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不见了,和“美国银行危机结束”

美国在一周的时间里,三个地区性银行(Silvergate、Silicon Valley、Signature)倒闭,第四个中型银行 First Republic 看起来也不妙,

其股价在 SVB 崩溃之后暴跌,甚至开始探索出售。但是美国时间周四也就是刚刚几小时之前,随着美国最大的银行存入 300 亿美元,华尔街出手拯救了 First Republic 渡过难关。

其中,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将各出资 50 亿美元,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出资 25 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和其他美国政府官员称,这一交易为“由大银行集团提供支持的表现是最受欢迎的,并展示了银行系统的弹性。”

Odeon Capital 的分析师迪克.博夫则在报道华尔街 300 亿美元注资之后称:“(美国)银行业的危机已经结束”。

受到 300 亿美元救助计划获批后的影响,昨晚美股收高。


(一)

从我的视角看,科技业一直有一种“快速成长”与“自我毁灭”同时并存的气质。

在 SVB 倒闭事件中,其实有一个核心问题是:

尽管美联储的加息政策造成了伤害,尽管硅谷的风险投资者造成了历史上最可怕的银行挤兑——480 亿美金在同一天之内被取出。但是这些,都不是导致 SVB 内爆的真正主因。

真正主因是:SVB 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与负债方面,都做出了几乎所有糟糕的决策。而且,它几乎没有采取任何对冲措施来抵消收益率最终会从历史低点跃升的非常明显的风险。

这些都导致,SVB 在事情熔毁之前,其实已经死亡或者接近死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戴蒙德是如何看待 SVB 倒闭的。……

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我在星球里一并回答了星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是:SVB 倒闭对中国公司的影响?以及对生命医疗科学行业的影响有多大(非常大)?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僵尸 VC” 的兴起

对于一些风险资本家来说,正在接近活死人之夜。

根据 CNBC 的最新报道,因为许多 VC 将无法募集到新资金,未来几年内,全球范围将出现大量的“僵尸VC”。

所谓”僵尸VC”是指:一家 VC 无法从 LP 那募集到新资金,同时,不再能够产生有意义的回报,因此也就不再给创始人开新支票。转而,开始专注于管理现有投资组合公司,与此同时——准备最终倒闭。

全球企业家网络 Techstars 的CEO 马埃勒.加韦特告诉 CNBC 称:

“我们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僵尸 VC;他们仍然存在,因为需要管理以前基金所做的投资,但无法筹集到下一支基金。未来几年内,可能会有高达 50% 的 VC 成为僵尸 VC。”


需要注意的是:僵尸 VC 通常都发生在经济低迷期。且 VC 结束方式与公司关闭不同,其结束方式通常为:

因为基金关闭需要 10-12 年,所以基本上他们不会加薪,管理费也会下降。人们离开,最终只剩下一个管理投资组合的骨干团队,直到它在允许的十年内全部退出。这就是 2001 年互联网泡沫崩盘之际所发生的事。


(一)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前 LP 大撤退的情况。

根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数据提供商 Preqin 的数据:

由于宏观压力开始从创业者转向支持创业者的投资者,去年第四季度,VC 向 LP 的筹资总额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点。

去年第四季度,VC 总共为新基金筹集了 206 亿美元,同比下降 65%,是自 2013 年以来最低的第四季度总筹资额。

与此同时,该金额也不到去年三季度筹资额的一半。也就是说,这是自 2009 年以来总筹资额的首次环比下降。

此外,LP 在去年第四季度时总共投资了 226 只 VC 基金,这是自 2012 年以来同期最少的一次。相比之下,2021 年最后三个月科技股见顶时,LP 们总共支持了 620 只 VC 基金。

也许,VC 们的募资下降并不奇怪。

一方面,是长达数年的创业公司上市荒,使 LP 们再用来做投资创业基金的现金流出现枯竭;另一方面,二级市场上的股票持续下跌,而一级市场上项目估值适应这种降温的速度较慢。一些 LP 指出:

其中一些 VC 基金,其现在持有的非流动性资产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投资政策所允许的水平。……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1,针对这种 LP 大撤退,美国 VC 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包括一些最知名的 VC 如 A16z、红杉资本、老虎环球等,分别如何应对这种糟糕的环境?

