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死光了,谁还在融资?

匿名社交 Yik Yak 死了,死得如此静悄悄,一点也不像它同行 Secret 那般轰轰烈烈(详见硅发布之前报道《Secret 死了》)。

Yik Yak 创立于 2014 年,三轮融资共获 7350 万美金,主要做基于地理位置的大学校园匿名社交,曾跻身下载量最多 App 前 10, B 轮融资估值是 4 亿美金。

死于今年 4 月 28 日

但 2014 年底红杉 Sequoia Capital 领投 B 轮进入之后,它其实基本就没太大增长了,去年底裁员 60%;今年 4 月关门大吉,帅哥 Jack Dorsey 的移动支付公司 Square 付了 100 万美金“洗劫”它人才和知识产权。

再来看下另一个匿名社交 Whisper

这个项目有红杉、光速、腾讯投资,成立于 2012 年,四轮融资共获 6100 万美金,刚刚 10 天前消息:裁员 20%,同时公司 COO 已经离开。

至此,匿名社交领域最有名的三个 App 都在经历死亡或滑坡。

匿名社交应用程序 Whisper

当然,媒体讨论最多的还是匿名模式容易引发人性中“恶”的一面,最终破坏生态系统。但仔细想想,我觉得匿名社交最大问题还是没有 “Trust”,这里指人与人之间的 Trust,也指对信息的 Trust。

因为没有人和人之间的 Trust,也就意味它虽然叫“社交”,但其实压根就不是一个 Networking,每天我们上去,实际上都是从“零”开始

而后者,但凡有点社会阅历,大概就没什么兴趣持续 Invest 时间了,当你还是个“学生”时,事情可能才有点意义,因为除了时间比较多,状态也不太会意识到“说信息的人是’谁‘?”这件事有多重要,接收就是了,而这个时候,它体现的就非常类似“游戏”的特征了,其核心要素是“好玩”,但要一个“好玩”东西有持续爆发力是很难的,就像火成那样的 Pokemon Go,风靡一阵,也就过去了。

不过,确实有个 App 我觉得值得一说——Blind,它破了匿名社交 “没有 Trust/Networking” 这个诅咒,在匿名社交 App 死成一片时,今年 5 月直接上了 B 轮 600 万美金,领投是 DCM Ventures。

这个 App 其实我已经听说有一年多,但就是进不去,它一直把我挡在外面,因为我不符合注册资格。

简单讲,Blind 做的是科技公司员工的匿名社交,并且一定要用公司邮箱才能登陆,这样,就相当是把很大一部分人挡在了外面,不仅是我,硅谷很多创业者都上不去,我每次都得蹭朋友手机才能瞄上几眼。

这个 App 产品逻辑如下,共有两条主逻辑——

第一条是:你能看到所有有关你公司的匿名讨论,如下图(抱歉,我把朋友所在公司的名字隐掉了):

第二条主逻辑是:App 里热点话题排行榜。

见下图,今天排名第一的是 Facebook Offer,一个微软的人拿到 FB 的 Offer,问薪酬 Package 情况,下面有人在问:是西雅图的 FB 还是湾区 FB?还有一连串回复,实在太长,这里不贴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

Blind 用“公司”这条逻辑,破了 “Trust” 和匿名社交实际上”没有 Networking、每天都是从零开始”这个问题。

除必须用公司邮箱注册,保证了发布者是 Insider 外,就算某个人有视角偏差导致发布信息有误,也会有公司其他人来“纠正/调整”(只要用户量足够大,注意:Blind 直接上的是 B 轮)。

第二,它创建于 2013 年,发展很慢,媒体上也看不到什么铺天盖地的宣传,大概是把资金都用来探索可持续性发展了(社交模式出了名的难“货币化”),但反过来说:各种用户快速涌入,对 Blind 未必是件好事,因为非常可能破坏它的 Content 体系。而老实说,这个时代我觉得非一/二线的 App 如果能做到以下两件事就很不错了:

  • A,用户不卸载你; 
  • B,用户还能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

而就我知道在用 Blind 朋友的情况,这个 App 至少做到了这两点——因为有自己公司信息在上面;还能看到其它科技公司信息,你终归有一天可能跳槽吧?

当然,Blind 上人很多是在问 Offer、薪水、期权这些东西,美国公司不允许员工之间互相问薪水收入(每个人薪水都不一样),这里会有一些敏感性,但这也是所有匿名社交团队必须要抗住的一个最难问题——怎么做好内容的平衡。

其实我在想:这样一个模式,如果搬到中国会爆发出怎样的景观?大概应该很热闹吧——好比 BAT 的程序员们、产品经理们、销售人员们在上面噼里啪啦匿名发布一些职场信息,估计还会加速中国科技公司员工的跳槽频率。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