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下岗的将是“职业摄影师”

几乎快被人遗忘的图片领域最近在硅谷酝酿着一轮新创新。这两天,我们拜访了图片编辑工具 Polarr 创始人 Borui Wang,请他谈一谈正在硅谷涌动的图片趋势成因。

Sigh,话题最后竟然又涉及新一轮“下岗”。以下是我整理的 Borui Wang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过去问题

要知道硅谷图片行业正发生什么变量,首先需要先了解过去图片行业模型是什么样的。简单说,最早的模型,买卖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而且直接,共涉及三个环节:第一生产者,第二经纪人,第三购买者。

以 Gettyimages 为例。就是说,有一群人,以拍照片为生,他们通常非常职业而且全职,生产照片目的就是为了钱;然后,他们把自己照片交给一个平台即经纪人,像 Gettyimages 这种;再然后下游,像《纽约时报》等专业机构进行购买。

那在这个模型里,最有 Power 的其实是 Gettyimages,因为它把照片版权买断了,每个交易达成,它收取 50%-75% 分成,照片生产者只能拿到很小一部分。甚至这种版权授权模式,在某个时间段是非常疯狂的,Gettyimages 刚成立时,就是把所有东西买断,比如跑去旧金山说,我把我喜欢的所有一次性购买,然后形成垄断。当时他们创始人做这个事,就是为“版权授权”这个商业模式,因此投入了很多钱。

但现在这种模式遇到什么问题呢?因为 Digital 的出现,而且情况是 Digital Photo 分散得越来越广,经常有人盗图,所以 Gettyimages 现在也没办法,解决方式是说:好,你可以免费拿,但必须注入我们某些标准,比如打上什么字样,而且他们花了很多钱和资源去做照片追踪,看有没有其他人在用他们的图。

但这仍是不解决问题的。为什么?昨晚我还在和一个朋友讨论,比如现在我有张图,并要把它控制在只被使用 5 次。你觉得有可能吗?一种方式是说,我给图片做个身份证号码,但要有人截个图呢?那我们也讨论过,不用身份证号,去追踪这个图片的信息是否相似,那要有人改个像素呢?

所以这个东西,它其实不仅在影响图片业,也在影响整个 ART 业。就好比以前我做五个雕像,我卖给五个人,没问题;但现在我画了这么个 Digital Art,然后就想授权五个人,你说 How Can I do it?

正发生的趋势

那讲第二种模式前,我们再来看下,与此同时图片产业链上下游正在发生的变量。首先下游,你会看到说,一些购买机构它已经觉得去 Gettyimages 买内容,成本太高;另一面,内容生产群体也在变化,一些业余但非常发烧的人在涌进来,或者说他们因为照片存储平台的存在,而被发现。

这些变量下,你会看到图片业已经发生的一个趋势,即一部分网站会说,我给你用户提供免费照片存储空间,你把你特别大的原始照片放我这里,然后我去选出一些好的,然后别人再过来买。

像 Flickr 现在转型也是在做这个,也归属这种模型。今年 7 月底,Flickr 说它要开始帮用户把照片卖给另一部分用户,因为相对 Instagram 这种移动图片托管服务,它上面的摄影发烧友还是很多,用户照片也相对专业。

注意:这种模式下,它其实是可以大幅降低图片购买成本的,因为用户或者说像你、我、他这样的人,首先会认为我作为一个爱好者,我在生活上没有说我要去依赖销售图片这件事。所以很多时候这些照片卖出去,他得不到什么钱,实际上是网站在赚钱,但用户不介意,他甚至还可能因为这个图片得到承认而非常高兴。

这种模型里,它的“销售”和第一个模型很不一样。第一种,它的用户有主观意识,我来这里就是想卖,但新模型中,这些人只是我的平台用户而已。这种新关系,也正渐渐演变成商业模式,除 Flickr,像 Humble bundle 这个网站,它以前也还是作为一个 Hosting 存在,但最近两三年,它开始变成第二种模型。