2,新兴 VC 和 GP 的境况更加糟糕,因为缺乏向 LP 证明自己的投资回报纪录。

3,VC 的衰败不会像公司倒闭那样明显,也不会大规模裁员,那么有什么迹象表明 VC 正走向僵尸VC?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对 VC 的监管,开始了。

我在 1 月 9 日知识星球文章最后,乌鸦嘴了一句:

“我个人的看法是:正像目前美国的大科技公司在遭到反垄断监管之后出现了衰落,风险投资行业很可能也会马上迎来更加多的监管。”

不幸的是,更多行动真的在发生。

1 月 30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委员、由前总统特朗普提名的民主党人 Caroline A. Crenshaw 在第 50 届年度证券监管协会上,大谈特谈了她对私募市场的看法:

“过去几十年里,私人证券发行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公共市场。考虑到现在公司 IPO 的时间要长得多;其他人则选择根本不公开;以及公司不再需要通过上市来筹集大量资金。今天我将讨论 Regulation D(“Reg D”)的规则 506。

该规则是大型私人发行人从无限数量的合格投资者那里筹集基本上是无限的资本所依赖的主要豁免。我将重点关注 Reg D 的初衷,并讨论允许无限资本流入私人市场的一些‘后果’。最后我将建议进行一些适度的‘改革’。”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由 FTX 事件导致,但更根本的原因是:

20 年前,几乎没有多少人关心 VC。但现在,消费者已经越来越信任 VC 所投资的年轻公司,包括像 FTX,其实只有 3 年历史,但不妨碍有 100 多万人把自己的加密货币交易交给了它。

而随着这些年轻公司开始做越来越重要的事,如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等,VC 所涉及的世界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这些,恐怕是 VC 自己也始料未及的。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FTX 的投资者发起了一场集体诉讼,称私募股权、风投机构为 FTX 提供了“合法性”,包括红杉资本以及 Paradigm 在内的风险投资机构都被指控,投资者指控各种违反州和联邦法律的行为,包括虚假陈述、虚假广告和民事共谋。


(一)

让我们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上,SEC 从未真正关注过 VC 行业,两者就像生活在两个星球的人,但 FTX 事件打开了闸门。

根据 1 月 6 日 Politico 的报道:

SEC 正在对一项规则进行最后的修改,该规则将使投资者就——不良行为、疏忽,或鲁莽行为——更容易起诉风险投资机构。这也意味着:VC 们将面临所有类型的诉讼风险。

当然,SEC 正在修改的规则不仅适用于 VC,也涵盖任何已受到 SEC 监管的私人投资基金,包括:PE、对冲基金以及某些房地产投资公司。

但由于 VC 的投资模式——其绝大多数投资都会失败,这些规则也可能让 VC 特别烦恼,因为对于少数成功的投资,VC 们不总是能在尽职调查中发现自己所投资的创始人“是个骗子或者有其他严重问题”。

根据 Politico 的报道,该提案最早可能在本季度完成。


(二)

那么,SEC 将如何监管风险投资行业呢?

1 月 30 日尽管 Crenshaw 明确其陈述仅代表自己,不代表 SEC,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窥探到 SEC 可能采取的监管模式。

这里,需要先说的一个历史背景是:

1933 年,美国通过了《证券法》,主要是为应对大萧条前的 1929 年股市崩盘。在 1929 年前,美国所有证券市场都是私有的。而通过《证券法》和《交易法》,以及国会赋予 SEC 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开始了对这种黑暗的纠正。

《证券法》的设计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它创建了需要注册的公共市场,因此,信息共享过程旨在减少证券发行人与其当前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明显信息不对称。

这个框架,也是历史上流动性最强的资本市场的基础,其有意限制了私人公司的筹资能力,如果它们不提供注册声明或注册声明将提供的信息。但几十年来,SEC 也制定了几个可以获得豁免的安全港。

包括 Reg D。与此同时,SEC 的这些豁免范围一直被认为过于狭窄。

并且从一开始,获得豁免的 Reg D 就是为促进美国的小企业能够获得资本。由此,SEC 这几年在促进中小企业资本的名义下继续扩大 Reg D,以便小企业社区能繁荣成长。

