019年,奥特曼离开YC,杰夫.拉尔斯顿成为YC总裁。在全新的时代主题下,YC此次修改交易条款,用意何在?又将如何影响目前美国激烈竞争的种子轮融资阶段的投资?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2022年全球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会降温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团火热的数据出炉了: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里,全球风险投资全面打破纪录——总投资额同比增长了92%!!!

达到了6430亿美元。

考虑到2020年底,也就是在疫情爆发近一年的时间时,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同比数据也仅增长了4%左右,2021年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份。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美股与加密市场开始处于抛售模式。 

截至我发文时间,今年纳斯达克指数已经下跌超过了8%,大型加密资产则下跌超过了11%。而这种抛售模式已经持续不止两周的时间,实际上自去年11月初纳斯达克达到16000美元以及比特币达到67000美元以来,情况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让我给大家来拉出时间轴上的一个横截面。

在今年第一周的周中,也就是1月5日周三交易日的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跌幅达到了3.3%,这是自去年2月以来纳指跌幅最大的单日交易日。而作为结果之一,美股上近乎创纪录数量的科技股,股价暴跌了约50%。 

根据Sundial Capital Research的首席研究官杰森.戈普费尔特在1月6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的话: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的每10家公司中,就约有4家公司的市值,从52周的高点下跌了一半,而大多数的指数成员都陷入了熊市。无论是基本面还是宏观面考虑,毫无疑问,投资者一直都在先抛售,然后,再试图弄清其余的。”

彭博社1月6日的文章指出:另一种思考技术崩溃的方式是:自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场面,如此多数量的公司像这样倒下,而指数本身,却如此接近峰值。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2022年,全球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会有所缓和或者至少稳定下来吗?

因为当退出市场(IPO市场或者并购市场)为公司支付的费用不能够超过私人市场为公司支付的费用时,一级市场这种灼热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也许它能够持续几个季度,甚至持续一年,但是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一)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2021年全球风险投资数据。根据Crunchbase刚刚发布的信息:

从总投资额看:2020年全球风险投资总额为3350亿美元,但是到了去年,一跃而升至643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92%!显示去年整整一年,全球创业资金环境的巨大变化。

而从交易量数据看:尽管2021年的总投资额创下了历史纪录,但这一年的总交易量,实际上是落后于2018年和2019年的(2018年是交易量最高的一年),这也显示了去年的资金量,在每一个融资轮次中的膨胀情况。

……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1,2021年全球风险投资数据,包括总投资额数据、交易数据、晚期融资数据、早期投资数据、种子轮融资数据,以及新增独角兽公司数据。还有,哪四个行业获得了去年最多的融资金额?

2,2021年的IPO退出情况又如何?有多少科技公司上市?这些公司的股价在IPO之后的一个月时平均上涨了多少?IPO之后6个月的情况又是如何?

3,2022年的一个大问题是:我们会在今年重演2021年时候的投资场面吗?公共市场与私人市场之间将出现前所未见的错位吗?还是今年一级市场将会有所缓和或者至少稳定下来?美国的大佬们对此如何预测?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A16z 被预测将在明年准备上市,其影响将超过红杉巨变?

除了红杉巨变之外(详见《红杉资本炸毁VC基金结构获得的5个新优势》),美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另一种“变体”就是:变得越来越大。 

几年前,A16z曾抛出过一个预测,认为未来的VC市场将分裂为两大类:

 一类是,具有巨大规模的VC机构;另一类是,专业的小规模VC。而中间地带,将被摧毁。 
此后,曾受大型金融机构“摩根大通”启发和激励的A16z,就在“变大”的路上一路狂奔,以至于硅谷的VC们流传着一个笑话:最终,他们所有人都会成为A16z的合伙人。

根据我查阅的A16z官网:截至昨晚,A16z的投资团队已经达到了74人。

(其中不到25名是GP,其他是初级投资人员),   

而据美媒在今年10月的报道:截止10月,A16z的投资团队是70人,比四年前增长了约170%,几乎是红杉资本、General Catalyst、Accel,以及光速创投等美国顶级VC招聘速度的4倍多。4年前,这几家机构的投资人员数量相当。

