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风投来美国必备神器Otter

上周去Los Altos拜访Sam Liang,想看看他最近在做什么。Sam之前是谷歌地图的架构师,是谷歌地图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之后他离开谷歌做了Alohar,公司2013年底被高德地图收购,现在已经归属阿里巴巴。

Alohar旗下有个产品叫PlaceUs,很有意思,它指出了地图业务的一个发展趋势,即

基础地理数据其实已经不再具竞争优势,因为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是一个可以购买的东西(已经有多种数据来源)。那么,现在什么东西具有竞争优势呢?

把“场景”也就是context引入到地图概念里。我举个例子。

当我在应用上看到我国内朋友时,我得到的信息将不只是她的地理位置信息,而是她在“干什么”的一个状态,好比她在开车。那么这时我可能就不会给她打电话了,因为开车接电话不安全。显示“场景/状态”而非“地理位置”,以此帮助协调多人的生活和工作,这是AI在地图中的意义之一。

如上图,三年前的PlaceUs曾经非常开拓我的视野。那么,现在Sam在干什么呢?

去Los Altos前,我特地搜索了一下他的新公司AISense,发现去年底已经完成A轮,已有投资者包括德丰杰DFJ DragonFund、500 Startups等。早期天使投资人里,我还看到了大卫.切瑞顿。

这个人是谁?就是那个闻名硅谷的斯坦福教授,他第一个写了支票给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后面那两个人拿了这张支票创办了谷歌。

言归正传。Sam的新作品是Otter,这是一个语音产品。我问Sam:“其实你有非常多选择,为什么二次创业选择做语音呢?”

请注意:这个时候,Otter这个App就放在我和Sam中间的桌子上。下面是Otter记录下来的Sam说的东西。我的第一感觉是:天啦,那边语音刚落,Otter已经基本全记下来了,这个速度太快。

我翻译一下:

“我做这个东西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都需要用语音沟通,尤其是对企业家,有很多重要商务会谈,比如今天这种情况,我们面对面见到,然后可能只有40分钟。

但我们会谈很多信息,而企业家的时间很贵,我们怎么才能最好地利用时间呢?那就是不要把谈话内容又忘了个精光。但我发现:人们花很多时间开会或会谈,但其实一结束就忘了大半部分,所以Otter这个App,第一个作用就是帮人们更好地记住会谈内容。”

下面,我帮大家快速拎一下Otter的核心要义。这里,已经显示出硅谷关于语音的一些趋势和洞见了。

第一,Otter关键字:转录

这是我最需要强调的一点,因为不同人用Otter,Otter能帮到他/她的地方不一样。比如中国很多小孩在美国读书,刚开始时可能英文听力不好,听教授讲课吃力,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Otter看英文文本抓关键字,因为你的阅读能力一定比听力强。

但这是Otter的核心吗?绝对不是。

Otter核心是“转录(transcription)”,也就是说:把声音转成文本信息,而且转的速度极快,几乎实时。这样的产品形态,就把一堆以“录音”为切入点然后再付费转文本文字的产品甩出去了。

那么为什么转录会成为一个趋势呢?我想是因为:文字形式的信息有其它形式的信息(如语音、视频)不可替代的功能,越是严肃/商务领域的信息,越是如此,因为你听完看完会忘,而严肃/商务领域的东西,你不想忘。

2,Highlight神器

文字信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对内容一目了然。

这一点,语音做不到,视频做不到,甚至后两者在信息的展开中,还是不可逆的。而既然,你能够以很快的速度阅读并来回逆,你抓重点的速度肯定也就更快了。

3,技术上和亚马逊的Alexa或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不同

我第一次用Otter时,其实愣了一下,因为它要我先对它说一段语音,包括告诉它我是谁,我做什么职业。

我想:这应该是个“工具”,应该像谷歌地图那样打开就直奔主题,怎么往复杂方向去了呢?后来我才明白,看下图:

图里描红之处,会自动呈现你的名字和头像。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凡涉及谈话,必然涉及两个人或多人,那这个时候,“什么信息是谁说的”这件事就很重要。而Otter被设计成:能对多人谈话进行理解和捕捉,这和亚马逊虚拟语音助手Alexa或谷歌语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的技术不同。

后者一般发生在人和设备之间,而且通常是一个人在说话,同时,你和Alexa说话时的内容都会很短,无非是问一些短问题。

但人类的谈话则要复杂多了:不少于两个人;其次一聊一小时很正常;再次,语速不会像我们对着机器说话时那样慢,而Otter的目标,就是捕捉类似情境下的对话、会议、采访、讲座等,然后把它们变成一个可搜索的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涉及的所有技术包括语音识别,都由AIsense自己构建,不用现有语音识别API。据Sam说,这是因为希望提高准确性,并优化多个说话者。

4,也支持导入音频、视频,帮你转录

但需要打开电脑用Otter的官网搞。

5,语音世界的Dropbox和Slack

这时你闭上眼睛,脑海里出现一大片语音的海洋,我们再来看下Otter的Logo,它强调语音谈话的可记忆、可搜索和可分享。

这个概念熟不熟呢?

