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最大一笔股权投资尘埃落定:又是孙正义

孙正义又在美国疯狂砸钱了——这次进入的是建筑业:

软银透露其已领投独角兽 Katerra 的 D 轮,总金额 8.65 亿美金,不仅让该公司 C 轮的 1.6 亿美金一下子相形见绌,也把 Katerra 估值抬升到了 30 亿+美金。

这笔交易也让美国媒体大为吃惊,因为月初软银刚与 Uber 达成 90 亿美金交易(详见硅发布报道《Uber股东着急抛股》),而软银去年投 WeWrok 前还被爆:曾犹豫是否联合办公概念离愿景基金投资“科技分支”的定位有点远。

但如果说 Wework 接近房地产,那么智能建筑创业公司 Katerra 则是完全的房地产了,只不过,它像是宜家版或乐高版的房地产。

简单讲:Katerra 是把建筑作为一个“产品”来打造,建筑的所有结构部件(墙板、窗户甚至家具)全都在 Katerra 自己生产线上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像乐高积木一样拼在一起。

它还革新了建筑业的商业模式:在保证房子质量和美观前提下,只需一半时间和成本来完成建筑物,这是因为:

  • 第一,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从头到尾包办一切的“全栈式”建筑服务,有自己供应链、设计和工厂。这样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客户(主要是住宅和商业地产开发商)省去与不同供应商团队合作的麻烦,使后者不需再与多家建筑设计公司、工程承包商和其他相关公司打交道。
  • 第二,Katerra 有自己 IOT 网络跟踪所有员工和设备,以及利用 SAP 平台实时分析比较每个项目数据,这也是商业模式重点,简化一切,提高员工生产力,因为建筑业的最大挑战是人工和建筑材料间的协作问题,也是烧钱的地方,而 Katerra 利用实时信息和数据来解决这一问题。

《华尔街日报》称:Katerra 就像是在“造 iPhone 一样制造建筑”。

建筑业和消费电子产业的确有相似之处,因为一旦以技术为基础的模块化设计得以实现,都可以受益于规模经济。

但两者又不同,每个建筑物有它独特性,当地的规章制度、气候、物理限制、地震条件等,iPhone 出场前就组装完毕,但建筑不可能,这也许就是为什么 Katerra 要做端到端服务的原因。

最后 Katerra 团队阵容其实吓人:成立于 2015 年,今年才 3 岁,三位创始人分别是:Michael Marks、Jim Davidson 和 Fritz H. Wolff。

第三位是原房产投资公司 The Wolff Co. 执行董事长;第二位是科技投资巨头银湖的创始合伙人之一;第一位是私募股权界知名人士,曾任特斯拉临时 CEO,Michael 也曾掌舵消费电子制造巨头 Flextronics。

Katerra 去年完成项目 11 个,未来两年已积压 13 亿美元项目,这些新项目涉及住宅、酒店和学生公寓等。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接触软银前曾计划融 4-5 亿美金足矣,但软银鼓励其加速全球扩张。软银进入前,已进入投资机构包括德丰杰(DFJ Growth)、Khosla Ventures、富士康等。 dium G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