但自 1982 年以来,Reg D 规则 506 以及《证券法》下的其他豁免,已经完全改变私人市场,并使后者产生了膨胀效应。

Crenshaw 称:“Reg D 为独角兽的出现铺平了道路。这些公司不仅可以像小企业一样依靠 Reg D 来筹资,还可以留在私人市场的同时继续筹资并增长。这种豁免例外已经不再狭窄,但允许发行人在没有任何注册要求的情况下发展得如此之大是有后果的。”

后果包括:投资者保护、私人公司估值过高、公司治理是否健康、对小企业的负面影响(Reg D 的无限性质实际上导致了它可能正在伤害它旨在帮助的小企业),因此 Crenshaw 建议对 Reg D 进行“渐进式”的改革。

简单讲,就是修改 Reg D,使其看起来更像是 Reg A。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分层系统,其中对信息的报告要求,会随着产品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也就是说,私人市场上越大的公司,将受到的监管越多。


(三)

当然另一方面,风投行业自身也在调整——VC 们已经感受到来自 LP 层面的“监管”压力。

部分是受到 FTX 事件影响,部分是受到去年科技股暴跌以及目前羸弱的二级市场的影响。

根据美媒的报道:红杉资本已经降低了两支基金的管理费。

这两支基金一支是成立于去年初、规模为 6 亿美元的加密基金。另一支也是成立于去年、规模为 9.5 亿美元的生态系统基金。(后者主要用来支持红杉人脉网络中的第三方基金,如红杉很早以前就支持了 YC)。

红杉资本削减管理费的具体做法如下:……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

1,红杉资本具体怎么削减管理费?将可能引发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2,OpenAI 已经开始新一轮炒作周期,但 LP 对创业投资者的信任目前可能正处于历史最低点,这可能给 VC 造成什么影响?

3,美国风险投资世界正在关注 SEC 采取监管行动,SEC 正在拟议的法规将对 VC 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FTX 的惨败对 Web3 意味着什么?

和大家一起来读两篇文章。第一篇,来自红点投资托马斯.通古斯写在今年11月初的文章。如下:

(一)


FTX 的惨败对于 Web3 意味着什么?

今年是十多年来技术最艰难的年份之一,Web3/加密部分正在遭受最严重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这种崩溃将唤起人们对技术和空间的幻灭。

本周早些时候顶级加密交易所 FTX 破产。其在私人市场的最后一次估值是 240 亿美元,这是今年第三家因为破产而倒闭的主要加密公司,其他两家是:三箭资本和 Terra。 

在这三个案例中,每家公司都用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当抵押品价值瓦解时,企业就违约了。FTX 交易部门 Alameda 使用 FTX 的代币——FTT 借贷。Terra 用他们的货币 Luna 来维持其稳定币 UST 的挂钩。三箭资本用他们持有的加密货币借款投资 Luna,并在 Luna 价值崩溃时拖欠了贷款。

此外年初至今,黑客已经从加密项目中窃取了超过 23 亿美元的资产。

泥饼上的烂樱桃是:排名前 100 位的加密项目中,典型的代币自今年 1 月以来已经损失了其价值的 75%。

这些都是粗略的统计数字。但广泛地拒绝 Web3 的进展就像对 Web3 的创新不加掩饰地狂热一样“短视”。

Carlota Perez 写于 2003 年的书籍《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对这个加密冬天提供了一些看法。本.汤普森和杰里.纽曼都对此书有过很好的概述。

简单来讲:

当对创新的狂热推动了投机性投资时,技术通过安装阶段取得进步。期间,会不时地被狂喜与崩溃打断。然后,当更多可持续性发展的公司扎根于此时,部署期就发生了。

当一项技术存在且许多新业务的承诺超过现实时,Web3 仍然处于安装阶段。这些周期通常需要 50 年,而我们进入 Web3 大约十年了。

加密领域这三场震撼人心的地震余震将包括:监管监督、投资者兴趣减弱,以及更加广泛的怀疑态度。而这些,都是健康的。

用监管来保护消费者的钱,将加强金融机构的可信度。生态系统中更少的钱,将把构建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可行的商业模式上。以及,投资者将根据收入来评估这些公司。