实际上,不仅是投资团队的快速增长,根据美媒的报道:截至10月,过去一年里,A16z的整体员工人数激增了56%,达到了285人。

而昨晚我查看A16z官网,这285人,又已经增长到了309人。


(一)

当然,A16z的招聘速度,与它资金管理规模的增长是一致的。

过去三年里,A16z总共募集了约125亿美元,几乎超过美国所有传统VC。

这就是为什么当红杉发生巨变时,Slow Ventures的合伙人Sam Lessin这样写道(详见《红杉资本炸毁VC基金结构获得的5个新优势》): 

“在这方面,红杉的举动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在可部署资本的基础上,与A16z等其他风投机构相比,红杉是一条小鱼。但通过挥舞其管理的全部资产,一夜之间,红杉资本成为了湾区最大的传统风险投资机构。”

按目前A16z管理的总额计,它实际上已经几乎与世界上最大的一些私人科技投资者——如Insight Partners、老虎环球以及Coatue相当。 

 其中,老虎环球和Coatue是对冲基金(详见《“我们熟悉的风险投资已经终结”》)。 

 而Insight Partners,则是一个PE。近段时间因为受到A16z和老虎环球的启发,策略开始改变,开始更积极地向早期投资进攻。

整体上这一年,美国VC行业的变化很大,基本上都在讨论:你必须变得非常非常大,或者你必须非常小。


(二)

推荐大家阅读一篇预测A16z将会在明年准备上市的文章。以下是我的翻译简写: 


《为什么A16z可能将会上市》

从历史上看,风险投资机构的规模太小,无法上市。但这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在目前风险投资行业的巨大动荡中,最大的VC机构,开始在规模和结构上,看起来更像是上市公司。其中,A16z脱颖而出。我预测,它最早会在明年准备上市。  

A16z的公开上市,其影响将远远超出红杉的变化,可能会为数十亿美元的公共投资者基金打开大门。  

这似乎也更符合A16z两位联合创始人本.霍洛维茨以及马克.安德森的想法。十多年前,他们创立了A16z,并以好莱坞人才经纪公司为蓝本,这震动了发展缓慢的风投界。然后,他们在2019年对机构结构进行改造,成为注册投资顾问,以便可以更多地投资加密货币等资产。

……

本文剩余内容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剩余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为什么说A16z将可能会上市?

2,作为美国风投界的后起之秀,A16z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3,截至目前A16z的投资业绩情况。

4,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私人市场都在膨胀。通过上市,A16z将获得哪些好处。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用户请用这个二维码:

厉害!红杉刚刚炸掉了整个美国VC模式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美国业界在讨论VC模式已死了,但“风险投资”作为一个万年没有创新的行业,以及,红杉作为美国排名第一的VC,突然做出这样一个大动作,还是让人大吃一惊。

简单讲:红杉正在组建一个新的单一基金,来持有它在美国和欧洲的所有投资,以及它在二级市场上那些上市公司里的股份。

对此,红杉合伙人罗洛夫.博塔是这样解释的:

“我们认为VC模式已经过时。这种过时,在我们和创始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动态:在IPO前夕,他们会问:是否我们必须离开他们公司董事会并迅速分配股票?我们在思考:为何这样做是默认应该如此的?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实际上如果我们不离开,更能够帮助基金和公司创造价值。”

罗洛夫.博塔进一步说道:

“创造性的精神。弱势者。坚毅的人。独立思考者。奋斗者和真正的信仰者。这种精神,描述了与我们合作的创始人,以及红杉资本帮助他们成功的不懈动力。

具讽刺意味的是:风险资本的创新,并没有跟上我们所服务公司的步伐。我们的行业,仍受制于20世纪70年代开创的僵化的10年的基金周期。随着芯片的缩小和软件飞向云端,风险资本一直在相当于软盘的业务上运作。曾几何时,10年的基金周期是有意义的。但是,它所基于的假设已经不再成立,过早地削弱了有意义的关系,并使公司和他们的投资伙伴相错位。”

基于整个时代的变化,红杉大刀阔斧地对自己进行了革新。

那么,红杉到底做了什么样的“结构大变革”,来适应这个时代?以及,通常风险投资领域跟风都很快,如果新模式被迅速“学习”,红杉又打算如何来保持自己的优势?