甚至这里还会产生更激进的:你比如 Instagram,它每年可能会有 100 个 Billion 照片上传,然后因为大家只是用户,我不在乎收入,有人用我反而很开心,然后 Instagram 就可以把大家这些非常随意的照片,去和一些品牌商对应。好比说,耐克它新推出一款鞋,然后它发现有某个用户拍得特别好,那这个运营图片的平台就会去跟用户说,用户也觉得非常高兴和自豪。

已出现的一个例子是,你看下面这张图:它就是一个叫 Nordstrom 的网站在 Instagram 发现了一个好图,然后这个网站的人给用户留言,说希望获得用户免费授权,然后你看那个用户不仅同意,而且还很高兴。

职业/全职摄影师下岗

那对个人职业者,未来整个趋势会变成什么呢?我觉得世上总会有两伙人,一伙他信仰所有东西,都该或者说会免费;另一种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个法律系统运作的世界。那不管怎么样,客观结果都是:

大量做得不错但只是把这些事作为一个爱好,并且不主要依赖此来获得金钱回报的人群在涌进来,同时,职业摄影师的存在目的突然变得没有了,就是这个职业突然需要变得要消失。我这里指的是大规模职业摄影师这个人群,它变得说只能存在少量的人。

而这个市场中的很多内容创造者,他会变成是这样一个状态,就是:很多人他会去做艺术,但不再是为销售,他做只是因为他喜欢。他会变成说:我有 70% 时间是在做我的爱好,但我不 Care 它是不是能回馈我钱,然后我有 30% 时间是在写代码,我就是通过这个写代码赚钱。

所以长远讲,这个人群不会再把这些事作为一个专有职业,而是爱好来做,然后如果他做,他也不会通过像第一种模型那样用非常直接方式去卖,就是他不会说做这个内容,然后直接卖的也就是这个内容。

当然在上面第二种模型中,也会有一些个人说,你要用我的东西?那你买我吧?但这里,首先,这个价格肯定比第一种模型里便宜;其次,这个人这样的个体可以存在,但市场最终影响力是在“购买者”这里。也就是说,如果我不想付钱,我还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找到差不多的,你可以不卖,因为技术发布成本降低,内容生产者在大量涌进来,我到处都有选择。

换句话说,你作为一个个体,如果还想找到一个组织或一个机构,给到你一笔专门生活费去为它做事,这种事情长远讲已经不存在,或者说整个受惠人群会大幅缩减。我觉得是这样,每个人它自己都已经开始像一个公司,就像刚才我说的,也许作为个体寻找职业的人来讲,你已经再也找不到一个组织说可以给你一个保护伞,你去为我做事,它可能会大量用低成本的志愿者,然后如果你这个平台赚钱,那是因为你利用你这个分享平台的影响力赚到的钱。

最新趋势

回到图片业,那现在硅谷又出现的第三种模型是什么样的呢?这其实也是我们想做的事。就是说:我作为一个经纪人或平台,仍会有非常多用户在我这里上传照片,但我会用一套非常强大的技术,去分析这些照片内容,最后去和厂商匹配。

注意:这里的商业模式不再是版权授权概念,而是一种完全由技术驱动实现的商业模型。首先用户层面,比如你把照片给到我,我会把它弄得更好看,把一个普通照片创造成一个更美好的东西,我用一套技术去实现,用户可以正常分享内容给朋友和家人。

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获得我们建议,比如平台方它可能会用它的技术引擎,非常迅速而且精准帮用户去对他照片进行删选。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 2000 张照片,那其中肯定有一些是不太好的,这个时候平台方会告诉你这 2000 张照片里有多少从专业角度看其实是“废品”,然后它会给哪些是“精品”的建议,可能是只有 200 张。当然,你会不会因此把“废品”删除掉,由你自己决定。

而商业模式层面,它不再是一个内容或产品授权平台的概念,更多做法可能是说:比如你是 Airbnb 这样的厂商,然后我告诉你,你作为厂商对不同用户应该把照片变成什么样。也就是说,你的不同用户应该看到什么类型的照片,在这方面,新模型图片平台方会给到你很强的建议。