我们曾经来过这里。“在互联网时代的前 5 年,所有资金都涌入了科技公司,从而创造了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使互联网得以成熟。” 然后,网络泡沫在 20 年后创造了几个价值几万亿美元的公司。

这种阴霾将继续笼罩着生态系统,直到一个创始团队想出一个办法,将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代币经济、钱包和 NFTs,组装成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


(二)

和星球里的很多朋友一样,我也没有经历过上文中的“我们曾经来过这里”。

2000 年时,我还在读书。我没有在硅谷。我后来补看了很多书,很多没有在中国再版的书如《连线》等等,都真实记载了当时互联网刚刚出现时的硅谷。

再和大家一起来读一篇文章,它揭示了 2000 年时候的互联网泡沫以及这场泡沫如何塑造了今天我们的生活。我摘取了其中几个段落,如下:


(三)

“有没有什么东西刺破了泡沫?不,有无数的因素。

首先,美联储终于开始加息:1999 年加息三次,然后,在 2000 年初加息两次,这是整个 1990 年代后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财政紧缩。

同样突然地,美联储的措辞转变为公开试图控制股价。此外,华尔街分析师开始建议客户减持互联网股票。但最重要的是,在 1999 年末进入市场的所有那些“不靠谱的”互联网公司的虚弱体质使天平倾斜,公司没有现实的机会长期赚钱。

到了 2000 年 4 月,即在达到顶峰后仅一个月,纳指就下跌了 34.2%。在接下来的一年半里,数百家公司的股价下跌了 80% 或者更多。大多数公司没有恢复,即使是最大的公司。Priceline 的股价崩溃了 94%。……

那么,是谁最终拿着这个袋子呢?是普通投资者。

在 2000 年期间,随着股市开始崩溃,个人投资者继续向美国股票基金投入了 2600 亿美元。这高于 1998 年投资于市场的 1500 亿和 1999 年投资的 1760 亿。

在泡沫到达顶峰的那一刻,普通人是互联网泡沫中最激进的投资者——而此时,聪明的投资者的钱正在流出。

到了 2002 年,1 亿个散户在股市上损失了 5 万亿美元。Vanguard 的一项研究表明:到了 2002 年底,70% 的 401(k) 计划损失了至少 1/5 的价值;45% 的人损失了超过 1/5。

许多互联网泡沫观察家将其与早期的泡沫相提并论,如 17 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或者是 18 世纪的伦敦南海公司的倒闭。但最最相似的是:1840 年代英国铁路的例子。……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全文。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终于,美股明星ARK “木头姐”杀入了风险投资

今年 5 月,国内证券市场有一篇文章叫《强烈建议张坤研究一下红杉》,讲的是:证券基金也不能总用老眼光看问题,觉得自己能规避创新和变化,应该在“产品设计”方面多学习海外动态。

但这里提到的红杉案例,是指从一级市场杀入二级市场。而现在,反向操作的事情终于来了——美国顶流基金经理杀入了风险投资市场

根据美媒的报道:美股市场上大名鼎鼎的“木头姐”凯茜.伍德,以及她在科技与创新领域因为大胆、冒险的赌注而闻名的资产管理公司 ARK Invest 已经正式上线了一只“交叉基金”——ARK Venture Fund。

该基金将同时投资于公共市场和私人市场,并接受散户最低为 500 美元的投资金额。此前,ARK 的基金仅限于投资公共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木头姐和她管理的 ETF 在 2020-2021 年的疫情期间声名鹊起。当时,因为低利率与货币刺激政策提振了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胃口,ARK 的 ETF 获得了惊人的回报。木头姐本人也曾将 ARK 进入股票市场的方式比作为是风险投资,她说:“我们是您在公开股票市场上发现的最接近于风险投资基金的公司。”

但是,随着去年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全球利率飙升,为抑制通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增长为导向的资产如科技股等股票暴跌,ARK 的系列基金也成为其中痛苦的代表。