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Coinbase基本面分析:它不止是一个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它还是亚马逊AWS

前提:鉴于后台北美用户偏多,所以写这篇文章。同时本篇内容不涉及也不鼓励虚拟币交易,只是客观分析加密行业在美国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是以特别说明。

9月20日,在此前SEC威胁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不得推出其借贷服务Lend,否则将起诉该公司之后,Coinbase宣布:将不会推进Lend计划,同时表示,将向所有机构投资者开放加密经纪商Prime服务。

加密行业和美国监管部门的战争,进一步打响。本文是关于Coinbase的基本面分析,以下内容节选自我知识星球的288课:

摘要:

1,Coinbase的收入和利润非常高,且二季度财务情况,似乎没有受到同期内比特币价格暴跌的太大拖累。但是Coinbase自己预计:三季度交易量,将比二季度低。

2,Coinbase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抵抗加密货币高波动性的风险:第一,通过它强大的现金流能力,来对未来进行大规模投资。第二,Coinbase似乎正以极大的智慧来玩“长期生存”游戏,表现在:它没有把自己仅仅定位为是一个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相反,它已经开始为机构客户提供“加密基础设施服务”,正如亚马逊的AWS云业务,Coinbase已经是一个加密货币行业里的AWS。

3,马克.安德森个人,在8月12日出售了他在Coinbase公司股份的3/4。作为内幕人士和市场上最成熟的行业参与者之一,安德森的大量抛售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最了解公司的人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Coinbase的前景将比现在看起来糟。

以下是文章正文:


今年4月14日,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通过“直接上市”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加密行业里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通常,上市公司有财务披露的要求,由于Coinbase是第一家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已经上市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本文将试图通过分析Coinbase的基本面,来探索以下两个问题:

1)作为美股二级市场上的一个投资标的,Coinbase的长短期将如何发展;

2)借助Coinbase,我们来窥视一下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可能发生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大背景和综述

目前看,加密行业的的确确已经是美国金融服务领域里最大和最惊天动地的一个趋势。给到大家一些数据:

根据芝加哥大学研究小组NORC在今年7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目前,美国约有13%的人口,在过去12个月里,购买或交易了加密货币。而相比较,24%的美国人,在同一时期内投资了股票。(注:美国人口是3亿多)。

而如果是“持有”这一指标看的话,根据GEMINI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2021 State of U.S. Crypto Report>,则:估计约有14%的美国人口,持有加密货币,同时,约有2/3的美国成年人对加密货币感兴趣,这里的“感兴趣”是指:不拥有加密货币,但表示想了解更多或计划很快购买的美国成年人,这其中,又约有13%的人计划在未来的12个月内购买。

需要注意的是:促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导火索,是疫情的严重影响,导致美国通过大放水来缓解经济下滑的深度,这也使巨量的美元,涌入了各类资产,包括虚拟资产。

关于这种投机狂潮,美国顶级风投Union Square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弗雷德.威尔逊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在今年年初说道:

“现在,金融市场充斥了大量的刺激资金,这些钱大部分用于经纪帐户,而不是实际需要它的家庭,因此我们目睹了美股上的科技股,以及加密资产的非凡收益。这主要是投机行为,而驱动力是人们被困在家里,只能做股票和加密货币的交易。

但有关投机狂潮的事情就在这里,即:尽管数量级不同,但它们在方向上通常是正确的,他们资助了自己在方向上的正确趋势。

特斯拉的市值可能过高,但这使特斯拉筹集了100亿美元,而无需又稀释几个百分点的股份。这100亿美元,将用于加速汽车行业从碳基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化。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

毫无疑问,加密货币也处在另一个投机泡沫里。但就像我说的:投机泡沫,使新兴技术成为主流,并为自己筹集资金。看起来很怪,想以28000美元买比特币的人要比以5000美元买比特币的人还要多。但事情就是这样。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USV是最早投资加密行业的美国顶级早期风投机构之一。2013年,他们联合领投了Coinbase的A轮,并在此后,继续大规模注资。当Coinbase在今年4月上市,USV赚得钵满盘满:Coinbase上市当日市值,是8年前USV领投Coinbase这一轮融资时的公司估值的4000多倍。