讲得再深入一点,像 Airbnb,它花了很多钱找职业摄影师,因为很多想出租房子的人自己去拍房间照片效果不好,或者懒得拍,所以 Airbnb 会提供一个功能,说房东你可以申请要人来拍照片。然后 Airbnb 就找到我们,把这些照片给我,告诉我它要什么目的,然后我去帮它做优化。

因为这里的关键点是:不同照片对不同人群是有不同价值的。就像 Airbnb,你现在去看它主页,它有一些图片颜色偏绿,有一些偏黄,像我这种用户可能是比较喜欢黑白淡雅的。

那如果说,Airbnb 需要把同种类型的房子图片展示给某个特定年龄段的人,比如是 15-25 岁的年轻人,它需要什么样的图片建议?这些年轻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图片颜色、图片基调?如果 Airbnb 需要把同一种类型的房子图片展示给 26-45 岁的女性,它又需要什么样的图片建议?

所以,这种新型图片模型它确实会需要用到很多用户数据,这也是大数据的一种应用。我们现在就是专注在这个搜索引擎上获得数据,现在它是一个免费照片处理软件,不需要安装,速度可以达到和 Adobe 一样。我们就是完全基于这种理念去分析数据,你作为一个用户,甚至可能都不需要告诉我你年龄和爱好等信息,因为你已经在平台方上有 Photo Content,即照片内容。

下一波下岗的将是 “天使投资人”

F 50 天使创投创始人 David Cao 在中国转了一圈后,我们在硅谷最有名的孵化器之一 NestGSV 聊天,其中聊到一个话题,即大数据如何在种子至天使轮投资中获得应用,我觉得很有意思。

硅发布曾写过《下一波下岗的将是 “IT 人士”》。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正在硅谷发生的信号。以下是我整理的 David Cao 主要观点。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全球创业数量大幅增加

首先第一点,全球创业数量正大幅增加。我们来看下大环境。举例说,五年前你要在美国开始创新,一般都得是当年什么思科、雅虎做过至少总监或副总裁以上级别,你得手上有那么几十万美金现金,还得 Hire 一个中国或印度人做你 CTO,否则开不了公司。

但现在,谷歌或其它公司的云计算已经把印度和中国人 CTO 职位消灭,实际上你会看到,现在越来越多创新公司它已经不需要 CTO。第二个变量,因为社交媒体发展起来,导致以前公司很需要的媒体 PR 角色也被大幅削弱,或者说创业公司,它通过很 Social 或很便宜成本就可以实现效果。

那第三个变量,产品的 Distribution 即发送这块。以前如果你要做移动产品,或要搞定运营商和大公司,你这个 BD 成本是非常高的,但现在你只要把产品放到 App Store,或放到谷歌、亚马逊平台上,它自然就会滚起来。

所以也就是说,现在发行(BD)、 Marketng,以及 CTO 这样的工作,它都正被大幅削弱,而小年轻们他只要有饭吃,甚至只要有几千美金,他就可以开始一个公司,并在这三个领域拼过那些很有经验的人。这些是我们说的导致全球创业数量大幅增加的第一个大趋势

创业者素质大幅提高

第二,创业者素质大幅度提高。比如以前从思科、雅虎做总监出来创业,他其实没经过任何 Training,只有工作经验。但现在年轻人创业,你去看硅谷,光孵化器它就有 100 多个,还有上百家社区。

比如我们刚做的“硅谷企业家社区”是其中一个,但已经是硅谷最大线下社区,那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社区这两年突然爆发性增长?这其实涉及新型大数据环境下创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量

第一个是,有大规模线上和线下社区,这些社区大幅扩张,急速促成内容共享和社交学习;第二个是孵化器和加速器大规模兴起,它们能帮创业者去 Training 和包装;第三个就是大赛趋势越演越烈,它主要存在目的是做删选机制。

也就是说,这三大细化趋势都在帮助创业者从原来一个 Dreamer 变成寻找天使轮投资时“很有经验”。而作为这些那些各种培训的结果,你会看到说:现在的创业者走出来去谈种子或天使投资时,他已经变得一个个看着都非常像美女

他们的 Presentation 已大幅上升,而且他们还在用很低成本,在用谷歌和亚马逊平台,弄出一个你看着很像一头大象,但其实还不是大象的东西。与此同时,问题是什么呢?