根据我查阅的数据:截至今天,今年以来 ARK 的旗舰基金 ARK Innovation ETF(ARKK)已经下跌了近 60%,是标普 500 指数下跌速度的三倍多。ARK 的其他基金也遭受重创,如金融科技基金 ARK Fintech Innovation ETF(ARKF) 也下跌了近 60%。 

但凯茜.伍德一直强调,她的 ETF 做的是长期投资,至少需要关注五年的投资期限。

而在几乎是在风险投资市场最差的时候杀入这一领域,也使木头姐成为美国市场上试图使“风险资本民主化”的最引人注目的投资者。因为通常而言,这一资产类别不会向散户开放,而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

下面,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只新基金的基本面:

……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作为 ARK 的创新试验,这支交叉基金是如何设置相关规则的:她通过什么方式接受散户的投资?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哪六大新兴方向?流动性如何?如何分配投资给创业世界和公共市场的资金比例?在管理费、Carry 等方面与传统风险基金有什么不同?美国市场上的分析师如何看待 ARK 的这种创新试验?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FTX崩溃爆出更多内幕: Sam Bankman-Fried与红杉资本等如何纠缠不清

上周五,FTX 申请破产保护,加密神童 Sam Bankman-Fried 宣布辞职。目前,美国 SEC、CFTC 以及司法部正在调查 FTX。

但这里有一个悬而未决的“谜题”是:究竟 FTX 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崩溃的?

显然,币安和赵长鹏对 FTX 的崩溃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赵长鹏将 FTX 与今年年初内爆的加密货币 Luna 做比较,这一点,尤其恶毒。

因为目前 Luna 的创建者 Do Kwon 是一名国际在逃犯,韩国已经对他做出金融欺诈指控的通缉令。

但是,难道赵长鹏宣布币安将大规模地抛售 FTT 真能够直接导致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流动性紧张至崩溃吗?显然,FTX 还有其他“没有及时披露的风险”。

而随着谜底的揭晓,FTX 冰山下的故事,也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首先,这原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

FTX 的失败,是由一堆有缺陷的人类决策引起的,而不是由一家“失败的公司”引起。FTX 的核心业务做得很好,并且写了很多非常好的软件。但是,它的领导层做出了一系列糟糕的决定并且做错了事,然后,没有任何的监督。

换句话说,FTX 故事中出现的问题,与加密货币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与“投资”的基础知识更加相关:良好的尽职调查、治理监督,以及风险管理。

这也凸显了最近十年的科技领域,因为“零利率”的大环境,在投资者的尽职调查方面、投资者对创业公司不良行为/过度行为方面视而不见的问题。

第二,FTX 的传奇,也揭示了加密行业权力集中的新真相。如下:

红杉资本、Paradigm Capital 等风险投资机构被曝光:FTX 不仅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公司,Sam Bankman-Fried 个人,还是这些机构的 LP。Sam Bankman-Fried 通过他的两家实体,总共向这些机构投资了超过 5 亿美元。

其中,Bankman-Fried 通过与 FTX 关联的这两个实体,总共向红杉资本承诺了 2.14 亿美元。其中的 1 个亿,将主要用于红杉的主基金红杉资本基金,另外 1 个亿,主要用于红杉的财富管理基金 Sequoia Heritage。

并且,Bankman-Fried 向红杉资本承诺的这一金额,几乎就与红杉资本对 FTX 的总投资金额相同——2.14 亿美元。

……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FTX 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崩溃的?FTX 的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 如何与硅谷的风险投资机构纠缠不清?根据大型银行的预测:FTX 的崩溃可能将把比特币的价格拖累至多少?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做梦一样,48小时内世界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Sam Bankman Fried的FTX被摧毁

在低迷的加密熊市中,美国时间昨日,比特币再次暴跌 17%,并引发了所有较小代币的暴跌。与此同时,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市公司 Coinbase 的股价暴跌了约 14%。

一场 48 小时里发生的加密大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最终在戏剧性的方式中落幕。

起初是,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与 30 岁的加密神童 Sam Bankman Fried 开撕。

按交易量计,这两个男人分别掌管着全球第一大和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和 FTX。