其实挺熟的,让人想起Dropbox,只不过Otter做的是语音会话。甚至在商业模式上,Otter和Dropbox也很像:

免费用户这块,每个月可以用10小时的语音转录,而如果你想要更多,则需要付费$9.99,获得一个月100小时的转录。

Sam估计:免费用户会占这个App的绝大多数,付钱的则将来自企业级用户。但就像Dropbox和Slack,他们的绝大部分付费/企业级用户,其实都由他们的消费级用户带来,比如职员用着用着觉得需要,回头和老板推荐购买。Otter应该也是这种模式。

不过,Otter应该还有一种商业模式,那就是技术授权。

目前AIsense已经和美国最大在线视频会议提供商Zoom合作。其实我也是Zoom的用户,经常用它视频采访,我知道Zoom不提供文字信息,只有在线录音功能,而现在,AIsense将为Zoom提供转录技术。

6,潜在使用场景

理论上,除了企业内部使用外,Otter的技术使用场景还可以包括医疗保健、教育等。

因为这些领域的信息,都是极严肃信息领域。Otter负责提供这些领域的语音对话搜索,就像支持用户搜索电邮和文本。

7,但其实,Otter还有一大用途

我写这篇文章,除了给到大家硅谷的一些趋势信息外,其实还有一个特别的用意。

每年,我都看到国内风投和创业者朋友一波波地呼啸而来,然后,再一波波地呼啸而去,有一些,总是很头痛自己的英文听力,加上硅谷是个移民城市,这里的英文有非常多国家的口音,印度的,爱尔兰的,英格兰的等等等等,也许你可以用Otter帮你记忆,会谈中老外说的关键信息;或者,仅仅是把它当作速记神器用,回国飞机上再全面check一遍英文文字,也很好。

总而言之,什么东西对创投圈朋友最贵呢?我想绝不是钱,而是时间。但愿你们的每一次辛苦奔波,都没有被辜负。

共享单车在美国火不起来

这是我2017年10月拍摄于Milpitas华人超市旁的一张照片。“共享单车”在国内最火的时候,它也曾飘洋过海到美国,上面的LimeBike就是其中一个玩家,硅谷著名风投Andreessen Horowitz投了它1200万美金,到B轮的时候,LimeBike估值已经是2.25亿美金。

但是共享单车在美国火过吗?从来没有。

事实上,它很快就被有关运输创新的另一个新概念打击了。而这个新概念的翘首级公司,成长速度是这样的:

成立不到18个月,融了4.5亿美金,6月底刚结束的C轮里,红杉是领投方,总融资额3个亿,一举把公司估值抬到20多亿美金。换句话说,一个去年才建立的公司,现在已经挤身“独角兽”不说,而且非常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了。反过来算下Uber的融资史,成立第18个月的时候,Uber还在拿A轮。

那么这家超越了Uber、刚刚崛起、正被美国媒体和风投圈热议的公司叫什么名字呢?Bird。干的是什么事?滑板车共享

这几年美国科技圈很少看到
成长这么快的创业公司了

现在,电动滑板车在美国真的非常流行,我每天去圣荷西市中心的WeWork办公室,一路上可以看到小孩骑,学生骑、情侣骑,职业人士也骑,我就差没看到过老太太上去骑了。

考虑到国内很多创投圈人士似乎已经注意到这个风潮,我在这里快速说几个我在美国市场看到的信息。

1,Bird成长这么快,却只有一个创始人。

这一点有点背离常识。这么大一摊子事,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创始人呢?但是研究了一下Travis VanderZanden的背景,很多东西就明白了。此人的所有履历都和“增长速度”有关。

Bird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Travis VanderZanden

他曾经在Lyft做COO,之后去了Uber做全球增长副总裁。而他加入Lyft原因,是因为造了Cherry,这个东西做实时洗车,让用户一点按钮,就能从邻居那里买到高品质洗车液。一年半后,Cherry被Lyft收购,他就顺理成章做了Lyft的COO。而他老妈也功不可没,老妈职业是开公交车,而且一开30年,应该算是给了儿子从小观察运输业的绝好机会了。

2,这家公司的市场营销费用是“0”

看到这里嘴巴不要张大。这是Bird投资人、洛杉矶风投Upfront Ventures的合伙人Mark Suster自己说的:Bird的市场营销费用为“0”,完全是一家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公司。他自己一开始也不信,结果每天从办公室的落地窗偷偷望下去,最后坐不住了,跑到创始人那里求他从Upfront Ventures拿钱。

3,小孩变身充电器

这是最牛逼的一点,因为电动滑板车业务很麻烦的一个事是:需要经常充电,而Bird利用了免费劳动力,甚至掀起了一场文化运动“寻找滑板车”,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了一个非常高效的充电网络。