问题是:和过去相比,这些人的失败率也在大幅提高。比如五年前那些思科、雅虎出来创业的总监或副总裁,如果手上有几十万美金现金,还 Hire 一个中国或印度人做 CTO,他们失败率会比较低,因为竞争少。假设那时这类人成功率即五年后企业还能存活率是 5%,那现在这些创业公司的存活率,可能已经变得只有千分之几,因为创业数量太多,而竞争非常非常激烈。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整个传统 Funding 的流程快要奔溃了,它变得无法运作。因为进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个个看着都不错,但他们实际成功量却只增加 100%,失败率却大幅提高。

这里我讲的主要是早期投资,即种子轮到天使轮这个阶段,大数据的主要问题就在这里:即种子轮一直到 A 轮,特别是种子轮和天使轮面临的问题比较大

比方说一个小基金和 Partner,以前他一个月看几十个 Case,基本能判断哪几个 Case 是好项目,但现在因为创业者 Presentation 能力大幅上升,失败率却大幅增加,投资人该怎么办?

再好比大家都说斯坦福那个投资谷歌十万美金最后赚了一个亿的那个教授,运气好是一方面,但那时创业竞争也不激烈,其实他也写了不少支票出去,而大部分也都失败;另外当时找他要 Check 的人也不多,那如果是现在,可能会有几千人向他要十万美金,他该怎么给?

也就是说,以前整个种子轮、天使轮流程已无法应付这种大规模创业者。投资人已经变得没法判断,看不清楚,你没有足够多量数据去支持判断,而且你还看到大量创业者在不断涌来。

天使机构化大规模兴起

那造成的结果,其中一个冲击就是:这些传统硅谷天使俱乐部 Angle Group 等,运作开始变得很慢。每个项目都很好那他也能投得很快,但如果每个都是挺好又不够好,他就会不知道怎么决定。

所以我听到的是:这两年硅谷好几个 Angle Group 的投资效率在大幅下滑,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这些机构都是业余组织,处理不了这种大规模数据。举个例子,以前来的评审 Case 是一个月 20 个,现在是 80 个甚至 100 个,看着而且还都很接近,很接近时你是非常难选的。

所以这个时候,天使投资机构化的大规模扩张,是硅谷目前正呈现的另一个明显趋势老牌天使投资人他们开始退役,这是“被迫退役”,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

以前很少有机构做天使,投资机构都从真正的 A 轮开始。但实际上按现在硅谷情况看,不仅仅是投资机构开始进入天使轮,也有新基金融资专门就是为天使融起来。然后它就导致,个人天使开始变得要退休

我们这么讲吧,如果你是个人天使,以前全凭自己 Networking 就可以决定投资,但现在不行了,你必须加入一个平台或一个聚合机构,才能得到比较有优势的判断。比如那个斯坦福教授,大数据情况下他该怎么办?

两种可能:一不投了,其实就是“退休”;二变得很专业化,他开始加入一个投资机构,现在硅谷很多天使投资人他就加入各式各样的网络或者新兴投资机构,要么做 LP,要么做 GP,所以说最近硅谷天使机构的 Fund 来得很多。

实际上,你把这三年来在硅谷新建立的基金,我猜应该是爆发式增长,就是这三年在硅谷成立的天使级别基金,这个 PRE-A 的基金成立是爆发性的。像 YC 等等。以前天使是业余的人玩,但现在全是机构在玩