不过,威尔逊的这段话,实际上也指出了Coinbase的高风险性,即:它还在一个非常早期的、充满了未知因素的行业中运营。

从最极端的情况看:Coinbase有着和P2P软件鼻祖Napster一样的可能性,那就是:它的整个商业模式,被法庭审判为是“非法”。

实际上8月初的这几周来,SEC的主席Gary Gensler一直在谈论将加强监管加密货币,甚至要求获得更多权力来管理这个行业。

监管最终会扼杀这个行业吗?或是它将被纳入监管的框架内?又或者,它会作为一个在监管机构和当局控制之外运作的流氓行业而存在吗?这一系列风险,目前都没有清晰。

此外,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实际上也没有人真正知道:十年之后,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会主导这个行业。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与目前老旧的金融体系相比,加密货币有明显优势,而现在的金融系统,需要一个巨大的重新设计。

但具体到Coinbase,其将如何从现在到未来,而不必过早地牺牲,并最终能保留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主角,将考验着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运作”和“”前瞻性”方面的极大智慧。


二,公司创立

2012年6月,Coinbase由两位年轻人莱恩.阿姆斯特朗和弗雷德.埃尔萨姆在美国圣何塞联合创立。其中,1983年生人莱恩.阿姆斯特朗是CEO,也是这家公司的“灵魂人物”。

阿姆斯特朗在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拿到了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士学位,并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目睹了当时阿根廷恶性通货膨胀给大众带来的影响。

2010年,阿姆斯特朗偶然发现了以“中本聪”为别名发表的比特币白皮书。

阿姆斯特朗的工作履历包括有:德勤、IBM,并在之后,作为软件工程师加入了美国最大短租平台Airbnb。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Airbnb运营的190个国家/地区的支付系统,由此,感受到从美国向南美汇款的困难,于是开始在晚上和周末编写代码,以购买和存储加密货币。 

2012年,他和来自前高盛的交易员弗雷德.埃尔萨姆决定创业,并从YC那里获得了15万美金的启动资金。此后,Coinbase很快获得包括USV、A16z等美国一系列顶级风投的支持。

2021年4月,Coinbase上市,市值达到了850亿美金。此时,阿姆斯特朗个人的总净资产已经超过100亿美金。需要注意的是:阿姆斯特朗也是第一个签署了捐赠誓言的加密货币高管。2018年,他承诺:将他的大部分财富全部捐给慈善事业。


三,财务情况

Coinbase一共披露过两次季度财报,分别是:今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其中,有两个最大的看点如下:

1)Coinbase的财务情况非常好。

它创造的现金流,几乎是绝大多数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在IPO时候所没有的。同时,Coinbase的利润极其高。

2)但包括Coinbase自己,在它上市提交的S-1文件,以及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也承认:

它的收入,与加密货币价格的波动性密切相关,因此,它的业绩“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并且将继续大幅波动。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

本文分为七大章节,共7000多字,具体包括:Coinbase财务的详细情况、Coinbase的主要商业模式和客户、机构客户对Coinbase的重要意义、Coinbase的底线、国际扩张情况以及Coinbase主要的5大风险。

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全文。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被羞辱了的孙正义和愿景基金

我对孙正义的全部兴趣,其实只有一个:

愿景基金背后,是孙正义对人类的300年构想。也就是说:如果以我们现在所在的2020年为例,它其实是在要求一个生活在1720年的人,以300年的增量,来预测今天。

这听上去就很荒谬。

但这不仅仅是孙正义的构想,他还有追求这一构想的“方法”。换句话说:孙正义实际上已经是人类几百年来少有的能够对技术与社会的未来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决策者之一。

鉴于软银在中国投了这么多公司,包括今日头条、滴滴出行、商汤科技等,以及软银集团最近大事频发,我觉得终于到了一个时间点,可以给大家厘一下孙正义、愿景基金以及软银集团。

(一)

第一,愿景基金其实不是一支基金。它实际上是软银的一种极端融资工具。并且为此,孙正义已经欠下了巨额债务。请看下图:

在愿景基金的资本结构里软银以股权形式,出资了331亿美金。

而在沙特阿拉伯的450亿美金中,有275亿,是软银的借款(Debt)。
阿布扎比的150亿中,有92亿,是软银的借款。

其它投资者(包括苹果公司等)的55亿中,有34亿,是软银的借款。
也就是说:愿景基金的总债务达到了约400亿美金。此外利息部分,请仔细看:

一个由40%的债务,和60%的股权组成的资本结构。

其中,优先股形式的债券,约占400亿,在愿景基金12年的期限里,票面利率是7%。也就是说:光光利息这一块,每一年,愿景基金要支付的利息就高达28亿美金。

总结:孙正义做的不仅仅是投资公司。

因为投资人永远是“被动”的,投资人可以拍桌子可以大喊大叫,但创业者听不进去。而愿景基金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要引领方向的、有强烈孙正义个人“商业意志”的东西。

这一商业意志是指:

孙正义相信人工智能将改造所有行业。为此,他需要一大笔钱,拼凑出“致力于这一目的”的一批公司。最终,这些公司可能会以某种方式合并,形成一个接管人类所有生活场景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很少有这样无所畏惧的人。

因为像愿景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够帮孙正义快速融资,但也决定了它有点像一个危险的经营实体,其背后的巨大隐患即:孙正义的债务负担是可控的吗?


(二)

第二,这不是孙正义第一次玩类似“企业并购债务性融资”的东西。

2016年7月,当孙正义拿下愿景基金人工智能系列投资组合拳中最好的标的之一——英国芯片设计商ARM,就是软银以股份作为抵押、借贷进行的大型收购。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

2016年中,ARM的CEO西蒙.塞加斯与许多人一起,被邀请前往孙正义在美国的庄园。当塞加斯坐下来吃饭时,他不知道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他原本想:可能会从孙正义手中拿到一些业务。比如说,软银同意把ARM的芯片植入到软银电信业务销售的手机里。

但当他和孙正义谈起人工智能以及ARM可以把一切连网时,孙正义明显变得激动起来。他施压道:“如果不考虑钱的问题,你的技术可以造多少台设备?”

ARM是一家上市公司,塞加斯从未被要求以这种方式思考。他的眼神,突然变得十分宽广。

几天后,他接到了东京的电话。孙正义要马上见他和ARM的董事长斯图尔特.钱伯斯。这个时候,后者正在土耳其海岸附近的一艘游艇上度假。

但孙正义想等。

他派出私人飞机去接塞加斯;另一方面,说服钱伯斯把船停在东地中海岸。

接下来的一切,就像电影《007》:

当塞加斯降落在土耳其马尔马里斯村附近的一个小型飞机跑道上,两名保安把他抱了起来,送往一家餐馆,而餐馆里的客人早已被清空。“一切都是超现实的。”塞加斯后来告诉美国媒体。

最后,软银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RM,比ARM的市值整整溢价43%,并且,这是一项“全现金”交易。

孙正义只用了两周,结束交易。在后来他展示给愿景基金最大LP——沙特阿拉伯的融资PPT中,ARM成为了一切的底层。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交易早于愿景基金组建之前。

之后,应愿景基金LP要求,孙正义把部分ARM股份,转卖给了愿景基金。而这一交易,也被视为是愿景基金/孙正义人工智能系列组合拳中最好的交易之一。

孙正义狮子座,做事不喜欢拖沓,思维的世界里是一片草原。

收购ARM的过程,也清楚勾勒了他的投资风格: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为此付出代价;永远不值得在细节上迷失;以及,无论使用什么手段,他的要求都是交易。

紧接着很快,孙正义就在硅谷心脏展开了全面的闪电战。

(三)

第三,”公共市场的风险,现在是由风险投资机构在承担,而不是创业公司。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我们把愿景基金的影响力,与美联储做一比较,那么,就类似于本.伯南克或是珍妮特.耶伦,用宽松的货币充斥市场,孙正义也使全球的创投世界,出现了扭曲、失衡,以及通胀的幽灵。