简单讲,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Bird的充电器,只要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信息,你就可以通过帮它充电来赚钱。其实就有点像Pokémon GO游戏,现在,美国年轻人已经掀起类似Pokémon GO的捕车热潮,四处找滑板车,然后带回家充电。电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赚钱,Bird给的奖金是$5-$20不等,取决于捕车的难易程度。如果难度很大,比如要翻山越岭才能找到车,那么你就能得$20。最酷的是,当你进入“充电器模式”时,Bird的App会显示你所在地的Bird滑板车需要充电的实时地图。

而就这样的赚钱方式,有些小孩一个晚上就能挣$600,秒杀做Uber、Lyft司机,所以直接就催生出了团队合作模式,不少人拉帮结派、租卡车扫街找电动车。甚至还吸引了抢劫犯,故意把车藏在死胡同,引诱来找车的人,然后对他们打劫。

4,商业模式和收入

每个用户用App解锁滑板车一次,开锁费是$1;而在使用过程中,每分钟收费标准$0.15。

下面这句也是Bird投资人Mark Suster自己透露的:Bird很可能会成为已出现创业公司中最快达到十亿美元级别运营收入的创业公司,因为“迄今为止它的收入增长太让人震惊了”。

5,就这唯一一个创始人,创始人已经套现。

感觉Bird奇葩到会成为一个商学院研究案例。

一般来说,创始人不会在项目早期就套现,因为这样做会动摇投资人的信心,而即便是在开明的美国,比如Snapchat的两位创始人,也是在拒绝了Facebook的30亿美金收购价后才提出套现要求的。但是Bird的创始人刚刚被曝:已经在由红杉领投的C轮交易里套现了不少。

但这是Bird的投资人“要求”的。

据说因为Bird估值增长太快,在C轮融资里出现了投资者“超额认购”,投资人进场的需求不要太充足,然后创始人也想为更多投资者加入腾出空间。

与此同时,创始人控制力度进一步降低,而Travis VanderZanden在公司里还没有建立超额投票权。这一点,和很多快速崛起的创业公司也有差异。

6,为什么是滑板车?单车不好吗?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骑电动滑板车和骑单车有什么区别呢?骑单车不行吗?

Bird投资人下过一个定义:共享单车最适合的路程其实是大于5英里的路程,而且如果你不想打的或乘坐公车,自行车几乎是5英里以上路程的唯一真正解决方案。但是如果要说到小于3英里这样的距离,绝对是用滑板车的体验更好。

这么说来也合理,因为在湾区这个地方,出了市中心,就到处是高速,大家用的都是四个轮子的车;而要在市中心办事的话,小于3英里的行程一定更普遍。

但是按照我的理解:自行车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为了从A点到B点的交通运输工具,而更像是一个用来健身的东西。这点和中国完全不同。就好比你在美国街头走路,感到太阳太晒然后打伞防晒一样,多少会感觉有一点奇怪。

7,两个八卦

Bird的供应商之一是小米。Bird还计划来中国。我感觉Bird的下一轮融资,要和中国的投资人发生点关系了。

最后,回过头来看了一下文章最前面提到的“LimeBike”,赫然发现:今年5月的时候它已经更名品牌为“Lime”,并且已经开始做电动滑板车。而刚刚两天前消息,它拿下了谷歌旗下投资机构GV领投的C轮融资,总金额也是3亿美金。所以2018年怎么做来钱快呢?大概就是创立电动滑板车公司吧。

美版滴滴空姐遇害案

5月滴滴空姐遇害案在国内引发很大讨论,我查了一下美国这边情况,想看看美国打车软件公司或者美国政府是怎么处理类似事件的。有些信息和数据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滴滴也好、Uber也好、Lyft也好,都是一个平台,一个“工具性”的存在,在这个平台上发生任何事,都不过是人性的一种折射。反映的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样子,人性,并不会因为这是个“新事物”而有什么不同。所以毫不奇怪,在美国,与打车软件讨论最多的,也是性侵和性骚扰问题。

实际上,当中国空姐遇害案讨论最激烈的时候,也是美国打车软件公司压力最大的时间点。

这是因为:5月,CNN 有线电视新闻网公布了美国本土的一组调查数据:

相关数据如下:

在过去四年时间里,美国至少有103名Uber司机被指控对乘客进行性侵或性虐待;其中,至少有31名Uber司机被判有罪,罪名从强行接触、非法监禁乘客,到强奸罪不等,还有数十起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悬而未决。

另外,Lyft在美国本土运载规模较Uber要小,但在过去四年时间里,也有18个司机被指控犯有性侵和性虐待;其中,4名Lyft司机被判有罪。

报告显示的案件情况,也很让人感到害怕。

其中一起是这样的:事发地点在圣地亚哥。

一名女乘客坐上了一辆Uber车准备回家。当时,她喝得酩酊大醉,因为呕吐,中途不得不叫司机停下。之后,她在后车座晕倒,恢复知觉时,司机爬到了她身上。这个地方离女乘客家不远,后来她逃脱,并打了911。

根据警方之后出示的信息:这名司机今年54岁,家里电脑藏有强奸妇女和虐待青少年录像,这些录像里记录的事是他五年前犯下的罪行。去年11月,司机因为强奸Uber乘客被判80年徒刑,此外,他还有33项罪名,包括性侵至少9名其它妇女和儿童。根据CNN披露的信息:这名司机经常给受害者下药。

也就是说:这个司机其实是个连环强奸犯。

是吧,这样罪孽深重的人,Uber怎么会让他注册为司机的呢?