大数据时代怎么删选公司

那么这样三个大趋势下,我们会怎么删选人。其实也是要用到大数据,这个数据牵涉到好几个方面,我把它分成这么几类数据。

第一类是 Social Networking。这个就是要去查,大家做天使投资其实还是很关心这个人怎么样的,那这个时候就是要去 Track 他。实际上我们要查这个创始人都是要查他 LinkedIn 等各种 Networking。

你查是为省时间,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见,你会被累死。举个例子,以前你就认识我一个 David,你不用查来查去,但现在情况是说你认识一百个 David,你怎么办?所以信息收集能力对现在的投资人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说天使必须机构化的原因。

现在你的能力已经远远不够,你必须有全职人员,有一帮人在为你做这些事。然后,现在市场上它还派生出很多第三方数据机构,专门就是为提供这些数据,比如有家创业公司叫 Indicator,它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对创业公司所有痕迹进行跟踪。

另外讲到创业者,我们还会去查说是你是否真实。首先,你必须确定在 LinkedIn、Faceebook、Twitter 上情况一致。因为也有一些人他会作假,比如他有两份工作,然后呢? Co-founder 是兼职。但他不会写全职,就是大家都很 Smart 你知道吗?他没有Treated 你,他只是隐藏了信息就是 Mislead 你。类似这样的。

所以你要通过各式数据系统去摘取数据。而如果你是业余天使人,你根本找不到那些数据,因为那些都是很专业机构在专门帮你采集,像用户访问量、活跃用户等诸如此类。

甚至还有专门公司 Track 你们团队的 List 变化,它就完全用工具抓,只要你一变化它就知道,而且这些全都是全自动化抓取和自动化分析的结果

那还有一个是行业方面大数据,这叫趋势。你怎么判断这个趋势?回到那个斯坦福教授,以前为什么他敢投谷歌?因为他觉得这个东西还不存在,但其实真实情况可能是,它是存在的,只是那些没做成,而斯坦福教授不知道。

也就是说,如果谷歌前面只有五个,那么他投到第六个也就是谷歌时很 Lucky,但如果是像现在这种情况的 100 个呢?他的成功率会远远小于 10%,而这时每个创业者都会和你说 I am different,你就会变得很难判断这个行业趋势

种子或天使轮核心问题

其实我觉得种子轮到天使轮,它面临的最大瓶颈是:所有这些种子轮或天使轮它投资企业时,都是静悄悄发生的,但你必须用各式各样大数据方式去把他们找出来,以确保自己不错过投资

这些工具你在做 B 轮和 C 轮时,会有一帮人专门干这个活,因为你投的是几千万美金,有足够成本雇佣人专门花一个礼拜就做这些事,但问题在于:你是天使轮,你没那么多成本去 Hire 一个人或怎么样,所以最后你必须是个工具化和平台化方式,来确保你知道别人已经投了,这是关键。

天使轮的问题就是:A 轮属阵地战,敌我双方都公开,但天使轮尤其是种子轮,你不是所有都知道

而且这些东西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暴露?它会是在一些社区、非正规或非主流媒体里等,所以你必须有一些更大数据挖掘和处理能力。你不能说我看一个 Case 我看得很高兴,结果别人早就投得不知道哪里去了。

最关键仍是人

那什么样的人能成功这个东西有没有变化?我觉得大方向上是有的。

我们发现,早期在五年前的成功创业者,他从大公司出来的多一些,就是高管创业比较多,因为你得有权有势有资源人脉;但现在,因为互联网技术导致这些需求量不高,这时比较聪明和勤奋的人会更有优势

就是这个人的 Personality 比他以前经历更重要,这个人本身,他是不是会领导人,是不是对在做的这个东西非常有 Passion。这么讲,就是这个人的个人特点比他背景更重要,然后他个人的 Passion 比他经验更重要。

因为五年前如果你想创业,你有最强的 Passion,你也仍然克服不了中国/印度人给你做 CTO 及 Marketing 等这个或那个问题,但现在你有 Passion,同时那些条件被大幅度削弱,“谁可能成功”这个问题开始变得不一样。