紧接着,FTX 出现流动性紧张。人们纷纷发问:FTX 是不是要倒闭了?每个人都要疯了。

再接着,Sam Bankman Fried 奔向赵长鹏的怀抱,剧情反转,赵长鹏以救助者的身份出现。世界第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宣布将收购世界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谁也没想到的是:去年最闪亮的加密明星之一、30 岁的 Sam Bankman Fried 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FTX 的独立。现在,FTX 的投资者一片恐慌,担心自己的股份会因为这个交易而完全消失。

根据我查阅的融资数据:截至今天,FTX 总共融了 18 亿美元,最近一次融资时的估值是 320 亿美元。而此次被波及的 FTX 投资者,几乎横扫了投资界最响亮的名字:

FTX 的最大投资者之一,是今年 2 月刚刚组建专项加密基金大举杀入加密领域的红杉资本。

其他 FTX 的投资者还包括有:淡马锡控股、软银愿景基金、老虎环球、光速创投、黑石集团、NEA、第三点投资,以及由前红杉合伙人 Matt Huang 和 Coinbase 的联合创始人 Fred Ehrsam 共同创立的加密风投 Paradigm 等等。

令人遗憾的是:整个数字资产行业,也几乎因为 Sam Bankman-Fried 的 FTX 几近崩溃而动摇。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续 2000 字内容,需要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这张图真吓人!两年内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股价平均下跌了91%

希望后台的宝宝们没有买这些股票。文章最后,我会告诉大家今年大涨的美股股票是什么。

最近,Crunchbase 分析了过去两年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 17 家中概股公司股价情况,发现:这些公司从 IPO 到现在,股价平均下跌了 91%。并且,总计共集体蒸发超过 1450 亿美元的市值。

以下数据截至今年的 10 月 24 日:先来看跌幅最大的几家中概股公司。

1,两家公司排名第一,下跌 99%,分别是:每日优鲜,和一起作业

2,一家公司下跌 98%,它是:优客工场联合办公

3,还有两家公司下跌 97%,分别是:容联云通讯(云通讯领域),以及 Gracell Bio(癌症免疫治疗领域)。

4,一家公司下跌 96%,它是:物联网领域的涂鸦。

5,还有三家下跌 95%,分别是:怪兽充电、阿达基因(癌症治疗领域),以及 Connect Biopharmaceuticals(药物开发领域)

剩下的 8 家中概股公司股价下跌情况如下:

  • 滴滴:-91%
  • 悦刻科技:-92%
  • 陆金所(陆金所):-79%
  • 叮咚买菜:-90%
  • 爱回收:-90%
  •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86%
  • 水滴公司:-89%
  • 联拓生物:-92%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下跌情况,也在打击中国地区一些最杰出的VC的投资回报。

如,腾讯和苹果公司是滴滴的主要风投;软银是叮咚买菜的主要风投;老虎环球则投资了一起作业、逸仙电商,以及每日优鲜。

而在投资巨亏后,投资者们一直在退缩。根据 Crunchbase 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亚洲风险投资降到了 10 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初创公司的总投资额仅为 96 亿美元,去年同期是 185 亿美元。这个数据也低于今年二季度的 98 亿美元,并与去年四季度创纪录的 279 亿美元相比,缩水了 2/3。

大家可以从附图 2-4 中,看到今年美股上涨最好的股票类型。这部分内容,需要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A16z第一支Web3基金业绩被曝光:10倍的回报

刚刚,A16z的第一支加密基金投资业绩被曝光。根据美国付费阅读媒体The Information的报道:

A16z成立于2018年、规模为3个亿美金的第一支加密基金,在去年的加密牛市中兑现了部分收益,目前已经返还给LP这一基金原始规模的3倍。

该基金的其余部分仍然未兑现。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理论上,这支基金的回报可能会高达10倍(尽管如果当前的加密熊市持续低迷,可能会让收益缩小)。

另外一个数据则来自于Cambridge Associates:截至2021年底,VC在2018年募集的基金的平均投资回报是约1.7倍,这与A16z的加密基金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A16z能够从LP手中融到这么多钱用于投资加密——近四年的时间里,总共76亿美金。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加密领域的LP在去年开始了“破圈”,从原来加密界的亿万富翁们,破圈到了传统领域的LP。