而报告显示的案件,除强奸外,还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情况,包括司机用电子锁把乘客锁在车子里;殴打和强奸老年妇女;司机逼迫女乘客喝他的尿。


要注意的是:这些司机数据,还只是CNN对美国20个主要城市的警察局报告、联邦法院记录和县法院数据库调查获得的数据,并不是Uber或Lyft自己披露的数据。可想而知,如果是后者,这个数字肯定还要多。
关于这一点,中国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根据北京法官后来披露的说法:其它滴滴车主犯罪衍生的刑案数量远高于公众认知。司机杀人事件也不是第一次。车主与乘客因纠纷、口角引发的故意伤害罪案件属于车主涉刑中最高发罪名,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均有涉及。而因滴滴引发的强奸、猥亵案基数较大,手法多为通过搭载乘客(女)并在后续交往中实施侵害;但将犯罪行为限定为行驶途中后,案件数大幅减少,且多集中为顺风车车主。

接下来对打车软件运营平台施压的焦点方向上,两国出现了一些差异,也是我觉得最该警示的地方。

先说一个细节:在接收CNN调查的时候,有5名Uber司机指出:打车软件公司,并没有对他们做过任何有关禁止性骚扰的培训。随后,Uber说:2016年12月,他们已经更新标准,规定在使用平台时不许性接触。

但是,类似案件还在不断发生。

换句话说: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其实只是给人性的表演多提供了一个场所,并不能改变人性,犯罪这件事会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出租车里、酒店,马路上,甚至熟人之间。实际上打车平台根本不具备能够保证你绝对安全的能力,尤其商业机构对成本压缩和逐利的本性(“司机”和“时间”对平台都是稀缺资源)。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最为重要的、识别哪些策略是最有效地能对性暴力进行预防的聚焦方向上,美国立法者的视角,提供了一些不太一样的角度。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很快,CNN的报告到了立法者的层面。

美国议员要求打车公司提供一些问题的答案。其中一些,提得比较基本、普通,比如要求打车软件平台详细说明司机培训协议、性侵报告等;但也有一些提问,关注点富有启发。

比如,询问打车公司是否曾保留有被指控有性暴力或性歧视的司机记录?并且是否已经把这些司机信息公之于众(以免其它乘客遭遇类似境遇)?(“Do you make this information public to customers, who may hail a ride from one of these accused drivers?”)。换句话说,有这种记录的司机,就不要谈什么隐私了。

再比如,经常有司机同时为多家打车平台服务的情况,那么如果A平台上,有某司机存在性暴力或性歧视记录,这个A平台,是否会把这些有问题的司机信息共享给其它B、C、D打车平台?

反之,亦然。

你可以看到,在解决方案的方向性上,包含了很重要一点,即“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关于这一点,真是再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这之后,事情的进展是Uber、Lyft等鸭梨山大(当时他们面临的情况,除了CNN调查报告引发的立法者提问外,还有一起由14名妇女联合发起的集体诉讼),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变更。

而这些政策变化里,也有一些对国内有借鉴意义,比如像下面这些,其实也是美国打车公司在CNN调查报告出来后的一些最重要政策变化:

第一,Uber和Lyft双双宣布:放弃事涉性暴力或性骚扰争议事件上的仲裁协议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所谓仲裁制度是指:有争议的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自愿把争议提交给第三者根据一定程序规则和公正原则作裁决,并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仲裁通常是行业性的民间活动,但依法受国家监督。

在这以前,美国打车公司通常把该条款列为用户服务条款,也就是说:一旦用户成为打车平台用户,即默认出让其在公开法庭索赔打车平台的权利。但Uber和Lyft现在都更正了仲裁协议适用范围:凡是和性暴力或性虐待或性歧视有关的争议事件,当事人全部有权绕过打车平台,自行选择在公开法庭,或其它任何地点进行公开诉讼。

这是为避免打车平台天然具有自我保护而产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倾向,也意味:受害者将不再“被迫”在封闭环境下调解指控。

Uber对此做出的解释是:“我们不是说仲裁协议不好,实际上,它是解决争端的一种有效适用形式,但是我们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这是因为:性侵非常个人化也很难索赔(很难取证),另外很少有事情会像性侵这样,给受害者一种自己无法决定自己能做什么的可怕经历,所以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复‘幸存者’对自己的控制感,包括有权绕过平台进行公开讼诉。”

Uber总裁Dara Khosrowshahi谈到,打击性侵是目前Uber的新优先事项

第二,Uber和Lyft双双放弃保密协议

即不会再要求性侵受害者在解决争端时签署保密协议。换句话说,受害者有权公开任何信息。

第三,两家公司都承诺发布“安全透明报告”