下一波下岗的将是 “IT 人士”

科技领域与传统行业人士区别之一,即信息更新发疯地快。即使我曾在硅谷生活两年,但跨别四年后,我最紧迫的一件事是更新知识结构。这两天,我拜访了硅谷云领域的一些人士,得到一个让我惊讶的观点,比如下一波将下岗的人群将是企业内部的 “IT 支持人士”。

这是硅谷真实呈现出的一个无可奈何的趋势。我将这两天交流记录如下,这涉及硅谷云领域一些发展趋势,也涉及和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硅谷现在比较热议的方向一个是 Mobile,一个是 Cloud,但我觉得光说“云”这样的词是很宽泛的,它背后真正涵义应该是:“Consumerization”,即“(所有一切)的个人消费者化”。

这个词已被维基百科收入。它在维基百科意思是:围绕最终个人用户来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重新定位。这也是硅谷在云领域正发生的一个趋势。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像 Gmail、Google Docs 和 Dropbox 这样的个人邮件系统、文档编辑系统及文件同步/共享工具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商业世界,这是有风险的

举一个日常生活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现在很多人会越来越多自己到“云”上去进行工作方面的一些事。

这个时候,公司 IT 支持部门的人知道了,他可能就会来找你,因为员工这样做可能会泄露公司商业机密。但这是用户行为习惯,或者说硅谷产业趋势呈现出的一个很重要特征

为解决这个问题, Dropbox 去年推出一个服务叫 “Two Account”, 允许用户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登录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个人文件放在个人账户,商业文件就放在企业账户。企业账户文件归属于公司,公司 IT 部门可以通过 Dropbox 的接口来管理。同时员工一旦离职,企业可以回收企业账户中的内容。

据我所知,目前个人用户仍占 Dropbox 半数以上比例,但它的企业级用户增长情况明显要高于个人用户。也就是说,Dropbox 未来很可能会向企业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历史上看,从 Salesforce.com 开始,卖软件作为一个在线托管服务已有近十年历史,但那个时候,迁移到云上不是公司业务核心运营思想,这就是为什么现在 Salesforce.com 抢起年轻的云计算公司,就像是 10 年前的甲骨文,为什么微软那么重视云,以及 IBM 和苹果成为合作伙伴去给移动商务用户提供软件。

接下来,“云”肯定会是一个爆发点,云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企业很多事情都会放到云上操作。

实际上,按照硅谷的产业趋势看,我认为五年后大部分中小公司的 IT 支持部门都有可能变成只剩下一、两个人,很多公司 IT 支持部门的人会被裁员,也就是出现中国上世纪 90 年代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而造成的“下岗”现象。

这是因为在未来,很多公司在采购等方面非常多事情都会直接在云上发生,相关部门的人会直接在云上采购或做这种事做那种事。

也就是说,IT 部门提供的价值会有很大转变,不再是安装和维护公司内部系统,而是直接管理公司在各云平台上的账户

IT 部门的员工,如果没有技术转型和跟上云潮流,就会被时代抛弃。当然,这里的 “IT 部门”主要是指:那些 IT 系统支持部门,即这个公司主营业务离 IT 有点远,这些部门的人主要工作是维护 IT 系统,支持企业主营业务发展。

硅谷上一波风潮社交网络代表性公司 Facebook 改变的是人和人交流的方式,类似 Dropbox 这样的企业或者“云”,改变的则是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交流方式。但这个领域有些企业比如 Box,在我们看来已接近死亡。

方向性来说,几年前 Box 发现做个人市场不行、押赌企业级市场是对的,但问题在于:它是一家销售驱动 Sales Driving 的公司,还是把服务作为产品来对一个个目标企业内部的 IT 部门进行销售,销售成本非常高

而新一代公司通过 Consumerization 方式,可以以非常低成本将云服务通过最终用户,也就是目标企业的员工,来直接销售出去。这使 Box 在和新一代公司竞争中处于很大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