孙正义的每一笔投资,都在一亿美元或以上,持股比例在20%至40%之间。

一般来说,传统晚期投资者都会非常注重财务指标,但孙正义的风格,截然不同。他愿意先于财务指标做出巨大赌注。甚至,他都不在乎“市场”是否准备好了。

愿景基金引发了美国资本圈的全面紧张。

为防止软银一统硅谷,2017年底,美国排名第一的投资机构——红杉资本被迫应战,传出其正计划募集超大基金的消息。

但几个月之后,红杉就失去了自己的公关总监。

孙正义挖走了红杉历史上第一位首席沟通官,让安德鲁.科瓦克斯来帮他向美国公众解释愿景基金每笔超大交易背后的思想。

红杉第一位首席沟通官安德鲁.科瓦克斯

实际上不止是红杉,几乎美国所有的Old-Guard风投,都被迫卷入了与软银的战斗;而硅谷的创始人们则惊慌地发现:只要软银进入某个细分行业,这个领域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就会发现自己特别缺钱(需要融资)。

2018年,全美国VC的总投资额是1320.9亿美金,软银,一个基金就达到了近1000亿。而愿景基金,还只是软银系列复杂投资和控股公司中的其中一员。实际上,软银还在亚洲推出了以愿景为蓝本的其它基金,包括SoftBank Venture Asia等。

但与其说孙正义是一级市场“通货膨胀”的始作俑者,倒不若说,孙正义只是抓住了时代潮流的那只最大鲨鱼。

如果你不在硅谷,你很难看清事情的全局:

2015年下半年,美国VC开始大规模地喊——“冬天要来了”。2016年,冬天真的来了:这一年,美国的VC投资速度放慢、公司估值下降、公司烧钱率大幅放慢。也就是说,美国的VC收手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大量外国资本冲了进来(包括中国资本),一下子就把美国VC收手的资金缺口给补上了。

泡沫,没有破裂。实际上,泡沫不仅没有破裂,钱还多得要“满”了出来:

2016年底,红杉与YC的掌门人——罗洛夫.博塔与萨姆.奥特曼——双双坐在斯坦福做了一段演讲。他们说:

“硅谷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太多钱涌入到高科技创业公司。而一些创业公司,本是不该继续存在的。他们继续存在,也把人才误导到了错误地方进行囤积。科技行业会变得更好,如果最弱的公司没有得到那么多钱。”

五个月后,Upfront Ventures的合伙人马克.苏斯特则干脆抛出了一个预测——“全世界的钱都会涌向硅谷,只要特朗普不干出什么蠢事。”

这一年,正好是愿景基金组建的年份,也是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的第一年。

那么,这些钱涌到硅谷来做什么呢?

越来越多的私人公司不愿意上市,转由巨大的晚期私人融资轮代替——这在硅谷,早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而这也正是红杉募集超大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更多现金,将能够帮助它把投资重点,从早期和成长型投资转向“IPO 前的融资”。

引用红杉、A16z的LP——TrueBridge Capital的联合创始人埃德温.波斯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投资行业正不断变化,风险投资者正试图找准自己的位置。公共市场的风险,现在实际上是由风险投资机构在承担,而不是创业公司。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四)

第四,但用极端融资方式成为全球最大晚期投资基金操盘手的孙正义,也不是不可阻挡的。

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危机、政府监管机构等等,都可能颠覆他的最佳计划。

孙正义面临的第一个政治风险,就来自美国政府。

根据美媒报道:

软银把ARM部分股票转让给愿景基金的计划,至少最早截至去年底,还没有被通过,因为还在接受美国审查外国收购交易是否构成潜在国家安全风险的CFIUS机构的审查。

(是的,CFIUS不仅仅针对中国)

而在软银大笔投资了Uber两年多之后,甚至Uber都已快上市一年,但最早截至去年底,软银还没有拿到它在Uber公司的两个董事会席位。(也是因为CFIUS的审查)。

当然,作为一个投资人,孙正义还非常有可能赌错。

“也许会犯错,也许会支付过高的价格,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曾任富达亚洲增长伙伴负责人、阿里巴巴与软银的一位早期投资者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称:

“孙正义把整个事情看作是一个战场,如果必须牺牲掉几只爪子。那就这样吧。一些交易,将成为被吃掉的棋子。”

(五)

第五,不过,如果牺牲掉几只爪子不是问题,目前看,什么是孙正义面临的真正问题呢?

需要注意的是,愿景基金的投资组合非常注重交通运输、物流以及房地产等与“现实世界”接轨的公司。这揭示出了孙正义面临的第一个真正问题,即:

科技化“传统行业”,与过去的科技化“软件行业”,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拥有压倒性的资金优势还有那么大作用吗?