即向公众公开通报平台上有过多少和性暴力或性骚扰相关案件,并呼吁所有打车平台都这么做。同时,计划向其它平台共享这些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公布性侵案件数量,是一件”小事“吗?绝对不是。美国打车软件公司的一个理解是:这样广而告之,至少能加强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是的,打车软件并不安全,每个人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我保护。

最后,滴滴空姐遇害案,滴滴作为一个运营平台方,遇到的可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是在识别哪些策略,是最有效地能对性暴力进行预防的聚焦方向上,以上是美国同行的一些做法:尤其在有关信息的公开和透明这一点上,以及打车软件公司之间的行业信息共享。

希望有启发。

特斯拉完全错了吗?

今早,一名34岁男子的尸体和特斯拉Model S在水中被警察拉起,证实死者于周日驾驶特斯拉峡谷路转向时冲破围栏,冲入池塘死亡。目前不清楚事发时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是否开启。以下文章来自VC调查神器Pitchbook分析师Anthony Mirhaydari,其提出一个议题:监管机构会逼迫特斯拉在其车辆中禁用辅助驾驶系统吗? 

特斯拉的灾难还在继续,我不是说Model3的生产困境,也不是说它面临的收入要求,而是在讨论一个因果关系:特斯拉早期做出的尽快推出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的决策可能是致命的。这套系统依赖于驾驶员的责任心,并建立在一系列摄像头,而非更可靠但也更昂贵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上。

5月11日,又一起特斯拉Model S撞毁事件发生。这辆车在闯了红灯后,以每小时60英里速度撞向一辆救火车,撞车前,司机没有踩刹车。这和1月加州南部发生的撞车事件遥相呼应:当时,一辆Model S以每小时50多英里猛烈撞向一辆救火车。最近特斯拉高管离职不断,高级工程师处“休假”状态,伊隆.马斯克14日告诉员工:公司只是在重组中。

目前,已有四个联邦调查涉及特斯拉的车辆。美国国家公路运输安全局和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都在调查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的性能。而这套系统恰好是吸引人们购买特斯拉的关键特征,但已造成至少两个人丧生,正如特斯拉监管方面关键人物已经离开并加入竞争对手Waymo。

这一切都回到了马斯克和他的“现实扭曲力场”:为了做不可能的事——在这个案例里,是创办一家新汽车公司,把电动车带入主流,同时挑战汽车制造商和石油巨头——他需要大量资金和宣传。拥抱新的和令人兴奋的东西,从可笑的 Mode 到特殊设计的像隼翼一样的门。

而辅助驾驶Autopilot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特斯拉律师们的说法:这是用来“帮助”司机的,但经常被通勤者作为3级自治技术使用,他们把水瓶和橙子黏在方向盘上,诱骗电脑以为他们正聚焦驾驶。但就像《华尔街日报》援引几十年的研究所揭示的:依靠人类监控操作,并随时准备重新控制自动驾驶系统是最危险的。

因为人们很懒惰,而高速驾驶一路上很无聊。也因此,大部分的特斯拉竞争对手都跳过了3级自治技术,包括像福特、GM和沃尔沃,甚至直接从2级到4级。谷歌的Waymo一开始就专注于4和5级。通用汽车已经请求联邦政府调整机动车辆标准,这样它可以在没有方向盘或踏板的情况下,对其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

我认为一个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正在升级,那就是:监管机构会逼迫特斯拉禁用辅助驾驶系统。如果这真的发生了,对特斯拉将是毁灭性打击,目前特斯拉资金支出很高,同时为避免另外融资,正急需利润和现金流,对市场需求及马斯克自动驾驶概念泡沫的打击,将危及所有一切。

但这是马斯克早期决策的一个后果,这个决策即是在辅助驾驶系统更具能力前就把它推向市场。按照瑞银集团估计:依靠摄像头和单一的前瞻性雷达,系统总成本是约5000美金。相比较,能识别更高分辨率物体的激光雷达,一个单一的装置,像Waymo小型货车顶部看到的,成本是7万美金。

马斯克的论点是:通过积累数百万英里的数据,特斯拉的摄像头和辅助驾驶系统背后的人工智能将能够更准确识别物体,模仿“被动视觉”系统的使用,并积累血肉司机的使用智慧,最终为自治4/5级自治铺平道路。特斯拉官网说:从其工厂出来的许多车“具备全自动驾驶能力所需要的硬件。”

据报道:为防止走神的司机使用Autopilot,曾有提议增加眼球追踪和方向盘传感器,但马斯克禁止了这一想法,因为他认为可能惹怒司机。总而言之,马斯克相信这个系统虽然问题很多,但如果被更广泛使用,将挽救生命。特斯拉在年初一起司机死亡事故后的博客中称:有其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武装的司机,发生致命事故的可能性,比不用该系统的司机要低3.7倍。

虽然有点不方便,但这难道不好吗?——保证司机绝对地专注驾驶,而不是让他们陷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2016 年,消费者报告督促特斯拉禁用辅助驾驶系统,警告它太快实施自治,会危害司机生活;德国监管者认为特斯拉把辅助驾驶系统描述成“Beta”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不是互联网的什么东西,而涉及安全,特斯拉自己的用户手册里则提示:在明亮灯光、褪色的车道标记和道路接缝处,Autopilot系统容易辨识不清。

由于利润动机和急于成为第一,我认为马斯克为司机提供了他们无法抗拒的诱惑。但也具有潜在的致命后果。

为什么说Spotify上市如此重要?

