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手把特朗普送进了白宫

硅谷基本没人敢公开说自己支持特朗普。我一个朋友私下和我说:他支持,是因为川普能将很多积累/潜伏已久的问题揭露和爆发出来。这是个独特角度。

“揭露”和“爆发”出来的问题很多,其中和商业有关的最犀利一篇,来自投资机构/聪明钱 True Ventures 合伙人 Om Malik。硅谷是人类智商最高地区之一,也是最崇尚“数据驱动”的地方。不过,如果数据/算法驱动在某些特定领域做到极致,或给社会带来负面价值/伤害? 企业家们怎么抉择?

以下是我们翻译简写。

硅谷没有“心”

自美国大选以后,硅谷似乎就失去了神韵。旧金山街道变得没那么拥挤,咖啡馆里的谈话也安静下来,好像一切都被按了“静音”。科技领袖、员工以及组成整个科技生态系统的人似乎都被特朗普的当选给惊到了。

特朗普是硅谷的敌人。他的当选让硅谷人感到失望:原来科技业的支持不足以让希拉里进白宫;而其他人则认为硅谷巨头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尤其是 Twitter、Facebook 和谷歌,他们传播了假新闻。

但这对我一点也不意外。硅谷最大的失败不是它对产品营销的不够,或是无法落实自己的创新承诺,相反,它的失败在于对那些生活在硅谷科技魔法下的人缺乏同情心。

两年前我就写过:“我们应该来谈谈谷歌和 Facebook 在做的事的社会影响力。如果它能影响情绪(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它会危及政治进程吗?” 

现在,是时候让科技界人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多人投票给特朗普?

调查记者 Glenn Greenwald 和纪录片导演 Michael Moore 列了很多希拉里失败原因。特朗普的当选类似“英国退欧”:全球化削弱了这个国家工人阶级真正的前景和希望。全球化是“技术驱动-资本主义”的代理人,倾向让越来越少社会成员分到奖赏。

我希望身处技术行业的人能从智能手机上抬起头看看,试着了解我们身边这些感到绝望并被落在时代之后的一代人受到的巨大影响。

作为一个需要不断奔跑以证明自己的创始人,或是时刻担心如何取得业绩增长、该怎么让投资人高兴的公司高管,你很难去思考科技对“人类”产生的后果。

你面对着用户或销售增长的数字压力,还有雇佣正确(但不太昂贵)的员工来执行想法的企业压力,你没时间去顾及被你们产品搞到“失业”的人的迷惘。

但如果你是像 Facebook、谷歌、亚马逊或 Uber 这样以数据驱动的寡头,你们公司算法能产生影响,也有能力在社会上塑造普遍情绪,你无法和这些“影响”及“能力”摆脱关系。我不是在说用假新闻影响选民的能力,而是:如果你是亚马逊,你必须承认你正慢慢腐蚀曾雇佣了很多人的零售部门;如果你是 Airbnb,无论你多么专注取悦旅行的用户,你也必然会影响酒店业人士的就业。

Uber 最近收购的 Otto 是家想把货车变成无人驾驶的创业公司——它刚刚把 5 万罐啤酒从 Fort Collins 运到 Colorado Springs,全长 120 英里。从技术角度看,这样的成就让人瞠目结舌,还预示着能让未来的公路驾驶更安全。

但在一个有贷款、孩子还在上学的卡车司机看来,这就是个毁灭性时刻。一项技术突破让近 200 万长途货运司机有了失业危险——开卡车是少数不需大学文凭但薪水不错的工作之一。

不需要卡车司机,影响的不仅仅是数百万司机;还对加油站、汽车旅馆和便利店等辅助服务产生连锁反应,整个经济生态系统都可能崩溃。

硅谷拥抱自动化和效率,憎恶摩擦和浪费。Erik Brynjolfsson 是麻省理工教授,他对《麻省理工技术评论》说:“生产力处在一个创纪录水平,创新之快,前所未有。与此同时我们收入的中位值在下降,工作减少。人们落在后面,因为科技发展太快,我们的技能和组织跟不上,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伟大悖论。”

我们生活在社交网络上的气泡里——算法让我们能和我们感到舒服的人链接、和我们想看到的世界保持联系——并隔绝气泡之外的一切。但现实世界的气泡(就像硅谷)可能更有问题,在这些气泡下:人变成数字,算法成为(唯一)游戏规则,现实世界变成了只是数据表达的东西。

Facebook 一次又一次犯错,它对假新闻混乱的回应完美阐释了硅谷缺乏同情的基因。

扎克伯格作为后互联网时代最聪明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之一,最初采取的立场是:Facebook 无法做分辨真假新闻的仲裁者,然后,它花了整整一周才承认:它可以建立更好工具去帮助打击假新闻并保持中立。

这不是 Facebook 第一次回避现实。两年前,它在《年度回顾》上发布了一张照片,是一个名为 Eric Meyer 的用户死去的女儿,这事告诉 Meyer:“算法本质上是没有思想的。它模拟特定的决策流程,算法一旦运行,就不再有思想。”

从算法角度,在新闻流上出现一个死去孩子的照片是可能的,但为什么设计者没有考虑到这会引发创伤?

也许只是因为写算法的人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创伤;或是在产品会议上,他们不谈论人的感受。而在一个公司只专注“互动”和“增长”时,这种情况就极可能发生。

科技设计中缺乏同情心,并不是因为写算法的人没有“心”,而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科技泡沫之外现实世界的了解。

Facebook 的失误是一个警醒,公司 CEO 们是时候想一想:别只想着关注度和用户增长,也要记住你对周围真实的人所带来的或好或坏的影响。

不仅是 Facebook,我们行业也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科技以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我们日常生活,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人因此受到威胁。

“同情”不是句口号,是需要实践的东西,别总待在 Facebook 上,做个旅行去美国其它地方看看——在那些地方,5 美元的拿铁和鲜榨果汁不是公司福利,而是提醒你是有产者还是无产者的区别。

否则到 2020 年,在普遍民众的想象里,硅谷会成为一个更大的恶棍聚集地,就像它的东海岸同行——华尔街一样。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