因为在过去的那一拨创业浪潮里,最关键的要素,其实是“市场”,大规模的资金优势,能够帮创业者快速获得市场规模,而不用受太多物理成本的限制。但自2016年开始,全球实际上已进入第三波互联网浪潮,当科技下沉到传统行业,利润率就成为了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最终,愿景基金的大部分投资都不是科技公司,那么,至少就资本回报率而言,愿景基金的盈利能力,将承受巨大压力;甚至,整个基金的生存能力,都将承受巨大压力。

孙正义面临的第二个真正问题是:

去年9月,当大家看《独角兽清算开场,WeWork上市给所有公司敲响警钟》时,有多少人注意到了WeWork命运的真正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愿景的LP们包括沙特阿拉伯,对投资更多房产项目,犹豫不决。

这直接导致了孙正义撤回160亿美金的承诺。转而,软银用自己的钱,投了20亿美金。由此,WeWork的现金流整整少了140亿。

换句话说:如果完全由孙正义决定,WeWork可能根本不需要去IPO(它可能也没准备好)。WeWork本来可以用这笔钱,继续走同样的路,哪怕估值要低很多。

这很可能就是当时的一种实际情况,即:WeWork实际上没有准备好IPO,但是又没有其它融资渠道,于是迫不得已下,匆匆忙忙把公司包装一番,推向公开市场。结果,美股破发,故事转了180度的弯

而孙正义与WeWork的创始人亚当.纽曼,也双双被羞辱了。

愿景基金的转折点,其实是在孙正义给了沙特阿拉伯“否决权”时成立的。沙特作为基金最大LP具有“否决权”的这一愿景基金的基本结构,也意味着:孙正义的个人商业意志,永远无法实现。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

当今年2月,美国亿万富翁、对冲基金经理、激进投资者保罗.辛格强势进场,我觉得故事开始变得如此好玩的原因。

保罗.辛格,今年76岁,因旗下“埃利奥特管理公司”对不良债务的投资又被称为是——“秃鹰投资者”。

他认为:相比拥有的资产,软银的股价被严重低估了。在宣布已入股软银集团近30亿美金之后,保罗表示将协助孙正义做好软银集团的治理工作。

而两者的分歧仅在于:1)要不要出售软银手上的阿里巴巴股份?2)软银要不要直接控制愿景基金?

(六)

第六,这里插个题外话,到底怎么做投资才能够带来超额回报呢?

下面观点,引用自硅谷的顶级风投Benchmark Captical的前合伙人安迪.雷切莱夫的《风险投资经济学解析》一文:

1,前20家的VC机构,创造了整个VC行业超过95%的总体回报。

2,一个基金超过80%的回报,都由其20%的项目带来。而这20%的投资回报必须在5年10倍以上,才能带来超过15%的年收益回报(LP对VC的一般要求)。

3,你要与众不同。

风险投资产生回报的唯一方法,就是冒险。实际上,投资行为可以通过矩阵的两维来描述。

第一个维度,你可能对也可能错。而在另一维度,你和大家一样或你与众不同。

那么很明显,当你错的时候你不可能赚钱,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如果你对了,或与大家观点一致,你不可能赚大钱,因为机会已经太明显。

所以赚大钱的唯一方式是:你是对的且与众不同。但这很难,因为当你投资时,你只知道你和别人不一样,但你不清楚自己是对还是错。

Again,带来超额回报的唯一手段,就是与众不同且判断正确。但当你投资时,你只能做到与众不同,你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但是如果你想的和大家一样,那么你肯定带不来超额回报。


(七)

第七,孙正义命运改变的迹象。

2月中,本是愿景基金在一系列困境中复苏的时间点。

这个时间点,孙正义等待已久的Sprint与T-Mobile合并案终于获批;这个时间点,Uber的股价开始飙升(虽然仍比发行价低了约24%);这个时间点,保罗.辛格入股软银近30亿美金的股票,软银市值为此暴涨了60亿美元以上,孙正义的个人股票市值也上升了10亿美元以上。

并且,埃利奥特管理公司还向孙正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希望软银回购200亿的股票以提高软银股价,方式是减持对阿里、Sprint等的投资。