如果你不用 Spotify 听音乐,也应该关心一下它的上市情况,因为 Spotify 进行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测试,那就是:如果公司创始人不再依赖银行家的全套服务上市,事情会怎么样呢?

全球最大音乐流媒体公司 Spotify 在纽交所上市

本周二,Spotify 挂牌纽交所,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它最特殊意义在:Spotify 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 IPO 之路。

通常说,公司上市是为通过华尔街投行支持获得知名度,让股票获得流动性,以募集资金。但 Spotify 选择“直接上市”,跳过路演、认购,进入股权拍卖,这可以省下数百万美元认购费,公开股权也不会被认购者或大型投资机构稀释。

美国媒体 Re/Code 这样评价:

“如果 Spotify 成功,那么硅谷和华尔街间的权力斗争将转向前者,越来越多高价值公司会认为:我也可以这么干,不需支付给华尔街那么多费用就可以上市,而原本这种文化已持续几十年,甚至都已经成为一种专业联盟:创始人需要银行家的智慧把私人公司带到公共市场;而银行家需要一致的收入来源。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尽管科技公司都那么喜欢破坏商业模式,但却在 IPO 过程中没啥太多创新的原因。”

也由此本周二成为美国 IPO 史上非常不寻常的一天。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周二结束时,Spotify 市值接近 270 亿美元。注意:它在私人市场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是 190 亿美金。

第二,直接上市一大风险是:没银行作中介,股价可能大幅波动,但 Spotify 日内 20 美金的股价波动(165.90 美元定价到收盘时的 149.01 美元),公平地说,是技术类公司 IPO 首日波动性低的表现了。几乎所有媒体称其直接上市为——“成功”。

PitchBook 分析如下:

“from the early indications we would count the company’s direct listing experiment as a success. The initial premium of $10 billion over Spotify’s most recent private valuation was much greater than we expected, and while shares traded down steadily from the highs of the day, existing shareholders who didn’t sell are still sitting on significant gains from where shares were trading in the private markets just a few weeks ago.”

那么 Spotify 何以能得到这么高估值呢?《华尔街日报》称,最合理解释是:投资者们认为 Spotify 可以利用它 1.57 亿活跃用户对音乐行业进行更彻底的破坏。有些人认为:Spotify 是唱片业未来,有些人认为是广播业未来,但这些观点的问题是:都和现实脱节太远,Spotify 现在基本上还是个零售商,且经济状况令人不安(这里指 12 年了还没盈利)。

“不过 Spotify 已经高股价上市,”《华尔街日报》称,“其它如 Airbnb 和 Pinterest 这样大品牌公司的创始人可能也会想走同样路(直接上市),IPO 银行家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商业模式了。”

人是技术的性器官

本期#思维方式#,来自译言网和东西网创始人赵嘉敏,嘉敏曾是硅谷甲骨文公司高级应用工程师。本文已获微信号译言(ID:yeeyancom)转载授权。


KK 曾经说过:“人是技术的性器官。”不过,他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麦克卢汉在 1964 年出版的《理解媒介》这本书中就写道:“人,曾经是,也仍将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就如同蜜蜂之于植物,使之受孕并不断进化出新的形态来。”

在麦克卢汉的时代,技术并不是一个流行词,所以麦克卢汉用“媒介”、用“机器世界”来指代技术。我们可以安全地把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和“机器世界”都替换成“技术”这个词,那麦克卢汉的言论在今天看来就更容易被理解。

不过,KK 在解释这个论断的时候又显得有所保留。在他的解释中,技术虽然有它自己的进程表,但它仍是人类的孩子;只不过这个孩子终究要长大,要离开父母,要独立自主地去发展。

KK 是在 2007 年做出这个解释的。在那个时间点上,也许保守一点儿的说法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如今 11 年过去了,我想我们可以更激进一些,或者说,更直面真相一些:技术并不是人类的孩子;恰恰相反,人类自始至终,都是在为技术的繁衍和进化而奔波忙碌。“性器官”这个词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如果一定要加上修正的话,那就是,人是技术临时的性器官之一。

我们已经讲过,“技术”这个词在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时间很晚,直到十九世纪初,才由德国的一位经济学教授明确提出来。但是我们也讲过,人类虽然很晚才感知到“技术”的存在,技术其实早在有人类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拿我们今天最引以为傲的互联网来说,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连接技术,而连接的技术并非是人类的发明。远的不说,就说从有陆地动物开始,就有了道路。道路就是一种连接技术。不光是有生命的物体可以开辟道路,大洋的洋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道路,是连接大洋不同区域交换物质、能量和生命的通道。