与此同时,A16z被曝光:其已将未来更多地寄托在了加密上,而不是其他任何主流硅谷公司——在其管理的资产中,目前约有22%的资本,专门用来投资代币和区块链初创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A16z的加密之王是——Chris Dixon。

这个人物在2012年加入A16z,并在接下来的近四年里,为A16z募集了当时A16z所管理资产规模的3倍——总共76亿美元,投入到加密创业公司中。今年春天,Chris被《福布斯》评为是“世界顶级风险投资家”。他目前与A16z的创始合伙人马克.安德森以及本.霍洛维茨一起,已经被视为是A16z未来的关键。

目前,受到整个疲软金融市场的影响,加密行业的资产也在熊市中暴跌。在此大背景下,PitchBook的数据显示:A6z也已经减少加密交易。

根据PitchBook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Chris Dixon总共参与了 7 笔加密领域的风险投资,低于去年四季度参与的峰值—— 24笔。

在加密寒冬的深处,Chris Dixon也似乎已经把优先项从交易转移到了加速器计划上。昨日,他对外表示:A16z正重启其在2020年首次启动的为期7周的“加密企业家加速器计划”——Crypto Startup School,目前正接受企业家的申请。

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投资500,000美元,换取创业公司的7%的股份。根据A16z的说法:2020年,该项目的毕业生已经筹集了3亿美元。

另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数据是A16z在加密领域用于“游说”的钱。根据《福布斯》的报道,A16z在本次美国选举周期的竞选活动中花了220万美元。

相关阅读:马克.安德森:“我们已经发现三个非常有前途的新领域”


说明:我平时主要在知识星球写美国科技界的内容,关心美国创投圈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那个二维码)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

Figma被Adobe以200亿美金收购之后,这三个软件公司值得关注

深度协同设计公司Figma被Adobe以200亿美金收购可能是本月美国科技界最大的新闻了。

从交易规模看,这是订阅软件公司历史上排名第三大的交易,仅次于 Salesforce 以 277 亿收购 Slack,以及微软以 262 亿收购 LinkedIn。

但就远期收入倍数看,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价格之一:Figma 的 ARR 是 4 亿美元,Adobe 的收购价给到了远期收入的 50 倍。虽然 50 倍在私募市场并不少见,但在收购大型上市公司时给出这么高倍数却非常的罕见,如 2020 年时 Salesforce 对 Slack 的收购给出的倍数是 26 倍。

有意思的是:针对于这一收购案,Emergence Capital 的合伙人杰克.萨珀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

“基于角色定位”的软件方法已经成为过去,而类似于 Figma 这样的“基于待完成工作 (Job-To-Be-Done-Based,简称JTBD)”的方法是未来。

以 Adobe 为例。Adobe 的软件套件是基于过去 20 年软件设计标准的旧范式构建的,即专注于特定角色的需求。由此,Adobe以设计师为目标,为这个角色构建了一套强大的工具,包括像Photoshop、Illustrator和InDesign,都有大量功能来帮助设计师完成工作。

但 Figma 颠覆了这一范式——它不是为“设计师”构建,而是为了“设计”这件事构建。

从产品经理到研究人员,从开发人员到营销人员,许多角色都参与了这些待完成的设计工作。因此,通过从一开始就专注于JTBD,Figma 构建了一个欢迎所有这些用户角色的产品。

萨珀将这种围绕着“JTBD 优先”构建的新产品类别,称作是“深度协作”。而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全球范围内许多早期软件创业公司都在利用这一原则,推动自身的快速增长以及强劲的净收入留存率(注意:Figma的净收入留存率超过了 150%!)。

下面是三个应用在不同领域、但同样体现了新范式原则的软件产品:……

本文剩余内容的主要摘要如下:

1,还有哪些已经过了 B 轮融资的软件创业公司也在使用这一原则并实现了快速发展?

2,除了能显著增加净收入留存率外,这种新软件范式的最大商业价值是什么?

3,这类公司也有构建的难点,如创始人需要解决哪些挑战才能驾驭这种新软件范式?

我的知识星球用户请扫描以下二维码阅读全文,欢迎其他读者加入我的星球。

老星球用户续费请用这个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