  • 希望软银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多样性;
  • 希望软银成立特别委员会,以审查愿景基金的投资程序。(软银已经批准,这意味着:软银集团正朝着更大的责任制迈出一步)。
  • 希望愿景基金提高透明度,如进一步披露股权规模或进行投资时的公司估值。
被称为“秃鹰投资者”的保罗.辛格

2月中,孙正义在收益简报中称:他同意保罗提出的有关回购股票和提高股价的观点。

但是对其他建议,他表示不那么接受。这些建议是:出售更多的阿里巴巴股份,以及控制愿景基金。

(八)

第八,3月全球疫情肆虐,孙正义的“坏运气”再次一泻千里——

尽管疫情的突然发生与孙正义的投资决策无关,但因为愿景基金很大一部分投资组合业务,都与“现实世界”相连,全球疫情重创愿景基金。

路透社的一项分析显示:愿景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都投向了那些遭受病毒影响,或是在疫情爆发前就已表现出压力的创业公司。

此外,由于病毒,软银股票自2月下跌了50%以上。曾因为埃利奥特管理公司入股拔高的软银股价收益,也因为疫情统统灰飞烟灭。

随后,软银股票出现反弹,但因为公布了二季度亏损,软银股价再次应声下跌。

甚至,软银集团的股价还闹出了这样的笑话——在最近的某个时刻,它在阿里巴巴所持的股份价值,比整个软银集团的市值还要高。

孙正义终于同意:出售约410亿美金的资产(包含出售部分阿里股票),以抬高软银股价,并拯救愿景基金投资组合的资产负债表。这比保罗的提议,还多出了200亿美金。

颇具讽刺的是:这个时候,如果孙正义对市场大喊一声,他决定放弃愿景基金,那么软银的股价可能马上就会上涨,根本不需要动用这么多资源。

但是,孙正义丝毫没有动摇的迹象。

这位亿万富翁对于自己的信仰,似乎没有受到市场一丁点儿的影响。

4月中,软银发布2019年财报:受愿景基金拖累,2019年软银集团亏损880亿人民币,愿景基金的亏损则达到了约1162亿人民币。

尽管愿景基金投资组合公司的许多问题,在疫情大流行之前就已出现,但因为疫情导致的经济崩溃,毫无疑问进一步暴露了孙正义所采用战术的极高风险。这一策略即:将巨额资金投入到未经证实的公司,以期望他们能在新的大市场中独占鳌头。

“在战术上,我有遗憾。”孙正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但从战略上讲,我没有变化。”

也许孙正义的战术反思还应该包括:不要在美国资本圈树敌太多。

(九)

第九,愿景基金是一个PE,观察期为10-12年,尽管愿景基金让很多人大失所望,但要说“孙正义已经失败”,现在还为时尚早。

换句话说:软银的下注是否合理,目前看,仍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故事会如何发展呢?有两种可能:

第一,做着做着,孙正义自己不想做了。或者,孙正义在保罗.辛格的劝说下,逐步放弃愿景基金。这也是市场希望看到的。

第二,某个时间点,事情突然向另外一个方向飞去。

因为创业公司只要能活过低迷期,复苏,就可能随之而来。而愿景基金,仍有一些投资亮点(尽管很少),

包括:字节跳动和短视频TikTok;订单激增的韩国电商Coupang;年初股价已上涨一倍的中国平安好医生;刚刚同意让三星生物生产潜在冠状病毒治疗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Vir Biotechnology。

最后,也许生活的真相,就是曲折多变。以及,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悲剧,什么是喜剧。

此次疫情,也很可能带来的一种结果是:最终,加速了地球上更多机器人的出现,以及,对所有的AI企业,成为一个大的时间“推进”节点。因为所有的经济大衰退,都会提高自动化的程度和数字化进程。

(这将有利于孙正义)。就像布鲁金斯学会大都会政策计划的高级研究员兼政策主管马克.穆罗,最近对疫情影响做出的一个预测:

“任何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衰退,都可能带来‘替代性劳动’的自动化高峰。这一次危机的潜在规模,不仅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工作,还会带来新一轮更大的结构性变化,无论是对技能的需求,还是劳动力市场。我们可能会跳回到一个由技术驱动的结构性变革时期,它可能会突然插入新的技术平台,而这些平台,将会改变并真正地改变过去我们认为的一些Normal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