再拿算法来说,算法本质上是一种编码技术,但这种编码技术并非是从人类发明了计算机之后才出现的。事实上,生命的存在必须要依赖于编码技术。生命传承的核心载体 DNA,就是极其精巧的编码技术。

所以说,并不是人发明了技术,相反地,人是生命进化的产物,自然也是技术进化的产物。

只不过,人的存在确实对技术的进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大脑是技术传承的绝佳载体。通过学习,人可以掌握前人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人的大脑又是发现新技术的利器。技术就是在这种传承-创新的循环中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

当然,人的大脑也是有局限的。为了让大脑运转,人必须有一个身体,有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各种复杂的系统和器官、组织来给大脑提供养分。而且像所有的生命一样,人也要经历出生、长大、衰老和死亡。从这点来说,人作为技术的性器官,并不是最有效率的。

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里,人类抵抗领袖约翰·康纳还是个孩子时问保护他的机器人:“所以人类是必定会灭亡的对吗?”机器人看了他一眼说:“你们人类有自我毁灭的倾向。”

但技术给予人的回报是慷慨的。它帮助人类改造自然、延长寿命、提高生存机会、改善生活条件,并最终让那些在技术创新、应用和传播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站在了财富的巅峰。

而人也没有亏欠技术。在人的努力下,技术正在一点点摆脱对人的依赖。人工智能的崛起,给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那就是用硅基智能取代碳基智能,成为技术的新的性器官。

那人类的命运会怎样呢?有什么办法能阻止我们被取代吗?不幸的是,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我们并不能改变技术的进程,就像我们不能改变自己是技术的性器官这一事实一样。不过也用不着太担心。技术的目标并不是消灭人类,而是获得无限增长的空间。我想,我们已经为技术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而且在可见的未来,技术也仍然需要我们去继续为它开拓新的增长空间。结局也许会像电影《她》中的结尾一样,高阶技术和它的性器官一起,进入到一个我们无法抵达的世界,在那里与我们的世界并行不悖地继续进化。

钢铁侠卖火焰喷射器,2天筹得1000万美金

伊隆.马斯克可能是硅谷最天才的连环创业者,也是最极客的网红。在运作特斯拉、用 SpaceX 发射火箭之余,他还创办了一家挖洞公司 The Boring Company(无聊公司)。

 The Boring Company 计划从 SpaceX 办公桌底下开始挖,一直挖到 105 号公路距洛杉矶机场仅 5 分钟地方,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地下 3D 立体轨交系统,让城市空间无限延伸。摩天大楼能造多高,立体隧道就能挖多深。


该公司计划用“地下管道+磁悬浮”的黑科技来改善洛杉矶拥堵的交通。听上去很科幻,但八字还没一撇——目前还在工程测试中。可以想象:这样的企业很需要钱,所以钢铁侠一直在为 The Boring Company 筹款。

如果你是某个创业公司老板,突然急需几百万,你会怎么做呢?自己掏腰包?去找投资人要钱?众筹?开发布会?估计很多人能想到的合法募集资金途径都不会有伊隆.马斯克这么扯。

上一次募集资金,他卖印有 The Boring Company 名字的帽子,共售出 5 万顶,公司挣了 100 万美元。

这次卖的是火焰喷射器——科幻片里打僵尸杀外星人的那种。500 美元一把,加灭火器另需要 30 美金,不含税费和邮费,需要预定,最早 4 月发货。


正常人买这玩意儿能干啥呢?

钢铁侠在 Instagram 上说,“喷火枪可以点燃 Party 气氛,烤坚果也是很好用的。但买之前最好想清楚,可能对有的人是个坏主意,最好还是算了吧——除非你觉得好玩。”

看视频可以看得更清楚,马斯克自己也秀了一把:

结果呢?20000 支火焰喷射器 48 小时内被抢光。公司募资超过 1000 万美金。

这样向粉丝众筹,一个像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点子,粉丝却疯狂点赞,毫不犹豫地剁手。信仰的力量真是可怕。 id Table 6 Col

扎克伯格痛批“标题党”

扎克伯格最终选择了一个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方式来修复“假新闻”问题:

1 月中 Facebook 宣布:计划询问自己用户,哪些媒体最受他们“信任”,然后根据反馈,去加大这些信息渠道的曝光频率。也就是说:关键字将是“信任”,而不是其它。

“当今世界有太多煽情、误导和极端主义。”扎克伯格称:“而社交媒体使人们传播信息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如果我们没有去特别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终将会‘放大’这些信息。”

国内的用户可能很难切身体会:整个 2017 年,美国对“假新闻”的讨伐使 Facebook 置身腥风血雨,即便其广告收入仍节节攀升,但扎克伯格很早前就对这一事件做出过定义:“假新闻”或将给 Facebook 带来毁灭性打击。

其时 Facebook 正式确认:俄罗斯势力曾在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利用他们平台干预美国大选(详见硅发布报道《扎克伯格的“死结”和规模化的罪恶》)。

其实 2017 年的硅谷一直有一条暗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美国科技投融资模式高速发展几十年后,许多问题堆积到了一定程度,集中而系列的大爆发:

首先,创投圈性骚扰被频频揭露。纽约著名投资人 Fred Wilson 年初总结说:2017 年的美国是白人男性统治地位宣告结束的开始,而特朗普是转折点——“我不是说特朗普当选使一些女性或其它任何妇女挺身而出,她们是出于自己勇气和愤怒才这么做,但我认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大家在性骚扰问题上,一经被提出后,便很快扩大化而无法平息的转折点。”

另一暗线上的事件,就是对假新闻和广告模式的反思。

曾为Facebook立下汗马功劳的元老-大名鼎鼎的Sean Parker、前副总裁Palihapitiya现在都尖锐地批评老东家。早期投资者Roger McNamee从谷歌和Facebook投资中获益匪浅,但现在对两家公司都失去了兴趣,认为他们的早期使命已被通过广告赚取的财富扭曲:“如果他们放弃广告模式还好,问题是,他们会吗?”

上周,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抨击了现在的社交媒体平台丧失社会良知。

她指出的一份 Edelman 调查显示:全球对社交媒体的信任度正在崩塌(同时对新闻业的信任度正在攀升),特别是在曝光 Facebook、Twitter 和谷歌这些平台推动了虐待儿童、现代奴隶制及传播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内容后。

对科技公司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感觉。多年来科技公司一直处在“创新”二字光环下,全民抵制不在他们字典,就像“社会责任”也是最近才被关注。看看扎克伯格脸上心烦的表情,就知道硅谷少年得志的科技国王们在应对公愤上准备得有多么不足了

昨晚刚刚出来的一个数字是:

Facebook 2017 年四季度财报显示其最有价值的两个市场——美国和加拿大——日活用户数首次出现下滑。

从上季度的 1.85 亿下降到了 1.84 亿。

虽然是非常小的下滑,但考虑到这是最有价值市场,不是好迹象。另外其全球日活用户数增长 3200 万,也是两年来增幅最小的一个季度。

美国媒体称:目前不清楚什么原因导致。

特朗普欲“国有化”5G

据美国科技媒体 Axios 披露的一份美国政府提案:特朗普国家安全官员正考虑让即将到来的 5G 网络国有化,以防中国移动通信技术领先可能对美国带来的的经济和安全威胁。

这份提案显示:如果要在与中国 5G 网络竞争中抢先,最好让美国政府买单,尽快(3 年内)建立全国性 5G 网络。

提案尚处讨论阶段,已遭到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FCC)Ajit Pai 的反对。

“过去三十年无线行业发展,包括美国在 4G 领域的领先地位告诉我们:市场而非政府才是最有利推动创新和投资的因素。通过国有化建立 5G 网络是‘昂贵而重复的’,并可能适得其反,削弱美国在这方面实力。”

目前美国电信业三巨头:AT&T、Verizon、T-Mobile 都在投资研发 5G,行业标准已设定好,有些公司已在全国各地试验,在专家们看来,把频段交给他们比政府自己搭建有效多了。AT&T 不久前拒绝了华为手机入美请求,美国电信 CEO Jonathan Spalter 表示:美国将成为全球 5G 网络部署的领导者。

5G 无线网络是未来科技的基础设施。4G 主要针对智能手机,但 5G 旨在处理手机和所有类型的物联网设备,包括无人驾驶汽车、虚拟现实、医疗项目和未来大型 AI 等。咨询公司 IHS 研究报告:到 2023 年 5G 技术将有超过 10 亿用户,其中一半在中国;而到 2035 年 5G 将支持广泛行业,创造 3.5 万亿美元产出,相当 2016 年世界前 13 强企业的营收总和。 ow():+new Date}

腾讯与谷歌达成5000亿专利协议

美国最大搜索巨头谷歌宣布:其已与腾讯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尽管没详细披露具体条款,但声称“合作价值超过 5000 亿美金”。

科技企业大量专利的互相适用是一种常态市场行为,即便是竞争对手,有时也会这么做,谷歌与三星、LG 电子和思科都签过类似协议。但腾讯是第一家与谷歌签此协议的中国科技公司,而且两家主要业务模式并非为“卖产品”的消费级公司专利的牵手,也显得有点儿不寻常。

其它谷歌方面透露的消息还包括:双方为“长期”合作;合作会“广泛”涵盖两家公司产品与技术;双方承诺“将共同致力于未来的创新和技术”。

这笔交易也将允许谷歌在中国、腾讯在美国进一步扩展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似乎是腾讯的又一次全球性预演。过去一年,它已在全球市场做了很多动作,包括投资特斯拉、Spotify 和 Snapchat(详见硅发布之前报道《腾讯逆向增持Snapchat?已持有Snap股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